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張科技創業板IPO問題頻發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2日,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張科技)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中披露,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公司存在大量問題。

其中包括金張科技對部分主要客戶的銷售金額與依據客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測算的客戶採購金額存在差異、收入確認方面存在內部控制問題、「發行人的客戶」與「發行人客戶的客戶」存在重疊等10餘項問題。

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顯示,金張科技擬公開發行數量不低於發行後公司總股本的25%,且不超過2770.62萬股,擬募集資金2.64億元用於建設新型顯示配套功能材料產業化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金張科技於2019年12月18日首次報送申報稿,迄今已近一年時間,經歷了4輪審核問詢。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劉紅梅製圖

公司客戶主要為民營企業

據招股書披露,金張科技成立於2009年9月,目前主要產品為光學功能膜材料、製程用光學保護膜材料、偏光板離型膜、OCA光學膠、大規模集成電路功能膜材料等產品。

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1~3月,金張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12億元、4.19億元、4.85億元、7977.37萬元,2017年至2019年複合增長率為24.7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5054.65萬元、4314.05萬元、5480.08萬元、902.47萬元。

根據審核問詢函,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根據榮茂系公司、廣州英權、上海山翊、鑫豪興、億福利、聚品恆信、鑫鴻盛源、樂際電子、美博電子9家客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進項稅額以及客戶向金張科技的採購佔比,測算的報告期內採購金額為3.77億元,明顯小於金張科技帳面記錄的對上述9家客戶的銷售金額6.56億元,二者差異金額為2.79億元,差異金額佔比為42.51%。

金張科技回復稱,公司客戶主要為民營企業,向其他供應商採購可能未全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述9家客戶測算過程中使用的客戶向公司採購的比例數據,系根據訪談或客戶提供的說明,為概數,並非客戶準確數字,從而導致客戶從公司採購額要比實際採購金額小;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存在時間性差異,故客戶提供的納稅申報表中所記載的增值稅進項稅亦未能反映其當期取得的所有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

收入確認存內部控制問題

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金張科技366個收入確認細節測試樣本(涉及收入金額合計3.78億元)中,361個樣本在收入確認方面存在內部控制問題(涉及收入金額合計為3.76億元)。

其中,432個紙質出庫單中記錄的送貨地址,與外部物流結算單中顯示的送貨城市並非同一城市;580個紙質出庫單的產品名稱與業務系統銷售出庫明細表不一致;1270個紙質出庫單未見客戶籤收或未見籤收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榮茂、鑫海豐、億福利等8家客戶的籤收印章載有「貨物未驗、細數未點、如有不符、有權退回」等表述,加蓋該等印章不能證明客戶已驗收,但金張科技據此確認收入。

此外,金張科技2月24日對重慶榮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榮森)銷售的紙質出庫單,與3月29日對億福利銷售的紙質出庫單,所顯示的籤收人為同一自然人(覃育清),而上述兩家客戶並無關聯關係。

對此,金張科技解釋為,公司紙質出庫單所載的送貨地址默認為事先錄入的公司客戶註冊地址,而外部物流結算單中顯示的送貨地址為實際送貨地址,兩者不一致的原因系部分客戶註冊地址和實際生產經營地不一致或部分客戶因產能不足等原因委託其他企業代為加工等。

客戶與客戶之間存在重疊

據悉,保薦人在對金張科技客戶上海山翊2019年10月的訪談記錄中,被訪談人名片顯示,上海山翊辦公地址為廣東東莞。在2020年6月的訪談記錄中,被訪談人名片顯示,上海山翊辦公地址為上海,且上海山翊員工名片中印有發行人英文簡稱「JZT」,以及「總公司: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字樣。

對此,金張科技回復稱,上海山翊註冊地為上海市崇明區,實際生產經營地為廣東東莞,其從公司採購光學功能膜材料產品,經模切加工後對外銷售。該客戶為了藉助金張科技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促進營銷宣傳,曾經在名片上印有包含公司簡稱「JZT」以及「總公司: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字樣的名片,現已作更正,不再使用上述相關名片。

此外,上海山翊系顧聖兵、顧國培、高峰成立的公司,獨立經營,與公司或其關聯方不存在關聯關係,亦不受公司或其關聯方控制;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關鍵崗位人員均與上海山翊不存在資金往來等情形。

根據金張科技披露,其直接客戶為模切廠,模切廠的下遊客戶為手機鋼化膜廠。模切廠工序較為簡單,資本投入較少,手機鋼化膜廠可以自建模切生產線,從而直接從發行人處採購產品,不再需要從發行人的模切廠客戶處採購產品。

