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院校遊戲骨幹教師培訓班結束: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2020-12-16 環球網

7月26日,為期一周的完美世界全國院校遊戲骨幹教師培訓班圓滿結束,來自全國各大院校的20名教師,在像素種子數字與藝術教育基地圍繞遊戲產業發展與趨勢,進行了技術視野拓展與教學策略研究的短期培訓課程。

培訓班教師集體合影

此次培訓由完美世界教育主辦,旨在積極落實關於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精神,針對院系領導、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進一步提高院校專業師資隊伍教學水平,搭建遊戲骨幹教師學習與交流平臺,促進院校遊戲專業人才培養。培訓採用理論與觀摩實操相結合的方式,由像素種子精英導師進行授課。圍繞遊戲美術相關課程、產業前沿製作技術等,基於企業工作過程的項目案例開展教學,讓老師了解遊戲產業各工作場景環節,掌握最新的產業知識技能。

完美世界教育常務副總裁郭擂結課儀式發言

在結課儀式上,完美世界教育常務副總裁郭擂為參加培訓的老師頒發了結課證書,同時表達了對於此次培訓的感想,她表示:「完美世界教育舉辦本期培訓班,並將此作為企業與學校的互動交流平臺,各所院校老師相聚在此可以更多的交流溝通,老師們近距離觀摩產業一線實操,並且可以一同探討研究教學方法,突破當前的遊戲等相關專業教學難點,使學校為數字文創產業做好人才支撐,讓我們的人才梯隊與項目孵化做正向流動。」

像素種子數字與藝術教育基地院長鄭熠則從產業角度,回答了老師們提出的教學方法、專業建設及文化審美的問題。他以完美世界遊戲作品作為案例,向老師們闡述企業在實際創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及方法,通過前期文化體系研究、專項小組學習、全項目組培訓,再到各環節執行層面,統一作品認知,實現作品最終呈現。

當前,遊戲產業快速發展,技術在不斷更新,企業對於人才要求標準也隨著產業發展而不斷進行調整。人才的「質」仍將是未來遊戲等數字文創產業的根本訴求,手繪功底、製作技術與文化藝術審美都是未來人才不可或缺的衡量標準。對於此,鄭熠從像素種子實際教學上給出了意見,他表示:「產業技術在不斷迭代,美術是大範圍知識體系。我們將產業新鮮的內容吸納過來,在每年年底,對所有涉及的專業體系課程進行梳理與更新,應用在教學過程中。」

課堂現場

不止於此,完美世界教育打造了無邊界課堂,由導師帶領學員進入各大文化、歷史、藝術博物館,離開書本融入到醇厚的知識氛圍中,提升自身藝術感與文化認知;藉助於孵化工作室強大的研發能力,利用AI、VR和可拼接式相機籠三維掃描系統的技術服務,置入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補充學生功底基礎;像素種子教研團隊搭建了專業的在線學習系統,以導師十幾年的專業知識與項目經驗融合到近千道題目中來輔助教學實施,考核學生審美及綜合能力。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胡克總結表示:「來到這裡學習,不僅僅是看到了最新的產業技術與知識,獲得遊戲行業方面崗位職業標準、培訓方法,還與全國各地院校的老師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了解國際化的知識與理念,也了解了遊戲產業所輻射的各個專業的進度與高度,完美世界教育的專業培訓水準很高,很感謝培訓班這個平臺。」

通過此次遊戲骨幹教師培訓班的開展,完美世界教育作為數字文創產業與教育的領先者,洞察遊戲產業趨勢,搭建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平臺,不斷探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同時加強「向外引進」和「向內培養」,拓寬師資隊伍建設路徑,培養更多具有專業知識與實戰經驗的優秀人才。

