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為何有些梗好笑有些卻是冒犯?

2021-01-07 手機鳳凰網

最近《脫口秀大會》火了。

(顏怡顏悅)

為了上班的時候可以正大光明地摸魚, 為了提高KY讀者的幸福感,我特別想跟大家聊聊幽默鮮為人知的一面。

除了帶給我們歡笑一刻,通過幽默,我們可以操控我們與權力之間的關係。

有人認為:「不就是一個笑話,能牽扯到權力這麼認真嗎?」

其實,幽默並不無辜,它對我們生活的操控力遠遠超乎想像。今天我們來深挖一下它們之間都有哪些不能說的秘密。

⚠️前方爆笑預警⚠️

01.

幽默與權力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Humor is power.

幽默是我們每天都使用的一種交流工具,它替我們在社會交往中傳達意義。我們知道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一點,是學會了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有了複雜而系統化的語言,人類得以溝通、記錄、傳承知識等等。因此,語言是人類得以形成龐大而複雜的社會必不可失的工具。

也因為語言工具,比起動物,我們對改變這個世界擁有更大的掌控權。毫不誇張地說,語言與權力是掛鈎的。由此推理,幽默與權力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以下,我們從5種幽默形式來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

以下哪個笑話不是物化式幽默?

A. 如何描述一個喪失了90%智力的男人?

他被閹了(Case & Lippard)。

B. 女人怎麼會像保險套呢?

比起在你丁丁上,ta們在花更多時間呆在你的錢包裡(Lanka)。

C. 問:上帝創造了男人以後,他說了什麼?

答:我可以做得更好!

於是上帝創造了女人(Case &Lippard, 2009)。

D. 問:灰姑娘是什麼?

答:一個和我上床的女人,午夜後,她變成一張披薩和六塊腹肌(Baird,ascited in Bing,2004)。

黃阿麗這個段子聰明地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女性在產後可能會因為家中有一位的年輕的女性保姆產生擔憂情緒。很多人認為,產後抑鬱是假的,而且產後的女性過分敏感,甚至神經質。經過黃阿麗這個段子誇張而現實的描述,丈夫們能理解妻子們對他們的」出軌擔憂」並不是歇斯底裡,而是有理有據的。

如學者Rappoport所言(2005),「所有的幽默都有一定的邏輯和與真理的聯繫,有些真理如果被公開承認會製造出那麼大的痛苦,以至於它們只有在幽默的形式下才能被表達出來」。

對於剛經歷了分娩的女性來說,社會輿論偏見與丈夫的不理解,時常對她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與傷害。黃阿麗運用幻想的力量讓產後女性從現實的壓迫中短暫地解脫出來。應對式幽默讓人們知道在艱難的日常生活中,ta們並不孤單(Bing,2004)。與此同時,從幻想世界的視角,現實中的荒誕被暴露無遺,這使得人們能更全面地理解並處理當前的困境。

以下哪個笑話不屬於分裂式幽默:

A. 當女性抑鬱時,她們要麼去吃點東西,要麼去購物。而男性則會侵略另一個國家。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思考方式

(E. Boosler, as cited in Bing, 2004)

B. 每個人都說如果這個世界是由女性來管理的話會更好。當然,也許世上不會有由男性睪丸激素引發的暴力和領土徵服。但我們也會看到一群相互嫉妒的國家,互不對話

(無名,Goodreads)

C. 我上了這個節目之後,我也看了很多人說:「我不喜歡李雪琴」。我看完挺傷心的,然後我也自我反思了很多。所以藉此機會,我還想對那些不喜歡我的人說一句:「我也不喜歡你」。

(李雪琴《脫口秀大會》)

D. 移民在美國的Joe Wong有一天被兒子問道:「嘿,爸爸,為什麼我要學中英兩種語言?」

爸爸說:「兒子,一旦你成為美國總統,你就必須用英語籤署立法法案,用中文和收債人交談。」(Joe Wong)

