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樟樹市人民政府招待所,珍藏著一張鄧小平交夥食費的發票 存根,這張編號為0005776的發票存根,上面寫著:鄧小平等2人,交來 夥食費0.64元,糧(票)6兩。看著這張發黃的發票存根,使人不禁想起 了鄧小平謫居江西時在清江縣(即現在的樟樹市)革委會招待所用餐的情景。1972年11月12日,「下放」在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勞動改造 的鄧小平,被獲準到樟樹、吉安等地進行參觀訪問。
上午十時左右,鄧小 平偕夫人卓琳和生活秘書黃文華、警衛李樹林及司機一行五人,乘坐伏爾加轎車來到了素有「藥都」之稱的樟樹。這是鄧小平適居江西三年多以來 的第一次出行。負責接待鄧小平的清江縣革委會副主任陳祉川簡單地介紹 了該縣的工農業生產情況後,隨即陪同鄧小平去參觀縣城南郊的江西鹽礦。鄧小平對鹽礦工人的辛勤勞動很感動,他說:「江西過去缺鹽,紅軍在井網山時就沒有鹽吃,如今有鹽了,老表有鹽吃,這非常好!」
已到了吃午飯的時間,鄧小平從鹽礦回到縣招待所,稍事體息,就開 飯了。陳祉川問鄧小平喝點什麼酒,鄧小平立刻笑著答道:「到了極樹,當 然喝你們的四特!」兩瓶醇香玉潔的四特酒擺上了管桌。席上的話題,主要是談四特酒。鄧小平一邊細細品嘗杯中的四特,一邊饒有興致地向陳社川等人詢問四特 酒名稱的來歷。在座者便你一言我一語地打開了話釐子,有的說因此酒有 四個特點而得名。
有的說是表示特別優質,東西南北無不喜之;有的說此 酒的創始人為防假冒,便在酒缸和酒瓶上貼著四個「特」字…誰是誰非, 爭論不體。面對這種情況,鄧小平露出一位長者所獨有的慈祥寬厚的微笑。鄧小平喝酒時很少吃葷菜,只吃一點用麵粉的油炸小魚和時鮮蔬菜。陳社川望著鄧小平喝四特時那陶醉的神情,情不自禁地問:「小平同志,您 覺得我們這四特的味道如何?」
鄧小平端起酒杯,深深喝了一口,滿意地回答:「很好,很合我的口味, 四特四特,味道獨特,名副其實。」鄧小平不但自己喝、還多次向陳社川和 在座的人員勸酒。他笑逐顏開地說:「這酒好,這四特好,你們年輕人要多 喝幾杯,多喝幾杯!」酒興過後,鄧小平和卓琳各吃了一小碗飯。鄧小平邊吃飯邊誇獎江西 的大米好,煮的飯香。吃完飯後,鄧小平不顧陳社川等人的再三動阻,執 意按規定交了夥食費和糧票。
下館子吃飯,最怕的是餐飲服務員「衣帽取人」「看人下菜」,對待顧 客不是一視同仁;或者「雁過拔毛」「宰你不商量」;甚至態度冷漠、粗暴、 無禮。曾擔任過上海市市長、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主席等職的陳毅,就 遇到過這樣一件事 1949年5月,陳毅任上海市市長。上任不久,他就深入基層摘調查研究。有一天,他到一個單位了解情況,辦完事後,與警衛員小王一起步行住回趕。
勞累了一天,肚子有些餓了,陳毅對小王說:「走!我們下館子去。」兩人在街上進了一家小飯店,剛一落座,一位五十開外的男服務員股 勤地招呼說:「兩位客官,想吃點什麼?」陳毅說:「來兩碗陽春麵,多放些 辣椒。」服務員吆喝一聲:「好哩!·十!兩碗陽春麵。」頃刻之間,兩 大碗鮮香的陽春麵端上桌來,兩雙筷子擺得整整齊齊的。陳毅一看,嗬!碗裡的麵條裝得滿滿的,辣椒放得多多的。
心想,這家小飯店不錯。兩個人正吃著,進來一位鄉下人打扮的老漢,在陳毅對面的桌邊坐下。老漢叫了半天服務員:「掌柜的,請來一碗陽春麵。」服務員好像沒聽見似的 好不容易來到老漢桌前,不耐煩地喝道:「你喊喊什麼?」老漢不厭其煩地 重複道:「請來一碗陽春麵。"」「好哩!·十一「!一碗陽春麵。」只見服務員 向廚房吆喝了一聲,然後去幹別的事去了。過了一會兒,老漢的陽春麵端上了桌。
陳毅見那碗面清湯寡水的沒多 少麵條,分量只有自己碗裡的一半。他的眉頭皺了起來,放下筷子對服務 員說:「你過來。我就是陳毅,你剛的··十和·十-『說給我聽啊!是啥子意思?」服務員這才知道坐在面前的是市長,不禁惶恐起來,紅著 臉說:「一十是幹」字,代表幹部;'十ー」是土字,表示土巴佬兒,陳毅道:「哦,我明白了,這是你和廚房大師傳約定的暗號,看到幹部 模樣的人就喊『一十',飯菜的分量給得多些;看到土巴佬兒就喊『十一』飯菜的分量就給得少些。」
你去把你們老闆叫來。」飯店老闆來了,連忙賠不是。陳毅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幹部和普通百 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你們辦飯店,一定要誠實守信, 顧客至上,童叟無欺、官民無欺啊!」短短的幾句話,說得老闆和服務員 都低下了頭。後來,陳毅多次派人來暗訪,這家飯店再也沒有出現過以上情況。
四特酒味醇甘香,陽春麵童叟無欺,你都喜歡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