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博6年無法畢業,難在哪裡?大學教師讀博:3個月讀完博士課程

2020-12-15 奶爸聊教育

近些年,博士畢業成為了社會一個熱點難題,原本三年學制的博士基本都會延期畢業。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我國有接近17萬的在讀博士研究生面臨畢業,然而,實際畢業人數只有不到6萬人,接近三分之二的在讀博士無法畢業。中科大在讀博士劉春楊正是因為讀博6年,沒能交出1篇論文,最後不堪學業壓力,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論文是博士畢業的至關條件,但是,想要出成果並不是容易的一件事。大多數高校博士畢業要求至少發表3篇期刊論文,其中必須有一篇被「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收錄。而想要被SCI收錄,就必須能寫得一手漂亮的英文文章。

上海某985高校機械工程專業在讀博士陳銘(化名),正是因為英文基礎差,大學英語四級考了4次,六級考了8次,直到博士入學後才通過。以至於後來,博士論文投稿多次被拒主要原因就是英語語法錯誤太多,陳銘坦言:「如果英文好,一篇論文至少可以節省半年時間。」現在,四年博士學制,因為達不到畢業要求,他已經延期畢業一年。

博士論文背後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導師。博士畢業就像遊戲裡打怪升級,論文就是裝備,導師則是GM。裝備再好,也頂不住GM隨時可以「調高遊戲」難度。沒有導師的指導(包括提供課題方向和思路、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等),想要順利畢業,幾乎不可能。還有更糟糕的,由於高校對博士生導師把關不力,有些博導即便不從事科研工作多年,一樣還有招生權利,結果就是學生招進來了,畢業卻只能自己想辦法,因為導師根本無法給出指導。

同學的男朋友攻讀碩士研究生時就遇到過這種情況,讀的是學碩,發表的論文必須要被SCI收錄。導師是骨科主任,但是多年在一線工作不再做研究,手中沒有課題也沒有經費。到頭來,這位同學只能自己倒貼幾萬塊做實驗寫論文,再花錢找做基礎研究的老師幫忙修改論文、幫忙投稿。遇到這樣的導師,讀碩都已困難如此,可想而知,讀博想要畢業真要難於上青天了。

博士如此難讀,大學教師讀博卻另有「出路」。隨著「雙一流」高校陸續出臺「晉升正高級職稱必須要有博士學位」的硬性規定,大學教師讀博迫在眉睫,然而,根據教育部統計的數據,目前中國大學教師足有163萬,擁有博士學位的只有不到40萬。依照目前博士畢業的難度看,沒有拿到博士學位的大學教師想要在國內讀博,真不知猴年馬月才能畢業。於是,一條「全日制博士速成」的產業市場悄然形成。

5月20日,韓國三大報紙之一的《東亞日報》報導了一篇文章《來韓留學拿速成博士學位,韓國恐成中國的「學歷工廠」》,文章指出在韓留學生中,中國留學生佔據一半人數,其中攻讀博士學位的最多的群體是中國大學的在職教師。韓國大學甚至為這些讀博留學生開設「特色」課程,12天讀完一學期課程,3個月讀完三年博士課程。不僅如此,韓國大學還提供了一種「買」博士的方案,大約17萬的學費加上2萬左右的中介費,合計20萬就可以拿下一個博士學位。這樣得來的博士學位,還能讓人相信嗎?這樣成長的大學老師,有能力培養博士研究生嗎?

因此,博士畢業難,部分原因在於高校博士擴張導致生源不高,有些考生讀博沒有相關學術基礎和能力,不是因為學術上的喜愛,而是為了獲得「虛榮」的資本。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高校對於導師把關不嚴,有些導師缺乏培養學生的能力,卻依舊在招收學生。

