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資收入真的很低嗎?那你可能是想錯了!
眾所周知,教師是社會上一個很廣泛的職業,雖然很多人都覺得教師的工資低,覺得當教師又辛苦又累,還拿不到一個可觀的工資,因此很多教師也是叫苦不迭。但是教師的工資收入真的很低嗎?為什麼每年還有那麼多考生報考師範類專業呢?
-
在中國,中小學教師薪酬待遇真的很低嗎?
如果我們國家真的大幅度提高了教師待遇水平,教育入職門檻,大幅度改善了從教人文環境,「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
-
月入2000工作最拼卻是中等收入群體?不!中等收入群體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5日,月入2000元-5000元的群體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定義一下子刷爆了朋友圈,仿佛大家一瞬間都是在質疑這個定義,2000-5000元的怎麼就算是中等收入了?都不夠自己花還中等收入?2000元-5000元到底算不算中等收入?
-
在中國,中小學教師的工資真的很低嗎?那為什麼教師們不改行?
中小學教師的待遇是不是非常低?為啥有人成天要求給教師漲工資?客觀的說,不算很低,否則早就改行了,但也不算高,就維持在一個讓你勉強維持生計的境地。但是為啥要說教師工資低,或許是基於以下三個原因。因為教師工資是地方財政負擔,東部省份和中部、西部省份相比,老師的差別天壤之別。甚至一個省之內,不同的地域差別也很大。有錢的,儘可能就多發,沒有錢的,能不發就不發。我在很久以前就領悟到:教師這個行業,其實是經濟的附屬品,經濟好的話,教師待遇會很高,所謂倉廩足而識禮儀,但經濟不好的地方,教師就是臭老九而已。
-
如何理解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會議公報提出了2035的遠景目標,其中明確要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對此該如何理解?我們嘗試進行討論。中等發達國家人均GDP是什麼水平?做到這一步,中國就達到中等發達的水平。這是我們的雄心壯志。目標不高,但做起來可不容易。」[1]如果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四千美元的表述以及當時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我們認為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能指發展中國家中相對比較高的水平,上限可能是高收入國家中的較低水平。
-
未來教師待遇將逐步提高,教師成為高收入人群!是真的嗎
湖南教師資格成績入口已開通,有人歡喜有人愁,從考試人數來看,近些年選擇做老師的也越來越多,隨著國力的強盛對教育的投入也越來越多,有人說教師將成為高收入群體,畢竟社會的發展,教師的概念也在拓寬,不僅是指在學校傳授學業知識的代名詞,更是涵蓋多個學生領域,教育行業發展潛力不可估量,事實真的如此嗎
-
在日本,時薪達到63元,年薪達到27萬!這種收入水平真的多嗎?
如果今年日本政府確定了明年最低工資的上調方案,那麼在東京最低時薪將達到1000日元。以現在的匯率來看,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3.6元。在中國,打工一小時能賺64元,真的是挺讓人羨慕的。那麼在東京,1000日元的時薪真的多嗎?上海蘭州拉麵的價格在15到30元不等。
-
有哪些工作看著體面,實則收入很低?網友:無非就是這3種
有哪些工作看著體面,實則收入很低?網友:無非就是這3種我們其實知道,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看起來不體面,但是工資很高的工作。像我的一個叔叔,在北京開了一家飯店,但是賺得盆滿缽滿,在北京有房,還在倫敦買了一套別墅。沒去北京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個叔叔開的是那種星級飯店。
-
為什麼大學教師收入很低?
無論是在四五線城市的學校,還是一線城市的學校,大學教師的收入雖然談不上高,但是也不算低,最多可以說是個中位數。而且,在大學裡面,收入低開高走的情況很多,剛開始收入不高,如果會做科研,申請項目和發表論文厲害,收入長得很快。
-
義烏教師年終獎9萬元,收入已超公務員,網友:配拿這麼多錢嗎?