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分裂式幽默也可能會加強圈子與圈子間原有的對立(Bing,2004)。以性別差異為梗的笑話舉例:一方面,它很容易強化——「男女天生不一樣,而且是相反的」——這種二元對立及本質主義觀點。另一方面,這種幽默忽略了非二元性別者群體(non-binary & queer people)的生命經驗。這種分裂對立會影響實現以多元為基礎的尊重。

楊笠的段子成功地激起來一輪討論風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大部分男性更習慣女性隨聲附和,或至少沉默不語,而不是在和他們的溝通中表現出勝他們一等的優越感。二是,在日常生活中,男性處於相對的主導地位是普遍的現象,他們可能是機構領導、一家之主等等。總之,他們經常是發言的人。

要知道,關於誰講笑話和誰笑這件事情,閒著沒事幹的、抱著嚴謹的科學態度的學者們研究得出:經常開玩笑的人或群體通常也擁有更大的權力,而權力較小的人則點頭表示肯定,或無聲地遭受屈辱 (Case & Lippard,2009)。

但是「迷之自信的男人」這個段子公然對權威表達了一種質問的情緒。於是,平時暗戳戳不敢反對權威的人,聽到這個段子時感覺到了一種「釋放了」的暗爽;同時,習慣了擁有權威的人也感到不適和威脅。它既表達了女性視角,又表達了跨越社會性別約束的、更普世的情緒。

製造混亂式幽默使得下屬以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對上級表達一定程度的敵意或不滿(Bing,2004)。「幽默給人們更大的自由來表達危險的、不敬的、甚至是刻薄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在大多數嚴肅的話語形式中會被認為是不合適的或被禁止的」(Rappoport,2005)。正因為這種幽默背後的情緒通常被禁止,所以它袒露於陽光下時才這麼好笑。

不過,如果幽默只是讓說它的人感覺輕鬆了,卻沒從根源上改變引起不滿的現狀,那麼,幽默最終讓ta更容易接受現狀,而沒有真的動搖它的根基(Bing,2004)。

以下哪個笑話不屬於包容式幽默:

A. 問:廁所小隔間跟東尼獎有什麼相似之處?(東尼獎,是美國劇場界最高榮譽)

答:它們每次只允許一位女性。

(The Guerrilla Girls, as cited in Bing, 2004)

B. 瞿穎:「我和男友去吃飯,他餵我,我都害羞了。「

賈玲:"我和男友去吃飯,還沒餵呢,我吃完了。「

(2015春晚《女神和和漢子》)

C. 自己結婚了就開始催別人結婚,搞得我覺得婚姻這個組織,特別神秘,一進去就發展下線。

(顏怡、顏悅在《脫口秀大會》)

D. 有一次,我就穿著工作服去擠地鐵。那天地鐵裡面人挺多的,但是大家給我讓了一個位置出來。在這個位置裡除了我,還有一個農民工大哥和一個保潔阿姨。

你們記不記得老版50塊人民幣長什麼樣子?我們三個站在那裡,目視前方,眼神堅定。

你就感覺我們頭上還頂著兩行字,一行是:勞動最光榮;一行是,還我血汗錢。(趙曉卉在《脫口秀大會》)

02.

我們想用幽默創造怎麼樣的世界?

人們常說,「開個玩笑,別這麼認真」。

幽默擁有能夠調動積極情緒的潛力,而積極情緒對我們的身心健康又是至關重要的。不過,通過本文的例子,我們可以體會到,幽默作為表達形式的一種,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無辜——它與我們想要創造什麼樣的世界密切相關。

幽默像一把刀子,我們可以用它切水果分給大家吃,用它架在別人脖子上要挾,用它自殘,用它切開傷口拿出子彈,用它直接捅傷別人,用它打開一盒禮物——一切都取決於我們為何使用這個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它。

不是每一個笑話都能有強大的社會力量,但是有的笑話講著講著,也許就真的變成了更現實的存在(Lamont & Molnár,2002)。一些人如果經常被捉弄,我們真的可能更容易看不起ta們;一些態度如果經常被取笑,我們真的可能不會再擁抱它們;一些行為如果經常被嘲弄,我們真的可能會調整自己;一些規章制度如果經常被嘲諷,我們真的可能會修改它們......

