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剖析】其實在職場中,我們經過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領導隨著職位的晉升,責任也越來越大。領導想的是加這麼會班就要加班費,格局和境界太小,領導站在高的角度往下看,就不應該給加班費;而員工站在低的角度往上望,我用的都是自己的時間做公事,憑什麼不給加班費。領導嫌棄員工沒有拼搏精神,員工埋怨領導不為員工著想,領導不想給加班費,員工又不想加班,兩者就陷入了矛盾中,這個加班費到底該不該給呢?
領導為什麼不想給加班工資?01 想培養下屬主人翁意識:
領導想要培養下屬的主人翁意識,不要把工作只當工作,而是要當成事業來做,不要以時間為上下班的節點,而是以事情的完成程度來核算。
如果員工晚上加會兒班,都要核算加班費,就會引導有些員工為了加班費而加班,降低工作效率,將員工行為導入消極的一面;
而作為公司的員工,如果多做一點事情就要給錢,領導會覺得把任何事情都導向了利益,不僅不利於團隊的管理,也會造成以後不給錢,員工不做事的情況;或者突然部門增加工作要求和工作任務,員工就會抱怨加了工作不加錢的情況,這種情況會傷害團隊氛圍,所以領導認為偶爾的加班就是奉獻,不提倡給加班費。
還有,當員工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不是自己解決,而是找到領導者問這件事怎麼辦?把問題拋給領導,甚至說這個事情不該我做等,也讓領導覺得員工的自我意識及責任感欠缺。
02 員工日常工作不飽和
你剛才也提到了,最近員工才給領導提要加班費,說明這種加班只是偶爾行為,從公司日常來說,員工都是準時上下班,一是大家工作效率都很高,當然這種現象畢竟不多見;二是員工日常工作飽和度並不高,平時上班8小時,可能有2-3小時都處於空閒的狀態,領導心中也非常清楚,突然增加的工作任務,讓員工加了幾次班,員工就給領導提要加班費,領導肯定不同意。
領導想:「大家平時空閒時間這麼多,我都沒說你們,加了幾次班,就要給我提加班費,一點都不懂得感恩。」幾次加班又算得了什麼。
03 想打造敬業的文化
領導想在部門打造積極奉獻,努力拼搏、敬業的文化。敬業就是今日事今日畢,尊重自己的工作,並滿腔熱血地投入其中,對工作盡職盡責,只要工作需要就必然全力以赴;而宋朝朱熹也說了:「敬業就是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很多領導者希望員工像自己一樣拼,以完成工作為目的。
這其中,以阿里、華為、網易等公司為例,華為平均下班時間集中在23:00,網易下班時間在21點左右,阿里下班時間集中在22:00,這些公司的員工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無條件的加班,日常正常加班的情形少之又少,有人說他們的工資高,工資高不是因為加班多,而是因為能力夠;所以我們發現很多人牛B,其實身上都有加班加出來的味道。
員工為什麼要提加班費的事情?01 工作時間與薪酬對等
管理上有一句話,老闆買的就是員工的時間,員工上的是計時工資,認為工作時間應該與薪酬對等,我既然每天上8小時的班,就應該跟我發8小時的錢,超過時間就應該額外跟我算加班費,工作就是來賺錢的,不要跟我說奮鬥、奉獻,沒有錢所有的奉獻都是空談,而且加班費也是正常付出勞動的所得。
02 避免領導老是讓加班
本來一個正常的會議,1小時就能結束,偏要開到3小時,多出的2小時不僅耽誤工作,而且還要用自己業餘的時間來填補,最主要的是這個會議與我好像沒多大關係;如果我不要求加班公司的話,領導會覺得每次都把事情拖到明天,我們只有加班才能彌補領導的埋怨,
03 員工收入水平不高
收入和能力一定成正比,一個月入5000的人,除掉日常開支,餘留的部分就很有限,相對於月入2W的人來說,要讓員工不在乎額外的加班收入,是不太現實;
公司的薪酬水平在市場競爭力弱,員工在公司能夠拿到的薪酬,在其他公司也能拿到,如果員工的收入水平在市場的75分位以上,員工不會心生抱怨,也不會在乎這點加班費;
如何在員工和領導之間達成一個平衡?01 要把員工當人看
將心比心,你對員工好,員工心理會感受得到,而不是把員工當工具。領導與員工之間除了工作上的交集之外,私下沒有其他的互動,如何建立員工的信賴感?如何建立團隊的歸屬感?領導與員工之間要真心換真心,真心為員工著想,員工才會心甘情願地對領導的安排無怨言。
02 要讓員工明白為誰做
《高效執行4原則》這本書中,寫到了一個針對員工的調研,其中有超過81%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部門的目標是什麼,更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最終產出的成果是什麼,一個沒有共同目標的團隊,自然大家就不會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更不可能在員工心中建立內心的驅動力,而內心的驅動力就是員工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擁有內心驅動力的人會積極做事,主動承擔,而不是以時間為分界點。
員工剛進公司的時候,充滿著動力,即使工作任務多,加班時間長也不抱怨,是因為新員工內心有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驅動力,就是快速讓領導、同事認可你。
03 建立加班制度與文化
自己處理日常工作的原因加班,不核算加班費,領導臨時安排或者工作之外的事情,可以核算成加班。
加班也不一定都是用金錢兌現,也可以採取調休的方式兌現員工的加班時間,很多公司其實都有加班文化,這種文化不是公司提倡形成的,而是員工自然而然形成的,華為、阿里、網易這些公司員工的加班程度之高,也是這些公司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04 用未來的眼光看現在
我們與其糾結與加班費給不給,不如把事情做好,把效率提升,把自己技能增加,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在,不要用現在去看待未來,因為如果你想的是收入5000,只做5000的事,做多了感覺自己吃虧,做少了會給領導抓住話柄;那麼你會發現幾年之後,你還在五六千的工資徘徊,除了年齡的增長,其他都沒有增長。
總結:有一句話老話叫做:「八小時內求生存,八小時外求發展」,對於創業公司來說,即使下班也會經常處理公司的事情,員工只有和公司共同成長,才能在未來公司發展中分得一杯羹;加班費有沒有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能力有沒有成長,價值有沒有增加,只有自己的提升才能帶來收入的暴增,而不是加班費的增加帶來價值的增加,相對於未來收入漲幅來說,加班費也就不值得一提。
(本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