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與中國國家話劇院聯合出品、演出的四幕歷史劇《三灣,那一夜》,12月21日在國話舉行新聞發布會。該劇已列入2018年度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將於明年1月初在國安劇院進行首輪演出。
話劇《三灣,那一夜》由王寶社編劇,殷弘毅導演,舞美設計史軍亮,燈光設計王瑞國,主演王暉、王力夫、王勇、買龍、劉長春、王廣濱等。該劇藝術化地表現了「三灣改編」這一建黨建軍史上的裡程碑事件,生動展現了毛澤東同志在風雲激蕩中熔鑄人民軍隊之魂的政治遠見和艱難歷程。劇中重點闡釋的「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思想精髓,是我們黨和人民軍隊走向勝利的思想法寶。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對這一歷史性時刻的回顧,能夠提醒今天的共產黨員「何為初心、不忘初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編劇王寶社是武警部隊文化宣傳中心著名編劇、導演,多次擔任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總統籌,擅長於喜劇創作,曾創作喜劇小品《鞋釘》等五十餘部,戲劇代表作有《獨生子當兵》《託兒》等,曾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全軍文藝匯演編劇導演一等獎等。創作本劇,源於他去參觀三灣紀念館時聽到的「三灣改編那一夜很危險」這句話,於是他用近兩年的時間到三灣各地採訪,深入生活,積累素材。他深切感受到三灣那一夜,是一個偉大的夜晚。三灣的那一夜,決定了中國革命的未來。
王寶社認為,革命歷史題材最不應該的就是把年輕人拒之門外,他自己在創作時也非常注意。「有個朋友聽說我在創作這個,開玩笑地問,『你怎麼了?也想板起臉孔教育人了?』後來我把劇本寄給他看,他一口氣讀完之後說,年輕人一定會喜歡!」
導演殷弘毅是一名有著豐富軍旅題材經驗的導演,代表作有話劇《在路上》《星火燎原》《收信快樂》等。他坦言此次最大的難點就在於如何打破「主旋律」的刻板印象,突出戲劇的藝術性。比如,怎樣讓一個開會的場景有意思?他重點突出了「心理戲」。殷弘毅說:「這部戲點燃我的,是劇本提到『士兵委員會』的建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把『民主』的概念引入軍隊,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他表示,專門表現這一題材的話劇非常少,這個主題蘊含著深遠的現實意義。
此劇聚焦於三灣那一夜所發生的歷史事件,時間跨度之短很難在遺留實物中有所考證。此次的舞美設計史軍亮意在重構一個具有歷史厚重感及地域特徵的江西三灣山邊村落,通過舞臺上柴堆、農具、屋架結構元素的提取,呈現一個具有歷史質感的三灣村落。
劇中毛澤東的角色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王暉飾演,他從藝三十多年來演過各種各樣的角色,最近幾年開始接演主席形象,從生活習慣到行為做派各個方面對毛主席進行研究,力爭做到演內涵而非表面。「如果有兩個角色同時擺在我面前,我會優先接演毛主席的,我想把毛主席各個階段都演一遍、了解一遍。」而他認為,《三灣,那一夜》裡這個毛主席「生動而深刻」「人物性格很鮮明」,自己非常喜歡這個角色,並且克服年齡大的局限,盡力往年輕裡演:「這是一個能戳到人心窩子裡的、有血有肉的形象,能夠喚起觀眾的共鳴。」
《三灣,那一夜》排練照,前右為王暉在扮演毛澤東
擔綱餘灑度的年輕演員王力夫則表示,餘灑度這個人物是比較豐滿的、複雜的,這對演員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話劇能栩栩如生地將特定歷史時期的情況反映出來,舞臺更有現場感和衝擊力,凡是走進劇場的人都表示不虛此行,相信《三灣,那一夜》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為深入貫徹落實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的精神,話劇《三灣,那一夜》劇組一行曾赴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黃竹嶺村、龍源口鎮進行創作採風,先後前往賀子珍紀念館、三灣改編紀念館等珍貴歷史遺址參觀,踏尋革命先輩足跡,重溫三灣改編歷史,從生活汲取養分,為創作積累素材。主創團隊以最嚴謹的態度,力爭從各個細節處還原三灣的歷史真實。
據悉,2017年,武警部隊與文化和旅遊部籤署了《關於文化建設軍民融合發展合作協議》,此次雙方合作創排《三灣,那一夜》,是踐行合作協議、推動軍民融合的重要舉措。該劇在京首演之後,還將赴石家莊、南昌、天津等地為武警官兵演出,並於3月初亮相第五屆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光明融媒記者蘇麗萍)
[責編:王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