據「金華晚報」微信公眾號9月10日教師節當天報導,金華市教育局消息:「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一規定,金華市已基本落實,各縣(市、區)都積極穩妥做好經費預算,制訂教師待遇落實實施方案,加快建立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
-
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大學教師角色的轉變
面對各行各業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的呼聲,高等教育不能被動適應市場勞動力需求的走向,由於高等教育具有滯後性,對社會的需求應該具備前瞻性並進行主動的引領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與此同時,中等收入陷阱背景下,高等教育領域受到商業化滲透加重,在學術生態方面產生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是跨國中等收入陷阱必須面臨的事實。高校教師需要進行角色的轉變,通過個人的努力、文化和制度建設上的共振,完成歷史交給的使命。
-
張永軍: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能否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一、「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兩個時間節點的發展目標及相關討論《建議》提出了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議》的說明稿中提出,「到『十四五』末達到現行的高收入國家標準,到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是完全有可能的。」
-
私立小學教師:入校以為收入低待遇差,看到兼職收入瞬間清醒了
【導讀】現在很多人都在傳,老師這份工作雖然算得上是鐵飯碗,但收入是真的低。特別對於小學老師來說,如果不是在高級的私立小學任教,公立學校每個月的薪資超過5000的人,不足20%,而且對於教師來說,想要漲工資也是非常難的。但是在現實中,小學教師的收入真的很低嗎?
-
2017年中國中等收入群體數量 中等收入標準計算
專訪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我國中等收入群體超3億人,到2050年有望達到9億人以上 文章導讀: 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的規模到底有多大? 基於多年研究,蘇海南對中國中產階層做了嚴格界定:家庭人均收入和財產處於社會平均收入水平與較高水平之間、生活水平達到小康與比較富裕之間、從事職業和所受教育程度多數居於社會中等層級及其附近的社會群體。
-
國內教師工資收入排名曝光,上海僅第三,河南排名意外
有人說教師工作輕鬆假期也多,月入過萬的比比皆是;還有人說,身邊幾十年教齡的老師,大多數人的職稱都非常低,每月收入也不過是兩三千塊而已,連養家餬口都成問題,有些年輕男教師甚至辭職考公務員轉行了。教師的收入真的很低嗎?
-
教師工資真的低嗎?網友:除了打卡工資,還有各種補貼
教師工資真的低嗎?近些年教師的工資是在不斷增長的,有的地區增幅比較大,有的小一些而已,教師的收入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多時候都是曬每月的打卡工資,就一兩千的,看上去確實是很低,但其實這只是教師工資組成的一部分,還有作為的工資另一大部分的年終獎金及各種補貼似乎被忽略了,這一部分的工資一般都在小几萬,平均下來一個月也有兩三千左右,這只是對於一些小城市來說(不排除部分偏遠地區確實低)。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教師工資一年少則也有十來萬,這也是這些地區教招考試競爭激烈的原因所在。
-
復旦大學教授工資單曝光,收入比不上中學教師?網友:額外收入多
一直以來,「大學教師發多少工資?」是人們頗為好奇的事。在人們印象中,能當大學教授的人都是各自學術領域內非常牛的人物,他們的工資自然是非常高,最起碼要比中小學教師的工資要高。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據了解,像上海中學、深圳中學這樣的中學名校,其中許多教師的工資達到了年薪30萬。不算中學名校,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教師在工作十幾年、評上高級職稱之後,到手的工資也少不了八千多。復旦大學教授工資單曝光,收入還比不上中學教師?對此,許多網友表示:大學教授不靠死工資,他們額外收入多!
-
上班族可以考教師資格證嗎?是否能兼職收入?
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教師的許可證。即是說只有考取了教師資格證,才可從事教師崗位的事業,也就是教育部明文規定的「持證上崗」。這時候就有不少疑問了,教師資格證只有師範生才可以考取嗎,或者只有在校生才可考取嗎?上班族是否考教師資格證呢?
-
上海教師的薪資待遇如何?教師透漏收入後,網友評論炸鍋了
要知道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各行各業的資金水平都比其他城市略高一些。教師的薪資待遇應該也會不錯。有一名上海的資深教師和我們透露道:平時的工資不算低,底薪大概5000多,加上月底的提成,加上其他的福利,一個月大概能有小1萬,有時候帶一下補習的同學,賺的就更多了,這樣下來一個月也有1萬多的收入。網友看到這樣的留言紛紛炸鍋了,沒想到,一線城市的高中老師收入居然如此之高。
-
46%北京人進中等收入階層 已達2020年全國水平
《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資料圖片 中廣網北京8月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2011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北京和上海的中等收入階層規模較大,分別達到了46%和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