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陽春麵 程向紅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習抓住文中的線索和關鍵語句,體會人物情感和作品主題。
(二)過程與方法
從尋找文章中反覆出現的語句入手梳理文章的情節,進而學習小說鑑賞的有關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小說所體現的相互幫助、不輕易向命運屈服、勇於迎接挑戰的精神,體會社會的溫暖和人間溫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在品味反覆出現的語句的基礎上,品味小說中的精彩細節。
(二)難點
理解小說的主旨。
【教材分析】
本文所在單元的主題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現代生活日益緊張的生活和日益沉重的壓力,使很多人忽略了身心的調節和放鬆,忽略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和諧與相互的關懷、幫助。而其實,不論親疏,我們社會人都需要相互的理解與包容。日本作家慄良平的《一碗陽春麵》選取了在北海道一家麵館中的一個特定場景——在四個大年夜裡母子三人四次吃陽春麵,通過他們在遭受厄運後仍然積極面對生活、勇於迎接磨難、相互扶持、最終度過難關的經歷,在刻畫了一位偉大的母親的同時,還傳達出社會的溫暖和人間溫情。這是一篇讀來讓人心中充滿溫暖的小說。
本文屬於淺易的文章,對於高中生來說,閱讀難度不大,惟其如此,教學上反而難以把握。因此,從學習小說要掌握小說的三要素這一角度出發,所以可以試著從簡單易行的文章尋找中反覆出現的語句入手,先梳理文章的情節,在此基礎上再分析、鑑賞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從而理解小說的主題思想。
【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請同學回憶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自己與家人在外吃飯的經歷。
現代生活,人們生活的改善,使在外吃飯已成為生活中的必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常態,學生一定有話可說。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既能創設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又能從學生已有感受的角度迅速切入主題。讓學生以自己的情感體驗作為一個基點來理解文章中母子三人的吃麵經歷,目的是為了使學生進入母子三人的情感體驗中,這對於文章主題的理解有一定的幫助。
2、感知全文,了解大意,了解故事情節。
(1)全文很長,請同學概述小說內容。
父親死於交通事故,生前欠下大量債務。為還債,母子三人大年夜也只能合吃一碗陽春麵。在三人的努力奮鬥與互相支持下,十多年後,債務終於還清。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
文章雖然較長,但文字較淺顯,對於概括故事情節難度不大,但要注意文字的簡潔。由於這篇小說的情節很是引人入勝,學生能夠一口氣看完並留下不淺的印象,所以概括起來比較容易操作。這一環節意在引導學生對全文的內容能整體感知和把握,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述能力。
(2)根據小說情節發展,找出四次吃麵的場景描寫。
開頭-15自然段:第一次吃陽春麵,設置懸念。
16-30自然段:第二次吃麵場景,積累懸念和氣勢。
31-67自然段:側面點出家庭遭遇,表現積極積極進取精神。
74自然段-結尾:十年後第四次吃麵,凸顯主題。
小說的框架是由四次吃麵串成的,找出四次吃麵的場景描寫既是從小說的角度而設,也是為理解主題作準備。而實際上,找到四次吃麵的場景,也就是找到了故事的基本情節。所以這一二兩個環節是相輔相成的。
3、細讀品味,從人物描寫感知人物性格和精神,感受整個社會環境。
對四次吃麵的描寫進行比較:
(1)語言——主要是母親的語言,四次吃麵發問言詞的細微變化。
……唔……陽春麵……一碗……可以嗎?
……唔……一碗陽春麵……可以嗎?
……唔……二碗陽春麵……可以嗎?
唔……三碗陽春麵,可以嗎?
