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尋常人家過年必備的兩種主食是豆絲和餈粑,相比於餈粑豆絲佔據著更重的地位。在老家一進入冬天,每家都會浸泡糯米和綠豆,然後挑到打豆絲的地方磨成漿,舀一瓢漿倒在鍋裡攤成豆絲餅,晾涼後切成絲。
每家打豆絲最後都會留十來個豆絲餅帶回送給左鄰右舍嘗鮮,自家根據喜好裡面放入肉末和醃菜捲成長方形的餅煎著吃或者切成豆絲炒著吃煮著吃都可以,剛打回來的豆絲比較溼最適合炒著吃,在這種你送我一塊豆絲我送你一把青菜的氛圍中鄰裡關係其樂融融。
豆絲打回後為了儲存方便需要儘快曬乾,小時候最怕的就是曬豆絲了,太陽出來後將床單鋪在樓頂上,然後鋪上豆絲晾曬,隔一個多小時翻一下接著曬,太陽下山後將床單的四個角一拉裝回家,第二天接著曬,大約一個星期才能完全曬乾然後儲存起來。曬豆絲基本都是小孩子的任務,那是麻雀特別多一整天都要在樓頂趕麻雀,人三分鐘不在豆絲就會被麻雀抓得到處都是。
溼豆絲適合炒著吃幹豆絲適合煮著吃,一般會和臘肉餈粑一起煮,煮好的豆絲有些粘稠,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煮豆絲暖暖的。
煮豆絲做法
食材:幹豆絲,臘肉,青菜,餈粑,生薑蒜
1.將肥瘦相間的臘肉切成片,青菜洗淨,生薑蒜切成末備用。
2.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再放入蔥姜蒜爆香後放臘肉翻炒,待肉表面發黃後倒入水燒開,幹豆絲比較吸水要比煮麵條的水多一些。
3.水開後倒入豆絲煮煮至八成熟,再放入餈粑繼續煮五分鐘,然後放入青菜接著煮2分鐘。直至豆絲完全煮軟。煮好的豆絲熄火後燜兩分鐘口感會更好。
幹豆絲主要煮著吃,有的時候想吃炒就得費點勁,需要提前準備,如果晚上吃的話,中午就得將豆絲泡上,中午早上就要泡豆絲。剛打回來沒曬的豆絲炒著吃最好,幹豆絲口感稍微差一點。
炒豆絲
食材,豆絲,臘肉,青大蒜,青菜,生薑
1.幹豆絲提前用冷水浸泡三小時,豆絲浸泡好稍微一折就斷即可,瀝乾水分後晾一小時使豆絲表面乾燥一點。
2.臘肉切片,青大蒜斜切成段,生薑蒜切末備用。
3.鍋燒熱放少量油,放臘肉抄炒得表面發黃,然後放入豆絲一起炒。炒十五分鐘後倒入醬油和生抽炒均勻,倒入青大蒜繼續翻炒,青大蒜完全炒熟後倒入青菜翻炒熟盛出。
4.炒豆絲中間少量加幾次水悶一下炒出來的豆絲比較軟,口感更好。
豆絲好吃還得臘肉搭配才好,在濃濃的年味中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