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主席中國行|以患者為中心,制定慢阻肺個性化治療策略

2020-12-13 美通社

重慶2018年11月5日電 /美通社/ -- 隨著2018年世界慢阻肺日的臨近,慢阻肺疾病領域最新版的權威指南 -- 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 (GOLD) 2019也公布在即。日前,由勃林格殷格翰中國主辦的「GOLD TALKS慢阻肺大家談 -- 中外專家交流會」在天津、重慶召開。本次大會特邀 GOLD 科學委員會主席 Claus Vogelmeier 教授來到中國,與眾多中國呼吸科醫生分享慢阻肺治療的國際前沿觀點,此外,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蔣萍教授、北京協和醫院高金明教授、天津總醫院朱寶玉教授、重慶新橋醫院徐劍鋮教授、華西醫院文富強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沈寧教授、重慶人民醫院黃勇教授等也出席了本系列會議。數百位呼吸界專家基於慢阻肺治療的各類循證證據,結合中國慢阻肺治療現狀和臨床實踐,共同探討了適合中國慢阻肺患者的優化治療方案。

Claus Vogelmeier 教授就 GOLD 2019 更新要點以及慢阻肺個性化治療策略等熱點話題接受了《醫學界》的專訪,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全球慢性肺疾病呈進一步增長趨勢,患者人群極為龐大,且個體的體徵與病史迥異,因此在治療選擇上應該差異化,而正確評估患者病情,是選擇個性化治療策略的前提條件。GOLD 2018 指出,綜合其氣流受限嚴重程度與臨床症狀/急性加重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可將慢阻肺初診患者分為四類。對於這四類患者,指南分別給予了不同的建議。Claus Vogelmeier 教授簡單地概括 GOLD 指南的治療建議為:對於急性加重低風險患者,支氣管擴張劑是唯一首選。而對於急性加重高風險患者,支氣管擴張劑是首選,ICS 次之。

1)症狀少、低風險患者,首選起始 LAMA 單藥治療

症狀較輕、無急性加重史、急性加重風險低的初診患者,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類型。支擴劑因其在減輕患者症狀、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未來的急性加重風險等方面的出色表現,成為這類患者的首選藥物。目前臨床常用的兩種類型的支氣管擴張劑 -- 長效抗膽鹼能藥 (LAMA) 與長效β受體激動劑 (LABA) 中,Claus Vogelmeier 教授更傾向於將 LAMA 作為治療起始用藥。他認為:「對於大部分初診患者,我更傾向於使用 LAMA 如噻託溴銨(思力華)單藥治療作為起始治療。這一藥物久經考驗,早期應用可顯著改善患者的運動耐量和生活質量,有效性已得到 POET 研究、INVIGORATE 研究一系列循證醫學證據的支持。」

在本次中國之旅中,Claus Vogelmeier 教授也注意到,在中國噻託溴銨的應用極為普遍,他認為:「對於大多數慢阻肺患者而言,噻託溴銨治療是慢阻肺起始治療的優選,其在中國長期用藥經驗已經充分證明了其帶來的臨床益處。」

2)症狀複雜、高風險患者,支擴劑仍為首選,ICS 次之

如患者單藥治療控制效果不佳、症狀複雜,或短期內出現急性加重的患者,GOLD 指南建議其採用雙藥或更多藥物的聯合治療。對於這類患者,Claus Vogelmeier 教授仍優先推薦支擴劑以迅速擴張氣道、減輕症狀,ICS 次之。

LAMA/LABA 與 ICS/LABA 兩種雙聯方案孰優孰劣?三聯治療是否效果更優?近兩年來,兩項大型臨床研究 FLAME 研究與 IMPACT 研究相繼公布結果,相悖的結論再度引發學者的深思。

FLAME 研究結果清晰地顯示,LAMA/LABA 聯合治療效果優於 ICS/LABA,而比較 IMPACT 研究LAMA/LABA 組與 ICS/LABA 組的數據,卻能得出與之矛盾的結論。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通過對入組人群進行比較分析,研究者發現,FLAME 研究中,80%以上的患者僅有一次急性加重經歷,相對而言,IMPACT 研究患者人群症狀更嚴重,急性加重次數更多,風險更高。

