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最該吃的葉子,加米粉做成「樸籽粿」,消痰清熱,吃過都說好

2020-12-22 娟媽媽說美食

導讀:清明最該吃的葉子,加米粉做成「樸籽粿」,消痰清熱,吃過都說好。

3月轉眼已經過去,迎來了芳菲的四月,進入四月的第一個節日就是清明節,清明節有很多關於飲食方面的傳統習俗。其中有一種就是潮汕人常吃的『樸籽粿』。

樸籽粿是用樸籽葉打成綠色的漿水,再和米粉、酵母混合後發酵蒸熟而成的食物。蒸好的的樸籽粿有著有淡淡的樸籽葉的清香,仿佛是清明踏青時田野邊的那一陣陣芳草氣息。

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樸籽葉,它的外形橢圓,葉面很光滑,聞著有一股清香的味道。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化痰的作用,恰好清明時節正是氣溫升高、雨水滋潤的時節,人們容易出現腸道方面的疾病,便用它與米粉蒸食,可以清熱消痰,是清明時期最該吃的葉子之一。

樸籽粿雖和青團都是清明時期的傳統食物,但它們的之間的口感卻完全不一樣,相比青團軟糯彈牙的口感,樸籽粿正好相反,咬一口松鬆軟軟的,吃過的人都說好。

清明將至,用此葉做成成「樸籽粿」,清熱消痰,還有春天的清香氣息。下面教大家製作方法。

【樸籽粿】

食材:大米100克,麵粉60克,白糖30克,酵母六克,泡打粉兩克,樸籽葉適量。

做法

1、大米提前浸泡半小時,然後和樸籽葉一起放入料理機中打成米漿。

2、打好的米漿放入倒入盆中,再倒入60克麵粉、30克白糖、六克酵母和兩克泡打粉攪拌均勻。

3、攪好的米糊蓋上保鮮膜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出大氣泡。發酵好之後攪出裡面的氣體,然後倒入容器中二次醒發20分鐘。

