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悠悠絲瓜甜,而絲瓜的「絲」直到生命的最後才得到詮釋

2020-12-18 珠海美食怪獸

夏天是敞開胸懷「吃瓜」的季節。配晚風的西瓜,解熱的涼黃瓜,滑而清的絲瓜湯,每一樣都能真切地喚醒胃口。

暮春的時候,撒下絲瓜種子,幾場細雨潤一潤,就蓬勃出綠碧的瓜苗來。有了苗頭,生長更是洶湧,只是一夜的光景,葉片就噌噌地擠鬧出來。曠闊的生命力,是那種不加節制、極度自由的張狂。瓜葉愈加肥大、翠濃,從橢圓形一直躥至楓葉形。絲瓜芽在半空中意欲攀緣。

契合絲瓜的心思。搭幾根細瘦的竹架,或是牽幾縷線繩,它便興奮地依偎過來,四處鋪漫勢力。尖兒上纖細的嫩芽尤其通透,像是擁有某種神秘的靈力,不顧任何地纏繞、攀爬,長著無形的眼睛,一寸一寸,直把綠意壯大,枝枝蔓蔓,造了一個屬於絲瓜藤的小天地。

不消幾日,院子裡就都是密密匝匝的絲瓜葉了。嫩芽的小爪子卻還未停歇,漫過竹架,聳入了鄰居家的瓦房。逼的青灰的瓦片也染成一片幽綠。不僅如此,絲瓜還熱情地殃及了旁的植物。門口的一顆矮柚子樹,每年便會被其私搭藤蔓,纏得緊緊,以致於花果凋零。

有的甚至直接闖入居室,總算是怯怯的,還未大張旗鼓,悄然地試探著主人的態度。如若沒有阻礙,是要一股腦爬上樓頂的。一切可以纏繞的物體都是它的稻草,只要抓住,這命就長遠得很。想到同樣愛攀附的牽牛,相形見絀,全沒有絲瓜那麼無畏的肆意。

這樣的情形看得我心生敬畏,一株絲瓜而已,何至旺盛至此。

倏爾,明黃的絲瓜花星星點點地冒出。黃的懵懂,如晨曉的初陽,十分稚嫩,但足夠濃烈。花一厚密,蜂蝶縈繞,屋前整日嗡嗡地作響。小小的絲瓜從花萼背後騰長出來,不過是眨眼的功夫。這花並不會即刻掉落,而是直到絲瓜長足可以摘下,花朵才會完全枯萎。

碰上夏日的雷雨天,弱小的絲瓜花被雨絲打落一地。也不擔心,轉眼它又突突地綴滿了花苞,一朵一朵漸次綻放。從清亮的窗裡望去,閃爍著,宛如一群白日的星火。

絲瓜長得極快。起初是手指大小,每天去瞧一回,又是不同的模樣。愈加飽碩、敦實。就那麼一根細藤牽著,生怕它會墜落。絲瓜倒是像會思考似的,本來挺得筆直端莊,不知哪天就陡然彎成了月牙。但有的乾脆就是直立到底,不願有一點妥協。瓦房上也臥著累累滿滿的絲瓜了,這裡一隻,那裡一隻,整個夏天,鍋灶間都氤氳著淡淡的絲瓜氣息。

在我印象裡,絲瓜入饌的發揮餘地不大,這也實屬它的傲氣。只能做這個,只能做那個,這樣的局限性讓人不敢怠慢糟踐。所有的食材,愈是擔得起簡單的做法,愈是證明它本身足夠優越。並不指罕有珍稀,況且絲瓜是最家常凡俗的那一個。

剛採下的絲瓜,皮薄肉嫩,刮淨了皮,真是嫩白的透明,隱隱的綠色經絡一脈相承。清炒絲瓜大概是最雋美的吃法。切成細長的條,幾粒肥蒜,簡簡單單的好吃。不要蒜泥,只是粗粗地切一切。油熱煸出蒜香,倒入絲瓜條,絲瓜和番茄一樣極易出水,頃刻釋出豐盈的水分,形成自然芡汁。

火候足了,絲瓜和軟下來,已近全熟,一點薄鹽調味,留一些湯汁即可離火。清炒永遠留存著食物純樸的本味。一盤清炒絲瓜,溫甜、香滑,帶著微微的遊絲一般的蒜氣,毫不違和。素素淨淨的滋味,沉靜得如同一株不問世事的睡蓮。

