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昆陽路越江大橋主橋合龍 黃浦江上第13座橋貫通
新華社上海5月28日電(記者王辰陽)經過7個多月緊張施工,上海昆陽路越江大橋28日凌晨成功「牽手」浦江兩岸,標誌著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實現全橋貫通。據介紹,昆陽路越江大橋主橋橋墩立於黃浦江中,主梁共61個節段,分三個施工階段進行架設。
-
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主橋順利合龍
記者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5月28日凌晨,昆陽路越江大橋主橋順利合龍,標誌著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全橋貫通。昆陽路越江大橋又稱閔浦三橋,工程全長約3.49公裡,上層供機動車輛通行,建設規模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60千米;下層供人非通行,行人和非機動車可通過兩岸垂直電梯到達主橋的下層橋面,從而實現過江。大橋主橋橋墩立於黃浦江中,在視覺上將水面「切」成兩截。
-
黃浦江上的13座越江大橋你都熟悉嗎?一起來盤點→
隨著昆陽路越江大橋正式通車,黃浦江上一共有了13座越江大橋。1975年9月松浦大橋鐵路橋通車,結束了黃浦江上沒有橋梁的歷史,之後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等逐漸出現在黃浦江上,市民出行更加方便。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黃浦江上的越江大橋。
-
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橋建成通車
上海交通供圖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 (王子濤)10月28日,由上海城投公路集團建設的昆陽路越江大橋(即閔浦三橋)主線建成並開放交通,標誌著閔浦二橋和松浦大橋之間長達10公裡浦江岸線無越江通道的交通壁壘成為歷史。工程越江大橋部分長約1.94公裡。
-
上海第13座黃浦江大橋「閔浦三橋」今日通車,慢行道將在年底開放
10月28日,上海第13座黃浦江大橋——昆陽路越江大橋歷時3年建設迎來通車,它有了新的名字「閔浦三橋」。 與此同時,第14、第15座越江大橋,也在浦江上遊加緊建設中。上海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沿江郊區交通能級還將進一步提升。
-
上海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即將通車!閔行、奉賢往返縮短至5分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茜 上海報導 記者從上海閔行新聞辦等相關部門了解到,黃浦江上第13座大橋昆陽路越江大橋將於10月28日上午10:30正式通車。昆陽路越江大橋將有效連接閔行、奉賢兩區,附近居民往來兩區將由原來的必須繞行耗時約40分鐘縮短至約5分鐘。
-
飛雲江上的高明大橋全線貫通,預計...
10月9日,甬臺溫複線靈崑至閣巷段飛雲江跨海特大橋(高明大橋)實現全線貫通,此舉標誌著該工程9標主體工程順利完工,飛雲江上又添一座雄偉大橋。飛雲江跨海特大橋是甬臺溫複線溫州靈崑至閣巷段的控制性工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的鋼混疊合梁斜拉橋,主跨380米,主塔140米,是目前我市在建橋梁中主跨最大、塔身最高的斜拉橋,可滿足3000噸級船舶通航。
-
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
數一數,龍城多少跨江橋柳州市最全跨江大橋地圖在這裡!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廖豔明 策劃 何繼權1月12日,柳州市白沙大橋主塔「柳州之門」合龍,它是龍城的第20座跨江大橋。有市民問:龍城到底有多少跨江大橋?都是哪些?又是怎麼算出來的?本報記者仔細梳理發現,被譽為「橋梁博物館」的柳州,柳江河上建成、在建、規劃建設的跨江大橋,已達到24座。我們特地為大家製作了一份柳州最全的跨江大橋地圖。說到柳江上的橋,現存年紀最大的非柳江鐵橋莫屬。這麼多年過去了,它依然老而不衰,牽手湘桂鐵路南北,保證一趟趟列車順利通行。
-
橋梁大事:松浦大橋大修工程主體結構貫通、青龍洲大橋順利合龍
松浦大橋大修工程主體結構貫通12月15日23時30分,隨著最後一班金山鐵路列車駛離,黃浦江上早已準備就緒的浮吊緩緩升起,最後一片寬24.5米、長8米,重達100噸的鋼砼疊合梁穩穩地嵌入大橋橋面,標誌著松浦大橋主橋面順利合龍,實現全橋主體結構貫通。
-
溫州三條江出海口都有了跨海大橋,溫州新高速還差一座橋!
