「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利可共而不可獨」(曾國藩)。
知識共享,歡迎轉發。
「予以」與「給予」的區別杜老師:
我是做秘書工作的,在起草文稿的時候,常常拿不準該寫「予以處分」,還是該寫「給予處分」。請問哪種說法好些?謝謝!
天津讀者 寧佩章
寧佩章讀者:
「予以」跟「給予」的用法稍有不同。「予以」是動詞,表示「給以」的意思,後面所帶賓語在語義上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例如:
(1)指導員對這位新戰士的做法予以表揚。
(2)好幾位專家都對老李的觀點予以支持。
(3)我軍戰機對抵近偵察的外國軍機予以警告。
(4)老師對這種隨地扔果皮的行為予以批評。
「給予(jǐyǔ)」是「給」的意思,表示「讓對方有所得」。例如:
(5)大家對這位有殘疾的同學常常給予熱情幫助。
(6)對這次地震中受災的市民,各地群眾都給予深切同情,紛紛捐錢捐物,有的還主動前去充當志願者。
(7)當地百姓對八路軍給予大力支持,送飯送水送軍鞋,做了很多工作。
(8)各級政府對庫區搬遷出來的移民給予多方關懷,幫助他們解決了住房、就業、上學、就醫等各方面的問題。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跟「予以」不同,「給予」涉及的對象多是正面的,是讓對方有所獲得。因此,提問中在「處分」之前,宜用「予以」。雖然有時見到「給予處分」的寫法,但從規範使用詞語的角度來說,您在起草文稿的時候,最好用「給予」表示正面的語義。
另外,「給予」有書面語色彩,口語中用得少些,書面上用得較多,比較正式的文本中較常見。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7年07月08日 第05版)
~~~~~~~~~~~~
「竄改」與「篡改」有何不同杜老師:
請問「竄改」與「篡改」在使用上有什麼區別?謝謝。
美國 科 巴
科巴先生:
「竄改」與「篡改」都是動詞,都有「改動」的意思,表示對某些既成的東西作錯誤的改動,也都含有貶義。但兩者的使用範圍有所不同。
「竄改」指改動、刪改。「竄改」的對象一般是文字、詞語、成語、文件、古籍、帳目等,多是具體的書面材料裡的字句。例如:
(1)《左傳》和《周禮》的原文據說被劉歆竄改過。
(2)成語是約定俗成的,不能隨意竄改。
(3)劇本第二段的文字被竄改了。
(4)這份文件的關鍵字句被人竄改了。
(5)當年的會議記錄,後來被人暗中竄改了。
「篡改」多指精神實質方面的改動。「篡改」的對象一般是歷史、經典著作、理論、學說、政策、指示等。也就是說,用假的、錯的代替正確的東西,用作偽的手段對某些理論或精神實質進行改動或曲解。例如:
(6)南京大屠殺是鐵的史實,歷史是任何人也篡改不了的。
(7)關於這個問題的基本理論,是不能篡改的。
(8)這項政策要原原本本貫徹,不得隨意篡改。
(9)他的說法篡改了這篇講話的精神。
(10)他們故意篡改了這一學說。
在語言文字的實際使用中,有的人往往把該用「竄改」的地方誤寫成「篡改」。例如把「竄改成語」「竄改古書」「竄改文件」「竄改文字」中的「竄」誤寫成「篡」,這是應當注意的。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4月3日 第06版)
————
杜老師:
某媒體中說:「有人甚至通過語言的篡改、作品的惡意嫁接、謊言的編造等手法……」請您解釋其中的「篡改」用得是否妥當?謝謝!