絲瓜炒雞蛋又是另一種風格。雞蛋堪稱飲食界中的和事佬。凡是一些野菜、綠蔬,不知道如何烹製,那就加雞蛋好了,一定是不難吃的。一條絲瓜配兩個蛋。蛋液調勻,攤出蓬鬆油潤的雲朵,略微焦黃起鍋。絲瓜必要炒得七八分熟,再入蛋塊兒,快速調味收尾。雞蛋的脂香和絲瓜的清麗,於獨立中又有一定的交織,下飯實美。

最近眷戀上絲瓜雞蛋湯。都是絲瓜,還是雞蛋,只是換了做法,味道卻溫柔得讓舌頭感動。無需任何技巧,清湯煮一煮瓜片,末了倒進蛋液,一爿鵝黃的薄紗從湯底升騰起來。至多放一點薑絲提味兒,薄鹽蔥花增香。蛋花是淡淡的鮮,絲瓜是淡淡的甜,甜鮮大於鹹鮮,湯嘛,總是清口潤胃的好。

炎炎夏日裡,常喝的絲瓜蛋湯、番茄蛋湯都是這樣,溫溫吞吞,仿佛沒什麼地位,但就是不可或缺。溽熱散去的夜晚,家人圍坐,人的胃口格外歡愉。濃油赤醬麻辣鮮香是自然的,而裝在大白瓷碗裡的絲瓜湯是幾個濃墨小菜裡的隱者,早已看透餐桌上的轉合來去。不爭、不燥,只等人最後呼呼喝上一碗,五臟六腑瞬得安寧。

除了燙火鍋佐配一些葷菜,絲瓜並不適合單獨與辣椒為伍。因火鍋的味道極其繁複,而絲瓜炒辣椒只會是單薄的寡辣,故而不宜。有次看人炒絲瓜突兀地加入了泡椒粒,於我而言,簡直覺得那是暴殄天物。泡椒的味道極具侵略性,放不好,會讓絲瓜失卻天然的清甜。

我最愛的,是本地絲瓜。較之外地頎長漂亮的絲瓜,我們本地的絲瓜算不上苗條,甚至有些「膀大腰圓」。長得土裡土氣,但一端整出來,個個嫩甜軟糯。另有一種稜角絲瓜,周身有一條條突出的稜角,表面沒有絨毛,偶然吃過,甘美更甚。

好像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在某個朝雲暮雨的夏日,有一盤清爽落胃的絲瓜吃,熟悉的記憶便會在心口燃燒起來。

絲瓜的獨特不僅囿於吃食上。紅樓夢裡就有關於絲瓜水美容嫩膚的佐證:「江南有草本非栽,隱隱水邊飄香來;二十四橋絲瓜露,成就金陵十二釵。」金陵十二釵的絕色容顏,離不開絲瓜露的滋養。弱柳扶風的黛玉,輕移蓮步,至二十四橋邊割了絲瓜藤,取之晶瑩的汁液,帶到大觀園的地窖封存並配製。如此的風雅物事使得絲瓜露的奇效,沿用至今。

夏天最熱烈也最慷慨。冬瓜、南瓜、絲瓜、黃瓜漫山遍野,永遠也吃不完似的。絲瓜藤上的年華,靜悄悄地,待到葉片蒼黑的時候,能吃的絲瓜也寥寥了。有那麼幾個高高在上的,難以靠近,得以逃過我們的嘴巴。奶奶囑我們不要摘掉最老的絲瓜,那是來年鮮活的延續。

老絲瓜偏居一隅,經了更多風日,長得格外歡實。從碧綠變成枯黃,乾癟時摘下,除去外皮與果肉餘下絲瓜絡。絲瓜絡遇水即軟,又有韌性,物盡其用,用來入藥或洗碗最得宜。幼時常會想一些蠢笨的問題,比如絲瓜為什麼會叫絲瓜呢?原來,絲瓜的「絲」直到生命的最後才得到詮釋。

關注珠海美食怪獸,總會找到你想吃的美食喲!覺得文章不錯,點個讚或者轉發一下也是極好的!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怪獸的美食!

