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穿著就坐」到「刀叉使用」,英國的餐桌禮儀,繁瑣卻優雅細緻

2020-12-11 嘆古長歌

提起英國,第一個想起的肯定是紳士與淑女。在飲食上也算是全球出名的了,英國飲食十分單一,做法也很簡單,所以國際一致認為英國沒有飲食文化,無法與法國大餐和義大利美食相提並論。但提起餐桌禮儀,英國人肯定是舉世聞名的

《唐頓莊園》中的餐桌禮儀

現如今,有能力出國留學、工作、甚至移民的人越來越多了。對於那些初到英國的人,掌握禮貌且實用的餐桌禮儀是非常必要的,但英國的餐桌禮儀比較複雜,很多英國人都不太能搞清楚。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英國的一條龍餐桌禮儀,讓大家能表現出自己紳士範、淑女範。

餐前準備

1、預約歐美國家的人對自己的時間非常重視,即使你要約一個好朋友吃飯,也得提前電話和朋友預約,沒有預約是十分不禮貌的。去餐廳之前也要預約,提前打電話預約時要說清人數、時間、對餐桌的要求,比如是否吸菸或是視野開闊等。

在預約時間之前到達是最基本的禮貌,假如有急事要取消預約一定要道歉。這與我們中國是十分不同的,我們的餐桌禮儀上並不包括預約這一個環節,很多時候可能是臨時起意等情況。

2、穿著得體在高檔的西餐廳裡穿著不得體的衣服是十分不禮貌的,也是對共同進餐的人的不禮貌

一般來說男士穿著整潔,如果是穿西裝的話,一定要打領帶;女士通常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妝可以稍微濃一些,因為西餐廳裡的燈光比較昏暗。

3、就坐從進入西餐廳,男士的每一個動作都是以「女士優先」開始,從為女士開門、為女士拉開凳子、再到點菜。如果不知道要吃什麼的話,就坐之後可以不急於點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向服務生提問。他們都很樂意回答的,即使他們不知道,也會詢問領班和主廚之後給予回復。

英劇《唐頓莊園》裡用餐的情景

落座之後,不要隨意擺動桌上的餐具,將盤子上的餐巾折成長方形或是三角形墊在大腿上,開口一側朝自己。切忌餐巾只有兩種作用:

首先墊在大腿上防止汙漬弄髒衣服;

第二就是在用完餐之後,用朝裡的一側擦拭嘴角

切忌不要用餐巾來擦桌子,也不要用來打噴嚏,這是十分不優雅的。用餐期間最好不要離開餐桌,但是如果必須要離開的話,便把餐巾隨意放在自己座位上便好,這也是告訴管家的一個信號——我還沒吃完,只是暫時離開。

各種細緻的禮儀讓人感到舒服,又不至於太過疏離。即使是被稱為為禮儀之邦的我們,此時也黯然失色了。

開始用餐

這與我國的用餐十分不同,在中國所有的菜一起上,大家一起動筷子用餐。但是在英國,上餐的順序也是有講究的。在非常正式的場合,一餐包括7道菜,但是在大部分的西餐廳,一般都是三道菜,下面我們來講講三道菜的上菜順序、菜品和與之相配的紅酒。

上餐順序一般會在主菜之前上,分為冷頭盤和熱頭盤兩種。

冷頭盤是開胃菜中的高檔菜餚,包括肥鵝肝、黑菌、魚子醬等;熱頭盤包括燻鮭魚或香草牛油蝸牛等。開胃菜原本的意義就是引起人的食慾,大多是一些數量少但是質量高的刺激味蕾的食物。

鵝肝

第二是主菜。

肉和禽類都屬於主菜,肉類中最廣為人知的是牛排,肉類搭配調味汁;禽類包括雞、鴨、鵝,最常使用的是雞肉。這與國內不同,不論吃那種肉都是沒有骨頭的。

上了正餐之後,還有與之相配的酒。

我們應該都知道「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紅酒中有不同含量的單寧,單寧會給人帶來一種緊澀的口感,搭配上較為油膩的紅肉,單寧的苦澀感也有所緩解。這也就是西方人常在吃完紅肉後喝紅酒的原因。