4、發酵好開大火蒸十分鐘就可以了。

樸籽粿的做法和大多數蒸粿的做法都差不多,剛蒸好樸籽粿味道甜甜的,除了清香還有一股米香,綠綠的顏色看著也很清爽,喜歡的朋友可以上山採摘一些樸籽葉回來試試哦。

娟媽媽有話說

1、很多潮汕人對樸籽粿的印象是蒸出來都「開口笑」的形狀,想要這種效果的朋友可以在蒸之前放適量乾酵母進去就可以。

2、蒸的時間需要根據自己容器的大小,容器比較大,可適量延長蒸的時間哦。

今天的清明節傳統食物「樸籽粿」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你的身邊正好也有這種樹葉子,快摘一些回來試試吧,讓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樸籽粿,好吃不上火
    樸籽粿By 依食吾優樸籽又名樸丁等,榆科,根、皮、葉均可入藥,清熱、去積、和胃。潮汕俗語:清明食葉,端午食藥。指的就是樸籽粿和梔粿。不時不食,清明前後,草木萌新,摘取最嫩的葉片做粿,在春天攝取天然草本精華,可以清熱解毒,祛瘀健脾。原料:粘米粉、樸籽葉、白糖、水、酵母粉、泡打粉、油。做法步驟:第1步、新鮮採摘的樸籽枝,摘取嫩葉,洗淨備用。
  • 潮汕傳統糕點樸籽粿:連結海內外鄉親的親情紐帶
    :連結海內外鄉親的親情紐帶  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  潮汕地區有「清明食葉」的民俗,清明節期間人們有用新鮮的樸籽樹嫩葉來製作樸籽粿的習俗,流傳至今已400多年。樸籽粿不僅是潮汕地區獨具特色的糕點,更包含著濃濃的鄉情,是連結海內外潮籍鄉親的親情紐帶。  記者5日巡城看到,當天汕頭各肉菜市場、生活超市、傳統粿品店內的樸籽粿都十分熱銷。汕頭吉祥麵包店主許少鵬告訴記者,潮汕人有「時節做時粿」習俗,一年中只在清明節前後才有。這幾天樸籽粿非常熱銷,一個僅3元人民幣,每天能賣300多個。樸籽粿還有清熱去火、消食健胃的功效。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過清明 吃寒食「潤餅菜」和「清明粿」是不少泉州人清明時節必吃的傳統古早味搗碎的鼠粬草泥,要加入花生油、白砂糖一同入鍋翻炒成漿,最後加入磨好的糯米粉反覆攪拌,方可製成擁有翠綠色澤且散發糯米香氣的「鼠粬粿皮」。
  • 潮汕俗話說「清明食葉」,你知道潮汕清明粿都用的什麼葉嗎?
    樸籽樹又名樸樹、樸只樹、樸仔樹、樸子樹、樸枳樹等,屬榆科的落葉喬木,葉片橢圓形,果實象綠豆,味甘甜。分布於我國東南部諸省及臺灣島。根、皮、葉均可入藥,清熱、去積、和胃。 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較多,陰溼的環境容易使食物變質,是腸道疾病多發季節。而樸籽葉恰好有消痰下氣、排解積熱,去除疾病的功效,在這個季節吃樸籽粿是再合適不過了。
  • 清明食葉
    張新民潮汕人歷來有「時節做時粿,時令防時病」的講究,到了清明節,最當令的粿品就是樸籽粿了。樸籽粿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綠色食品,做法跟白糖酵粿差不多,要用大米粉加上白糖和發酵粉在碗模中蒸成,熟後會從中間裂開,像人咧著嘴在笑,區別只是做時拌入了樸樹葉子的汁液或粉末,粿品淺綠誘人,清甘可口。之所以加入樸樹葉子,是因為潮汕人認為這種樹葉能清熱解毒、去積和胃,吃後可以強身健體。
  • 這最應節的粿,一次吃六七個都不夠
    每一個傳統節日,在潮汕都有一樣或幾樣獨特的食品糕點,就好比我們常見的過年吃年糕。潮汕地區盛產大米,當地人以大米為主食,其米製作成的食品叫做粿。粿是眾多潮汕小吃中最特殊的一大門類,在生活中有著獨特的粿文化,它代表著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面。
  • 潮汕人民:「粿」真好吃!
    〖甜粿〗做粿要求精工細做,因此費工費時費精力。潮汕有句俗話叫「甜粿好食糕難舂」,說的便是過年時要吃的甜粿,也叫年糕。因為製作甜粿的糯米至少要篩兩遍,足夠細膩才能舂成好粉。如果發酵得好,掀蓋之後會發現表面凸起而裂開,狀如花朵,此為潮汕人所說的「笑」,寄寓著發財、發家的祝願。 剛出爐的酵包鬆軟可口,許多老一輩的潮汕人都愛吃。而對於年輕人來說,酵包沒有任何餡料,口感較為單一,因此吸引力沒有那麼大。
  • 清明節應該吃的9種美食,活了30年我一樣都沒吃過,長見識了
    在這一天,除了一些傳統的習俗,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外,還有就是有關清明節的諸多詩句裡,我想大家最為熟悉的莫過於杜牧的那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可以說是在很多孩子幾歲的時候,還沒有學習詩句的時候就記得了。
  • 以「清明」之名品嘗春天:潮汕做時粿 閩南潤餅菜
    客家:採擷艾葉做粄  在客家地區,每年的清明節,大家都要到野外踏青,趁便採摘些鮮嫩的薴葉、艾葉、白頭翁、魚腥草、雞矢藤和使君子等青草,用於做青粄,俗稱清明粄,當地人常說:「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粄。
