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為先,雲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讓他的腦神經第一反應是石衛線,一條專門從市區到金山的短途大巴線路,後來在長樂路上的一排有年代感的房子裡找到了她家的招牌,才知道是食為先這三個字,門面不大,專做本幫菜。這一排聯體小洋房開著不少的餐飲店,在街邊梧桐樹的映襯下,顯得並不起眼。就好像是人家裡的門面,有下沉式的店面,也有像食為先那樣,需要走幾步石磚砌成的樓梯,店門就好像尋常百姓人家的家門。給人以一種私房菜館的味道。
2020年的大冬天,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對於雲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那天中午天氣特別的好,陽光灑進老式的窗戶,照亮著木質地板,溫暖。雲知道這家店全因為店對面的上海新錦江大酒店,作為酒店的員工,都知道這家店。所以雲準備嘗試一下,可當雲推開店門時,裡面只有2位服務人員抱著水熱袋取暖,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原因,生意不怎麼樣,空調也懶的開。看來雲要包場了,點了一碗陽春麵,等面上來後,雲讓服務人員再拿了一個同樣大的空碗,服務人員有點差異,雲熟練地把陽春麵放入另外一個空碗中,然後打開桌子上的佐料來,是這家店特製的辣醬,然後用小勺取了一點辣醬,放進面中。然後快速地用筷子攪拌,熱氣騰騰的拌麵讓雲吃完一陣暖身。最後再喝兩口湯就走了。自從第一次光顧這家店後,雲成了這裡的常客,他吃麵的方式也挺特別,讓服務人員記住了他。這家的陽春麵從開業至今,雖然三十年過去了,但從來沒有漲過價。
2021年的大冬天,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對於朵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朵經常出差,住在食為先對面的上海新錦江大酒店,因為酒店地理位置優越,13號線淮海中路站3號口就在酒店對面。那天中午下著小雨,對於上海這座城市來說,有雨的冬天更冷,這種冷比北方的乾冷更冷到骨子裡。朵不想走遠,便在大眾點評網上搜索附近的店,發現這家店的排行榜前五名裡的菜餚裡居然有陽春麵,她覺得很有趣。所以朵光顧了這家店,點了一碗陽春麵,她就把湯喝完,留下了面,這讓服務員有些驚訝。然後每次出差,朵都會來這家店吃一碗陽春麵,每次都只喝湯,把面留下。原來朵覺得這湯很好喝,和服務人員了解了後才知道這湯不是普通的只加了蔥花和豬油的湯,而是秘制的高湯。同樣,自從第一次光顧這家店後,朵成了這裡的常客,她吃麵的方式也挺特別,讓服務人員記住了她。
2022年的大冬天,新冠病毒疫情的硝煙已經過去了,市場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食為先地方雖小,但是每天都有人流光顧,那天中午,天很陰冷,朵走了進來,發現只有一個空桌,便坐了下來,服務人員便心領神會,對著廚房說,來一碗陽春麵。雲大概2分鐘後也推門而入,發現只能和朵坐在一張桌子上,兩人面對面,服務人員也心領神會,對著廚房說,再來一碗陽春麵。當朵和雲都吃完準備起身時,朵發現雲還留著一大碗湯,而雲發現朵還留著一大碗面。兩人會心一笑。似曾相識燕歸來,雲紳士地為朵開了門,此時,片片雪花飄落,在梧桐樹的縫隙間穿梭。朵對雲說:是你下的嘛?雲說:是你讓我下的。
當食為先老闆知道了朵和雲的故事,那張用A4紙列印並塑封的面單,把陽春麵改為了一面之緣,並在店裡放著一塊小黑板,上面用粉筆寫下:朵&雲,一面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