而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金張科技客戶上海山翊系模切廠,上海山翊客戶包含樂際電子和多而美實業,這兩家企業同時也是金張科技的客戶;金張科技客戶明意湖、廣州英權、淮南鉑眾均系手機鋼化膜廠,明意湖同時向廣州英權、淮南鉑眾銷售產品,此外,存在眾多模切廠客戶之間相互採購的情形,即「發行人的客戶」與「發行人客戶的客戶」存在重疊。

對此,金張科技回復稱,報告期內,公司主要客戶為模切廠、手機鋼化膜廠,模切廠將從公司採購的卷材模切成片材後,向手機鋼化膜廠銷售;自帶模切環節的手機鋼化膜廠因生產經營需要還從模切廠採購模切後的片材;手機鋼化膜廠之間,因生產經營需要存在臨時採購電子玻璃等原材料的情形;部分模切廠之間因各自客戶資源、模切產能、模切主要型號等情形也會出現相互採購切後片材的情況等。

金張科技產品主要為光學功能膜材料產品,以卷材形式對外銷售,不從事卷材的模切業務,亦不銷售電子玻璃等原材料。故上述客戶在向公司採購卷材的同時,也因其生產經營需要向其他客戶採購部分模切後的片材以及其他原材料,該情形系正常的商業行為,符合商業邏輯。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現場督導「成效顯著」:金張科技IPO問題頻發 銷售額與客戶採購額有...
    創業板上市申請文件的審核問詢函的回覆中披露,保薦業務現場督導發現,公司存在大量問題。  其中包括金張科技對部分主要客戶的銷售金額與依據客戶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測算的客戶採購金額存在差異、收入確認方面存在內部控制問題、「發行人的客戶」與「發行人客戶的客戶
  • 5家創業板擬IPO企業同日撤回申報材料:光祥股份等3家未在3個月內...
    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落地已經近4個月。截至目前,共受理472家企業,平均每個交易日就有6家企業獲得受理,已有68家發行人創業板IPO註冊申請生效。創業板企業上市受理企業增加的同時,也有不少企業選擇從創業板「退場」。12月16日,中星技術、光祥股份、浩明科技、金張科技以及養天和等5家企業同時主動撤回材料。撤回原因各不相同。
  • 金張科技新增產能難消化,環保違法不斷,關聯交易數據出入
    成立於2009年9月的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張科技」)就身處此行業,目前已成為功能膜材料的骨幹企業之一。早在2013年10月,成立僅4年的金張科技就與國元證券籤訂《輔導協議》,但之後其上市計劃無疾而終。2019年3月,金張科技再次攜手國元證券在省證監局備案,今年6月,深交所上市委受理其創業板IPO申請,目前已進入問詢階段。
  • 金張科技五大戰略贏得市場信任
    金張科技有著強大的發展後勁和品牌優勢,經過十一年的發展,金張科技已經走向IPO的軌道上,驀然回首,是什麼造就了金張科技的偉大成就呢,歸根結底是在以下五大戰略上贏得了成功。一、堅持高質量發展金張科技公司注重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市場急需的功能性膜材料,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
  • 太湖金張科技防藍光保護膜獲點讚
    導讀 在「科技護眼 拒絕藍光危害」全國愛眼日主題活動中,藍光問題成為與會領導和專家共同關注的焦點。
  • 證監會回應IPO節奏放緩:並不存在刻意收緊的情況(附最新IPO排隊列表)
    根據2020年12月9日召開的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4次審議會議,華夏萬卷被暫緩審議,華夏萬卷也成為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以來第二家上會遭暫緩審議的企業。據全景數據監測顯示,12月05日-12月11日,資本市場IPO在審企業相關敏感新聞260篇,涉及廣州銀行、金張科技、確成股份、華夏萬卷、藍山科技、齊魯銀行、祖名股份、愛慕股份、航亞科技、康脫醫療、隆華新材、祥雲股份、優寧維等。
  • HMI龍頭步科股份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
    來源:財聯社HMI龍頭步科股份擬上科創板 此前曾因這些問題IPO被否《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近日,上海證監局所披露的上海步科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步科股份」)上市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公司擬赴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海通證券,輔導備案日期為2019年10月11日。
  • 年底註冊制下IPO撤回材料終止審核的公司多了 什麼原因
    同一天,擬創業板上市的千禧龍纖也終止審核,這樣近三天7家註冊制下IPO終止。「最近IPO市場不平靜。科創板、創業板撤回企業頻頻出現,12月8日一天就有5家企業撤回申請,現場檢查顯威懾力。」有投行人士表示。
  • 共創乙太網數位化時代,蕪湖金張科技
    蕪湖金張科技從運營的角度通過官網理解客戶。官網不僅僅是頁面更是交流的窗口。專業運營團隊全面支持項目運營,實時保持高質量內容輸出。線上運營推廣服務,不僅於建,更重視線上推廣和精準獲客。成熟的線上推廣渠道和專業的運營團隊,快速打通線上營銷通道。
  • 尚品宅配直營店不及加盟店5% 關店跑路問題頻發
    直營店數量僅為加盟店4.76%光鮮的業績背後,關店跑路事件及投訴維權頻發,眾多消費者反映購買到劣質產品維權無果,以及遭遇商家推諉責任的情況。而快速擴張的加盟店超六成位於三四線城市,受房地產政策調控和行業競爭影響較大。長江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尚品宅配,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復。
  • 劉俊海解讀創業板註冊制司法保障《意見》:法治改革同頻共振,「三升三降」保益護權
    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為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是中央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 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意見》的頒發,是為了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保障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順利推進,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 創業板註冊制首家IPO被否企業「誕生」,為何是它?IPO審核生變?
