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垃圾資源化發酵處理,高溫油加熱機實現攪拌倉自動控溫

2021-01-18 南京歐能模溫機廠家

餐飲業在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物質文明和合理飲食的條件下,也衍生出一些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產物——廚餘垃圾。廚餘垃圾的大量出現,極大地危害了我們賴以生存的水土和大氣環境,這些廚餘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動植物油脂、澱粉、果蔬汁、飲料等物質。

廚餘垃圾資源化發酵處理溫度控制的重要性

廚餘垃圾資源化發酵處理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是生物反應模塊(反應罐),發酵罐裡面是固態的廚餘垃圾,裡面會使用「酵素」就是微生物,即菌種。在合適的溫度下,經過一段時間反應,進行有機垃圾處理。

國內廚餘垃圾資源化發酵處理,採用電加熱方式,能耗很大,而且在攪拌倉加熱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故障率高、維修困難、成本高,耗時長。

如何實現攪拌倉自動加熱控溫?

廚餘垃圾發酵處理用高溫油加熱機,用於餐廚垃圾處理的加熱裝置及其控制,可循環給物料加熱,在攪拌倉加熱過程中,溫度平穩可控,其佔地面積小,加熱效率高,能耗小。

廚餘垃圾發酵處理用高溫油加熱機與攪拌倉外壁夾層連接,有效地增加高溫導熱油熱交換面積及傳熱效率,通過自動化控制,實現攪拌倉自動加熱控溫。

為了提高高溫油加熱機安全性和穩定性,系統設置有用於自動感應油溫的溫度探頭,當溫度探頭感應到油溫過高時,通過電控系統進行斷電保護,停止加熱系統加熱;系統溫度過低時,系統自動啟動。

高溫油加熱機的優勢有哪些?

與電加熱形式相比,高溫油加熱機的優點在於採用高溫導熱油作為熱交換介質,有效儲藏熱能,流動性好、熱交換快。高溫油加熱機使用高靈敏高精度感溫計,確保溫度的控制準確性,給自動控制系統提供精確、實時的油溫,以此達到精確自動控制系統溫度的目的。

高溫油加熱機通過把高溫導熱油(170度左右)打到發酵罐的夾套裡面,經過一段時間把溫度恆定在所需要的最佳溫度點。需要注意的是,發酵罐在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設計好最高耐壓程度。

目前,市場上保證廚餘垃圾資源化菌種合適的反應溫度主要有三種方法:

1、直接採用電加熱管的形式;

2、採用加溫的導熱油在反應罐底下夾套循環的形式;