正餐與酒

白酒的甜度比紅酒高,水產品一般腥味比較重,當這兩種味道相遇時,會發生化學反應,讓腥味消失。這與廚師在白肉中搭配上檸檬片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白酒中的酸度也會變得柔和起來,不太刺激的白酒搭配上清淡的白肉,味道也十分舒服。

飯後甜點的種類也很多,根據個人的口味來選擇便可。

在中國,聚餐的時候要考慮每一個人的口味,但是在西方不一樣,儘管用餐禮儀很多,但是對於自己的盤中餐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決定的。

餐具使用

西餐餐具

桌上擺放三種餐具:刀、叉和勺。

在使用刀的時候要記住:刀是用來切食物的,切忌用刀挑起食物送進嘴裡。右手拿刀,切忌刀刃不可向外,桌上一般放有三把刀:帶小鋸齒的刀是用來切肉的;中等大小的刀是用來切蔬菜的;還有一把精緻小巧的、刀尖是圓形的刀是用來抹果醬或黃油的。

左手持叉,用來挑起食物送入口中。叉子開口向下,用叉背盛放食物,即使是在吃豌豆的時候也是如此,所以一定注意數量,如果挑起太多食物,而食物又不慎從叉子中掉落的話,是非常不禮貌的。叉子將食物送入口中時,只用牙齒咬食物,而不觸碰叉子,不要發出聲音,放下餐具時也不要和盤子碰撞發出聲音。

西餐刀叉

勺子也分為多種:較小的用於餐後的咖啡和甜點;扁平狀的勺子用來塗黃油或者分蛋糕;比較大的用來喝湯或裝碎小的食物。

餐具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告訴別人你是否已經吃完。如果你尚未吃完,需要暫時離席的時候,將刀叉交叉放於餐盤邊;吃完之後,將刀叉平行放置於盤子的一側。

使用刀叉時,手肘不要放到桌子上,手距離桌子一定的距離,這樣才是比較地道的姿勢。

還有一個小技巧:無論你使用什麼餐具,都不要與盤子碰撞發出聲音,倘若因為不小心發出了聲音,一定要道歉;吃東西時,更不允許發出聲音。

等你要喝酒的時候,不要用整個手掌拖住杯子,因為在侍者拿出酒的時候,就已經將酒的溫度保持在口感最好的時候,用整個手掌接觸杯子,體溫便會影響酒的口感。只需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三個指頭握住杯角就可以,如果需要碰杯的話,只需要在第一杯的時候碰就可以了,之後續杯也無需再碰杯。

優雅用餐餐桌上只有一樣東西可以用手拿,那就是麵包。不要將籃子裡的麵包都碰一遍,選擇好自己想要的麵包後就可以用手拿走。這與我們中國夾菜時不允許刨食一樣的概念。

吃麵包的時候要保持優雅的姿態,切忌不要整個往嘴裡送,狼吞虎咽的樣子十分不禮貌,用手撕成小塊,然後再用黃油刀摸上黃油,這就可以吃了。

西餐麵包

在用餐的時候,不要喋喋不休,但是也切忌默默不語。適當地與別人搭話,讓餐桌的氛圍更舒適。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手機。在吃飯的時候請將手機放到包裡,不要把手機放在餐桌上,更不要看手機,這是十分不禮貌的。

餐桌用語英國人以禮貌著稱,當然在餐桌上也隨處可見。對領座員的說「謝謝」,點完菜對侍者說「謝謝」,上餐後會對侍者說「謝謝」,甚至連付錢和給小費時都會說「謝謝」。

這樣的周到禮儀,對我們來說是極其不適應的,即使我們被稱為利益之邦,但是在禮儀上卻與之有很大的差距。

在西餐廳裡,沒有人會大聲喧譁聊天,更不會有人頤指氣使地喊服務員,所有人都沐浴在舒服的音樂裡,舒適溫柔的燈光下,享受著美食,服務員會隨時注意顧客的意向,一旦發現異樣便立即上前詢問。

