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考:學校管理應建立怎樣的競爭機制?

2020-09-14 王營評教育


教育思考:學校管理應建立怎樣的競爭機制?

教育思考:學校管理應建立怎樣的競爭機制?

王營

前段時間,在對學校進行督導評估時看到這樣一句口號:「兩眼一睜,開始競爭」。校長解釋說,這句口號是為了激勵教師和學生展開競爭,創造最佳教學業績。

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和老師在教育孩子時,也持有一種強烈的競爭觀念。父母總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老師總喜歡拿這個學生和那個學生比,和別的班級的孩子比,總希望自己教育的孩子能出類拔萃、鶴立雞群。一些學校也喜歡給老師們設置一些競爭指標,來考核教學成績、育人效果。

「兩眼一睜,開始競爭」,作為一個激勵教師和學生奮發向上的口號,雖然有點兒極端,但並非一無是處。因為將來學生畢竟要走向社會,整個社會到處充滿著競爭,沒有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一個人將在社會上無立足之地,關鍵是怎樣競爭?學校應當建立一個怎樣的競爭激勵機制?

教育思考:學校管理應建立怎樣的競爭機制?

近讀一本有關思維科學方面的書籍,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實驗由著名心理學家敏茨於1951年設計,他在一隻窄口瓶子裡放了幾個紙圓錐體,每個圓錐體都有一根細線通到瓶外,瓶口每次只能拉出一隻錐體。瓶子的底部,有一個可以與水管相連接的細管,可往瓶中注水。實驗讓被試在群體條件下進行。具體操作是:實驗一開始就往瓶裡注水,誰在錐體沾溼之前拉出錐體,誰將獲得金錢獎勵;誰沒有拉出,則要受到一點兒小懲罰。由於注水管很細,因此實驗實際上留出了足夠的時間使被試都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他們合作按序拉出錐體,則大家都可以獲得成功。但是,實驗結果發現:一開始,被試就爭先恐後地試圖先拉出自己的錐體,結果大家的錐體都被堵在瓶口,誰也不能通過,致使大家都遭到失敗。

這個巧妙的實驗使我聯想到目前許多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獎懲制度,其操作過程與這一實驗何其相似!為獎優罰劣,鼓勵競爭,學校每學期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將教師按三分之一的比例分成三個群體,前三分之一受重獎,中間三分之一不受獎,後三分之一受罰。管理者的初衷是鼓勵老師們在工作上展開競爭,創造最佳工作業績,但是實際情況是沒在任何一位教師願意當後三分之一,而前三分之一又恰恰是個固定數,你能擠進去我就有可能被擠出來,於是教師之間的「競爭」就真的展開了,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兒,彼此之間相互封閉,天天擔心別人超過自己。其結果可想而知,不但不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反而影響了教師之間正常的人際關係。

教育思考:學校管理應建立怎樣的競爭機制?

對學生的獎勵也是如此,教師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人為地將其劃分為「優中差」三個等級,屬於「差等」的後三分之一學生對學習失去了信心,整天無所事事,擾亂班級紀律,在這樣的環境下,屬於「優等」的前三分之一學生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嗎?

由此引發我們思考是:在學校管理實踐中,如果需要引進競爭,我們需要建立什麼樣的競爭機制?通過敏茨的心理學實驗,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競爭機制的引入要有利於激發師生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學校需要建立一個以全體成員「相互信任、團結互助、合作共贏」為特徵的良性競爭機制。

這一機制的建立需要管理者正確的輿論導向,首先,要在全校上下倡樹團結向上的風氣,並強化以良好人際關係為核心的校園心理文化建設,使全體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塊使。其次,要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的學校發展目標以及不同群體的發展目標,使目標的達成與每個成員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以激發全體成員團結協作的內驅力,使他們真正意識到單靠個人的力量難以完成共同任務。再次,要強化管理措施,完善規章制度和評價方案。如有的學校將教師個體的獎懲與群體目標完成情況掛鈎,凡是集體目標沒有達成的備課組或教研組,教師個人不得受獎;有的學校通過開展紮實有效的集體研討活動和不同群體之間的競賽活動,激發每位成員集體榮譽感,這都是一些非常有效的措施。重新回到敏茨的實驗,如果換一個思路,開始的時候將被試分成兩組開展比賽,哪一組拉出的圓錐體多,哪一組受獎,否則受罰,我想會出現另外的結果。

