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青島與海鷗這場持續26年的「戀情」起自一把大米花

2020-12-22 瀟湘晨報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9日訊 初冬時節,越冬海鷗又如期抵達了青島,成千上萬隻海鷗盤旋在海邊,引來眾多市民和遊客駐足,給海鷗餵食、拍照。尤其是在棧橋景區周邊,翩翩起舞的海鷗與人們親密接觸「交流」,人鷗和諧共處的場景成為這個城市一道獨特的景觀。而回溯到26年前,這樣的場景是絕對看不到的,那時青島的海邊還沒有這麼多海鷗,海鷗也不敢與人親近,而這一切都緣起於一場持久而充滿溫情的「挽留海鷗行動」。當年參與這場行動的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如今回憶起來,不無感慨地說「一把爆大米花招來漫天海鷗」。今天讓我們一起聆聽王希明講述那些關於青島與海鷗的故事。

1994年,經過普查後青島記錄在冊的鳥類有378種,然而既然有這麼多種鳥,為啥人們平時很少見到呢?特別是到了冬天更是見不到,像棧橋等沿海一帶光禿禿的,毫無生氣。面對「無鳥之城」的困惑,如何能把鳥類招到人們身邊來,並成為一道城市景觀,也是青島林業部門一直在思考的事情。在學習借鑑昆明和日本的引鳥成功案例後,海鷗作為一種來青島越冬的常見海鳥進入人們的視野。1994年12月1日,青島市鳥類環志站(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前身)和青島晚報聯手率先在全國沿海城市發起了「挽留海鷗」行動。

「挽留海鷗得用食物逗引吧,餵什麼食物,如何投食,這些當初都是擺在眼前的問題。」王希明說,海鷗主要捕食海裡的魚蝦等海產品,如果投食這類食物成本太高,因此當時就將目光放在其他替代品上。通過探討達成一個基本認知,這種食物得能漂浮在海面上,方便海鷗捕獲,當初在李村常見的民間小食品爆大米花成功入選,而投食地址就選在棧橋。

王希明記得清清楚楚,當時棧橋附近飛翔的海鷗稀稀拉拉的,數量很少,而且似乎都很怕人,並不願與人親近。而投餵之初也是困難重重,海鷗不識大米花這種食物,吃的不多,長時間浸泡,大米花就化了,同時大海退潮時露出礁石,人依舊無法與海鷗靠近。在投食了一個月後,無功而返。「當時社會上各種質疑聲不斷,認為挽留海鷗行動不會成功。」然而大家都沒有放棄,王希明通過一段時間觀察發現,棧橋東北側海邊有個排汙口,海鷗經常聚集在這裡啄食吃,於是他們就把大米花撒在這裡,沒想到慢慢有海鷗捕食吃了,發現這個東西可以吃,估計心想「嗯,味道還不賴」,於是這一信息很快在海鷗間傳播開來,海鷗漸漸被食物吸引到海邊。「可以說,青島的海鷗就是被大米花招來滴。」而挽留海鷗行動獲得成功並有了後來的故事。

「我是親眼見證也參與了青島海鷗保護的歷程,從數量稀少到如今數量龐大,從只是遷徙路過,到如今很多海鷗『定居』青島。」說起這段歷程,王希明頗為感慨,26年來,不乏民間公益組織和愛鳥者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保護海鷗的意識,並身體力行,保護海鷗,挽留海鷗,已經成為青島市民的自覺行動。1994年前後,青島的海鷗無論品種還是數量都很少,青島灣只有紅嘴鷗和銀鷗兩種海鷗,僅有2000隻左右。到2007年時,島城海鷗種群發展到9個,數量約5萬隻。如今青島的海鷗種群已經將近20種,數量超過了10萬隻,可以說來青島過冬的海鷗是越來越多了,每年都在增加。

早期,青島的海鷗僅僅出現在棧橋、五四廣場等前海一線。如今,除了前海一線的棧橋、五四廣場、小麥島、沙子口等區域,西海岸唐島灣、顧家島,李村河膠州灣入海口,膠州灣溼地、膠州灣西岸等,都有大量海鷗棲息,海鷗棲息地範圍明顯擴大。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海鷗棲息環境的改善,尤其是膠州灣環境的明顯提升。如今,海鷗在青島已經形成了鳥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係,每年來青島過冬的海鷗越來越多,「定居」的也不少,這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拍攝,人與海鷗共舞的場景早就成了海邊一道獨特景觀,也成了城市精神文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帥/文 劉棟/圖)