所以如果你的餐巾髒了、或是需要什麼服務,你只要微微抬手,服務員便能在第一時間為你提供服務。

總結:

我記得一個朋友說,去西餐廳吃飯,吃的不是飯,而是情調

在一個放著優雅鋼琴曲的餐廳裡,大理石上反射的燈光柔和、食物美味,對面坐著的同伴穿著得體,優雅地用餐,大家都用彼此能聽到的音量講話,彼此都保持著舒服的用餐氛圍。

雖然英國的用餐禮儀比較繁瑣,但是這是英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舉手投足間都表現出了英國人的紳士風範。反觀我們中國,雖被稱為禮儀之邦,但是在很多方面都並沒有做好。

《唐頓莊園》中的晚宴

喧譁吵鬧的餐廳、粗魯沒有禮貌、我行我素等等各種毛病,都凸現出來了。尤其是在西方文化輸入後,我們開始接觸到外國的文化禮儀,對自己的文化禮儀反而更多的是嘲諷,並沒有深入思考去改變。

正如柏楊先生所說,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給外人看到的面子,卻忘記了裡子。結果表面看上去光鮮亮麗,結果卻是一個爛心的蘋果。所以我們得客觀地認識自己,對外國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在《非正式會談》上,英國代表說的一句話讓我深有感觸:吃飯本來就不是隨意的事情啊,用餐要有儀式感。即使英國沒有美食文化,但是對他們來說,儀式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希望大家下次去西餐廳的時候,成為一個真正的紳士(淑女)。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你不能不知的英式禮儀!
    男士同樣身著筆挺的襯衫和西服,穿著這些裁剪合身且熨燙整齊的衣服,男人們必須時刻保持身板挺直。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嚴格的餐桌禮儀。就餐時,男女分開就座,餐桌談話也絕對不能談及政治、宗教和金錢等敏感話題。為了幫助留學生融入英國社會,一些英國諮詢公司還特地還推出了禮儀課程,培訓餐桌禮儀、社交禮儀等。可見,對於每個想要到英國留學、工作的人,熟悉英國禮儀都是融入英國社會不可或缺的一步。
  • 透過《唐頓莊園》中的英國貴族禮儀,看英國淑女餐桌禮儀文化
    因此,在整個莊園的故事中所有的禮儀就成為點綴整個過程的重點。而《唐頓莊園》系列的電視劇在全世界都曾掀起過「英國熱潮」,而電影中的餐桌禮儀也深深影響到全世界各地的人,人們都為那個時期英國莊重的古典禮儀和文化而沉醉。 「我們生活在紛擾的時期,唐頓的世界卻有一種安靜的力量。裡面的人們按時起床、穿衣,對彼此彬彬有禮。」
  • 東方的「禮節」,西方的「儀式」:現代韓國的餐桌禮儀
    自古以來,東西方對於「禮儀」的看法都不太一樣,然而,雙方在眾多的「觀念差別」中也有不謀而合的地方,比如東西方都高度重視餐桌上的禮儀。無論是餐前準備、餐具選擇,還是進食規則,東西方都有一套獨具特色的標準。數千年來,二者的餐桌禮儀雖然互有借鑑,但都驕傲地保持著自己的特點,維護著古老的傳統。
  • 原來,這才是西餐刀叉標準優雅的拿法
    西餐講究的是吃得優雅,有其標準的餐桌禮儀,了解基本的守則才不至於在餐桌上失禮。比如刀叉的使用,你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正確的拿法,其實未必。拿刀叉的標準方法是,刀柄和叉柄握於掌心,注意不能突出外露,切食物時腋窩不能打開,否則就顯得粗俗了。
  • 英格蘭飲食麵面觀之餐桌禮儀
    英國人通常十分注重餐桌禮儀。就算是小孩子,也需要知道怎樣正確運用刀叉。英國人通常都藉助餐具來吃東西,不需要用到刀叉或湯匙的食物包括:三明治,薯片,玉米棒和水果。吃飯的時候,不要把手肘架在餐桌上,這樣是不禮貌的。不要將手越過別人的餐盤去取食物,請叫人幫你遞過來。嘴裡有食物的時候,請不要開口說話。不要同一時間在嘴裡裝太多食物。不要用手將食物放到你的湯匙或刀叉上面。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發出聲響,這樣是不禮貌的。不要用餐巾來擤鼻涕,餐巾是用來擦嘴的。