相關焦點

  • 夏日清火湯——絲瓜花蛤湯,湯鮮味美,讓你的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
    夏日炎炎,可以多喝這碗湯喲,低脂鮮美,清熱去火的絲瓜花蛤湯,做法非常簡單,5分鐘就可以搞定,就連廚房小白也能輕鬆做出~喜歡的快一起試試看吧! 食材的準備:花蛤、絲瓜、生薑、小蔥、鹽。2、把絲瓜去皮切滾刀塊,小蔥洗淨切成蔥花,生薑洗淨去皮切成薑絲備用。3、熱鍋放入油,把蔥姜下入鍋中爆香,然後再放入絲瓜翻炒斷生之後後,加入清水和花蛤煮開。4、最後再加入適量的鹽調味。5、出鍋後再撒上蔥花就可以了。鮮美的絲瓜花蛤湯就做好啦!真的超級好喝,清爽不油膩~清熱又去火。
  • 子規庵裡的朝顏與絲瓜
    病床六尺     位於根岸的子規庵就是傳說中正岡子規度過他最後時光的地方,1902年9月19日年僅35周歲的正岡子規在這裡因肺結核轉為結核性骨髓炎痛苦去世。「朝顏」夏天開放,所以屬於夏日的季語。這樣平常的一朵旋花科植物——喇叭花,放入俳句裡,就風雅了。俳聖芭蕉也寫過「門前的牆根開著朝顏,大門緊鎖」。不過我喜歡的是禪師松永貞德詠「朝顏」的俳句:「晨光只開一句鍾,但比千年松,並無甚不同。」這句抓的也是牽牛花短暫的花期,賦予其道德寓意,頗顯禪味與物哀之美。
  • 絲瓜和肉是『最佳搭檔』?大錯特錯,加它才是關鍵
    絲瓜和肉是『最佳搭檔』?大錯特錯,加它才是關鍵大家好,我是小童姐姐每天分享美食食譜供參考歡迎關注。今天給大家做好喝的雙貝絲瓜湯。春天的絲瓜是最嫩的,愛吃絲瓜的人最喜歡也是那口水水嫩嫩的清甜,絲瓜甘味質,多量黏液和瓜氨酸等多種成分,性味甘涼,入肝胃經,具清熱解毒,涼血化痰,美白肌膚之功效。 加上白貝乾貝,這一口湯,鮮甜無比。
  • 絲瓜秀珍菇雞蛋湯,清甜鮮美,營養又豐富
    絲瓜秀珍菇雞蛋湯By 琪_feXjZ8E2清甜鮮美,營養又豐富,很適合夏季的湯品,簡單快手。原料:絲瓜、秀珍菇、雞蛋、番茄、薑絲、蒜末、油、鹽。做法步驟:第1步、備好食材:秀珍菇,番茄,絲瓜。第2步、絲瓜削皮切滾刀塊,番茄切片,秀珍菇撕絲,切點薑絲,蒜末,2個雞蛋打入碗中。
  • 美味的絲瓜炒蛋做法
    之前不喜歡吃這道菜,因為一直沒有好感,直到有一次朋友把這道菜炒了,從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絲瓜炒蛋,吃起來不僅香味濃鬱,口感滑嫩,還特別會下飯,似乎以前的做法都不對,所以不好吃。美味我記憶特別深刻,在吃飯方面,不懂的我喜歡請教,無論你是哪一級的人,因為我深知好問則裕的道理。
  • 絲瓜海蝦肉片湯的做法,步驟清晰詳細,清淡營養豐富,夏日必備
    絲瓜海蝦肉片湯的做法,步驟清晰詳細,清淡營養豐富,夏日必備!絲瓜是夏天的時候經常出現在各大菜場,蔬菜超市的蔬菜,而且價位也是非常便宜的,記得在小的時候,老家自己也可以種上一些絲瓜,絲瓜分為兩個種類,其實絲瓜不僅僅好吃,而且還能夠治療我們的溼氣,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天氣是比較悶熱的,對於我們的食慾來說還是有所下降的,多喝上一些湯能夠抗燥祛溼開胃潤腸又益於身體健康,絲瓜是夏季的時令蔬菜也是藥食同源的食物,而且絲瓜裡邊含有大量的天然保溼因子,不黏膩的保溼成分,也能夠有效的舒緩繃緊
  • 清甜鮮美的絲瓜花甲湯,簡單易學,廚房小白也可輕鬆搞定