3、採用直接對反應罐裡面吹熱風的形式。

採用電加熱加熱的話,對小的發酵倉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可發酵倉大了之後(比如超過200升),其溫度的均勻度很差,不能產生合格的有機肥料;採用第二種方法,也就是通過給反應罐底下夾套熱油循環的加熱方法,其加熱均勻度是很好,可對夾套的耐壓要求較高。當然,也可以採用第三種,直接往發酵倉裡面吹熱風的形式,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廚餘垃圾是生活垃圾的重要組分,分類管理處理廚餘垃圾是生活垃圾分類的主要內容之一。廚餘垃圾的汙染特性與資源特性都很明顯,在垃圾分類協同推進的同時,一大批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正在建設中,有的已經進入運營。廚餘垃圾處理既要考慮無害化,也要考慮資源化。實行垃圾分類之後,廚餘垃圾的汙染特性得到抑制,資源特性得到放大。可以預見,廚餘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將是今後生活垃圾管理的一個重要方向。
  • 泉州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變廢為寶 「破冰」前行
    菜頭菜尾、動物內臟、果皮殘核……在市民廚房加工中,總有一些沒法「入口」的食材,成為廚餘。這些廚餘垃圾該怎樣處理?記者了解到,在泉州,以前基本上是填埋和焚燒兩種,但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展開,一些廚餘垃圾處置點、處理站、堆肥房陸續出現,將廚餘垃圾經過一系列處理後變成肥料,實現了變廢為寶。
  • 長沙每天廚餘垃圾(溼垃圾)收運量約400噸,處理後進行資源化利用
    星辰在線12月29日訊(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朝昭)  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廚餘垃圾(溼垃圾)是重點也是難點。當前,長沙每天廚餘垃圾(溼垃圾)收運量約400噸,如何加快解決幹、溼分類不到位的問題?溼垃圾去了哪兒,怎樣處理?12月27日,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培育健康土壤
    餐桌到農田廚餘垃圾變身有機肥料在大工村廚餘垃圾處理廠,記者看到,專用的廚餘垃圾收運車停至指定地點,駕駛員熟練地操作著,車上的廚餘垃圾被倒進垃圾池,進入預處理系統篩選,避免雜物損壞處理設備。據現場技術人員介紹,廚餘垃圾倒入卸料槽鏈板輸送機內,經固液分離後進入人工分選和磁選裝置,分選後的垃圾進入破碎機、彈跳篩,隨後輸送進入生化機進行好氧發酵,轉化為高活性的生物腐植酸肥料,這套有機廢棄物生物強化腐殖化技術的提供方便是嘉博文。
  • 山東泰安:推動「兩網融合」協同處理廚餘垃圾
    利用現有項目協同處理廚餘垃圾2015年1月,泰安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開始運行。該項目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確定的第二批國家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項目,佔地20畝,總投資8844萬元,採用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綜合利用等工藝,主要處理賓館飯店、大中專院校、醫院等大中型餐飲單位的餐廚垃圾。2016年5月,泰安市開始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餐廚垃圾作為重要一類列入其中。項目改擴建後,可日處理餐廚垃圾200噸、汙泥90噸、糞便10噸。
  • 金井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投用
    晉江新聞網5月31日訊 進去的是發臭的廚餘垃圾,出來的是可供農戶直接使用的有機肥料。在晉江市金井鎮三坑村,這裡正在將廚餘垃圾就地「變廢為寶」。  昨日,記者從三坑村黨群服務中心了解到,作為晉江市第一個省級農村生活垃圾乾濕分類試點村,目前,三坑村廚餘垃圾處理站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全體村民正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建設「綠色三坑」。
  • 「吃進」垃圾「吐出」肥料,開學季「武漢造」黑科技將校園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例如餐廚、廚餘、城市糞汙、園林廢棄物、秸稈、禽畜糞便、汙泥等都可以用來進行好氧發酵製成有機肥料,而目前市場上的同類設備處理垃圾的種類普遍比較單一,無法做到處理種類的寬口徑和多元化。」廚餘垃圾轉化成肥料栽出瓜果「通過生物手段,我們可以將有機垃圾中的固體轉換為有機肥料、液體轉化為生物燃料,實現有機垃圾的再生利用。整個系統通過『電控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數據自動傳送存儲和遠程監控。
  • 怎麼分、怎麼扔:處理廚餘垃圾「破袋」環節有點難
    據報導,目前北京市已有不少居住社區試點建設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讓廚餘垃圾不出社區門就能實現資源化處理。西城區德勝街道新風街1號院就安置了兩臺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工作人員將小區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進行再次分揀後,將純度更高的廚餘垃圾填進機器內。這些垃圾在機器內事先放入的微生物菌種和加熱作用下開始分解,最終生成泥土狀的有機肥料。