對此,Claus Vogelmeier 教授總結道,綜合幾項大型研究數據可知,對於急性加重次數<2次的患者,LAMA/LABA 雙支擴組合聯合治療效果更優,對於急性加重次數≥2次或出現重度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可考慮使用 LABA/ICS,或者使用 ICS/LABA/LAMA 三聯治療。這一結論與目前 GOLD 指南推薦方案相符:對於重度或極重度慢阻肺患者,應在支擴劑的基礎上加用 ICS 治療。但這一治療方案是否應一成不變?答案是否定的。WISDOM 研究證明,對於接受ICS/LABA/LAMA(噻託溴銨、沙美特羅和 ICS)聯合治療的穩定期重度或極重度慢阻肺患者來說,逐步撤除 ICS 的治療方案與繼續應用 ICS 相比,並不會引起中或重度急性加重發作風險。

LAMA/LABA/ICS 三聯治療是當前慢阻肺領域的熱點話題。對於三聯治療在科學研究中表現出的優越性,Claus Vogelmeier 教授仍持謹慎觀望態度。在會上的演講中,他引用了 NEJM 雜誌主編為IMPACT 研究撰寫的評論:「研究所選患者中大多已經接受了 ICS 治療,也有一些受試者具有哮喘病史,他們並不是研究這個問題的自然人群,所以存在人為地誇大了三聯治療優於雙支擴劑的可能。因此,我們認為 IMPACT 研究未能提供有力證據來支持在臨床實踐中升級至單一吸入裝置三聯療法的潛力。

對於慢阻肺這一氣道性疾病,吸入藥物是最常用給藥方式,通過沉積在氣道和肺泡發揮作用,不僅能避免口服藥物的全身不良反應,還可增加用藥依從性。因此,吸入裝置旨在克服肺內藥物沉積有限、依賴於患者充分協調以進行有效吸入等問題,力求提供準確一致的劑量,更簡單易用。軟霧吸入裝置能倍樂®正是符合以上要求的新一代吸入裝置,主動噴霧,易於患者吸入,確保高效肺部沉積,受到慢阻肺和哮喘患者的廣泛接受,依從性大有提升。

3)GOLD2019兩大更新要點搶先看

慢阻肺領域的年度大事件、備受矚目的 GOLD 2019 將於下月公布,Claus Vogelmeier 教授透露,本次指南更新有兩大要點:

其一,明確初診與隨訪的不同評估體系。

GOLD 2019 仍沿用了前版指南定義的慢阻肺評估工具,但對於隨訪患者,新版指南推薦醫生僅根據治療效果增減藥物,即醫生應在藥物治療後,根據患者症狀改變與急性加重的發生情況做出相應調整。

其二,血嗜酸細胞作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 (ICS) 療效的標誌物正式寫入指南。

ICS 適用於哪些慢阻肺患者人群?應在什麼時候啟用 ICS 治療,又在什麼時候撤除?這些問題一直存在爭議。Claus Vogelmeier 教授透露,本次指南的更新或能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明確的「航標」:「長期使用 ICS 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是醫生必須格外關切的問題。舉例說明,如果慢阻肺患者接受 ICS 出現合併肺炎或其他感染,則應該及時撤除 ICS。近年來,以 WISDOM 研究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越高,ICS 治療獲益越大。反之,ICS 治療獲益越小。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將作為衡量ICS療效的標誌物寫入新版指南。

總結:

2018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題為「什麼時候都不早,什麼時候都不晚」,即無論患者的病情早晚,都應立即使用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綜上所述,對於急性加重低風險患者,起始應用噻託溴銨治療可顯著改善其運動耐量與生活質量;對於急性加重高風險患者,噻託溴銨作為聯合用藥的基石之一亦為治療優選。防治慢阻肺,任重而道遠,作為一線藥物,噻託溴銨將在未來為改善患者生活做出更多貢獻。

最後,Claus Vogelmeier 教授表示,本次中國行非常有意義,可以近距離觀察、接觸中國患者,與中國研究者交流學術觀點,使他獲益良多。他坦言,目前 GOLD 指南引用的研究證據仍多來自歐美,中國的慢阻肺患者眾多,且近年來相關研究也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果,GOLD 指南將更重視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實驗數據,為全球醫患提供更全面、優質的治療建議。