  • 西餐的餐具以刀叉為主,刀叉的使用,可以反映做人的內涵
    西餐的餐具以刀叉為主,刀叉的使用,可以反映做人的內涵刀叉的使用反映做人的內涵中餐與西餐差別很多,餐具就是一個明顯的區別。西餐的餐具以刀叉為主有人曾將西餐的餐具譽為「餐桌上的一道旖旎的風景」,當面對琳琅滿目的餐具時,我們要懂得使用它們的禮儀。
  • 餐桌禮儀注意起來了,如果正確的吃海鮮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中國對於餐桌禮儀也是非常講究的,尤其對吃海鮮料理尤其考究,是人類為維繫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範,在人們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行程,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
  • 飲食文化:通過中西方餐桌禮儀對文化差異進行研究
    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中「和」這個範疇對後代思想的影響,便於集體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難以改革而西方這個主要以麵食為主的群體,餐桌禮儀的細節就顯得更加繁瑣而有條不紊。他們所用的餐則是分餐制,人自掃盤中菜,不管他人碗裡湯,互不相擾。西方人喝酒也聽憑自願,白蘭地,威士忌,雞尾酒,喜歡什么喝什麼,想喝多少喝多少,所尊重的是個人意志,體現出的飲食思想觀念要合理的多。
  • 優雅到欠揍!英國「戲精」禮儀專家手把手教你享受英式下午茶
    本期專家威廉姆·漢森是英國頂級的禮儀顧問,為很多大使館、公司以及家庭提供禮儀訓練。威廉是英國公認的新一代中最值得信任的禮儀專家。他的年輕與活力和他傳統古典的價值觀得到了完美的結合,這一點給了他判斷現代禮儀是否合適的權威。上次小喵老師分享了他優雅地咳嗽教學,他還錄製了一系列視頻,教授大家如何優雅地喝英式下午茶、製作咖啡等。
  • 西方餐桌禮儀之餐具擺放閱讀
    每個國家的餐桌禮儀所講究的都各有不同,餐具的使用及擺放更是如此,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西方餐桌禮儀:餐具擺放,希望能幫到大家!西方餐桌禮儀之餐具擺放餐具是根據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
  • 上流社會禮儀指南:如何優雅吃小豌豆、喝下午茶?
    約翰斯頓在下臺階的時候,貼心地扶了一下女王,就讓英國媒體炸了鍋。 在英國,特別是上流社會,禮儀規範是一張無言的通行證,相信不少範友對於英國禮儀感興趣。 今天,範主要向大家介紹一位英國禮儀專家——威廉·漢森(William Hanson)。
  • 媒體聞濤|這些禮儀你記得嗎? 聞濤小學開出餐桌禮儀課程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餐桌禮儀,而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小學生更應學習和掌握餐桌禮儀。從9月28日開始,杭州市聞濤小學開啟為期三周的「PBL課程:21日節約糧食習慣養成記」,在課程指導下,開展了「文明就餐,優雅我先行」的餐桌禮儀課程。9月28日,聞濤學子們在各班主任老師的組織下,學習觀看了餐桌禮儀的視頻,制定了「學校版」和「家庭版」的餐桌禮儀標準。
  • 一日貴族一世優雅:揭秘唐頓莊園裡的英式禮儀
