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數線只是人生的「起跑線」

2021-01-08 大河網

    今年高考成績分數線陸續公布,對於所有的考生、老師和家長,乃至整個社會,都是一次心理測驗。不可否認,高考很重要,它是對考生高中三年來寒窗苦讀的評價,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它不是決定考生命運的唯一因素。人生並不會因為一時的「線」把你的人生劃定,對於人的一生而言,類似的「線」還有很多,並非一條,因為人生所面臨的選擇是多樣化的,絕非否定你其他多種選擇的可能性。這一考再重要,也定不了終身,並不是跨過了高考的門檻,便獲得了「成功」派對的入場券。

    俗話說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面對今天展示的高考錄取分數線,無論「越線」與否,我們都應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我們對未來的展望,不能被「一線障目」。此刻的「成敗」,在人生中只是「一點」「一瞬」而已。並且隨著時代發展,這個社會越來越務實了,社會並不缺乏經過同一種教學模式培育出來的「標準產品」,恰恰缺少的是有獨立思想、有個性、有專長的複合型、技術性、實用性人才。今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對於當年「越線」成功的學子來說,走出校門,又面臨著另一條「起跑線」了。所以,近年有用人單位說過很實在的話:我不看你學歷是什麼,而看你能幹什麼。

    「能幹什麼」——如果說人生裡真的有一條不可忽視的「起跑線」的話,這就是了。只有它能「貫穿」「纏繞」人的一生,只有它能在不同的空間、時間裡,展示同一個意義:那就是你的能力。而這個「能力」不完全是用各種證書來揭示的。高考落榜後成就一番事業者不勝枚舉。因此,「分數線」不是「分割線」,而是人生的一條「起跑線」,並且,它還不是人生中唯一的「起跑線」。線上的孩子們會有精彩的人生,線下的孩子們同樣也會有精彩的人生。高考時短,人生路長,人生處處有考場。給自己的人生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需要用一生來完成。只要我們有夢想,堅持學習,夢想的舞臺永遠不會關閉。

