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醋文化博物館:傳統產業攜手文化旅遊(圖)

2020-12-17 中國甘肅網

中國甘肅網6月20日訊(本網記者 張振國 文/圖) 曾經的涼州「村村有醋坊,家家釀醋忙」,喜食麵食的西北人,幾乎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醋的調配。在中國醋文化中,涼州釀醋、食醋的歷史與文字記載已逾3000載。如今,涼州醋文化博物館的建立,無疑是傳統產業與文化旅遊的完美結合。

6月20日,記者前往武威市武南工業園區,採訪了坐落園區內的武威醋大媽食品有限公司涼州醋文化博物館,感受了涼州燻醋的厚重歷史和獨特魅力。

據武威醋大媽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博物館負責人張文柏介紹,依託厚重的涼州燻醋文化,公司投資約500萬元建設了涼州醋文化博物館,也是武威第一家集民俗文化遺產展示、文化旅遊開發、傳統釀造產業等功能於一體的專業性主題博物館。博物館分老作坊、醋史館、陳列館三大主題展館,以及一個體驗館。目前博物館主體全部建成,老作坊館、體驗館正在加緊裝修,預計8月底完工對遊客開放。

走進公司廠區,迎面而來的是一幢精緻古樸、木格花窗、青牆黛瓦的仿古建築——涼州醋文化博物館。三五成群的遊人和顧客正在遊覽和選購醋產品,醋罈、醋罐、醋缸、醋作坊;醋史、醋藝、醋知識,面對博物館內醋文化全面展示,駐足這裡的人們可以解讀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在高超的「做舊」工藝下,整個博物館處處透露出古典氣息。在博物館穿越走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作坊,在這裡遊客們既可領略到涼州燻醋的古法釀造技藝,又可喚起人們親切的記憶。在醋史館,一件件古老的農耕工具、傳統釀醋工藝、選材展示,讓遊人穿越時間的距離,仿佛握住先祖的雙手,感受傳統農耕文明睿智的腳步。

醋史館採用聲、光、電等現代表現形式,全新演繹燜、蒸、拌、酵、曬、淋等傳統工藝流程,讓遊客體會到身臨其境的感覺,完美演繹出涼州燻醋的文化魅力;在體驗館,為遊客們準備了傳統釀醋工藝,選材等,還未入門,濃濃的醋香已撲面而來。在這裡,遊客會品嘗到純手工古法釀造的涼州燻醋。

在領略完醋文化後,遊客還可以了解到一些關於醋的食用、藥用功效,短短的行程讓遊客對醋有一個更深入的品味。在陳列館,一排排展架上擺滿了公司的醋系列產品,供遊客們選擇購買。

涼州燻醋傳統釀造產業與旅遊相結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表現形式。特有技術和工藝所製作的產品具有其獨特的市場價值,形成了涼州地方特色,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博物館通過農耕與醋文化展示,積極開發醋文化主題旅遊,將遊客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融於一體。遊客們不僅能體會到涼州醋文化、品味涼州燻醋風味,又可以購買正宗涼州燻醋。

採訪結束時,張文柏告訴記者:博物館正在積極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項目。公司將以嶄新的面貌面對市場和遊客,成為集生產經營、民俗展示、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特色產業項目。