相關焦點

  • 創新合作模式,重慶校企探索職業生涯教育新路徑
    7月30日,由重慶市職業院校生涯教育研究中心主辦、重慶雲日創心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重慶市2020屆首期生涯導師培訓班在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學結營,來自重慶市石柱職教中心、重慶市大足職教中心、重慶市雲陽職教中心、重慶市酉陽職教中心、重慶市女子職業高級中心和彭水縣思源中學的51名教師、德育工作管理者等參加了為期4天的培訓。
  • 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六種模式
    公司立足湖北科教大省,輻射全國,致力於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業共建、師資培訓、聯合實驗室、科研項目合作、實習實訓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含認證培訓)等。目前,公司以工業機器人、智慧機器人為主要載體,已建立完善詳盡的智能工程領域專業整體解決方案,並與全國100餘所高校建立合作關係。
  • 教育部關於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
    現將《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分專業遴選建設國家級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示範引領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做好省級、校級團隊整體規劃和建設布局,按計劃、分步驟建成一批覆蓋骨幹專業(群)、引領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推進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 創新職業教育模式 實現校企深度融合
    實踐證明,「校企融合」是技工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提高育人質量、為企業培養實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舉措,更是校企之間實現互惠雙贏、資源共享、協同育人的有力保障。   體制機制上的校企融合是保障   學校校企一體的運行模式強調從體制機制創新上保障「校企一體化」,其關鍵在於「化」。
  • 校企合作的意義及幾種合作模式
    2.校企合作,有利於企業的發展 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既能把本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及時準確地反饋給培養人才的職業院校,又能直接參與到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與職業院校共同制訂培養目標、確定課程設置、實訓內容和技能評價標準,達到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滿足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穩定需求。
  • ――東風汽車公司高級技工學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探索與實踐
    2006年,教育部專門下發了《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明確指出職業院校要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把此項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重點,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
  • 四川省舉辦首屆全省宗教院校負責人和骨幹教師培訓班
    8月30日至9月4日,為期六天的四川省宗教院校負責人和骨幹教師培訓班在成都舉行。來自四川基督教神學院、峨眉山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青城山道教學院、四川天主教神哲學院5所宗教院校,共53名院校負責人及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 山東交通技師學院創新「校企合作」培養模式 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近年來,山東交通技師學院積極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搭建制度框架下的校企深度合作平臺,通過合作辦學,建立工學結合實訓基地等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培養培訓高技能人才新模式。「我們與學校的合作,從單純的人才輸送轉換到了人才共同培養,以網購客服為例,我們雙方的老師合作,開發課程體系,從上課模式,到課堂呈現角度,學習成果檢驗,我們都是雙方的深度合作。」盤古集團有限公司創新教育事業部山東區總經理高海燕告訴記者。
  • 校企共建產業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因此,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道科技」)合作,共建「農經—新道商學院」,創新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均收穫了相應的成果。
  • 杭職院教師節發力,建產教融合、校地校企合作新平臺
    曾經,校企合作模式引領全國「校企共同體」辦學模式是杭職院的「金字招牌」。十多年前該校形成了引領全國校企合作的「杭職路徑」,「友嘉模式」「達利現象」等影響不斷擴大,共整合行業企業投入5000多萬元與行業主流企業共建多個校企共同體。2014年,杭職院以「基於校企共同體的服裝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負面清單制度,校企合作新突破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近年來,國家出臺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關於開展職業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文件,為推進職業院校與企業的情感聯姻、深度合作、合作育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長沙理工大學:校企合作 共同探索「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
    紅網時刻7月5日訊(記者 汪衡 通訊員 彭瓊英)7月3日,三一集團有限公司和長沙理工大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3+1」聯合培養的形式,共建優質課程資源,共享優良實習實訓條件,探索構建新工科人才培養體系。
  • 院校專家專訪 | 推進1+X證書試點工作,校企並行在路上
    //新一輪科技革命對傳統產業體系和社會分工體系產生著巨大影響,高水平、多技能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越來越成為「時代剛需」,為此,國家開始實行「1+X」證書制度,通過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創新
  • 創新培訓教學新模式,全省技工院校創業諮詢師培訓班圓滿結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小涵 實習生 姜昕彤9月中旬,由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主辦、省城鎮勞動就業訓練中心承辦的全省技工院校創業諮詢師培訓班在濟南圓滿結束。本次培訓嚴格按照疫情防控和培訓工作要求,分9期36個小班開展,來自全省16市和省屬技工院校的1821名教師骨幹參加培訓,歷時63天。
  • 蘭州資源環境學院舉辦國家骨幹高職院校教師培訓
    蘭州資源環境學院舉辦國家骨幹高職院校教師培訓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高等職業院校教師素質與教學能力提高」項目規劃,啟動了2011年高等職業院校骨幹教師培訓工作。資源、氣象、環保、水利、測繪與安全等方面的培訓任務由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承擔。
  • 【北京】校企合作譜華章 互惠雙贏共發展
    學院積極引進導入豐田品牌課程,雙方深度合作,優勢互補,源源不斷為企業提供骨幹型技術人才,實現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贏。在充分了解學院辦學理念及人才培養模式後,豐田中國總經理前川智士立足職業教育改革和國際發展新形勢,回溯學院與豐田公司的合作歷程。深刻闡釋了加強校企合作,立足企業崗位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機制的重要性。
  • 校企深度合作,廣東培育一流技工
    深化產教融合,打通校企「最後一公裡」廣東作為全國經濟大省、製造業大省,無論是實施「中國製造2025」,還是廣東發展製造業,高技能人才都不可或缺。為培養高素質實用型技能人才,廣東技工教育始終把校企合作作為基本辦學制度,加快探索技能人才培養新路徑。
  • 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圓滿結束
    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眾高校初建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者甚多,但高校教師應掌握哪些知識儲備來傳道授業?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8月3-7日,通過線上免費直播的教學方式,韋加教育組織全國近90所中高等職院校的200多名教師,參與韋加第四屆無人機專業師資能力提升高級培訓班。面向廣大高校教師提供無人機專業細化培養方案、課程方案,增強無人機專業師資的教學能力。
  • 產教融合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3+3」模式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需求導向倒逼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結合學校特色,完善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模式,探索並打造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辦學「3+3」新模式,旨在提升德技並修「旅商特質」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實現學校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據悉,目前成員單位70家,由成渝兩地職業院校、行業、企業組成。聯盟成立後,將進一步加強區域職業院校與相關行業、企業的合作,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推動大健康職業教育和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發展。這是職業院校與相關企(事)行業在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協同方面的又一力舉,更是在資源上的互補與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