湖南讀者 李僑僑
李僑僑讀者:
「篡改」的對象一般是理論、政策、歷史、學說、精神等較重大且抽象的事物。例如:
(1)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基本理論是不容篡改的。
(2)會議所提出的這個重要政策決不允許隨意篡改。
(3)那些企圖篡改歷史的分子,最終必然成為歷史上的小丑。
(4)他的學說雖然曾被某些人篡改,但最終恢復了該學說的本來面貌。
(5)這些論著中所體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是不能篡改的。
而「竄改」的對象則多是具體的書面材料,例如文章中的文字、數字、文件、古書、成語等。例如:
(6)這篇文章中的幾處關鍵性話語被人竄改了。
(7)他企圖竄改帳目上的數字,但很快被人們發現了。
(8)這幾個人圖謀不軌,企圖竄改某個文件,但是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
(9)這本古籍在歷史上曾被竄改過幾處,後來被學者們訂正了。
(10)必須按工具書上的樣子來書寫和運用成語,不能隨意竄改成語中的用字。
因此,宜將「篡改」跟「竄改」區分開來使用。您提到的「通過語言的篡改」宜寫成「通過語言的竄改」。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12月19日 第06版)
~~~~~~~~~~~~
「堪」和「不堪」的意思
杜老師:
在閱讀中,我有時弄不清楚「堪」和「不堪」的意思,請您說說它們的意思和用法。謝謝!
湖北讀者 趙旺山
趙旺山讀者:
「堪」常用的意思有這麼幾個:
一、表示「能夠」「可以」。例如:
(1)這幅畫是先生晚年的作品,繪畫技藝爐火純青,堪稱傑作。
(2)經過多年鍛鍊,他具有豐富的處理這類問題的能力,讓他擔任主管,的確堪當此任。
(3)你如果再不反思,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就成不堪造就之材了。
二、表示「經得起」「能忍受」「能承受」。例如:
(4)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世說新語》)
(5)有的老師給學生留的作業太多,學生很晚才做完,難堪重負,叫苦不迭。
(6)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裡度春風!(秋瑾《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
三、表示「值得」。例如:
(7)他這麼不聽大伙兒的勸告,前途就堪憂了。
「前途堪憂」是說前途值得憂慮,不宜說成「前途令人堪憂」。
「不堪」中的「堪」多具有上面提到的「忍受」「承受」和「能夠」的意思,因此「不堪」常表示「忍受不了」「承受不了」「不能夠」等意思。例如:
(8)當時,許多人不堪其苦,紛紛逃亡。
(9)在我軍多次炮火打擊下,敵人已不堪一擊,戰士們一個衝鋒,敵人就崩潰了。
(10)如果大壩被洪水衝決,十幾個村莊將被淹沒,後果不堪設想。
此外,當「不堪」處於詞語末尾時,則表示程度深。例如:
(11)鬼子被遊擊隊的地雷炸得狼狽不堪,只好撤出村子。
(12)他得了失眠症,每天晚上睡不好,痛苦不堪,經過一段治療,好多了。
(13)當初,這個村子很貧窮,農民的房屋破舊不堪,如今面貌早已煥然一新了。
文言詩詞中的「可堪」,常是「哪堪」「怎堪」的意思,也就是表示「哪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例如:
(14)縱使有花兼有月,可堪無酒又無人!(李商隱《春日寄懷》)
(15)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年04月07日 第03版)
~~~~~~~~~~~~
「失之偏頗」還是「有失偏頗」?杜老師:
某媒體文章說:「這兩個公司之間的貿易模式可能有失偏頗……」 請您解釋一下這句話中「有失偏頗」的用法對嗎?是否應改為「失之偏頗」?謝謝!