    花甲粉吃多了,那你吃過這一道絲瓜花甲湯了沒有?相比花甲粉,這一道菜的口感十分清甜可口,鮮美味十足,實為不可錯過啊!而且原料也十分簡單,油適量,鹽適量,姜一小塊(放姜主要為了去腥以及中和花甲的寒氣),絲瓜適量,花甲適量,因為我比較喜歡絲瓜的清甜,所以絲瓜與花甲兩者的比例是2:1不過,對此很多人就抱怨了,花甲雖然好吃,但每一次都很難把沙子處理乾淨,即使泡久了,也總會有一些沙子。莫非從網上學來的方法不管用?非也,網上流傳的法子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要處理到位才行。
  • 炒絲瓜時,不能直接下油鍋炒,不然絲瓜發黑,還易出水
    有絲瓜的時候,幾乎天天都能吃到絲瓜,(因為絲瓜長得非常的快,一天之內都能長大成大絲瓜),但是,老家人對於絲瓜的吃法,完全不懂。每次炒出來的絲瓜不是發黑,就是水多,色香味等要素在他們的心裡一點都重要,可能是因為經過1959年的大饑荒的原因,所以對於他們來說,有的吃,能吃飽才最重要。但是對於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來說,菜不止於填飽肚子,還得品一品它的香甜酸辣才行。
  • 它長得不像絲瓜,名字卻叫絲瓜,種一棵一家人都吃不完
    它明明跟絲瓜長得一點都不像,卻不知道是誰給它起名叫洋絲瓜,似乎表明了原產地不在中國。洋絲瓜,學名佛手瓜,又稱梨瓜、拳頭瓜、福壽瓜。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1915年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都有種植,以四川、雲南、浙江、福建、廣東、臺灣最多。
  • 絲瓜肉片可以做湯也可以爆炒,怎麼做才肉片鮮嫩,絲瓜不黑呢?
    絲瓜肉片可以做湯也可以爆炒,怎麼做才肉片鮮嫩,絲瓜不黑呢?今天為大家分享絲瓜肉片湯怎麼煮,肉片鮮嫩,絲瓜不黑呢?絲瓜肉片湯要想絲瓜不黑,挑選絲瓜的時候很重要,絲瓜一定要嫩的,表皮光滑的,沒有結疤的,有結疤的絲瓜燒好了必黑。肉片要切成薄片,用生薑,大蒜,澱粉、酒、鹽、糖稍稍醃製一會,下油鍋炒制5成熟,倒入開水,放入絲瓜,煮至絲瓜熟了就可以了,絲瓜不能煮太久,也容易變黑。
  • 絲瓜炒雞蛋
    絲瓜炒雞蛋By 筠暘JY炎炎夏日來臨,多吃些絲瓜對身體大有好處,能清熱涼血,美白補水,潤腸通便,排毒護肝,還能提高免疫力哦!原料:絲瓜、雞蛋、小紅蝦、蔥、鹽、食用油、蒜。做法步驟:第1步、所有食材準備就緒。第2步、絲瓜用刮皮刀去皮,切成滾刀塊。第3步、裝盤備用。第4步、蔥末蒜片備好。
  • 絲瓜怎麼做好吃?這樣炒絲瓜不變黑,鮮香爽滑,做法簡單又美味
    根據明朝《本草綱目》(1578)的記載,2000年前印度就已經栽培過中國的絲瓜了,所以很可能來自印度。唐代之前的文獻中沒有對絲瓜的記載。宋人杜北山《詠絲瓜》:「寂寂籬戶入泉聲,山不見山亦自清。數日雨晴秋草長,絲瓜沿瓦牆生」,也許絲瓜在宋朝就開始流行栽種了。二、絲瓜有什麼營養,人吃絲瓜有什麼好處?
  • 經典小烤箱美食:蟹棒焗絲瓜
    材料:絲瓜1個,蟹棒2根,柳松菇20克,白果9顆,大蒜1瓣,奶酪絲1大匙,白醬1大匙(白醬製作方法請回看往期文章)調味料:鹽少許,白胡椒粉少許,奶油1小匙。絲瓜去皮切條,大蒜切末,蟹肉棒剝絲,柳松菇,白果,分別用水氽燙,撈出瀝乾。2,平底鍋烤熱,倒入奶油煮化,放入蒜末以小火炒香,倒入絲瓜和少許水,以小火炒3分鐘,再放入鹽和白胡椒粉。3,將炒好的線瓜放入烤盤中,再放柳松菇,白果及蟹肉棒,倒入白醬,奶酪絲。
  • 原來把絲瓜炒好這麼簡單,媽媽用的老辦法,炒絲瓜碧綠爽滑不發黑