相關焦點

  • 陳亞紅:2020年GOLD慢阻肺診斷、治療及預防全球策略解讀
    2019年11月20日是第18個世界慢阻肺日,主題為「防控慢阻肺,你我攜手行(All together, to end COPD)」。本文對GOLD 2020重要更新內容進行簡介和解讀。在13項涉及2571例患者的研究(9項隨機對照試驗和4項隊列研究)中,多數(8/13)為單中心研究。11項研究患者來自急診和/或呼吸科門診,2項研究來自ICU。PCT診斷慢阻肺急性加重呼吸道細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0.60和0.76,PCT指導策略可以減少抗生素處方和暴露時間,不影響臨床預後指標(如治療失敗、住院天數、再次急性加重頻率、總體死亡率)。
  • 德英頂級大咖解讀|GOLD 2021慢阻肺治療帶來哪些熱點?對中國1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COPD)是一種常見的可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以持續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徵。患者的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是由明顯暴露的有毒顆粒或氣體導致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引起的。2020年11月17日,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發表了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全球策略(GOLD 2021)。GOLD 2021綜合參考近年發表的重要文獻,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評估、穩定期與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做出了更新,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應對策略。
  • 茚達特羅/格隆溴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以期造福更多慢阻肺患者
    最新出臺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顯示,創新型原研藥品傑潤比斯海樂(茚達特羅/格隆溴銨吸入粉霧劑用膠囊)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未來將造福更多慢阻肺患者暢享自由呼吸。
  • 阿斯利康:慢阻肺治療三聯新藥「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中國上市
    布地格福吸入氣霧劑採用創新的共懸浮給藥技術,聯合遞送布地奈德(吸入糖皮質激素ICS)/格隆溴銨(長效抗膽鹼能藥物LAMA)/富馬酸福莫特羅(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三種藥物成分,為穩定期的慢阻肺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療選擇。
  • 不動聲色的殺手---慢阻肺
    2、死亡率高  在中國約有超過4300萬慢阻肺患者,多為吸菸男性,平均每分鐘就有2.5人死於該病。我國每年死於慢阻肺的患者有128萬,死亡率達17.6%,已超過冠心病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數。《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報告(2015年)》顯示,慢性呼吸疾病成為繼腦血管病、癌症之後的第三位慢性病死因。
  • 【茚達特羅/格隆溴銨】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以期造福更多慢阻肺...
    最新出臺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顯示,創新型原研藥品傑潤®比斯海樂®(茚達特羅/格隆溴銨吸入粉霧劑用膠囊)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未來將造福更多慢阻肺患者暢享自由呼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出的全球五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1。
  • GOLD 2021慢阻肺治療新進展,權威專家帶來解讀
    患者的呼吸道症狀和氣流受限由明顯暴露的有毒顆粒或氣體導致的氣道和/或肺泡異常引起。 2020年11月17日,慢性阻塞性肺病全球倡議組織(GOLD)發表了《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斷、治療和預防全球策略》(以下簡稱「GOLD 2021」)。
  • 慢阻肺患者福音 往肺裡輸送水蒸汽治療肺氣腫
    長期呼吸困難、氣緊,讓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極低,而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治療方式,也只能減緩慢阻肺患者病情的惡化而不能改善。2018年1月12日,華西醫院呼吸內鏡中聯合麻醉科成功完成了亞洲首例在電子氣管鏡下熱蒸汽肺消融術,利用適當能量的水蒸汽輸送到慢阻肺患者病變的肺段,使膨脹的肺組織逐漸收縮,提高通氣功能,從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病情。目前,該技術主要針對因慢阻肺而導致的肺氣腫患者。
  • 促進慢阻肺規範化診療,暢談NICE慢阻肺診療更新要點
    慢阻肺的管理慢阻肺管理的五個基本原則包括:提供戒菸的支持方案、推薦接種肺炎鏈球菌和流感疫苗、推薦肺康復治療、共同制定個體化的自我管理計劃、優化合併症的治療方案。指南強調了提供慢阻肺患者信息的重要性,同時自我管理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
  • 慢阻肺患者出現痰多的情況怎麼治療?