同理,當環境不友好或不適宜生存時,我們也能用幽默闢出一條新的路徑。學會把握幽默這個工具,我們可以把創造世界的主動權放在自己手裡。

References:

Bing, J. M. (2004). Isfeminist humor an oxymoron?. Womenand Language, 27(1).

Case, C. E., &Lippard, C. D. (2009). Humorous assaults on patriarchal ideology. Sociological Inquiry, 79(2), 240-255.

Dominic McCann, P., Plummer, D., & Minichiello, V. (2010). Being the butt of the joke:Homophobic humour, male identity, and its connection to emotional and physical violence for men. Health SociologyReview, 19(4), 505-521.

Friedman, S., &Kuipers, G. (2013). The divisive power of humour: Comedy, taste and symbolicboundaries. Cultural Sociology, 7(2), 179-195.

Hay, J. (2000).Functions of humor in the conversations of men and wome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6), 709-742.

Kuipers, G. (2009).Humor styles and symbolic boundaries. Journalof Literary Theory, 3(2),219-239.

Lamont, M., &Molnár, V. (2002). The study of boundar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8(1), 167-195.

Lanka,J. (2018). 50 fucked up jokes you should never tell your easilyoffended friends. Thought Catalog.

Rappoport, L.(2005). Punchlines: The case forracial, ethnic, and gender humor.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Wong Ali [Netflix Is AJoke]. (2019). Best of: Aliwong | netflix is a joke [Video file].

