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對孩子學習動機的三大影響忽略不得

2020-12-25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父母對孩子學習動機的影響

1.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美國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1968年他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各帶著一個實驗小組走進一所普通的小學,對校長和教師說明要對學生進行「發展潛力」的測驗。她們在6個年級的18個班裡隨機地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後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並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展潛能的學生,並再三囑託教師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注意長期觀察。8個月後,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係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現象被稱為「期望效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要求、態度和志向。傅茂生在試論家教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中提出:美國心理學家凱爾和赫爾賽等人曾對一組打算上大學的男孩和另一組不打算上大學的男孩進行了調查研究和比較。結果發現:父母的期望和管教具有壓倒一切的影響,孩子們的學習動機大體上反映了父母的態度和信仰。不希望上大學的家庭有如下特點: ①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只要過得去就可以了;②他們因為有固定的工作而感到運氣很好,認為兒子將來大概也差不多,何必去多考慮;③從未想到過自己的孩子有上大學的可能,對大學認識模糊。而希望上大學的孩子的父母有如下特點: ①他們深知社會上的等級,希望上升到更好的社會地位,並認為社會職業是按教育程度分等的;②相信自己缺乏教育是成功的障礙;③他們一貫地、經常不斷地鼓勵自己的孩子認真學習,準備上大學。在我國,不同家庭對兒童學習上的要求,也有類似的影響和反映。

為了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動機,作為家長來說,要提高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對孩子的學習保持較高的期望。

2.父母的榜樣作用

動機是有感染力的。父母是孩子學習動機的榜樣。如果父母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學而不厭,以極大的熱情和興趣從事自己的職業,就對孩子留下極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工作表現出厭煩和冷淡,這種情緒也會影響孩子。

3.父母的教養方式

父母良好的教養方式可以使子女的學習動機朝著積極、主動、穩定的方向發展。我國研究者閆淑華、韓舒文、陳藝瑕指出:

父母的溫暖理解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正相關,父母的拒絕否認、母親的懲罰嚴厲與學習動機之間存在負相關;

父親的信任鼓舞的情感溫暖對學習動機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父親對孩子不夠溫和、鼓勵和支持會導致孩子學習動機過弱學習興趣偏低;

父親對孩子管教過於嚴格,限制孩子的成長自由會造成孩子學習動機過低;

母親對孩子沒有足夠的關心和愛護,不注重孩子的心聲和需求,忽視孩子作為一個個體的成長需求,在教育孩子上面沒有真正走入孩子的世界,聆聽他們的聲音等,這些原因都可能是導致孩子缺乏學習動機的外部因素;

母親過分幹涉孩子的成長,限制孩子的自由會導致孩子學習興趣過弱,由於學習興趣的缺失會使孩子難以確立屬於自己的明確學習目標,或者根本就不願意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

因此可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多一點溫暖理解 、信任鼓舞、溫和支持、關心愛護;少一點拒絕否認、嚴厲懲罰、幹涉限制,則更有利於孩子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相關焦點