    和煦的春風還沒享受多久,馬上又要迎來炎炎夏日,入夏後雖氣溫炎熱,令人汗流浹背頗感不適,但夏季豐盛的瓜果蔬菜也足以彌補,尤其是新鮮上市的西瓜、甜瓜、荔枝等等,這些水分足、甜度高、味道好的夏日特有水果尤為招人喜歡,在蔬菜方面,絲瓜、空心菜、黃瓜、豇豆等也是讓人欣喜,尤其是被稱為「美容瓜」的絲瓜更是夏季最受喜愛的蔬菜之一。
  • 籤面兒絲瓜,孩童時的家鄉美食,炎炎夏日裡一日三餐都吃不膩
    籤面兒湯籤面兒絲瓜:指以籤面兒作為主要食材,加入新鮮的絲瓜、肉片烹煮而成的麵食。只需要適量的食鹽、雞精簡單調味人,原汁原味的做法,讓爽口順滑的籤面兒、鮮嫩的肉片充分融入絲瓜清香甘甜的味道,是一道清香、清淡、的地道農家美食。「籤面兒絲瓜」的烹製都有哪些講究呢?
  • 夏日瘦身減肥必備:絲瓜燕麥海鮮粥
    絲瓜是我夏天鍾愛的食材,其豐富的維生素c,有去斑美白的功效,是天然的美容聖品。清甜的口感,常與蛤蠣、鮮蝦或牡蠣等海鮮一起料理。除了拿來清炒煲湯,我也愛用隔夜的白飯來製作懶人版的絲瓜海鮮粥,為了要讓白飯煮的粥與生米熬煮的粥有著一樣的濃稠米湯,這時就得請出我的秘密武器。燕麥,不但讓整體口感升級,也降低了熱量。燕麥是很好的減肥瘦身食品,愛美的女性大都吃過燕麥。燕麥的營養價值很高,燕麥中含有燕麥蛋白、燕麥肽、燕麥β葡聚糖、燕麥油等成分。
  • 洋絲瓜可以這樣吃:可以吃一盆
    不知道你們見過洋絲瓜的「樹」沒有?它其實是藤,藤藤牽牽繞繞攀延在附近的樹上或是架子上,能結好多好多果子,非常能讓人感覺到豐收的喜悅!洋絲瓜好養活、果子結得多,味道我覺得也不差,但是它不能歸為主食替換類,因為吃再多也餓得快,有點像吃水果,吃半包水的感覺。
  • 絲瓜花蛤燉豆腐、絲瓜炒蝦仁,營養美味,好下飯!
    絲瓜花蛤燉豆腐、絲瓜炒蝦仁,營養美味,好下飯。絲瓜花蛤燉豆腐原料:絲瓜、花椒、豆腐、花蛤、紅椒、蔥、姜、香菜、花生油、雞精、鹽花蛤淡鹽水浸泡吐沙洗淨,紅椒、蔥、姜、香菜切好備用。絲瓜去皮切塊,豆腐切塊。鍋中倒水放鹽,把豆腐焯水撈出瀝乾。
  • 絲瓜乾貝湯,自帶清甜,爽口又補水!
    絲瓜乾貝湯By Meggy跳舞的蘋果絲瓜是南北常見的瓜類蔬菜,儘管品種不一樣,但營養價值不相上下,其含有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還有大量的鈣、鐵和多種維生素。絲瓜口感鮮嫩,外皮翠綠,內心潔白,因為口感鮮嫩及烹飪時間短,口感清香而廣受歡迎。立秋後,多吃絲瓜,清新又爽口,更能減少在廚房的烹飪時間。絲瓜的做法多樣,亦菜亦湯。今天我帶來的這道絲瓜乾貝湯,做法和用料都簡單,利用乾貝的鮮美,不需要額外的調料都讓人連喝兩碗,特別是用濃湯泡飯,使得白米飯都增加了更多的清香和爽滑的口感。享受美味的同時,又能從食物中獲得充足的營養,補水分,何樂而不為呢。
  • 絲瓜燕麥海鮮粥,香滑營養,口感清甜,早餐來一碗太暖胃了
    絲瓜燕麥海鮮粥絲瓜是我夏天鍾愛的食材,其豐富的維生素c,有去斑美白的功效,是天然的美容聖品。清甜的口感,常與蛤蠣、鮮蝦或牡蠣等海鮮一起料理。除了拿來清炒煲湯,我也愛用隔夜的白飯來製作懶人版的絲瓜海鮮粥,為了要讓白飯煮的粥與生米熬煮的粥有著一樣的濃稠米湯,這時就得請出我的秘密武器~燕麥,不但讓整體口感升級,也降低了熱量,非常適合想要窈窕的夏日食用。原料:絲瓜、舞菇、姜泥、蒜頭、蔥花、去殼草蝦、蛤蠣、白飯、即食燕麥、水、鹽巴、胡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