    11月11日,創業板註冊制IPO首家被否公司出現。 據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委2020年第44次審議會議結果顯示,長春致遠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寧波恆帥有限公司首發過會,江蘇網進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網進科技」)成為史上第一單創業板註冊制IPO申請被否案例。 網進科技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 網紅店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怎麼破?
    部分企業未將食品安全置於重要地位    雖然現在國內餐飲市場掀起品牌革命、資本革命、營銷革命,但為何知名餐飲企業食品安全問題依然頻發?餐飲評論員姚學正認為,麵包新語等知名品牌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有四個,其中,從餐飲企業的角度來看,品牌知名度高並不表示企業的管理者就會把食品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沒有形成具有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嚴厲的內部懲罰制度是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之一。此外,一些企業不把食品安全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反而在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 本周又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終止審核;6家創業板,2家科創板
    文/梧桐兄弟 本周再有8家公司撤回IPO申請,其中創業板6家,分別為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湖金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養天和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2家,分別為上海健耕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微導納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利和興IPO:業績斷崖式下滑,疑遭大客戶華為拋棄
    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據了解,深圳市利和興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成為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領先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2015年利和興曾掛牌新三板,2019年終止掛牌並開始籌劃創業板上市。
  • 創業板IPO|亞康萬瑋擬創業板IPO,資產負債率較高,客戶集中於網際網路...
    7月14日,資本邦獲悉,北京亞康萬瑋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亞康萬瑋」)擬創業板上市,日前已經提交招股書。 符合《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第四款的規定,即最近兩年淨利潤均為正,且累計淨利潤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 本次公司擬向公開發行不超過2,0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00%。募集資金擬用於以下項目:1、研發中心建設項目;2、全國支撐服務體系建設及升級項目;3總部房產購置項目;4、補充流動資金。
  • 香港ipo上市流程和重點
    索性來寫下科普篇,一起學習呀~目    錄一、香港ipo流程二、香港ipo上市條件三、港股與A股IPO的優缺點比較1、委任保薦人及其他專業顧問委任有經驗的專業顧問團隊是新股成功上市的關鍵。B、創業板上市條件經營業務有現金流入,前兩年營業現金流合計 ≥ 3,000 萬港元;市值 ≥ 1.5 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一般為 25% ,如上市時市值 > 100 億港元可酌情減至 15%);上市後有至少 100 名股東;管理層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大致維持不變;
  • 義大利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蘿蔔纓感染肉毒桿菌
    食品的安全問題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因此對於質量方面我們應該給與極大的重視,不過據了解,最近義大利食品安全頻發引發擔憂,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義大利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義大利衛生部近期緊急召回了多個問題產品,如菠菜、雞蛋等。據法國「歐洲時報」報導,近日,義大利又有多個商品上了「問題清單」,並被有關部門召回。
  • 一天就有5家公司終止IPO!審核趨嚴?未來主動撤回將是常態麼
    中,對創業板企業問詢輪次增加進行了討論。自科創板審核2.0實施以來,科創板申報企業大多問詢輪次控制在2-3次左右,創業板突然出現多家被4輪問詢的企業,各個環節似乎都在說明,審核變得更嚴了。事實上,新事物誕生之初,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有投行人士就表示,「一些企業本身並不完全符合板塊上市條件,或未做足上市充分準備「搶跑」的情況,在審核過程中就會出現問題。也有一些項目是投行沒做好,投行項目組的執業水平不夠或者執業效果不好,但因為註冊制到來就加速了上報節奏。」
  • 僅45個工作日:創業板最大IPO再度刷新 東風集團駛入創業板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僅45個工作日,創業板最大IPO再度刷新,新能源汽車行業巨頭駛入創業板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隨著東風集團成功過會,創業板史上的最大IPO也來了。12月11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2020年第55次審議會議召開,東風集團等4家企業均順利過會。招股書顯示,東風集團擬公開發行不超過9.57億股,擬募資210億元,一舉打破金龍魚此前創下的紀錄,成為創業板史上最大IPO。市場表現方面,東風集團股份12月11日上漲2.61%,報收7.86港元,目前市值為677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