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基督教後可以改信佛教嗎?有無不良後果?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天主跪拜佛陀(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我朋友的女兒被別人介紹去參加了基督教,現在他女兒接觸到了佛教,覺得佛教的教理很科學,並不是什麼迷信,對佛教產生好感。但是她不敢離開基督教,聽說基督教上帝說,信上帝可以上天堂,背叛上帝會下地獄,所以不敢來信佛教。請問上帝真是這麼說的嗎?他女兒要怎麼樣才可以進入佛門來學佛?

:選擇一種信仰,這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你就是買一個商品,也得要多走幾家商店比較一下。所以去了解各種宗教很有必要的,那要經過智慧的選擇,哪一個宗教是你皈依的、皈命的信仰,這要慎重。你覺得哪個教的真理更透徹,你就選擇其中之一就好了。

我原來沒有信佛之前也接觸過基督教,也到教堂聽那些神父布道,也聽他們唱詩班唱一唱:「主啊,榮耀歸於主啊。」《聖經》也讀過,覺得還是在道理上不能徹底地說服本人,以後就慢慢地離開了。所以你去了解一下可以,但如果說,上帝說信上帝就可以上天堂、不信上帝就要下地獄,如果他說這個話,那可以說他自己就取消了上帝的資格了。上帝會這麼說嗎?那因果的觀念在什麼地方呢?至少《聖經》裡面是沒有這句話的,他最多是講信即得救——你來信我。

正面的都來說,而不能去反面地說不信就怎麼怎麼樣。那不信,不信各有各的因果。如果他不信基督教,如果人家也是一個世間的善人,他不是也得要保持人身或者生到天上嗎?所以佛教的因果的法則不是受哪一個人控制的,它是自身的業力決定的,這個道理是非常究竟的。如果說是哪個人來決定你的去處,那這個可能就是迷信了。那你只能膜拜在某一個能夠掌握你命運的神面前,那你自身就沒有主體的尊嚴、自由選擇和責任的承擔,那也不符合生命的現象。

我想上帝既然是上帝,那就是天上的一個主。要知道天上的主也是三界之內的,佛是天中天,上帝都要拜佛,來恭敬佛。所以基督教徒你能夠去信佛,念阿彌陀佛,上帝是應該高興的,是應該歡喜的,是應該讚嘆的。比如這個忉利天,忉利天的天主原來沒有作天主之前是地球上的一個善人——憍屍迦。佛到忉利天,那忉利天主都得對他恭敬,請他說法。那到夜摩天、兜率天,這些天主都恭敬地迎請佛講經。所以你能夠通過接觸基督教,進而能夠信仰佛教,那你就值得慶幸了,就是進步了。所以你不要怕,什麼不敢——我如果不信上帝,我信了佛教,就會下地獄。絕對不是這麼說的,這話絕對是不正確的,上帝他也沒有這麼說過。

所以讓他女兒到寺院叢林多薰習佛法,多看佛經,多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最後有一個智慧的選擇。當她都全體地了解各種宗教、各種哲學之後,就會死心塌地地選擇信仰佛教。這就像徹悟大師所說的,他是接觸了所有的學說,最後選擇了念佛法門,這叫「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相關焦點

