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闢謠|還能好好吃飯嗎?10個食物傳言,只有2個是真的

2020-12-22 瀟湘晨報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許許多多關於食物的傳言,傳言裡提到的,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美食。這些食物傳言到底是真是假?還能不能好好吃東西了?

1、十年雞頭勝砒霜?

闢謠:有傳言說,雞頭富集重金屬,而且年紀越大的雞,雞頭含有的重金屬越多。有人專門為此做了實驗,結果發現:無論是6個月、1年還是2年的雞頭,其內都含有少量安全範圍內的重金屬。另外,雞頭和雞的其他部位重金屬含量相比,並沒有什麼區別。如果你愛吃雞頭,只要是正規途徑購買的,徹底煮熟就可以放心吃。

2、鴨脖子有淋巴不能吃?

闢謠:鴨脖子的確有淋巴組織,被稱為淋巴集結體。但這些淋巴集結體,一般充分加熱後吃一點,對健康其實沒多大危害。如果實在不放心,淋巴組織都是在皮下的,吃的時候把皮剝掉就可以了。

3、雞翅尖含激素高?

闢謠:養雞場裡45天快速出籠的雞,確實比普通土雞要長得快,但是這並不代表就是激素造成的。事實上,國家相關條例裡面都明文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而雞能長得快,升級的養殖技術功不可沒。別總跟激素扯上關係, 放心吃雞翅吧。

4、豬肝毒素多?

闢謠:豬肝作為解毒器官,很容易殘留重金屬、有害物質等,還可能有寄生蟲。這話說的有點道理,但是只要平時注意在規範的菜市場購買,烹飪時充分加熱,就可以享受美食又能吃得放心啦。

5、晚吃薑賽砒霜?

闢謠:晚上不能吃薑,這又是什麼道理?其實,這句話源自中醫的一種理論:夜裡是陽氣收斂之時,天地之氣都閉合了,人也需要靜養。而姜性溫味辛主發散,這時吃薑,易出現口燥咽幹、心煩不寐、盜汗心悸、咽痛音啞等症狀,所以說「夜不食姜」。不過,說「晚吃薑賽砒霜」這種程度,還是過於誇張,在日常生活中,生薑一般作為調味料使用,對人影響並不是很大。

6、早上金蘋果,晚上毒蘋果?

闢謠:在民間流行一種說法:「早上金蘋果,中午銀蘋果,晚上毒蘋果」。說的是晚上吃下去的蘋果不易消化,會在胃腸造成毒素堆積,所以說晚上的蘋果是毒蘋果。這說法顯然經不起推敲。我們的消化系統一直處在「待機」狀態中,只要有食物吃下去,就會開始工作,所以不存在晚上吃蘋果就讓食物堆積胃腸的情況。

7、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闢謠:中醫認為桃味甘、酸,性溫,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活血等功效,但杏跟李比起桃子其實營養並不差,真要說區別,可能就是味道偏酸。這來源於其中的植物酸和單寧物質。植物酸和單寧含量過多,影響口味,會容易使牙齦酸軟,導致胃反酸、燒心等不適感,甚至引發胃痛。所以,這句俗語強調的應該是少吃杏李,以免引起身體不適。

8、魚內黑膜富含汙染物?

闢謠:其實,魚內的那層黑膜,是魚用來保護和潤滑內臟的保護膜,它的學名叫」腹膜髒層「。這黑膜是每條魚身上都有的一種結構,並不是被汙染成黑色的。這層黑膜吃到也沒什麼關係,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影響。

9、雞屁股有毒不能吃?

真相:雞屁股上的確有2個不能食用的東西:尾脂腺和腔上囊。雞屁股影響肉的品質,而腔上囊是中樞淋巴器官,內含淋巴代謝異物等,也不建議食用。所以,下次碰到雞屁股,摘掉別再吃了。

10、魚膽有劇毒?

真相:說起魚膽有毒,這點可是毋庸置疑的。可偏偏有人聽信各種偏方,認為魚膽能治病而生吞魚膽、魚膽泡酒。其實,我們平時吃的大多數淡水魚中含有的魚膽都含有毒素。魚膽中含有的膽汁,通常只需2.5克,就能讓一個成人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大家千萬別「以身試膽」哦!