相關焦點

  • 找準人生「起跑線」
    □吳俊寬    近年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點已經成為中國家長們的共識。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許多家長不惜對孩子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各類輔導班、特長班也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而在近日,一支來自俄羅斯的小學生足球隊讓中國的家長們尷尬地發現,他們可能找錯了「起跑線」。    北京市地壇小學上周在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州少年迪納摩隊進行的一場足球友誼賽中0∶11慘敗。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張照片可以看到,中國學生比對方高出了一頭多。
  • 不要輸在人生起跑線上,玉田人你說什麼是起跑線?
    事實證明,很多跑進前20名的同學,起跑線並不是最前面的那個,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超越了對手!這幾個人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社會人士,但他們的父母給的優勢卻寥寥無幾,即使他們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一開始就落後於很多人,也依然成長為了現在的模樣。
  • 高考只是人生起點不是終點
    再過幾天,你們就高考了,比起那些早早輟學謀生的孩子,你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當年,我們是要先參加預考,通過後才能參加正式的高考。有多少「寒窗苦讀十餘年的學子」被高考拒之於門外。相比於此,你們真的很幸福。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當年不僅會被拒之於門外,而且擔心還會被「竊取勝利的果實,被頂替上大學」。
  • 高考狀元沒有贏在起跑線給家長的啟示
    29名2015年全國各省高考狀元,93.1%上的是普通幼兒園,72.4%上的是普通小學,41.3%上的是普通初中。近日,澎湃新聞針對全國21省(市)的29名省狀元(文科13名,理科16名)進行調查,發現狀元們在「人生起跑線」上,並沒有比其他孩子走得更遠。(7月16日《澎湃新聞》)  在我們的印象中,那些高考狀元的「人生起跑線」必然是「燦爛」的,會是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一路「重點」,可調查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鏡,原來高考狀元的「人生起跑線」實在不怎麼樣——9成上普通幼兒園7成上普通小學。
  • 工人日報:人生是場長跑,起跑線上輸了又何妨?
    原標題:人生是場長跑,起跑線上輸了又何妨?   最近一則孩子5歲學英語被問「怎麼這麼晚?」的新聞引發輿論譁然。事情起因於兩位幼兒園孩子媽媽的聊天,一位媽媽本希望孩子快樂成長,另一位媽媽的一番話卻刺痛了她:「別的孩子都提前學,就你孩子不學,將來上學跟不上,她能快樂嗎?
  • 「贏在起跑線」——高考之後,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十年寒窗,一朝高考,夢想從今始;「少年辛苦終生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十行俱下,一葦渡江,九天可攬月。——記言高考作為國家一次選拔人才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無論是對於整個國家,還是對於整個民族,或者是參考人的家庭都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中國一直以來都有著「學而優則仕」的理念。
  •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
    《起跑線》人生的起跑線有很多,但是始終都不要輸給自己!看到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們會想到什麼?是會想到我們剛生出來之後,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起跑線上嗎?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家庭,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父母,還是說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最終他們的命運也會不同呢?
  • 看完近10年高考狀元家庭狀況,再來談人生起跑線
    前一段時間看紀錄片《高考》,裡面是形形色色為高考奮鬥的考生和家長,其中一個父親的話讓我記憶深刻:讓孩子不輸在高考的起跑線上。 一直以來,高考都被視為人生的起跑線和命運的轉折點。很多孩子也的確通過高考跳上了新的階層,就自己來說,常爸也算得上是高考的受益者。
  • 起跑線不一樣,但人生也沒有多糟糕
    在極限挑戰裡孩子被安排在同一起跑線上嘉賓會向他們提六個問題能夠回答上來的孩子可以向前走抵達下一條線,在我的印象裡問題大概是這個樣子的你的父母有沒有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你的父母有沒有給你請過家教;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學習一門特長;問題過後有的孩子一路向前也有的還站在原地矗立,當所有的問題全部結束有的孩子已遙遙領先但還有的孩子還在原地一步未動,原本一樣同樣的起跑線開始變得參差不齊然後一聲令下所有的孩子開始集體向終點奔跑擅長賽跑的馬不會計較自己的起跑線在那裡
  • 安徽高考分數線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
    今天安徽高考錄取分數線出來,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很長時間孩子都沒有上學,大家都猜想今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會降低,可看到錄取分數線,那些想著今年分數線降低的家長該失望了。這幾年,安徽高考分數線一直都是很高。去年高考後,網上都說題目太難,錄取分數線應該要低,可公布分數線的時候,並沒有降多少,讓安以前可能一本的學生,只好填二本。現在分數線越來越高。就知道我們的孩子是越來越優秀,安徽的教育質量越來越好。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錯,人生沒有起跑線,任何時候都是起跑線
    這讓我想到了印度電影《起跑線》,影片中女主人米塔,為了讓女兒皮雅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辦法讓孩子進入頂尖的私立學校。米塔以為買了高檔社區的房子就可以進入上流社會,最後卻發現還是不被上流社會接納。這部電影最大的意義就是引導我們思考:起跑線究竟是什麼?學區房?重點學校?各種興趣班?高分?這些看似是起跑線的標配,真的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人生的贏家嗎?
  • 這6連問測出人生起跑線!你無法選擇起點,所以才要更拼命!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同樣出生於普通家庭,第一次高考失敗,他的英語只考了33分。不服氣的俞洪敏選擇復讀,繼續參加高考,一年後他的英語成績考了55分,還是沒能達到60分的錄取分數線。但他沒有放棄,再次復讀,重考,三次高考後,他最後以英語成績98分考進了北大。
  • 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加油站」
    疫情雖然特殊,但人生不能特殊,高考可以改變人生的軌跡,但改變不了人生的根本態度。高考,本來就是青春奮鬥的「代名詞」,是決定人生高度和廣度的重要時刻,賡續奮進人生的嶄新篇章。如今,雖身居喧譁鬧市,生活不再窮魄,但一路走來,所聽到的、看到的、經歷的實在太多,也讓我們真正認識到人生的考場無處不在。
  • 極限挑戰:到底如何贏在人生的「起跑線」?
    距離一年一度的高考,只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了,每年這個時候,「起跑線」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都免不了要被拎出來接受新一輪的批判。這六個問題,不亞於6個人生拷問,讓原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孩子們,被三三兩兩地拉開了不小的差距,待到提問結束後,仍然停留在原地的同學臉上的表情要麼落寞,要麼帶著尷尬的微笑。原本我以為節目組會設計一個小反轉,比如改變終點方向之類的操作,來傳達「人生並沒有真正的起跑線」這種政治正確的觀點。
  • 高考,只是人生的開始
    今天,又有1071萬人走進高考考場,接受社會對於他們十幾年學習的考核。距離我參加高考近十個年頭了,今早上班進地鐵時看到的高考生優先通道還是不免來了一波回憶殺。總還是會想起那個炎熱的夏天,那群可愛的人的臉龐,以及無數個挑燈夜讀的夜晚和清晨5點的校園。
  • 人生起跑線會決定你的未來嗎?
    二、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的家教?三、父母是否讓你學習功課以外的一門特長並且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四、在你的旅遊經歷中,是否有過一次出國的經歷。五、你的父母是否承諾過要送你出國留學?六、從小到大,父母是否一直是你為驕傲,並在親友面前炫耀?
  • 2020年全國各省市高考錄取分數線匯總
    31省區市已全部公布2020年高考錄取分數線。目前全國共有全國1、2、3卷,還有山東和海南的新高考,以及自主命題的北京、浙江、天津、上海和江蘇。 北京本科線436分,天津本科線476分,上海本科線400分。高考大省山東一段499分,二段150分,河南一本文科556分,理科554分。
  • 高考730分「學神」家庭背景曝光:孩子的起跑線,是以家庭為單位的!
    2019年北京考生上211形勢嚴峻,原因是當年考進京的各省精英在京紮根,如今他們的孩子「考二代」粉墨登場,大大拉高分數線。父母職業以教師、公務員居多。父母給孩子提供的環境好壞,直接影響孩子的人生。看到視頻後,有朋友問,難到家庭條件差的孩子就永遠跑不贏嗎?綜藝《極限挑戰》中,孫紅雷的表現,是最好回答。一個主題為「人生起跑線」的環節中,節目組也進行了一個類似遊戲。5個問題問完後,黃渤、黃磊、孫紅雷等6個「成功人士」,卻仍然站在原點。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鄰居張姐在她的女兒兩歲時,就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三歲給孩子報鋼琴班,現在孩子6歲了,開始報了英語班,張姐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女孩子從小多學一些才藝,將來對她的人生會有幫助。
  • 致高考失利但又處於迷茫的的同學
    致高考失利但又處於迷茫的的同學截止今天,各省的錄取工作基本上已經結束,也意味著2020高考已經走向尾聲了。有的同學可能已經拿著自己理想大學的通知書步入大學的校門;也有的同學雖然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但又不是自己特別理想的院校對自己的錄取姐,但還是決定坦然接受這個結果的;然而還有一些同學毅然決定去復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