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第四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研討會即將在北京大學正式拉開帷幕。作為一年一度的中國教育界盛宴,本屆研討會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科研誠信與負責任創新專業委員會、北大—維普學術大數據應用實驗室聯合主辦,並通過「線下主會場+線上分會場(騰訊會議)」的全新模式,探究新時代高校教育評價及人才培養質量改革。
新時代教改的下一站,重塑「教育評價」改革的底座
以日前我國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的指導方針可以略見,《總體方案》就是要從根本上回答「為什麼辦教育、什麼是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
《總體方案》指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麼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麼樣的辦學導向。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時代特徵、彰顯中國特色、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可以看到,「破五唯」對於我國高校教改尤為甚之,關乎國家發展戰略大計!《總體方案》明確指出,改進高等學校評價。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改進本科教育教學評估,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生師比、生均課程門數、優勢特色專業、學位論文(畢業設計)指導、學生管理與服務、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畢業生發展、用人單位滿意度等。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探索建立應用型本科評價標準,突出培養相應專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制定「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突出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主動服務國家需求,引導高校爭創世界一流。改進師範院校評價,把辦好師範教育作為第一職責,將培養合格教師作為主要考核指標。改進高校經費使用績效評價,引導高校加大對教育教學、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等等。
為此,第四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範」研討會,將以「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夯實高質量育人體系」為主題,圍繞「破五唯」的中心目標展開深入研討,以「專業性評價觀、生態性評價觀、發展性評價觀」為藍本,邀請相關部委領導、業內專家學者圍繞高等教育質量評估、教育教學全過程管理、高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學風建設等議題作專題報告。旨在促進具有生態性、專業性與發展性非正式評價文化的形成,進而推動《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真正落地,開拓我國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劃時代的新篇章!
2020年12月5日,坐標北京大學,敲響中國教育界的新時代鐘聲吧!
【來源:遼陽市科技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