一碗-→二碗-→三碗
陽春麵……一碗-→一碗陽春麵……-→二碗陽春麵……-→三碗陽春麵……
陽春麵數量的增加表示境遇的好轉,母親語序的變化、停頓的減少說明難為情的情緒的改變:由很不好意思、羞於說出口,到坦然、自然地面對他人,其實也是能正確正視自己要面對的磨難的過程。
小說中這部分描寫對比來看更覺精彩,把人物的內心刻畫得栩栩如生,如能仔細體會,對領會作品的主旨幫助很大。學生學習小說,就要鍛鍊從語言描寫中體會人物的心情和處境。
(2)外貌描寫——母子三人的衣著打扮的變化。
三次,母親穿的都是那件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短大衣,這大衣到後來都褪了色。而兩個孩子開始都穿著嶄新的運動服,第三次的時候,弟弟穿起了哥哥的舊衣服。最後一次,孩子西裝筆挺,母親身著和服。
說明母親愛孩子,孩子也逐漸懂事、能體諒母親了。最後一次的外貌描寫,點明了他們生活境遇的徹底改變。與文章的語言描寫一樣,這部分描寫也是對比來看更覺精彩。
外貌描寫也是品讀小說不可忽視的地方。因為人物的外表,與他們的身份、環境、生活、習性息息相關。
(3)老闆夫婦四次接待這幾位客人時的表現。
第一次:多給了半碗面;第二次,將熄滅的爐火點起來;第三次,為了少收50元錢而收起了價格板,獲知母子三人的不幸遭遇後,他們面對面蹲著掉淚;每一次,老闆娘都以一句「謝謝,祝你們過個好年」送走母子三人。這是一種祝福,帶著與寒夜相反的溫馨。
小說中的精彩細節,不僅包括對母子三人的描寫,還包括對麵館老闆夫婦的描寫。這兩個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使作品主題所反映的內涵擴大到了整個社會的層面。店老闆夫婦是芸芸眾生中的兩個小人物,正是以他們為代表的社會,構成了生活中溫暖人心的一個群體。也是母子三人艱苦奮鬥過程中隱藏在背後的但卻又是強有力的後盾。
(4)店老闆夫婦將母子三人坐過的二號桌定為「預約席」,並讓它出了名,成為「幸福的桌子」,這說明了什麼?
這是老闆夫婦對自己的激勵,也是對母子三人和幸福未來的期待。
通過對二號桌的描寫,表現了許許多多不相識的人們對於母子三人的遭遇的同情,對於他們的奮爭的讚許。因為有這麼多人對二號桌的稱許、追捧,才使我們更加意識到,母子三人的奮爭不是孤立的。社會上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構成了小說不可忽略的社會環境。
對「二號桌」的這段描述,看似游離於主題之外,其實是對主題的加強。引導學生關注小說中這樣的情節安排,對於他們更全面地歸納主題有幫助。
4、小結
怎樣理解小說的標題和主題?
「一碗陽春麵」構成了全文的線索,將人物、情節、環境貫穿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另外,在大年夜吃麵的溫暖場景,更寄託了吃麵者對新春、對未來的憧憬。這母子三人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一年又一年地來到了北海亭麵館,雖然「怯生生」,但是有勇氣三人合吃一碗陽春麵。這樣的典型情節使這「一碗陽春麵」具有了團結、不屈、向上、奮爭等多種美好的含義。
閱讀小說,要把握住小說的三要素:環境、人物和情節。本文根據人物、環境和情節,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題:在母子三人奮爭的過程中,母親的親子之情、兒子對母親的孝敬之情以及兄弟友愛之情,通過四次吃陽春麵表現得淋漓盡致。陽春麵給了他們寒冬裡的溫暖,但堅強、團結和社會的溫暖,是這個弱小家庭從逆境走向光明的更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由此歌頌了在逆境中頑強、團結、奮爭的重要性,揭示出團結奮鬥者必能成功的生活哲理。
【推薦閱讀】
歐•亨利《麥琪的禮物》
餘華《活著》
【板書】
一碗陽春麵
第一年 一碗 設懸念
第二年 一碗 蓄勢 自我奮鬥
第三年 兩碗 解懸念 〓〓〓 幸福
十年 (空白) → 「二號桌」→社會溫暖
第十四年 三碗 高潮
附:作者簡介
慄良平,本名伊藤貢,日本著名作家、演講家,昭和十八年(1943年)5月出生於北海道砂道市,高中畢業後先在醫院當職員,曾經從事過十多種職業。他一面收集日本民間傳說,一面從事文學創作,寫了大量童話和小說。他的小說受民間故事的影響,情節曲折居多,並富有懸念。《一碗陽春麵》是他的代表作,發表後即受到廣泛的好評,並廣為流傳。
《一碗陽春麵》原名《一碗清湯蕎麥麵》,創作於1987年。在日本,該作品的出現被形容為掉進了「一億滴淚的海」。韓國三星集團會長更是一再向員工大力推薦,號召大家學習作品中母子三人面對逆境堅忍不拔的精神,和麵館夫婦經商所體現出來的人情之美。在中國,這一作品1989年曾被《讀者》縮寫後刊載,「所引發的反響幾乎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至今仍被《讀者》總編彭長城認為是該刊自創刊以來最感人的作品之一。2000年,由日本拍攝的同名電影曾經在中央電視臺6臺播放,電影中文譯名為《一碗蕎麥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