  • 印尼是世界信奉伊斯蘭教最多的國家,華裔為何不信,而信基督教?
    此後伊斯蘭教不斷擴大信教範圍,即使到荷蘭殖民時,基督教也未能爭過伊斯蘭教,伊斯蘭呈基數的不斷增長,主要在印尼土著居民所接受。而華人中也有信奉伊斯蘭教,但人數很少。而基督教也很少。後來印尼發生屠華事件後,印尼華人為了自身平安,才發信了宗教,有的改為伊斯蘭教,有的改為基督教。但改信後有部分華裔躲過屠殺,但有的華裔並沒有因此而躲過被殺命運。
  • 佛教禪修與基督教靈修的「殊途同歸」
    佛教禪修(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諾那塔院/攝)所有宗教都有自己別具一格的修行方式。由此可見,佛教的禪修是釋迦牟尼出家修道尤其是為了證道和傳道而採取的基本修行方法,儘管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這種修行方式也經歷了不斷的豐富,尤其是在傳入中國後,又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形成諸多不同的流派,但其基本情趣一致,而且在佛教全部修行體系中所擁有的開端性、基礎性和主流性也一直未變。
  • 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區別詳解,受益匪淺!
    道教雖有太上老君(即李耳,號老子或老聃)為共同教主,有三綱四輔道經,但道教以煉丹和求長生不老為主要目的,而且明朝以後式微。本文主要介紹佛教和回教,並與基督教相比較。一、佛 教之後,釋迦吸取婆羅門教一些教義,創立了佛教,設立了僧侶制度。此後45年中他主要在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傳道。釋迦病逝於公元前486年。遺體火化後被分成八份,由八個地區、國家分別建塔紀念。火化後骨頭的剩餘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頭」),中譯為「舍利子」。佛教的教義十分複雜,但大體可分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類。
  • 【熱點365】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區別詳解,受益匪淺!
    道教雖有太上老君(即李耳,號老子或老聃)為共同教主,有三綱四輔道經,但道教以煉丹和求長生不老為主要目的,而且明朝以後式微。本文主要介紹佛教和回教,並與基督教相比較。一、佛 教之後,釋迦吸取婆羅門教一些教義,創立了佛教,設立了僧侶制度。此後45年中他主要在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傳道。釋迦病逝於公元前486年。遺體火化後被分成八份,由八個地區、國家分別建塔紀念。火化後骨頭的剩餘物,梵文叫saria(意即「死人的骨頭」),中譯為「舍利子」。佛教的教義十分複雜,但大體可分為原始佛教、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三大類。
  • 我對佛教和基督教的認識
    但是信仰一定是會長存的,人類有思緒就會有信仰,宗教也還是會長存的,人類有團體就是有宗教,我接觸了現在的很多種宗教,基督教:基督新教 天主教 東正教 耶和華見證人 摩門教。佛教:唯識宗,天台宗,淨土宗,華嚴宗,藏傳佛教,當然我還是篤信信仰是個人行為,不一定規劃到特定的宗教。所以今天就瞎掰一下我對基督教和佛教的看法。
  • 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在西南大學召開
    參加會議的法師、學者合影佛教在線重慶訊 2015年4月11日,第六屆佛教與基督教比較學術研討會「佛性與聖靈」在重慶西南大學召開。接著,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致辭。上午第一位發言的是北美華人基督教學會會長王忠欣博士,他發言的題目是《聖靈與三位一體》,王忠欣博士主要是從學理的角度上闡述「聖靈」與「三位一體」。在每位發言人闡述完後,都會有現場提問環節。
  • 佛教的極樂世界去了可以再來,基督教的天堂去了就回不來了
    從大眾信仰的角度來看,佛教的極樂世界和基督教的天堂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人臨終的樂土,不過從佛教的教義來看,極樂世界並不是終極歸宿,只是一個方便臨時的歸宿,而基督教的天堂就是終極歸宿了。佛教的終極歸宿是常寂光淨土,不過對於一般的佛教徒而言,到了極樂世界住一段時間自然就可以到常寂光淨土去了。常寂光淨土過於深奧,並不適合大眾信仰,所以通常就把極樂世界作為終極的歸宿信。極樂世界的教主是阿彌陀佛,天堂的教主是上帝。信仰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人臨終就可以蒙阿彌陀佛的接引去到極樂世界。
  • 聖嚴法師基督教之研究:龔天民牧師送給佛教的「研究」
    玄奘對於譯音不譯義的文句,他有五個原則,稱為「五不翻」(《翻譯名義》卷一)。那就是:1.秘密不翻(如咒──咒非無義而是不用譯義,正如基督教用的Amen相似,心到神至就好。關於這個問題,請參閱拙著《正信的佛教》第二十及二十一篇,以及《學佛知津》的〈為什麼要做佛事?〉。如果以為佛教的薦亡無用,基督教的「追思禮拜」又有什麼用?(根據耶教唯信者或可得救的現論。「追思」的確無用)要曉得,宗教的信念,在這方面是相通的。雖然彼此對此信念的解釋不同,又何妨各備一格,並行不悖?
  • 基督教與佛教的區別,值得一看
