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秋季是個坐月子的好時間,氣溫沒有那麼高,身體也不會大量的出汗,就算全身裹著厚重的衣物悶在房間裡,也不會太難熬。
不過,雖然秋季坐月子好像看起來很享受的樣子,但如果產後寶媽們沒有做好護理,還是很容易讓本就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的。
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秋季坐月子,寶媽都需要在哪些方面需要特別注意。
晚上注意保暖
秋季早晚溫差大,尤其是晚上的時候氣溫特別低,而作為不能受涼的月子媽媽來說,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關閉門窗,避免受風受涼。
另外,也要注意蓋加厚一點的被子,並且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水暖毯。
寶媽們完全不用擔心水暖毯會有輻射,因為它採用的是水電分離、以水傳暖的設計,沒有電輻射,而且即便寶寶尿床也不會有觸電風險,讓寶媽可以放心使用。
及時更換衣物
由於秋季的氣溫多變,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的,而這樣的變化很容易讓人感冒生病。
所以,寶媽們要根據氣候的變化及時的更換衣物,在中午溫度高的時候可以穿比較薄點的棉質衣物。
在早晚氣溫冷的時候別忘了適當的加外套來禦寒,以免受涼。
進補不宜過度
秋季是個豐收的季節,有著很多美味的食物,再加上秋季沒有那麼熱,對於月子媽媽來說,食慾也是大增,正好是滋補的好時期。
不過在進補的時候,要注意的是,進補並不是越多越好,應適當進補,多則容易營養過剩,反而對身體不利。
而且,秋季應當加一些滋陰的食物,因為空氣溼度低,氣候乾燥,寶媽很容易上火。
所以,除了喝魚湯、雞湯、豬蹄湯外,也可以喝銀耳湯、梨子水等。
儘早下床活動
剛生完寶寶,寶媽們的身體都很虛弱,所以大多會在床上靜養,但這樣的方式並不利於產後身體的恢復,反而還很容易造成腸胃蠕動減慢,引起產後便秘等。
再加上生完寶寶後,腹部肌肉鬆弛,每天大量的補充營養,很容易就會造成脂肪堆積,影響美觀。
所以,產後寶媽要儘早下床活動,但動作要輕緩,運動量要小,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以免體力不支。
即使秋季坐月子沒有太多的限制和約束,但寶媽們也不能大意,遵守這些注意事項,才能讓自己的身體儘快恢復,同時也能遠離月子病的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