本文選自於作者新浪博客(已關聯)

相關焦點

  • 節糧教育需建立機制
    來源:2020年9月2日教師報,作者:張學炬 ,原標題:《節糧教育需建立機制》西安市教育局於18日發布《西安市教育系統節約糧食杜絕浪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各區縣、開發區將學校開展節糧教育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將學生日常節糧行為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 【學校管理7】校長應具備的12個管理意識
    【學校管理7】校長應具備的12個管理意識【編者按】近期,編輯有關教育方面的系列文章,對中國的教育問題進行一些探討,歡迎朋友們互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怎樣的校長,就有怎樣的學校」(蘇霍姆林斯基語)。校長對學校的管理,最終的目的是促進師生的發展。在當前新課程改革中,作為「一校之魂」的校長,牢固樹立管理意識,是辦好一所學校、促人發展的關鍵。
  • 維護音樂人權利 中國數位音樂版權管理應引入競爭機制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電 題:維護音樂人權利 中國數位音樂版權管理應引入競爭機制  作者 王慶凱 姜新雅  疫情期間,線下音樂活動受到影響,眾多演唱會紛紛轉為線上直播。這促進數位音樂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讓音樂平臺間的競爭達到高潮。專家認為,數位音樂的高速發展亟需音樂版權管理的有效支撐。
  • 捨棄那種競爭採納這種競爭?教育,怎樣選擇?
    針對這個問題,該文中給出了簡單的解答:一、相信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敬業的;二、對極個別不那麼敬業的老師,也有校領導,有制度管理著;三、競爭是需要的,只是應該是學校間的競爭。 作者認為,針對教育教學的特殊性,教育系統的競爭應摒棄形成教師間個人競爭的作法(例如職稱也是造成師師之爭的,已經廣受詬病),而是採取學校之間的競爭。
  • 學校如何健全疫情報告管理制度?怎樣把握疫情防控中的教育契機...
    當然,還要為學生建立心理危機服務熱線和平臺,各地和學校可以整合併充分利用各級教育部門、高校、研究機構的熱線。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就有面向所有學生和成人的心理熱線,各地和學校可以把電話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讓他們隨時撥打。當然,在提供心理服務的過程中,要遵守倫理,流程專業規範,避免對受助者的二次傷害。記者:對於學生可能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應該怎樣應對?
  • 校長要加強學校精準管理的思考與研究
    同時還必須建立薄弱環節管理的清單,逐項制定針對性措施,並建立動態監測機制,對精準管理的對象精準化識別、對資源精確化配置、對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責任精準化考核,力爭通過精準管理推進各項工作的規範化。其次,精準管理要注意的環節。
  • 人才管理:建立長效機制,「複製」優秀人才
    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管理的能力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擁有好的人才不如建立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與管理體制,這樣公司才不會因某個人才的流失而導致整個系統癱瘓。一是因為中國還未建立起良好的外部勞動力市場,不能完全靠市場解決;二是因為中國的教育還未完全實現素質教育,大學剛畢業的學生動手的能力還很弱,需要培訓;三是因為信息技術更替周期太短,老員工要不斷進行充電。每一個卓越的企業在培訓上都別具一格,而且在投入上是不計較的。1998-2000 年,華為在深圳建設坂田基地的時候,手中擁有充足的現金。
  • 青鳥磁維電競教育——學員管理篇
    電競教育屬於興趣教育,基於學員年齡段的共性和特性,其教學管理的本質屬性也決定了想要建立完善的電競職業人才培養體系,就要為學員打造良好的環境和標準,推動電競正能量的傳播,並輔以合適的管理系統,從大方向去把控教育整體的管理,學校才能在行業競爭中茁壯成長。
  • 建立退出機制有利教育事業發展
    ■加強中小學校領導人員隊伍建設筆談⑯主辦:教育部教師工作司 中國教育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小學校領導人員基本上是只進不出,只上不下。只進不出,容易人浮於事;只上不下,容易失去活力。
  • 應試教育撞上青春叛逆 學校應怎樣管理學生髮型?
    (原標題:【說事】學校應怎樣管理學生髮型)  西安一中學要求男生寸頭女生齊耳短髮,不剪不能進校門。有網友認為,教育需要規範和秩序,學生需要乾淨整潔,這種規定合情合理;也有的網友認為,作為教育部門,不能用強制甚至違法的手段管理學生,否則不但起不到教育目的,反而成為壞的榜樣。
  • 建立「54321」管理機制,推進縣管校聘向縱深發展
    通過籤訂人事聘用合同與崗位聘任合同,明確職責、權利和義務,堅持優績優崗、優教優酬導向,建立健全以聘用合同和崗位職責為依據,以工作績效為重點,以服務對象滿意度為基礎的考核辦法,通過加強考核,確保合同目標責任制落到實處。(五)堅持公平競爭、擇優聘用的原則。學校應堅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賢、擇優選聘、量才而用。
  • 區域教育質量怎樣升級