【來源:青島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鷗,海鷗,冬季到青島來看你
    1994年12月1日開始,青島晚報與當時的青島市林業局聯合開展了「挽留海鷗行動」。經過26年的保護,島城鳥類棲息的環境明顯改善,來青越冬的「海鷗家族」種群增至十幾種,數量超過十萬隻,一些海鷗還成為了青島的「常住居民」。(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董真)賞鷗看海鷗成冬遊青島必選項每年冬天,海鷗翔集成為了棧橋一景。
  • 來極地海洋世界—酒吧街 餵海鷗嘍|嶗山|青島|青島極地海洋世界...
    白色是冬天裡最具靈氣的顏色  正如飄飄灑灑的白雪  與這冬天裡的靈鳥——海鷗  共成一幅冬日瑰麗畫卷    攝影@ 嶗山特約攝影師 鶴鶴有名  青島與海鷗的不解之緣  青島與海鷗有說不盡的故事  1994年冬天
  • 青島最佳海鷗觀賞地大集合,這個冬天,安排!(附乘車攻略)
    這便是我們特有的「雪景」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們每年這個時候開始便成為了青島一道風景這些海鷗之所以會選擇在青島過冬呢?朝霞與餘暉為大海描上了奪目的金邊海鷗乘風而起,忽遠忽近,騰身在這金色裡攝影 |網友boydwang青島海鷗知多少?
  • 三亞啟動海鷗召回項目 44隻海鷗將由青島運抵三亞
    志願者在餵食海鷗。圖片由青島野生動物救助協會提供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7月2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鄧松)幾十年前,海鷗在海南隨處可見,如今卻難覓蹤影。  但隨著海洋生態環境被破壞,2003年,羅九如退休後重新踏上海南這片熱土時,卻再難尋覓到海鷗的蹤影。「海鷗去哪兒了,還能不能召回?」羅九如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她一邊在各地跑,從萬寧到西沙,尋找海鷗的蹤影,一邊諮詢鳥類專家,探討海鷗引進和繁育方案,一邊聯繫景區等企業,尋求場地和資金支持。10多年間,她的行為打動很多人,她也成為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的顧問。
  • 「原創」青島呼叫AF53!這場懸疑劇,半月內有答案……
    徐克陽介紹,後來他根據拍攝到的翼標信息確認,這隻銀鷗來自距離青島大約2000公裡的俄羅斯貝加爾湖,是2008年由德國的鷗類研究者放飛的。「今年AF53還會來青島嗎?」青島觀鳥人的擔心不是沒有根據。對於年輕的海鷗來說,只要和群體一起,上千公裡幾千公裡的跋涉,平安到達是大概率的事情。但對於年老的海鷗來說,則不是一件易事。
  • 青島火車北站現雛形 形似即將起飛的海鷗
    不但從環灣路上能看到醒目的北客站海鷗造型,從跨海大橋高架路上同樣能看到即將起飛的海鷗。 「目前,海鷗的主體已經全部搭建完畢了,現在進行的是細小部位的組裝,換句話說,就是大結構建好了,現在在進行局部結構的固定建設安裝。」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於海鷗主體的建設全部是鋼結構,也使得站房的建設非常快。
  • 來青島看山,看海,看海鷗!
    這兩種不可融合的景色在這裡似乎神魂相交。嶗山自由嶗山的沒,這其中的韻味,真的是非言語所能表達,非要你自己來了,看到啦,才能有感覺吧。因為不同的人到這裡有不同的感覺,有人是為了看景,有人是為了嶗山的神韻。
  • 乘公交學海鷗知識,青島6路公交開出「賞鷗專線」
    冬季來臨,島城迎來「海鷗季」,前海一線成為市民、遊客出行打卡的目的地,成為青島一道靚麗的風景。12月11日,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6路線「賞鷗專線」正式上線運行,車廂內設立「海鷗知識角」,市民時能夠學習海鷗相關知識,同時增發車次,方便市民出行。
  • 一張地圖,全城賞鷗 盤點青島七大最佳海鷗觀賞地
    對此,早報記者為想要到海邊投餵海鷗的市民遊客奉上一份「史上最全」賞「鷗」攻略,方便大家在這個冬天帶著家人朋友一起海邊賞鷗。統計:來青海鷗種類繁多青島野生動植物保護站高級工程師遲仁平介紹,島城海鷗的種群中,包括紅嘴鷗、黑尾鷗、灰背鷗、魚鷗、海鷗、燕鷗、白額燕鷗、黑枕燕鷗、棕頭鷗、黑嘴鷗、銀鷗等。常見的有紅嘴鷗、銀鷗和黑尾鷗3種。
  • 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成立80年紀實
    >中國網訊 1932年3月,海鷗劇社在革命浪潮的滾滾洪流之中誕生,至今已歷經八十年滄桑歲月。自從1998年5月17日成功演出了《雷雨》、《項鍊》、《深情》、《風雨起兮》等經典劇目以來,海鷗劇社又先後創作和排演了《海之魂》、《他將遠行》、《白毛女》、《我是詩人的女兒》、《暗戀桃花源》、《誰打了我的鴨子》、《山海情》、《戀愛的犀牛》、《夢裡花落知多少》、《愛在西元前》、《放下你的派克式左輪》等一大批優秀劇目,以朝氣蓬勃的青春活力、不懈追求的進取精神和別具一格的藝術魅力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