大橋建成後將是鰲江出海口一座地標性建築,成為連接平陽和蒼南兩縣的交通紐帶,對於完善區域公路網絡,提升公路網的服務水平,打造溫州「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鰲江特大橋主跨320m,是目前平陽和蒼南縣境內各類橋梁中跨徑最大的一座。
-
柳州將增設第26座跨江大橋,地點位於……
1月13日,記者從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該局組織編制的《柳州增設陽和至洛維跨江大橋規劃研究》1月9日已通過了市規劃委員會審議,意味著柳江河上將架起第26座橋梁。增設的這座橋梁選址於陽和大橋與洛維高速橋之間、柳江河段陽和碼頭上遊,北接陽和大道,南接高速公路西側規劃道路,並將規劃路延伸至迎賓路和新興高速出入口。該線路全長約10.4km,設計標準為城市主幹道,機動車雙向四車道,線路北岸利用現狀未開發用地預留道路線位,南岸利用規劃沿高速西側道路預留道路線位。
-
哈爾濱第一座跨江大橋,現在成了觀光橋,而且還是免費的
這座橋見證了哈爾濱的歷史,橋上有一座漂亮的大橋——松花橋,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以前的鐵路橋現在變成了觀光橋,這不僅是松花江上最早的鐵路大橋,也是哈爾濱的第一座橋,橋上部分是玻璃的,但玻璃更多,另一面有一座橋,橋上有橋頭堡,我去的時候不開。
-
上海浦星公路大橋貫通:並非連接閔行區和奉賢區,兩側都是閔行區
經過多年的建設,上海市閔行區浦星公路大治河橋終於在2020年7月之前貫通,也就是完成了上半年的目標,在年底全部的工程就將大功告成。很多人認為上海市浦星公路大治河橋是「連接了閔行區、奉賢區」,其實這座大橋的南北兩側都是閔行區,而非連接閔行區和奉賢區。
-
VSL威勝利丨聚焦皖江第一座跨江大橋 銅陵長江公路大橋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安徽境內的長江,近年來八百裡皖江之上,陸續架起了數十座大橋,我們就來一一盤點皖江上的那些橋!若說起皖江上的大橋,必須首先提起的一定是銅陵長江大橋,它的通車結束了皖江之上無跨江大橋的歷史,是八百裡皖江上的第一座跨江公路大橋。
-
細數溫州這17座大橋,甌江上的橋原來那麼多!
而這座大橋雖自身普通,但其經過的景色卻絕不普通。掩映著兩岸山水,連接著漁渡與梅岙的美景,途徑這座大橋絕對是視覺上的享受。與此同時,市民生活上的享受也變得豐盛了:去甌江口賞櫻花,去靈崑吃海鮮,僅用一座大橋就可以完成,簡直美哉!
-
上海人怎樣跨越黃浦江?
浦東的開發開放,可以說是從跨越黃浦江開始的。 據上海市交通委數據,目前黃浦江幹流上已經有了12座大橋、16條過江隧道及1條觀光隧道、10條穿江地鐵,平均每2公裡就有一種往來浦東浦西的過江選擇。這是黃浦江上第4條上下層均能通行車輛的越江隧道,駕車最快3分鐘就能抵達對岸。 2016年9月 長江路隧道
-
黃浦江為什麼叫黃浦江?
黃浦江上「黃浦秋濤」明清時,「黃浦秋濤」為滬城八景之一,農曆八月十八在陸家嘴可見「銀濤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來,黃浦江下遊有越江隧橋,上遊的松江區車墩、葉榭間有松浦大橋等。黃歇,春申君,上海又名春申03黃浦江為什麼叫黃浦江?
-
飛雲江上這座名為高明的大橋到底高明在哪?
「針對該大橋的特殊性,建設施工中我們圍繞克服強風、強腐蝕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技術創新,其成果申報了11項專利。」甬臺溫複線靈崑至閣巷段9標項目副總工程師張亞海說:「目前國內大部分造橋技術我們都用上了,這座高明大橋可以看作一個『橋梁施工工藝博物館』了。」據了解,常規索塔施工採用對拉杆式模板。
-
「橋都」武漢即將上新,帶你看看青山長江大橋有多厲害?
儘管這已是「橋都」武漢的第11座長江大橋,但因其自帶「世界級」的光環,自2015年10月開建之日起,青山橋就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青山長江大橋是武漢新建的第11座長江大橋,在武漢長江江面的大橋「兄弟」中,排行11,和其中9座大橋一樣,青山橋也是由中鐵大橋局打造,地理位置位於天興洲長江大橋和陽邏長江大橋之間。02.首次以城區名作橋名
-
長江上百座跨江大橋,世界第一長河,為何沒有一座橋敢跨越它?
截至到2016年年底,長江擁有89座跨江通道,包含公路、鐵路及隧道。黃河,世界第五,始於青藏巴顏喀拉山脈,同樣橫穿,流入渤海,全長5464公裡,流域面積75萬平方公裡。黃河更多,高達200多座橋梁。從環境的角度看待:亞馬遜河將世界上1/5的淡水注入大西洋亞馬遜雨林是地球上30%的動植物的家園亞馬遜河每年都會發生洪水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非要架一座橋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