  • 「粿」然愛你!潮汕人民到底有多愛做粿!
    大多數潮汕人都能侃侃而言,各種粿製品在大街隨處可見。在家時,父母說今天吃粿,我們會抱怨怎麼又吃;在外時,我們又時常想念那一口美味的粿。也許,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味道。潮汕粿製品品類繁多,美味可口,每一種味道融入四季,走進千家萬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潮汕有哪些「粿」。鼠殼粿潮汕春節時令粿品,大概就是歷史最久的潮汕小吃。
  • 用這種野生葉子做成粿,煎出來百吃不膩!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這種野生葉子,其實叫薴麻葉。在我的家鄉,人們我們去這種葉子做成粿,特別好吃。每年的三四月份,家鄉田邊小溪邊的薴葉到處長滿又嫩又綠的新鮮葉子,這種剛長出來的葉子就特別適合做成粿來吃。這個時候,人們就會爭先恐後地把這些葉子摘回家做薴葉粿。這個薴葉粿是怎麼做成的呢?第一,先把摘回來的葉子還有嫩嫩的莖和芯洗乾淨。第二,把洗好的葉子蒸熟或者煮熟。第三,把蒸熟的葉子放進石臼打成泥狀,邊打邊加入適量鹽,防止氧化變黑。
  • 廣東「清明時令美食」,第一個就是網紅!
    然後再把打好的雞蛋液,均勻地倒到碎艾草裡中小火煎一煎,艾草煎雞蛋就成了潮汕 · 樸籽粿這是潮汕人的清明美食潮汕有句食諺:「清明食葉」指的就是用樸(pò)籽葉做出的樸籽粿清明節前夕,樸籽樹發新芽收集好嫩葉子搗爛,同粳米舂製成粉末而後發酵加入白糖倒入模具中蒸熟蒸到個個都「咧嘴笑」即可食用樸籽粿口感像是略帶清香的發糕嫩香鬆軟,還有著樸籽葉淡淡的甜味藏著潮汕特有的春天被稱作潮汕人的「抹茶蛋糕」汕尾 · 薄餅
  • 潮汕人清明時節必備的「抹茶蛋糕」,原來它還有如此奇特的功效!
    有一首潮汕歌:「潮汕人,想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候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潮汕的「粿」系列有著龐大家族。清明節,潮汕人喜歡做樸籽粿拜祭祖先,以示慎終追遠,不忘先人辛勞。如今雖然很多祭品都已更新換代,但做粿祭拜依舊按照潮汕習俗的老規矩擺上神臺。
  • 一個「粿」字貫穿潮汕美食,快來看看你都認識哪些潮汕粿品吧
    「粿到底是什麼? 在潮汕,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為「粿」。桃果象徵長壽,製作紅桃粿則反映了潮人祈福祈壽的願望。 用大米作原料,加紅米曲做成紅皮,包上糯米香(攀)飯,餡料有香菇、蝦米、花生、豬肉等,再用雕刻花紋的木質桃形印模印製,吃前略微用油煎香。
  • 論做粿的厲害,潮汕一出手,就是降維打擊!
    如果你去潮汕遊玩,卻沒有品嘗過粿,那你的潮汕之行是不完整的。不過這裡說的粿,並不是潮汕的粿條(類似河粉)、粿汁等一類主食,而是用米、薯粉等為主料,加入各類配料以不同方式製成的應時小吃(糕點)。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下這些連潮汕人自己都數不清的各類粿品。
  • 潮汕民間粿類逐個數,從這裡讀懂潮汕文化!
    「無工做幼粿」、「鬢歪歪做無雅粿」這些俗語都表現了「粿」的精細考究,小編整理了這些具有代表性的粿品。 01 紅桃粿 紅桃粿作為粿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紅桃粿」也叫「飯粿」,大多下香菇,蝦米,花生,有鹹有甜,有專門的形狀模具,可蒸,或蒸後再煎。
  • 潮汕美食的「粿」,是怎樣一個神奇的東西,做法大全
    」甜粿」 其他的粿基本都是秈米粉,但甜粿是用的糯米粉,直接用線割成一條一條吃也行(不能用刀切,太黏),或者割成一條一條之後,裹雞蛋液再去煎著吃。清甜軟糯,有韌性、有嚼頭。
  • 你還吃過哪幾種?
    你還吃過哪幾種?說起清明節,大家應該都能想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或者是在下著雨的天氣上墳祭奠。在清明節那天有很多習俗,尤其美食更是花樣多……各個地方的美食習俗也都不同。因寒食節和清明節相差不遠,人們逐漸也就看成一個來過。「寒食節」還有一個別稱叫「換火節」。
  • 清明節吃什麼,11種傳統食物你最愛哪樣?
    清明節吃什麼,11種傳統食物你最愛哪樣?說到清明節吃什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江南吃青糰子、客家人吃艾粄、廈門吃薄餅……具體清明節吃什麼?小編為您介紹11種清明節美食,不妨來看看吧。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麵團裡,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暖菇包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