  • 「老師您一定替我下功夫啊」,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替不得
    孩子與父母的血緣關係,使孩子有一種本能的模仿父母言行的意識,這種意識,使孩子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他所生長家庭的烙印,而這種留在孩子身上烙印將影響甚至決定孩子的一生。洛克這樣說:「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俗話說「先入為主」。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生活路程,這是一點不假。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鋼琴學習的動機?鋼琴學習
    孩子鋼琴學習動機激發的作用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決定性影響雖然鋼琴學習活動是發生在孩子與教師之間,但由於孩子年齡小,理解、自制能力較差,因此很多家長都相當程度地介入到孩子學習之中去,更由於家長每天與孩子在一起,有時伴隨著他練琴的全過程,因此家長對孩子學琴動機的影響往往是決定性的
  • 讀懂孩子:家庭教育的三大誤區,您知道嗎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和基礎,對孩子的成長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邊玉芳教授教您避開家庭教育的三大誤區,科學養育孩子。在關鍵期內,人的某種行為、技能和能力等發展最快,如果在這個年齡段對孩子實施相應的教育,可以事半功倍,而一旦錯過這個年齡段,再進行教育,效果就明顯差多了。因此,有些能力不需要過早培養,不僅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反會影響其他重要能力的發展,其中最讓一些家長後悔的是導致孩子走向厭學。
  •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追星
    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追星1、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偶像的優點小雨是一名八年級女生,和很多八年級孩子一樣,小宇的父親覺得孩子不太愛和自己交流了,近來,還發現小宇迷戀上了一個韓國的歌唱組合,在牆上貼上他們的照片,學唱他們的歌......這種追星行為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健康發展嗎
  • 淺談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如何關注孩子的成長,如何引導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如何對孩子耳濡目染,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關注的話題。教育分成三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很多家長以為:「只要我把孩子所需要的一切都打點好了,孩子不用為別的事操心,就會把一切精力投入學習中,學習成績就會好,就會考上理想的大學,找一份心儀的工作。」
  • 淺談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必看!
    家庭教育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焦點,也是孩子來到這世上第一種教育,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有不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有的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但家庭教育是一門功課,有些家長不當的教育方式,也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動機,沒有學習興趣;而孩子的心理發展是否健康,是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心理疏導。
  •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家長,你做對了嗎?
    作為三大教育種類(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於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兒期),嬰幼兒時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學、中學後,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
  • 孩子考試沒考好家長該怎麼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不要進行體罰,我國老一輩思想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就使得很多家長容易體罰孩子,其實這種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對於學習更加牴觸。,再開始找沒考好的原因,其實很多孩子每年並不是討厭學習,而是討厭被家長逼迫的感覺,在和孩子好好交流溝通後,家長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一起和孩子來進行學習,這樣才能讓孩子接受和遵守。
  • 再談「奇葩家長給老師送奇葩錦旗」:家庭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日前一則「奇葩家長送奇葩錦旗給老師」的視頻在網上火了,後經徐州教育局闢謠,此事純屬子虛烏有,而謠言散布者也被公安機關依法傳喚。回想起家長退群事件,學校與家庭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永遠都無法調和的矛盾,由此就不難解釋這則謊言被炒得滾燙的原因了。一直以來,只有學校與家庭之間掌握好「同驅並進,互為影響,相互配合」這個平衡標杆,教育才會達到最佳的效果,一旦有一方打破了這個平衡,勢必會激化家校之間的矛盾。這樣一來真正受到傷害的就只有孩子。
  • 簡談學堂 |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而且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發展的案例有很多,像人人皆知的高曉松老師,他之前曾在節目中表示過:因為父親的嚴厲,所以自己從小就沒有去問過父親任何一個問題,受此影響,讓他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討厭別人幹預自己、愛較勁兒等。
  • 家長為孩子學習忙的不亦樂乎,卻忘記身為家長對孩子教育的職責
    家長都為能教出一個學霸為榮,除了正常管孩子的吃住行之外,還要操心孩子的學習、考試的成績。每天還得替老師批改作業,可以這麼說如今家長的教育專業水平絕不次於學校的老師。但是這樣的教育理念真的該提倡嗎?在成績分數上升所呈現的「虛假繁榮」背後,隱藏不住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三大教育體系 家庭最重要趙松濤介紹,當今社會有三大教育體系,分別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哪一個最重要?趙松濤說,當然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第一,學校教育是傳授文化知識的,社會教育是傳授技能和能力的,而家庭教育是傳授做人的品德、修養的,品德、修養是做人的根本和基礎。
  • 什麼時期家長的榜樣作用對孩子影響最深?家庭教育的意義看這點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重要,家庭成員什麼時候對孩子影響最深?孩子的知識學習除了要靠學校教育知識之外,更重要的其實還有家庭教育,所謂三歲看老並不是說說而已。孩子從小看著什麼樣的人成長,將來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家庭教育可以說是從媽媽懷孕那天就已經開始了,不管有意還是無意,父母都在不斷地向孩子灌輸自己做人的理念以及處理事情的態度,應對方式等等。
  • 家庭教育為您釋疑:家長如何跟孩子談成績
    如何與孩子談成績案例展示某班主任老師在向家長通知成績之前,先在微信朋友圈裡給家長們分享了一段話:「知道孩子成績後,請您冷靜下來和孩子一起來做試卷分析。孩子失分的原因是他真的不會?還是不認真不細緻造成的?
  • 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大?你知道嗎
    家庭教育始終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好的家庭教育,對我們成長十分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圍,平等尊重的理念,開放進取的心態的家庭觀念值得借鑑。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還特別小的時候,他的習慣深受父母的影響,雖然孩子不會說話,但是會在腦海裡形成一定的記憶,久而久之,在父母的潛移默化下,孩子的行為習慣和父母的頗為相似。
  •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你知道嗎?
    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可以說是當下熱議的一個話題。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家庭的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健康,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不少觀念比較落後的家長,會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家庭教育是構成大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們在教育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的事情。那麼,家庭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說「黑臉」會對對孩子產生影響
    如今很多80後、90後已經是為人父母,雖然他們並不老,但他們有很強的育兒觀念,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他們會不斷學習育兒知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起跑線中獲勝,將來變得越來越優秀。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想要「分工明確」,因為父親和母親的個性不一樣,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影響也不一樣。
  • 好的家庭教育影響的豈止是三代?
    至今,他的家族沒有耗費國家一分錢,但他們為美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這組對比數據再明顯不過,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乃至以後幾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僅僅通過一兩個個例就下定論,但是,人們常說的「一個媽媽能影響三代」,而一個好的家庭教育的影響肯定更為深遠。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家庭和父母的影響對孩子是潛移默化的,也是任何學校教育都無法替代的!
  •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曾有一位社會學家認為,對孩子成長最有影響的是四個方面:家庭,學校,同齡夥伴,大眾媒體。在這幾個方面中,家庭是放在首位的。由此可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首要,父母的作用是永遠沒有辦法代替的。一、在認知能力上。父母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不統一,尤其對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上不統一,有時甚至相對立。使孩子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就動機
    麥克利蘭理論(情緒激發理論)認為成就動機是人格中非常穩定的特質,個體記憶中存在著與成就相聯繫的愉快經驗,當情境能引起這些愉快經驗時,就能激發人的成就動機欲望。成就動機強的人對工作學習非常積極,善於控制自己儘量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充分利用時間,工作學習成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