來源 | 晶報APP綜合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健康闢謠|十年雞頭勝砒霜?10個食物傳言,只有2個是真的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能聽到許許多多關於食物的傳言,傳言裡提到的,都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美食。這些食物傳言到底是真是假?還能不能好好吃東西了? 1、十年雞頭勝砒霜?
  • 【網絡闢謠】「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
    【網絡闢謠】「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可柿子在很多人眼裡卻不能隨意吃,因為傳言它在食用上有很多禁忌。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得結石,柿子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會腹瀉。柿子真的「吃錯能要命」?「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柿子+奶製品/螃蟹=腹瀉中毒得結石?柿子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基本上沒有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相對突出的是膳食纖維,100克柿子約含1.4克膳食纖維。
  • 【網絡闢謠】洋蔥水排毒,還能抵禦流感病毒?真的嗎?
    【網絡闢謠】洋蔥水排毒,還能抵禦流感病毒?真的嗎?事實證明:你真的不需要排毒》闡述:正常的身體是不需要專門進行排毒的,因為身體健康的人是沒有毒素的,也就沒有必要來排毒了。 健康界文章《「酸鹼體質」創始人栽了 接著扒盛行至今的偽科學》科普:「排毒模式」並不是一個生理過程,身體並不會因為停止攝取固體食物,就轉換到所謂「排毒模式」。機體更不會因為你吃了某種「排毒」藥品,喝了某種果蔬汁而開始「排毒」。
  • 央視終於闢謠了!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
    記得小時候奶奶每次燒飯前,都會翻出「食物相剋」的掛曆來研究:例如,牛肉不能與韭菜同吃、海鮮不能與水果同吃、羊肉不能與豆漿同吃......食物相剋真的存在嗎?這次央視終於來闢謠了!關於食物相剋,有一條流傳甚廣的傳言,即蝦蟹與富含維C的水果同食會引發砒霜中毒。對此,近日央視網絡主播朱廣權在節目裡給這個問題公布了標準答案:砒霜,化學名三氧化二砷。營養成分表顯示,蝦蟹等海鮮食品的確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為無害的有機砷,攝入後基本上會被原封不動排出體外。
  • 盤點20個健康傳言 幫你辨真假
    越來越關注健康是社會發展的趨勢,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自身的關注就越來越強烈。保健養生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所以大眾對健康知識的需求在增加。但是社會信息良莠不齊,難辨真假,今天我們綜合了20個傳言,驗證它們的真實性。1.不吃早飯易得膽結石?是真的。經過一夜,膽囊內膽汁的膽固醇飽和度較高。
  • 10個月寶寶,不好好吃飯的8個原因,以及4個解決方法!
    10個月寶寶的餵養重點這個月的寶寶接受事物、消化食物的能力有所增強,一般的食物幾乎都能吃了。寶寶營養來源的重心已經漸漸從配方奶換為了普通食物。在食物的搭配製作上也要多樣化,最好能經常變換花樣,如小包子、小餃子、餛飩、饅頭、花卷等,以提高寶寶的食慾。2、 可以試著給寶寶斷奶了10個月後,寶媽就應該試著給寶寶斷奶了。在氣候宜人的季節、寶寶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可以逐步實施。
  • 這10個謠言有2個是真的
    生活中,我們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傳言,傳播度最廣的應該就是各種食物到底能不能吃,誰和誰搭配有劇毒,某種食物含激素多,含重金屬多等等,整天弄得人心惶惶,吃個東西恨不得先查查是否安全,人生苦短,還能不能好好享受美食了?
  • 闢謠85年食物相剋仍有人相信
    闢謠了85年,「食物相剋」還有人相信!11月26日央視新聞報導,闢謠「食物相剋」說法並非近幾年的事,早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分別開展了人體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正常。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內容曝光!食物相剋圖是真的假的?
    近日,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讓我們更為科學的認識到了食物相剋論。總而言之,拋開計量談毒性就是危言聳聽,快把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分享給你的父母吧。食物相剋沒有科學依據其實針對食物相剋的傳言,中國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了闢謠,有據可查的闢謠至今已有80年,實驗先驅是我國著名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鄭集。1935年秋,在南京,民間傳說香蕉和芋艿混吃導致食物相剋而中毒。
  • 小外甥2歲多體重只有20斤,每天都不好好吃飯,難道他是不餓嗎?
    最近姐姐跟我抱怨說,小外甥已經兩歲多了,可是體重只有20斤,每天都不好好吃飯,追著餵哄著餵都不吃,很是頭疼。難道他是不餓嗎?相信很多寶媽聽到這樣的話都會淚奔,這不就是在說自家的娃嗎?想盡一切辦法就為了能讓寶寶吃上幾口飯,可結果卻並不理想。
  • 關於聖誕節的9個傳言是真的嗎?
    又到一年一度的聖誕節了,節是年年都過,但是每年都會聽到的那些關於聖誕的傳言,你能分的清誰真誰假嗎?一起來看看那些有真有假的傳言吧。傳言1:平安夜送平安果是聖誕節的傳統習俗國外並沒有這一習俗,這是中國特有的聖誕節習俗。產生的原因可能是以下三種:1. 從港澳臺的留學生中傳來的。