相關焦點

  • 在美讀博沒三頭六臂難應付 博士畢業要衝哪些關卡
    信息 在美讀博沒三頭六臂難應付 博士畢業要衝哪些關卡 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上周我們認識了一位在美國留學的小顧同學,他本科畢業於南加州大學,後就讀於紐約大學數學專業。
  • 讀博18年被退學:博士畢業有多難?
    原因為學生已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其中入學時間最早的一人2002年入學,已讀博18年。學校已經與名單中的學生取得聯繫,很多同學主動要求退學,他們自己也感覺進行不下去了,有的人是在職人員,無法投入足夠的時間。如果一個人22歲大學畢業,讀三年碩士25歲,考上了博士研究生,四年後博士畢業,至少29歲了,最後沒有成為博士,是不是很遺憾?
  • 超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還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
    超千名博士生被清退,還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中弘:莫虛!有我們在!01.為什麼讀博難?為什麼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為什麼被清退?讀博那麼難嗎?難到15年沒有畢業?比較主流的是理工科要求發一篇或兩篇SCI,文科大概就是南大核心2篇或3篇,有的學校會在學校的要求上加碼。在此條件下,很少有人能夠在三年期限之內畢業。論文工作未能完成,需要繼續;博士論文答辯後,需要經過學位委員會開會討論,公示3個月之後才能授予博士學位。所以,在學制之內畢業的,一般是不可能了,通常最快的也要3年半畢業。
  • 讀博,女博士難在哪裡?
    在我國討論讀博的眾多文章中,認真、嚴肅地探究女博士讀博的文章較少,經調研而出爐的數據分析少見,而探討女博士讀博實際困難的文章也不多見。但同類文章在國外則很普遍,相關數據也較充分,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在2017年授予的79738個博士學位中,女性獲得了其中的41717個學位,佔總數的53%,而男性獲得了37062個學位,佔總數的47%。
  • 赴韓讀博亂象調查:20萬元買博士學位,12天完成課程為中國人開班
    報導援引韓國教育部的數據稱,2018年前往韓國攻讀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有3636人,而2013年的這一數字為1906人,五年之中,幾乎翻了一番。一方面,是國內部分職業和崗位對博士學位的「剛需」,另一方面,是韓國大學日益嚴峻的經營困境,兩者一拍即合,經AI財經社調查發現,赴韓讀博,確實已經是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市場。
  • 澳洲博士吐槽大會!在澳洲讀博到底水不水?
    去澳洲讀博,總有人好奇:澳洲博士到底水不水?對於這個問題,不少人也各執己見,說澳洲博士水的大多也是對比美國博士來說的。也有澳洲在讀的Phd說一些人覺得澳博水可能是澳洲很多博士不答辯就拿畢業證書,不過最後還是拼publication數量。
  • 誰說讀博難?憑假文憑入學,此人3年拿下中南大學博士雙證!
    一入博們深似海,從此禿頭是未來。這是形容讀博士時的狀態的,讀博士難,要讀985、雙一流大學的博士更難!但有網友最近發現,並非所有名校的博士都很難讀,比如同屬985、雙一流學校的中南大學。中南大學研究生院官網近日披露的一則信息,透漏了其中的些許奧秘。
  • 為什麼80%的研究生都放棄讀博?3個原因很現實!
    但是,據調查,80%左右的研究生最終都放棄讀博。這裡有人先問:「不是說學歷越高越容易找工作嗎?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放棄?」其實,導致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難度大 耗時久 考研上岸難,讀博畢業難。
  • 終於理解為何選擇讀博的人變少了?讀博成本真的一般人負擔不起
    但選擇讀博的學生跟選擇讀研的學生相比,人數少了很多。那為何讀博的比例越來越低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這幾個原因。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供一個孩子讀完大學,已經讓整個家庭承受了較大的壓力。如果孩子讀完研之後還要繼續讀博,那麼也就意味著家裡還要繼續負擔他們的學費生活費。雖然讀博之後,全日制博士生每個月會有接近1000元以上的補貼。但如果你是在讀博士生,僅僅是靠補貼生活遠遠不夠。最大的收入來源還是要靠發表論文和參與科研項目。依靠補貼和項目論文收入能夠基本達到讀博期間的收支平衡。
  • 博士錢少壓力大?既然博士這麼慘還有人願意讀博呢?
    在中國人看來,讀完本科緊接著就是讀碩士或者博士,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僅僅是我,恐怕大部分中國人接受的教育中,也似乎有這樣的邏輯,就是一個人必須現接受完他這輩子所需要的所有教育,然後再「進入社會」,作為一個新人尋找工作。這就解釋了一部分原因:有些人之所以發現讀博士「很慘」,但依然繼續讀,是因為他的思想中固定地認為必須走完這個流程,讀完這個學位。