湖北讀者 邢淼淼
邢淼淼讀者:
這牽扯到「失之」跟「有失」的辨析。
「失之」是「失之於」的意思。例如:
(1)這篇文章的分析失之粗疏,不宜採用。
(2)他的這些說法恐怕失之片面,難以服眾。
(3)老李之所以把事情搞糟,失之盲從。他自己要多動腦子。
(4)張先生沒能避免損失,是因為他不聽別人的勸告,失之固執。
(5)這一做法最終導致公司失之短視,遭受巨大損失。
(6)劉先生對這位歷史人物的評價引發不少批評,原因在於他的意見失之偏激。
(7)他失之大意,被特務盯梢,好不容易才擺脫。
(8)馬先生的做法失之草率,引起一場混亂。
這種說法表示,「因……而失誤或失敗」,「失之」後的詞語表示引起失誤或失敗的原因。由於導致的是「失誤或失敗」,因此「失之」後表示原因的詞語均指某種負面因素,故而多帶有貶義。
「失」有「過失」的意思。例如:
(9)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漢書·路溫舒傳》)
(10)為刺史,政事有小失,母責之……(《新五代史·王殷傳》)
「失之××」可以理解為「(有)過失於××」或「失誤於××」。表示因觀念的偏頗而導致失誤或失敗,宜說「失之偏頗」。例如:
(11)他對這位歷史人物的評價失之偏頗,所以採信的人不多。
(12)老郭對這一地區經濟發展形勢的估計恐怕失之偏頗。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在給「偏頗」一詞舉例時說:
(13)這篇文章的立論失之偏頗。
「有失」是「失去」的意思。例如:
(14)今天他在球場上的表現,有失平日水準。
(15)你如果這麼說,恐怕有失公允吧。
(16)老王今天的發言態度過於激烈,有失風度。
(17)他從未做過有失氣節的事情。
(18)出席晚宴穿這套服裝是否有失體面?
(19)在涉外活動中的言行要謹慎,以免做出有失國格的事情。
(20)不能信口雌黃,污衊別人,這樣做有失人格。
(21)小劉昨天太著急了,有的話有失慎重。
「有失」後面的詞語所表示的「品質」,是應該具有的。因此,在「有失」之後,表示這種應該具有的「品質」之詞語,多是中性或褒義的。這跟「失之……」的說法恰好相反。而「偏頗」是含貶義的詞,因此「有失偏頗」的說法顯然不妥,宜改為「失之偏頗」。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 杜永道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15年01月24日 第06版)
更多內容,請點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
〔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中文編輯校對[1](QQ群):302032982〕
可在QQ中搜索群號,也可直接用手機QQ掃描下方二維碼加群:
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
二維碼
〖●◉編輯校對◉提升語言文字水平●〗
延伸閱讀:
新版《標點符號用法》的變化和標點符號的誤用
【權威】標點用法疑難全解(圖)
英文、數字與標點校對知識
夾用英文的中文文本的標點符號用法(全圖)
標點符號疑難20例
標點符號的誤用與修改
香港文聯:繁體、異體、古今字用法
新華社:新聞信息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最新修訂版)
《人民日報》文字差錯50例
數字的正確書寫方式
容易用錯的50組詞語(圖)
編輯校對常見疑難問題彙編(第1期)
【重磅】總編室:容易寫錯用錯的字詞
編輯校對
「查看歷史消息」方法(任選一):
1.可直接點擊本文頂端標題下方的「編輯校對」;
2.手指按住下方二維碼;
3.點擊本公眾號(「編輯校對」)右上角人像。
中文編輯校對(QQ群) :302032982[1]
868篇編校及文字類經典文章,新聞出版專業書籍、國標、辭書等共115個共享文件(免費下載)。分欄目查詢地址:http://qgc.qq.com/181617928 (群英薈萃,除了編輯校對外還有漢語言文字學研究生、社科院語言文字所研究員等等)。附:職業資格考試真題。〔此群已滿,請加中文編輯校對[2](QQ群):236902340,一樣的資料,一樣的專業。對內容作了進一步精選,並持續更新、上傳。〕
專業知識、國家標準、業內資訊。內容權威,來源可靠。歡迎關注「編輯校對」微信公眾號:editor-CN,可搜索帳號關注,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後可以點擊「查看歷史消息」讀以前的文章。
(手指按住二維碼,可自動識別,然後關注)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和QQ空間)
分別複製以下英文(或拼音)字母到微信「公眾號」欄搜索,關注:
(步驟:微信——右上角「+」號——添加朋友——公眾號——複製其中一個公眾號的全部字母填入——搜索——關注)
寫作教程:writer-CN
編輯校對:editor-CN
廣告合作請直接在文末留言或者發信息給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