  • 乘公交學海鷗知識 青島6路車開出「賞鷗專線」
    冬季來臨,島城迎來「海鷗季」,前海一線成為市民、遊客出行打卡的目的地,成為青島一道靚麗的風景。12月11日,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6路線「賞鷗專線」正式上線運行,車廂內設立「海鷗知識角」,市民時能夠學習海鷗相關知識,同時增發車次,方便市民出行。
  • 海鷗劇社:左翼文藝運動的開啟
    1932年4月,國立青島大學物理系學生俞啟威發起組織成立了海鷗劇社。青島大學圖書館管理員李雲鶴、體育幹事王東升以及崔嵬、杜建地等文學青年相繼加入。
  • 海鷗劇社:85年弦歌不輟 依然活躍在海大校園
    這時,只見一位工人跑上去奪過老頭兒手中的皮鞭,憤怒地說:「這孩子快要餓死了,你為什麼還要打她。」老頭流著淚說:「鄉親們哪!我們父女靠賣唱吃飯啊——」在場的人們聽後無不義憤填膺……這是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前身)海鷗劇社在嶗山演出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時的一個場面。
  • 飛翔的海鷗——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伴隨著話劇《視死如歸》中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臺詞,2016年海鷗劇社第31屆「飛翔的海鷗」話劇周活動在全場觀眾的熱烈掌聲中完美落幕。  「飛翔的海鷗」話劇周是中國海洋大學海鷗劇社的傳統活動,每年兩個學期各舉辦一次,每次上演十餘部經典話劇,現場座無虛席。
  • 雙颱風海鷗和風神生成 26號海鷗或西行入南海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颱風海鷗和風神生成 26號海鷗或西行入南海 雙颱風又要來了?25號風神或達12級北上,26號海鷗或西行入南海 2019颱風 消息!據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目前在西北太平洋有兩個颱風活動,其中今年第25號颱風風神 未來對我國沒有影響。
  • 《海鷗食堂》|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在我們談到各自喜歡的地方的時候,才知道北歐是她的「理想之地」,我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一部已經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日本美食電影——《海鷗食堂》。影片裡的女主人幸惠獨自一人在芬蘭赫爾辛基的街角開日料店,堅持用日本傳統食物招待客人,也因為食物在異國他鄉和幾個陌生人結緣。
  • 作為一個青島人,每年去海邊看海鷗好像成了一種習慣
    【作為一個青島人,每年去海邊看海鷗好像成了一種習慣】導語:這個季節,除了可以去八大關踩銀杏葉 還可以悄悄地盼望一下初春的到來 因為海鷗就要陸續抵達青島的海邊啦 每年冬天 大批海鷗會從「外地」飛到青島過冬避寒 第二年四月底又飛回去 。
  • 酥脆的大米花、米花球、米花糖在家就能做,香甜可口,孩子最愛吃
    酥脆的大米花、米花球、米花糖在家就能做,香甜可口,孩子最愛吃。小時候印象很深,經常會在大街上看到有老爺爺在用那種最原始的機品做爆米花、大米花,嘣的一聲,會嚇一跳,但是出來的就是香噴噴的爆米花,大米花,現在基本都看不到了,也很難買到,不如在家裡宅著自己做點吧。
  • 青島第26中學2020年電腦派位情況
    2014~2020年這7年之內,報錄比也有波峰和波谷,其中2014年為最低點,報錄比為1.19:1;2017年為最高點,報錄比為1.91:1。 為什麼青島26中每年的報錄比起起伏伏,年份與年份之間差別很大呢?
  • 2019年26號颱風海鷗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2019年26號颱風海鷗最新消息(登陸位置時間+颱風路徑更新)  「海鷗」位於菲律賓以東洋面  今年第26號颱風 「海鷗」(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14日)早晨5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偏東方約710公裡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3.5度、東經127.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