相關焦點

  • 脫口秀的本質是冒犯嗎?楊笠「性別議題」惹爭議
    首先,脫口秀的本質肯定不是冒犯,如果冒犯是脫口秀的必要條件,那不冒犯的脫口秀就必然不好笑,這種說法一聽就不對。但回答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反過來問,脫口秀可不可以帶有冒犯的屬性?我覺得可以,當然可以,甚至是可以缺德,很多好笑的笑話都很缺德。
  • 脫口秀演員:冒犯自己是最好的
    近年來,《奇葩說》、《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脫口秀節目的相繼出現將中國脫口秀行業推至閃光燈下。根據10月28日上海國際喜劇節發布的消息:2020年,全國新增脫口秀廠牌數量已近50家。脫口秀節目作為一種年輕態喜劇文化收穫了廣泛的關注,大批懷揣脫口秀夢想的人湧入脫口秀行業,為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 脫口秀大會:李雪琴與老闆兩情相悅,這是我今年聽最好笑的梗
    脫口秀大會,我是每一季每一期都看。最初的時候,很喜歡思文。當然,到現在也一直很喜歡她。只是好遺憾,睡在上鋪的兄弟這個梗變成了真的,他們離婚了。我其實有點接受不了。讓我更接受不了的是,思文退賽了。說實話,我對李雪琴的了解,真的是她上了脫口秀大會之後。突然覺得,這完全是個寶藏女孩呀。有人說,講脫口秀的人,是把生活講成了段子。但也有人說,講脫口秀的人,是把生活過成了段子。那麼,誰是前者,誰是後者,大家心中自有判斷。
  • 女性與脫口秀,誰冒犯了誰?
    像這樣自嘲與嘲諷並用,其實是脫口秀表演的常見策略。脫口秀的笑話常常由兩個部分組成:鋪墊和笑梗。這兩個部分的邏輯線要強烈衝突,才會在出人意料的碰撞中製造笑點。自嘲與嘲諷的邏輯線天然對立,所以在很多時候可以互為鋪墊和笑梗,相輔相成。一個出色的例子是本季冠軍王勉在突圍賽上唱的《我愛的女孩》。
  • 中國脫口秀:謝謝,有被冒犯到
    但李雪琴和王建國的「雪國列車」,說到底不過是些小彩蛋,發幾顆糖可以是綜藝拉流量的工具,卻不會是脫口秀讓人上頭的理由。脫口秀也能嗑cp,這事兒真不怪觀眾。/微博歸根結底,喜劇本身就不缺市場,而脫口秀本身的「冒犯」屬性,天然就很適合將想要吐槽的真心話,藏在嬉笑怒罵的段子中。
  • 脫口秀演員的戲劇人生②:當我成為「外賣騎手」 段子就好笑起來
    有趣的是,「棟篤笑」在20多年後成就了另一位脫口秀演員。要不是蔡師傅在無意中翻看到黃子華的視頻,也許不會有他後來與脫口秀的淵源。時至今日,黃子華依舊是蔡師傅最喜歡的脫口秀演員。2016年,蔡師傅找了幾位志同道合的脫口秀愛好者,每個人準備了幾分鐘的內容,選了個咖啡廳完成了自己的「脫口首秀」。「我記得當時來了20多個觀眾,都是表演者找的朋友——我找的最多,我起碼請了10多位朋友來撐場子。」沒有梗,不好笑,只是表達觀點,這是蔡師傅對3年前自己表現的評價。
  • 尬梗不如造梗!這批脫口秀頂級玩家,如何將一個個標籤「侃」下神壇
    脫口秀舞臺也是個造梗、秀操作的地方。秀的是個人反應速度,包袱積累數量,以及造梗的技巧與能力。   當李雲龍和秀芹都成為梗的時候,還有什麼不能被脫口秀解構?
  • car engineer是什麼梗 此梗來源於脫口秀大會的老田
    carengineer是什麼梗,很多網友最近在網絡上也可以經常看到這個詞,所以也有一些人都問這是什麼梗,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答一下carengineer是什麼梗,以及這個梗是來源於脫口秀大會的老田。其實這個梗就與《銀河護衛隊》中的那個梗是差不多的意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思想界|《脫口秀大會》楊笠爆梗:女性在脫口秀中如何言說自己?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和脫口秀中的女性議題。《脫口秀大會》楊笠表演爆梗:女脫口秀演員為什麼這麼少?上周,脫口秀演員楊笠在《脫口秀大會》中的表演引發了網絡討論。在這段表演中,楊笠說自己經常被問到為什么女性脫口秀演員這麼少,「女脫口秀演員為什麼這麼少?我怎麼知道啊?
  • 脫口秀「一姐」思文:格致悲涼的生活,煉寫好笑的段子!
    那個一夜之間火遍網絡的「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梗,她是這麼說的:你把老公當哥們,再也不用擔心時間長了之後,兩個人還會分房睡,直接把雙人床賣了,換成上下鋪,他就是睡在你上鋪的兄弟。你把他當兄弟,剖腹產算什麼,不就是為兄弟兩肋插刀嗎?!」
  • 脫口秀後浪楊蒙恩:一個勝負心沒那麼強的人,還是被「想贏的心...