    另外,對於長期臥床的慢阻肺患者,需要其他人幫助翻身叩背排痰。也可以做霧化,在霧化劑中可以加用一些化痰的針劑。還要注意多喝水,這有助於稀釋痰液,促進痰的排出。如果慢阻肺合併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消炎。 慢阻肺患者如何進行肺功能評估: 慢阻肺肺功能分級是依據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的百分比,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四級,輕度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的80%以上,中度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介於50%-80%之間,重度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介於30%-50%,極重度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佔預計值的30%以下。
  • 慢阻肺藥物歐樂欣獲批在中國內地上市
    新京報快訊(記者張秀蘭)葛蘭素史克今天(3月20日)宣布,旗下藥物歐樂欣(通用名:烏美溴銨/維蘭特羅吸入粉霧劑)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上市批准,用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的長期維持治療。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介紹,中國有約4300萬名慢阻肺患者。許多慢阻肺患者存在多種症狀,並且承受著相當重的疾病負擔。因此,使用理想的支氣管舒張藥物進一步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是慢阻肺治療的重要目標。「歐樂欣在中國獲批,將為慢阻肺患者帶來又一新的治療選擇。」
  • 血液檢查結合急性加重史或有助於確定何時在慢阻肺治療中加用ICS
    -新的WISDOM事後亞組分析表明能從接受ICS治療獲得額外急性加重風險減少獲益的慢阻肺患者的數量可能比既往認定的少1,2
  • 疫情之下慢阻肺患者應提高防範避免急性加重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由2002年的8.2%上升至2018年的13.7%,即40歲及以上人群中每7人中就有一位慢阻肺患者。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學科主任曹潔教授介紹,我國超過70%的慢阻肺患者屬於早期患者,慢阻肺在疾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肺功能下降迅速,就診時大多患者肺功能已減退30%-50%。且慢阻肺疾病具有不可逆性,一旦肺功能受損基本無法恢復。
  • 6名腫瘤患者中就有1名淋巴水腫!協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協和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2018-07-31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加病情,慢阻肺患者怎樣預防急性加重?
    前言我國慢阻肺患病形勢嚴峻,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而呼吸道感染則是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最常見的誘因, 急性加重不僅會為患者帶來眾多不利影響,同時增加了其求醫需求。慢阻肺患者因氣道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道粘液分泌增加、氣流阻塞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加重、痰量增多、膿性痰,咳嗽、喘息加劇等症狀加重,程度超出日常變化,達到需要加強治療甚至就診的程度即為 AECOPD[2]。簡而言之,就是原有呼吸道症狀的急劇惡化,導致需要額外的治療。
  • 【健康】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上)
    【健康】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上) 2020-12-0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健康】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下)
    【健康】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手冊(下) 2020-12-09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慢阻肺患者痰多怎麼辦?
    對於慢阻肺病友來說,生活中總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痰! 喉嚨有痰其實挺難受的,對於肺患者來說這個問題更加嚴重,慢阻肺患者的痰仿佛吐不完一樣,一口接一口。
  • 針灸對慢阻肺是否起作用?實驗給出答案,患者日常護理謹記5要點
    冬季是慢阻肺發作高發期,其主要症狀是慢性咳嗽、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和咳痰等,嚴重降低生活質量。雖然慢阻肺治療起來較困難,但並不代表著無藥可醫。研究表明,中醫針灸能緩解慢阻肺引起的呼吸困難。針灸能不能緩解慢阻肺不適?研究人員曾經對68名伴有呼吸困難的慢阻肺患者做過試驗,把他們隨機分為兩組。
  • 慢阻肺病人,你會對自己的病進行正確評估嗎?
    慢阻肺患者自我評估測試(CAT)問卷,它是健康狀況的一種簡單測量方法,可在5分鐘內完成。CAT分值範圍在0分-40分之間,其中得分在0-10分的患者——輕微影響;11-20分——中等影響;20-30分——嚴重影響;30-40分——極重影響;其中20-40分的患者提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