    再加上晚宴禮服本身繁瑣的設計,自己換衣服是非常麻煩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小姐需要專門的女僕幫助更衣了。3.男式晚禮服不僅女士,男士的衣著也一樣講究。在紳士文化盛行的英國,紳士穿的衣服必須筆挺,表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保持巋然不動的控制力。
  • 我去學了餐桌禮儀,感受到了滿滿的階級差距
    學校食堂窗外的風景,湖是日內瓦湖,山是阿爾卑斯山餐桌藝術在這所學校,是每一個學生大一入校的必修課。我們說table manner ,是餐桌禮儀。而他們學的是餐桌藝術。遊學格裡昂,這堂課我上了一下午,上得驚呆了。
  • 【西方禮儀】想在歐洲優雅用餐?這些法式用餐禮儀你應該知道!!
    說起歐洲美食,大家一般想到的不僅是琳琅滿目的彩色,還有其中十分講究的用餐禮儀。優雅的歐洲人把吃飯看成一項藝術,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和中國人喜歡在餐桌上互相嘮嗑不同,歐洲的餐桌上可有不少約束人的規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要數法式用餐禮儀,踏進一家巴黎的米其林餐廳,要有足夠的禮數才能對得起擺在面前的美食。
  • [西餐禮儀一點通]刀叉用法:如何避免牛排亂飛?
    關於如何使用刀叉這個問題,禮儀專家金正昆教授曾經歷過這樣的搞笑一幕:「我們有一次請人吃飯,一名女孩子坐我對面。當時除了左右手刀叉之外,每人的左前方還有一副黃油刀,像鏟子似的抹黃油用的。那個女孩大概為了顯得秀氣,拿那把黃油刀切牛排。我們都吃完了,她還沒開始吃呢,最後狂剁,一咬牙把肉弄到別人脖子上去了。」西餐桌上擺放的刀叉一般最多不超過三副,你需要牢牢記住的就是要用最外面的那副刀叉來吃第一道菜,以後每上一道菜依次往裡使用。
  • 滿滿都是細節:西餐刀叉擺放禮儀
    有沒有發現,在西餐廳裡,我們一般只能聽到人們低低的交談聲和使用餐具的輕響,很少見到客人總是呼叫服務員忙這忙那的。的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多費口舌的,你進餐時的一舉一動都在告訴服務員你的意圖,訓練有素的服務員會按照你的意願為你服務。
  • 西餐上菜順序、餐酒搭配、刀叉餐巾用法這些禮儀知識你知道幾點?
    西餐禮儀知識有哪些?如何做一名優雅的吃貨?今天長沙歐米奇西點西餐學院就為大家講述一些學習西餐必知的5點禮儀知識。3.西餐的刀叉用法西餐刀叉的使用,也有講究,一般都是左叉右刀。進餐中,放下刀叉應擺成八字,分別放於餐盤兩側,切忌一手持刀或叉,一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一手拿叉取菜。任何時候,不要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將刀叉平行放置於餐盤中表示用餐完畢。
  • 李鴻章出使英國,因不會用刀叉,獨創一新的吃法,成英國人慣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不講究禮儀的話,那麼這個人在其他人心中留下來的印象自然是不好的。禮儀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一直以來都深入中國人的生活。就連吃飯中國人都比較講究飯桌禮儀。其實講究飯桌禮儀,可能並不僅僅只是中國而已。
  • 宴會餐具怎麼擺 如何布置餐桌,這些繁瑣的細節,有學問
    也許你已經學過如何布置餐桌,但早已忘了些繁瑣的細節,這裡我們幫助你回顧一下這些禮儀。正規午餐正規午餐和正規晚宴的餐桌布置是相似的,只有幾點小小的不同:午餐桌上擺放的冰鎮飲料和冰鎮的茶杓提示了人們這是個白天進行的活動;沒有蠟燭的布置也很適合這個氛圍。玻璃杯只需要高腳水杯和葡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