  • 武漢工商學院生化處理廚餘垃圾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藍靜 彭寵)「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秋季新學期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在校園裡推廣應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將廚餘垃圾轉化成再生肥料。
  • 「社區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青島實踐研討會召開
    □記者 肖芳 報導本報青島訊 佔城市生活垃圾總量半數以上的廚餘垃圾,如何實現減量化、資源化,是垃圾分類工作面臨的挑戰。12月2日,「社區廚餘垃圾資源化利用」青島實踐研討會在城陽區舉行,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政府部門負責人共同探討社區廚餘垃圾資源化可持續利用大計。「社區廚餘堆肥是給廚餘和落葉一定的溫度溼度和通風條件,讓自然界廣泛存在的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轉化為穩定的腐殖質的過程。」
  • 武漢工商學院生化處理廚餘垃圾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藍靜 彭寵)「吃進」5噸廚餘垃圾可以「吐出」500公斤肥料,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僅為70元。秋季新學期開始,武漢工商學院在校園裡推廣應用有機垃圾生化處理一體技術,將廚餘垃圾轉化成再生肥料。
  • 劉建國:廚餘垃圾分類處理應適度適量
    他表示,實現廚餘垃圾源頭分類達標依然任重而道遠,與此同時後端處理設施依然是各個城市最為突出的短板,發酵產物實現土地利用成本高昂障礙重重。對於廚餘垃圾分類處理,劉建國用40字口訣總結說,乾濕分開,努力方向;積極鼓勵,相得益彰;定時定點,適度適量;溼中無幹,理所應當;幹中無溼,兩敗俱傷。
  • 鴻博智成:學校食堂廚餘處理機實現垃圾變廢為寶
    在眾多垃圾大戶中,學校食堂是不得不提的一個角色。食堂擁有著固定的人流量,除了做飯菜會產生的廚餘垃圾,每天被學生剩下來的飯菜量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值。食堂垃圾若不及時做處理,不僅會影響到食堂的衛生環境,還會對學校的形象造成一定的影響。
  • 武漢校企聯合研發垃圾處理新技術:「吃進」垃圾「吐出」肥料
    預處理系統首先會對所有垃圾進行篩分,之後固體物料進入入「好氧發酵系統」,進行好氧發酵堆肥,最終的產出物為有機肥;另一邊,好氧發酵產生的廢氣經噴淋塔生物除臭後達標排放;液體則進入「油水分離器」部分隔油後,分離的油脂可以作為生物柴油原料,汙水經生物反應器處理後達標排放。
  • 橫琴垃圾分類處理中心啟用,減量化資源化提速
    按照「大分流、細分類」模式,規範處置居民區產生的生活垃圾、機械拆解大件垃圾、粉碎再利用園林綠化垃圾、安全處置有害垃圾、循環變賣可回收物等,讓各類垃圾進入相應的渠道單獨處置和利用,形成閉環,推動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
  • 將垃圾變成有機肥和酵素皂 看經八路農貿市場是如何處理廚餘垃圾的
    儘管金水區的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仍未建成,但在金水區的經八路農貿市場和民航社區家屬院,兩家單位在進行垃圾分類後,通過各自的辦法,已經實現了廚餘垃圾的「零排出」。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  經八路農貿市場:1噸廚餘垃圾變成0.2噸有機肥  每天有大約3噸廚餘垃圾在這裡產生,最後會變成約600千克的有機肥,運出市場。
  • 廚餘垃圾處理何去何從?
    打好開頭基礎走好廚餘垃圾處理第一步,奠定廚餘垃圾處理的基本工藝、建設運營模式和基本價格,為廚餘垃圾處理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等於成功一半。家禽食用在農業經濟時代是一種重要的廚餘垃圾處理方法。(2)生物轉換: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將廚餘垃圾轉換成腐殖質、沼氣、酒精等,或將廚餘垃圾幹化(生物幹化)。常用的生物轉換方法是堆肥和厭氧發酵制沼,這2種方法古已用之。
  • 嶗山區垃圾分類全覆蓋並實現創新垃圾分類利用
    走進位於嶗山區沙子口街道的廚餘垃圾處置站,現場沒有異味,工作人員正把收集到的垃圾加到有機垃圾處理機中,利用生物降解技術,通過菌群自身發酵將垃圾分解最後轉化為高效的有機肥,垃圾資源化利用就在這些機器的嶗山區在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的基礎上,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建築垃圾、大件垃圾及廚餘垃圾處置廠,實現就地處置減量和資源化再利用,截至9月份,實現垃圾減量2682噸,節約處置清運費用130餘萬元。走出一條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嶗山模式」。
  • 「大胃王」助力廚餘垃圾就地處理
    目前,這臺智能化設備每天能處理新發地市場內約500公斤的果蔬垃圾。而在不久的未來,整個新發地市場的8個批發區域都將陸續上馬配套設備,屆時將每日處理100噸果蔬等廚餘垃圾。  就地處理降解迅速,垃圾減量率達95%  廚餘垃圾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部分。
  • 西昌一小區垃圾分類奇招:廚餘垃圾變肥料,發酵15天能種菜
    廚餘垃圾的處理向來是垃圾分類的難點。針對小區垃圾房因廚餘等有機垃圾腐爛而造成的「臭氣燻天、汙水橫流」問題,西昌市寧湖麗景小區推出了「乾濕垃圾分類項目」。在該小區還有一臺「神器」,那就是廚餘垃圾粉碎機,它會對居民投放的廚餘垃圾進行粉碎,人工加入EM菌種後發酵15天,變成有機肥,然後將被運送到西昌城郊的農場,作為果蔬種植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