    常規管理涵蓋學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是學校教育質量與辦學水平提升的基礎和保證。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必須將《開化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20條》擺在首要位置,讓教育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落在實處。強化常規管理。開化縣教育已積累一定的經驗,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常規管理制度,現在的問題不是怎樣制定而應是怎樣落實。
  • 中國貨運航空公司建立風險管理機制的實踐
    由於我國民航業風險管理理論的發展及應用相對滯後,普遍存在風險意識不足、風險管理技術落後和風險管理專業人才缺乏的情況。因此,各航空企業在建立風險管理機制時採取了或邀請專業諮詢機構輔導、或聘請民航專家指導、或自行研究開發、或拿來主義等方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近期,筆者在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推行SMS時,對建立風險管理機制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實踐,這裡分三部分與同仁分享經驗與想法,以期獲得指正。
  • 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改革的思考
    實行學分制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實行學分制有利於職業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有利於促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就業前教育與就業後培訓、不同類型教育之間、不同類型職業教育之間的溝通與銜接,有利於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和學習化社會的形成。
  • 如何提升現代學校制度下的學校管理水平?校長要從6個方面入手
    隨著教育的深入發展,教育部提出了「建立現代學校制度」的目標。現代學校制度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制度?它與以往的學校制度又有什麼區別?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著力點又在哪裡?教育專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學校校長也在努力地學習和思考著。
  • 教育改革論壇上,校長從3個方面匯報學校課程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遇見更多教育類文章和材料本文字數5822字,閱讀需要10分鐘,匯報需要40分鐘購買專欄後在進入第一篇文章文末有全部40餘篇學校各類匯報材料電子文檔的獲取方式主題:執行力·凝聚力·變革力——學校課程管理的思考與實踐正文: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 【學校管理10】管理案例:我如何思考建平中學的品牌定位?
    【學校管理10】管理案例:我如何思考建平中學的品牌定位?由此引發了我的思考:沒有戰略,學校將會怎樣?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是學校文化,構成學校文化的主體是學校的師資隊伍,鍛造一支競爭力強勁的師資隊伍是校長的首要職責。校長要打造學校的品牌,品牌是一種象徵,一種歸屬感,一種安全感;品牌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紀律,是學校最重要的資產;品牌是能創造長期價值的無形資產,它不僅是一個商標,一種文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家長和社會-一個承諾。
  • 【學校管理1】如何創建高中特色學校
    希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按照教育規劃綱要的要求,大力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引導學校健康開展辦學水平競爭,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辦出學校特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 二、如何確定特色學校的目標 要依據自身優勢確立特色目標,選準特色項目列入學校發展規劃之中,即形成特色發展戰略。
  • 學校教育,應強化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
    審視當前國民衛生健康素養、優化各級各類學校普及衛生醫學教育,實乃題中應有之義。今天,我們刊發此版,希望對學校衛生健康教育教學,對家校合作提升廣大師生相關意識和能力,有所提醒和推動。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著我們的生活。在熱切關注疫情及其防治的同時,冷靜思考我們教育領域應該做出的應對,強化學校對於學生的衛生健康素養教育,實在別具價值和特殊意義。
  • 關於加強內控管理的思考
    但應清醒地看到,當前隨著業務經營的快速發展,外部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各類案件的不斷出現,也給內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考驗。因此,當前形勢下,如何正確處理好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防範和化解各種經營風險,確保銀行各項業務經營持續穩健快速發展,已成為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