    如果有一個梗,我在線下演它炸了,在彈幕上如果大家都在說「哈哈哈哈」怎麼樣,你會覺得至少一大部分人是共通的。如果有些梗它涼了,或者是在線下明明效果很好,但到了線上之後有些人不明所以,這些都是觀眾的第一反應。在這個時候你如果用心去琢磨這個事情,這可能就是線上和線下的一些小小的區別。
  • BBC:玩梗的楊笠為何頻頻引爭議?
    29歲的楊笠是中國當下一位最有名的喜劇演員,她在《脫口秀大會》中迅速走紅。楊笠的梗無疑成了公眾爭論的話題。就像在西方脫口秀中常見的,觀眾有時會成為被調侃的對象,但當這種情形發生在中國觀眾身上時,有些人並不覺得很好笑。
  • 「脫口秀大會」更新,王建國發力,選手爆梗太有意思
    「脫口秀大會」更新,王建國發力,選手爆梗太有意思——新賽制新選手,帶來不一樣的脫口秀說到最近播出的綜藝,有一檔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它就是「脫口秀大會」。不過不管是賽制的改變還是升級,又或者是選手的加入還是離開,其實都不能夠阻擋觀眾對於脫口秀的熱情。在最新一期的節目裡小編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選手,他們的精彩表演也反映出了很多的東西。第一個就是王建國。相信看了節目的觀眾對於這個名字都不陌生了,但是在上一季裡他的表現其實並不好,而且諧音梗用得也比較頻繁。
  • 聽楊笠講脫口秀,簡直可以用酣暢淋漓來形容
    畢竟在她看來,長得太好看,說脫口秀可就不好笑了。「我的長相,是那種剛剛好,不會被別人忽略我才華的程度」。於是,鬼馬臭屁的她,沒事就在鏡子前欣賞自己美貌。當然,唯一的負面影響可能就是,談戀愛不順利。小學一直暗戀的男神,突然有一天跟班花在一起了。
  • 脫口秀大會3:淘汰思文的新人House,被觀眾質疑是在模仿卡姆
    本季節目一開始就設計了緊張刺激的淘汰賽,總共50名脫口秀演員在首輪只有一半能晉級,這樣的賽制也大大提高了節目的觀賞性。從各位演員的表演可以看出大家對這一季還是比較重視的,首秀就出了不少好笑的梗,並且像龐博、程璐、呼蘭等老面孔也都順利晉級。當然也有爆冷的情況出現,號稱「脫口秀太后」的思文竟在第一輪就被一位新人淘汰,而且這位新人還是卡姆的模仿者。
  • 脫口秀大會:李雪琴王建國相互成全,楊笠留遺憾,李誕才是大贏家
    王勉用吉他彈唱的形式笑到了最後,最後拿下脫口秀大王;王建國熟悉的諧音梗又回來了,兩個作品點燃全場,雖然是「千年老二」,但他收穫了「靜香」李雪琴;李雪琴再次用「哲理」炸場,雖然倒在了總決賽第一輪遺憾滿滿,但未來李雪琴絕對是喜劇界扛把子級別的選手,此外她還通過節目收穫了王建國;楊笠再爆金句,這個女人身上有種酷酷的勁兒,只可惜她的段子總是兩極分化明顯,
  • 脫口秀女演員吳鳳蝶:段子源於生活,有共鳴才好笑
    第一次脫口秀演出,二娃操著一口四川話逗笑了臺下觀眾。二娃真名叫吳鳳蝶,四川妹子,自稱「成都鍾楚紅」。2016年在上海看過一場脫口秀演出後,便喜歡上了這種表演形式,並一頭扎進了這個行當,成為了一名脫口秀演員。如今,她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有更多人加入脫口秀行業,並且把它當成事業去做。
  • 中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中國式「脫口秀」大火 解鎖西方單口喜劇的「梗」和「料」  繼《金星秀》《吐槽大會》《今晚80後脫口秀》等一批中國式脫口秀節目大火之後,《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於今年9月甫一開播就迅速收割了一大波粉絲,楊笠對直男的犀利吐槽、李雪琴和王建國的「甜蜜」故事都承包了很多人的笑點。
  • 諧音梗為什麼好笑?為什麼傳播廣?原因可能是這樣
    集美、耗子尾汁……懂諧音梗的都是自己人玩梗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有人拋出一個諧音梗,大家恰好都聽懂了,就會有「自己人」的感覺,滿足了人們的身份感、歸屬感。---------------李誕可能從來沒想到,脫口秀大會帶得最火的東西,是他討厭的「破諧音梗」。
  • 《脫口秀大會》前六5個來自東北,加沈騰羅永浩,東北人太好笑了
    《脫口秀大會》第三季完美收官,這個決賽我給滿分。3個小時的節目真的讓人笑裂了。6個演員沒有一個「垮」的,領笑員比選手更好笑,最搞笑的還是那個無釐頭的頒獎典禮,非常過癮。這才是喜劇,誰拿冠軍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看過、笑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