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有句俗語叫:無雞不成宴。雞在廣東地區可謂具有豐富的飲食文化。除了上周跟大家推薦的吃雞姿勢外,擅長煲湯的廣東人對雞湯的研究簡直出神入化。
各式各樣的雞湯,讓人眼花繚亂,每個名字聽過後都忍不住要試一試。立冬剛過,小雪將至,正是進補好時節,來吧~
椰子煲雞湯
如果是家庭做法,一般都把椰子切開,掏出裡面的椰子肉和雞一起煲湯。
如果是在外面店鋪點這個湯,大多是在椰子裡加入雞肉一起燉湯。
但無論是哪一種,這個湯都非常適合現在喝。因為燉的湯可養陰退熱,補益脾胃、肝腎,且補而不燥。
豬肚雞
廣東人煲湯並不是簡單的把所有材料丟進鍋裡就完事。豬肚煲雞讓打開很多朋友的新世界。因為它是用一個豬肚包著雞來煲湯。
這個湯好不好喝?九個字形容:豬肚爽,雞肉嫩,湯濃香。一碗下肚,暖腹暖心。湯裡加入胡椒,整鍋湯更美味。
蟲草花煲雞
蟲草花是藥用真菌的一種。在廣東家庭多用來煲湯。現在這道湯的出場率非常高,只要你參加廣東人的飲宴,基本都能喝到。
蟲草花價格不高,但因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胺基酸,而且含有30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被稱為上等的滋補佳品。
茶樹菇煲雞
茶樹菇和蟲草花類似,都是藥用真菌的一種。在廣東地區多用來煲湯。因為做法簡單,很多家庭都喜歡。
在廣東,雞湯有進補的功效。因此雞湯也經常和藥材搭配,比如:黃芪當歸煲雞,人參煲雞等。像這種可以煲湯的藥材在廣東實在太常見,還因此衍生了藥膳。
廣東的藥膳補湯還曾上過央視的《舌尖上的中國》。關於更多廣東人的飲食文化與習慣,這期就說到這。下次再和大家繼續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