  • 關於新冠病毒的13個傳言,世界衛生組織闢謠!
    針對新近出現的一些傳言,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在官網更新了闢謠。傳言1:目前已有專門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事實:到目前為止,尚無專門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藥物。傳言2:抗生素能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事實:抗生素對病毒無效,只對細菌有效。新冠病毒是一種病毒,因此不應將抗生素用作預防或治療手段。然而,如果患者因新冠病毒而住院,可能會接受抗生素治療,因為有可能同時感染細菌。
  • 央視闢謠,這些「相剋」食物可以放心一起吃!
    大概每個人都聽過「食物相剋」的說法,在檯曆背後、雜誌頁腳、報紙中縫往往都有很多生活小貼士,提醒著我們:豆漿雞蛋同吃影響吸收,柿子螃蟹同吃腹瀉等等。那麼真的存在食物相剋麼?央視就曾對流傳甚廣的相剋食物進行了研究分析,實施證明這些,全——都——是——謠——言——!
  • 面對新政傳言,「敏感體質」的深圳樓市,還能經得起風吹草動嗎?
    傳言一、闢謠7月7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在網發布《關於切勿散布、輕信房地產市場不實消息的鄭重提示》稱,上周關於深圳即將出臺房地產調控新政的不實傳言被有意識擴散,不負責任的催動樓市成交緊迫氛圍。不要拿網上的傳言來問,有新政會公示的。」二、「傳言」概要雖然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提醒消費者要「客觀」、「理性」,但市民很難淡定下來,甚至有人替官方草擬了「新政要點」:1、深圳將拔高購房資格,就算是深戶,購買住宅前也需要繳納一定年限的社保,社保年限為2年或者5年。2、二手房交易稅費將要上調。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 假的!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 假的!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西紅柿和螃蟹同吃等於砒霜?假的!所含無機砷含量遠遠低於國家標準,且原本就在螃蟹裡,加入西紅柿根本就沒有增加。 陳偉鴻:你說的是科學名詞,但是總而言之你會發現大家在傳播這些傳言的時候一定為它穿上所謂科學的外衣。 範志紅:沒錯,但是螃蟹跟西紅柿一起吃,在我們胃腸的這個環境條件下真的就會產生很多有毒的無機砷嗎,還是讓實驗數據說話。 陳偉鴻:接下來我們一塊兒看看這個實驗。
  • 必須闢謠了!垃圾食品真的太冤枉了!
    一不小心吃多了,肥胖以及各種健康問題就找上門來了。直到去年《柳葉刀》發表的一項對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人群飲食習慣與死亡率的調查中還在強調這個問題,全穀食物不足是僅次於高鹽的第二大危險因素。而且傳言還說的有鼻子有眼兒,這個排行榜是世界衛生組織經過3年的研究才評選出來的,每種食物還都給出了理由,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高油、高鹽、高糖。結果當很多人都相信了這個榜單的時候,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卻出來闢謠:「WHO從未發布過一份名為」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你被忽悠過沒?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拋開劑量談毒性,只能是危言聳聽。想必大家都聽老輩兒人說過食物相剋的說法,那從科學的角度,這是真的嗎?近日,央視闢謠該說法,事實上有關食物相剋的謠言,早在1935年我國科學家、中國營養學會創始人鄭集教授,就在民間傳言較廣的184對所謂「相剋食物」中,選擇了當時最為流行的14組食物,包括蜂蜜和蔥、牛肉和板慄、花生和黃瓜,還有螃蟹和柿子等,分別開展了人體實驗和動物實驗,結果無論人還是動物,一切正常。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螃蟹與西紅柿不能同吃?假的
    食物相剋靠譜嗎?螃蟹與西紅柿不能一起吃?同吃等於服用砒霜?央視315實驗闢謠:假的!陳偉鴻:歡迎各位繼續收看正在為您直播的中央電視臺2018年315晚會。在生活當中我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類似這樣的說法,比如說千萬不要把這種食物跟那種食物搭配在一塊兒吃,可能會讓你身體產生不適甚至產生中毒。這就是傳言的食物相剋的說法。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有不少的人對食物相剋的說法深信不疑的,甚至有的人把它當做科學常識來看待。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竟然是胡說八道!
    但今天, 央視對食物同吃中毒的相剋說法進行了正式闢謠 不看劑量只談毒性, 就是危言聳聽!
  • 闢謠丨螃蟹+柿子=腹瀉?專家:食物相剋說法不可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01:20近日,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說法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秋去冬來,萬物蕭殺,紅彤彤的柿子卻掛滿枝頭,可這柿子在很多人眼裡卻不能太親近,因為傳言柿子在食用上有很多禁忌,特別是會和一些食物相剋。比如柿子和螃蟹一起吃會腹瀉,柿子和牛奶雞蛋一起吃會得結石,情況嚴重的話還能要人命。柿子當真如此厲害嗎?其實除了柿子,民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食物相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