相關焦點

  • 跟著鏡頭遊武威||涼州醋文化
    廠區內,醋罈、醋缸、醋作坊,醋史、醋藝、醋知識,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讀醋文化,品味醋文化。通過和涼州農耕文化結合展示,將遊客參與性、體驗性、互動性融於一體,積極開發醋文化主題旅遊。這裡,不僅是一座現代化的食品釀造企業,更是一座花園式的新型旅遊工廠。我市釀造專家楊興年說,真正的涼州醋加工工藝比做酒更複雜,要經過蒸、酵、燻、淋、陳,這五道工藝構成了涼州醋獨特的品質和風味。
  • 古涼州如何打造文化旅遊名市?張頤武教授解讀涼州文化(圖)
    中國甘肅網5月27日訊 (本網記者 沈文剛 文/圖) 5月27日,由武威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主辦,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市廣播電視臺協辦的《涼州講壇》(第四期)在武威市體育館開講。
  • 《涼州講壇》第四期在武威開講 張頤武教授解讀涼州文化
    每日甘肅網訊(記者周飛 通訊員梁鈺)5月27日,由武威市委宣傳部、市文廣局主辦,市涼州文化研究院、市廣播電視臺協辦,甘肅西部藏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涼州講壇》(第四期)在武威市體育館開講。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評論家、文化學者張頤武教授應邀作《絲路文化、邊塞詩與中國精神》的主旨演講。
  • 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遊記
    固態分層發酵法釀醋技藝使鎮江香醋獨具「色、香、酸、醇、濃」五大特色,是我國古老釀醋技藝中的精華。2006年5月20日,鎮江恆順香醋釀製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打造好醋文化這張名片,鎮江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一座美的讓你吃醋的城市」這樣的標語,同時,興建了一座中國鎮江醋文化博物館,在這裡詮釋了鎮江醋的工序流程,分解了醋的工作層序,讓人們更加直觀的感受到鎮江醋文化,也讓人們更加深刻的被祖輩們精益求精的技藝所折服。
  • 武威市推進文旅高質量融合 奏響「文化旅遊名市」最強音
    成立金色大道·馬踏飛燕大景區管委會、涼州文化研究院,組建市文化旅遊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強化對涼州歷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整理,整合重點文化旅遊資源,盤活文化旅遊資產,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市場化發展。天梯山生態文化旅遊區精品民宿、武威溫泉度假村、民勤鄉村記憶博物館、 古浪金水源絲路驛站和冰溝河生態文化旅遊區等一批重點文化旅遊項目建成投用;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改擴建工程、民勤蘇武沙漠大景區、古浪戰役紀念館二期和天祝烏鞘嶺大景區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2018 年以來,全市共實施文化旅遊項目161項,累計完成投資97億元,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 山西醋文化
    山西是我國食醋的發源地,山西老陳醋清香濃鬱、綿酸醇厚,以色、香、醇、濃、酸五大特徵著稱於世,是大陸最盛名的食醋之一,與江蘇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福建永春老醋等享譽海內外。    山西釀醋歷史悠久,據古籍記載,公元前八世紀,古晉陽(今太原)就有醋坊,到春秋時期,醋坊已經遍布城鄉。
  • 武威市文創產品榮獲2020甘肅省文化旅遊商品大賽銅獎
    11月25日至11月27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天水市文化和旅遊局協辦的全省文創產品和文化旅遊商品開發培訓班在天水舉辦,同期舉辦2020甘肅省文化旅遊商品大賽。本次培訓班以提升文創產品與文旅商品研發水平、推動我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精心設計了培訓課程內容,邀請了6名國內文化創意領域知名專家、省內文旅商品開發營銷企業負責人授課,同時,安排了飛天雕漆產業園區等現場考察觀摩教學,通過搭建文旅部門與企業合作交流平臺,推動我省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研發上臺階、上水平。
  • 匾額文化 | 武威文廟文昌宮古匾群 ——涼州文化的華美標籤
    聽起來,有一種蒼涼、悠遠、寥廓而又華美的獨特感覺,這也許就是涼州文化的基調吧?現今,武威市留有一些彌足珍貴的文物,可讓人睹物思遠,想像和勾勒著這個河西都會、絲路重鎮曾經的模樣。如果有人問:具體哪件文物是涼州文化的鮮明標誌呢?銅奔馬,是中國旅遊標誌,無疑最具代表性。
  • 博物館IP的破次元融合——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承
    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動畫(Anime)、漫畫(Comics)與遊戲(Games)相結合,使更多年輕公眾了解博物館文化,帶動國人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根據唐妞的人物形象,現已開發了30餘種品類的產品,除了鑰匙扣、小鏡子、冰箱貼等傳統的旅遊紀念品外,還有設計有時下熱門的手辦盲盒系列,唐代仕女化身為現代化時尚女性,背上了現代的時尚挎包、搖起了呼啦圈、拿起了自拍杆,甚至稱起了體重。
  • 關於促進自貢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建議
    「青燕新語」我為自貢發展獻一計 優秀作品來啦 關於促進自貢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建議 關於發展康復專業的建議