    為了讓大家得到最簡單、最準確的解釋,本文由基督教牧師提出十八個終極問題,再分別由基督教牧師和佛教法師回答,確保公正、客觀。佛教:主張眾生平等,緣起論是佛法根本,相信世間萬事萬物由姻緣和合而生、相互依存,故佛教不相信有某個唯一真神在主宰世界;但相信宇宙中有無數鬼神和佛、菩薩存在。
  • 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的起源與對比
    關於耶穌是神還是人,還是半人半神這個問題,基督教吵架都吵得分家了,最後搞出來個三位一體:聖父聖子聖靈。在聖經裡大約可以把他看做能施以神跡的人。  第二,佛陀不是神是人,但是並不能因為他不是神,就否定佛教是一種宗教!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也自稱自己只是人而不是神。  第三,佛教是一種宗教!
  • 信一貫道的困難
    反觀佛教徒就容易得多了,如果問一位佛教徒:「你吃素是宗教因素嗎?」「對,我信佛教,我在慈濟(或佛光山)…。」對方一定立刻肅然起敬:「能夠吃素不簡單,修得很好,佩服佩服!」。吃素對佛教徒而言是一種備受肯定的修行,而吃素的一貫道親卻是邪教或愚昧的代表。
  • 弘法是最大慈善 基督教與佛教慈善觀的不同
    從慈善方面來說,基督教做了很多年,確實做得比較好。但佛教也提倡慈悲濟世,利益眾生,只是更側重精神方面,相比之下,在物質方面做得比較少。不過,這幾十年已是有所改觀,尤其臺灣教界,如證嚴法師創辦的「慈濟功德會」就規模很大。大陸南普陀等道場,也在積極從事慈善救濟事業。在給予眾生物質利益方面,不論基督教做還是佛教做,效果都一樣。所以,我們也隨喜讚嘆基督教的慈善行為。
  • 邪教喜歡打著基督教旗號原因淺析
    打著基督教招牌或從基督教中畸變而成的邪教(或異端)便粉墨登場,讓民眾對基督教本身產生了不良的社會錯覺。  二、「有奶是娘」式的功利信仰及「羊多牧少」監管不力的現實給別有用心的邪教頭目鑽了空子  據有管部門調查,中國基督教會中老年信徒比例極高,超過四分之一,文化程度偏低者,又加上本就因為生活逆境挫折而歸順基督,信仰素質普遍不會很高。
  • 基督教的平安和佛教裡的平安有什麼不同?
    耶穌基督是賜給人平安,特別在從死裡復活後,一再重複:「願你們平安!」而他賜平安的時候是在還沒有離開世界的時候自己講的,所以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那種平安,是與眾不同的。釋迦牟尼死了,沒有復活,所以得勝死亡的那種平安,只有在基督裡才有。
  • 基督教就是與周圍社會妥協後的猶太教,為什麼這麼說?
    一直以來,基督教研究者都流行這樣一個說法,「基督教就是與周圍社會妥協後的猶太教」,這話什麼意思?首先,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與猶太教的一致性。儘管《新約》始終在努力創造新的概念,並植入大量與《舊約》不同的內容和思想,歷代神學家也都竭力地用一些新的解讀方式,把二者間的區別擴大,可是,《新約》仍然被看作是在《舊約》基礎上進行的擴展,而不是創新。
  • ...基督教、天主教「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中國是一個有多種宗教的國家,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是五種主要宗教。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繼續利用宗教反對新生人民政權,進行各種破壞活動。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基督教會有民族自尊心的有識之士做過改變「洋教」面貌的努力,但在舊中國根本無法改變教會人財物的支配權、管理權掌握在外國人手中的局面。
  • 宗教和絲綢之路有怎樣的關係?佛教、基督教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在那個時代,宗教信仰是承諾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因此,各政權為了爭奪領地和子民,往往會利用宗教,使宗教的競爭變為了政治的競爭。01佛教、基督教的誕生回到這部著作中來,在這一章節,作者重點提到了佛教和基督教。
  • 《正信的佛教》第16講丨佛經真的很難讀懂嗎?我們應該以怎樣的順序讀經?
    佛教的大小乘經典,非常之多。至於佛經之有大規模的文字結集記載,是在佛滅度後數百年間的事。雖從律部中可以看到,佛陀時代已有了成文的經卷,例如《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卷四四、卷四八、《雜事》卷四、《藥事》卷三,已有讀經寫經的記載,唯其為數很少。
  • 中國宗教:不講信不信、只問靈不靈
    福建有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我去那旅遊的時候,真的是大開眼界。在小小的泉州,佛教的開元寺、道教的玄妙觀、儒教的孔廟,還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清真寺、關帝廟、天后宮等等,各種宗教建築至今保存完好,就像一個宗教博物館!可以說,泉州在宋朝和元朝的重要性,跟今天的上海差不多。
  • 神學建設|正教克邪 ——邪教喜歡打著基督教旗號原因淺析
    打著基督教招牌或從基督教中畸變而成的邪教 (或異端) 便粉墨登場,讓民眾對基督教本身產生了不良的社會錯覺。 二、「有奶是娘」式的功利信仰及「羊多牧少」監管不力的現實給別有用心的邪教頭目鑽了空子。據有管部門調查,中國基督教會中老年信徒比例極高,超過四分之一,文化程度偏低者,又加上本就因為生活逆境挫折而歸順基督,信仰素質普遍不會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