  • 「博士苦,博士累,負擔累累人心碎」 讀博到底值不值?
    去年6月從浙江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同年9月順利跨專業進入中科院上海分院碩博連讀,在別人的眼中,陳育是典型的學霸。可讀博的艱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忙起來的時候,能夠連續一個月每天做實驗到凌晨,「周六周日連個懶覺都沒得睡,一早就得去整理實驗數據,看著有些同學吃喝玩樂回家團聚,覺得自己挺慘的。」
  • 知乎熱議 | 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
    30歲了,博士階段月收5K+一年大概存6w,相比而言,就業每年能存10w,也許讀博的時間用來工作大概可以賺一套首付了。知乎原問題的案例中,題主如果轉博,一年省點能存5w,其實讀博也是能賺錢的,但是這其中投入產出比是否值得呢?放諸職場上,就相當於你拿6年5k月薪,薪資不漲。那麼就要看你這6年後畢業,能否拿到翻倍的產出。拿題主舉的例來看,這六年用來工作,預估儲蓄10w/年,共60w。
  • 知乎熱議|家境普通還要不要讀博?
    從問題的描述中了解到,這位同學家境普通,單親家庭非獨生,哥哥已結婚並承擔了撫養母親的主要責任,賺錢壓力不大,然而,就現實而言,讀完博士出來差不多30歲了,博士階段月收5K+一年大概存6w,相比而言,就業每年能存10w,也許讀博的時間用來工作大概可以賺一套首付了。
  • 讀博有多難?數名博士被清退,博士的「進」與「退」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了一篇《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的文章,引來了關於博士畢業有多難的熱烈討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並附有33名未聯繫到的擬作退學處理的博士生名單。公示顯示,這些博士研究生的入學時間在2005年至2008年,均屬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
  • 讀博的困惑:博士畢業的待遇還不如北京工作的程式設計師?
    博士畢業真的就可以高薪就業嗎,其實並不是,在很多科研單位博士的工資待遇其實並不高,就我所知的幾個博士同學,他們博士畢業後工資才六千左右,如果和在北京工作的應屆生程式設計師比起來博士都沒有他們掙得多,因此也讓很多博士比較困惑,讓一些正在讀博的博士有些迷茫。對於這些現象我的理解如下:第一,博士確實不是高薪就業的代名詞。
  • 英國讀博到底有多難?那些別人不會告訴你的讀博真實體驗
    經常在博士話題下面能看到這類提問;哪個國家讀博更容易畢業?聽說英國好畢業,是真的嗎?然後地下會有一堆人來告訴你,可容易畢業了, 不僅容易畢業,也容易申請...小曼今天來跟大家說說實在話,英國讀博到底有多難,讀博的人間真實,以及讀博期間面對困局的方法~人間真實之一:申請難也許有人會問,小曼你不是說英國申請比較簡單嗎?為啥又說申請難?精分現場?
  • 為什麼每年博士畢業6萬多人,總有幾個讀博讀廢了?
    @王源東北某大學 系統工程博士身邊的同實驗室不同導師的一位師兄,我剛博一入學的時候,他已經博七了,文章除了很水的會議論文以外,沒有發表任何的期刊論文。那個時候在實驗室還能見到他,經常看到他在樓道裡抽菸,菸癮很大。
  • 女留學生讀博推高日本博士女性比例 大多就業難
    女留學生讀博推高日本博士女性比例 大多就業難 這些女留學生一路讀到博士的人也非常多,使得日本每年畢業的博士中,女性比例增加到了全體的3成。但這些外國女留學生博士畢業後,就業卻非常難,大多數無法獲得穩定工作。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近年來,日本各大學裡攻讀博士課程的日本女生日益減少,但攻讀博士課程的海外女留學生卻在不斷增加。
  • 博士擴招學歷貶值,你還選擇讀博嗎?
    2020年我國博士生招生總規模將達到10萬人。今年3月,教育部網站公布的《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慧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重申適度擴大博士研究生規模的目標,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此次擴招不過是將早前的計劃提上了日程。在2020年博士招生中,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院校陸續發布招生簡章。
  • 有人讀博15年沒畢業?博士集中授課班,高排名,短周期,簡畢業
    3年內出國留學6個月,同時我們可以為學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英語培訓,論文一對一輔導,協助發表國際核心期刊論文,協助畢業答辯,讓客戶更順利更快速的博士畢業,並保證拿到中國教育部中留服的海外文憑認證。04中弘一直在,保駕護航讀博15年不畢業,在中弘是不存在的、沒有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