  • 《傳統文化進社區》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攜手小彩虹藝術團迎國慶...
    2019年9月28日,《傳統文化進社區》西安市團結民俗博物館攜手小彩虹藝術團迎國慶文藝表演在西安市未央區鳳城八路團結村隆重舉辦。傳統文化進社區的啟動活動得到了團結村村委會領導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西安市未央區文化旅遊局對進社區進行了工作指導,未央區文聯書記王宏給予關心支持。
  • 佛山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兩翼齊飛 託起「文化佛山」
    ,圖為參觀南海區翠頤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智慧影視文化產業集群:依託葉問、李小龍、黃飛鴻等武術名人資源,依託南海影視城、國藝影視城、嶺南天地、華僑城等實體載體,注重影視旅遊衍生產品的開發。  為有效推動文化產業做優做大做強,未來幾年,我市將依託佛山的製造業優勢和集群特色,致力於培育一批文化製造業的龍頭企業和骨幹項目; 利用高新技術推進傳統文化製造業的技術改造,實現企業轉型升級; 利用創意設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實現傳統文化製造業的優化升級。
  • 甘肅武威舉行「天馬行空 自在武威」文化旅遊推介會
    推介會以「天馬行空 自在武威」為主題,向來自全國各文旅行業部門、文旅企事業單位的200多名與會嘉賓,推介了武威市的旅遊資源,介紹了武威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黃金21條」「引客入武」獎勵辦法等優惠政策,推出了歷史文化遊、生態體驗遊、城市觀光遊、鄉村休閒遊、紅色文化遊、科普研學遊等旅遊線路和產品。
  • 山西的「醋文化歷史博物館」帶你深度了解山西醋文化!
    山西人愛吃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山西的醋是其它醋不能與之相比的,無論是麵食還是做菜,很多山西人對醋有著情有獨鐘的愛,在外漂泊的山西人,最想念的也是山西的老陳醋。對於山西的知名景點有很多,喬家大院、平遙古城、皇城相府、五臺山、雲岡石窟等等,這些景點都是很多遊客來山西旅遊必去的景點,但是,對於山西的了解,恐怕是這些景區不能夠完全體現出來的,深入的了解山西,醋文化還真得了解一下。
  • 「觀光工廠」:傳統產業突圍的新路徑
    遊客參觀永春老醋的窖藏陳釀室。 陳旻 攝  核心提示:隨著產業轉型、新興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亟須尋找新出路。  記者點評:  當前我們正處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尤其是傳統老企業,如何尋找新的突破?永春老醋有限責任公司的探索給了很好的答案。「通過直觀的體驗感受,讓越來越多的人對產品和品牌從認知到認可,擴大影響;而企業直面遊客,聆聽需求,有利於企業求新求變求發展,從而給傳統產業注入生機。」這是張曉強的體會,也是傳統產業拓展「觀光工廠」的意義所在。
  • 秋寶齋指墨畫博物館建設與青島傳統文化的挖掘
    2015年12月,在青島市文物局、青島市博物館學會、即墨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支持和指導下,青島節墨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籌建的青島秋寶齋指墨畫博物館建成運營,現為國內唯一的指墨畫博物館。博物館成立後,長期舉辦名家畫展及研討會,促進指墨畫藝術家交流,為觀眾參觀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
  • 金山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整合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若干...
    二、發展目標總體目標:經過若干年努力,把金山建成濱海城市文化、田園生態文化、民間民俗文化、歷史文化、現代工業文化交融為一體的特色文化旅遊產業基地、2010年世博會的特色旅遊景點,使文化旅遊產業成為金山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點。
  • 文化產業「數位化」 廣州大有可為
    2020廣州文交會數字經濟智慧博物館論壇上,凡拓數字創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伍穗穎描述的這個場景,是廣州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數位化」的一個縮影。記者在本屆文交會上發現,數位技術對文化產業的「賦能」成為各界人士關注的焦點。從3D、4K到5G,從VR、AR到MR,現實與虛擬,傳統與未來,似乎就在跳動的數碼中,撲面而來。
  • 第六批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文化企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
    為促進我省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文化企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認定管理辦法》,組織開展了第六批山東省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文化企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推薦評選活動。
  • 「文化創意+旅遊體驗」讓琉璃產業浴火重生
    琉璃文化+旅遊體驗:拓出琉璃產業新路子       「博山琉璃這麼珍貴的文化元素,靠做外貿出口維持生存十分可惜人立文創的董事長焦新說,他選擇的夢想之路是:將最傳統的工藝搭配最時尚的元素,以旅遊和電商助推陶琉文化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