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還是蓄意謀殺?

2020-12-20 搜狐網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司法部長辦公室18日宣布,紐奧良市1名醫生和2名護士因涉嫌在去年「卡特裡娜」颶風期間讓多名患者服用過量藥物致死而遭到逮捕,罪名是謀殺。

  被控謀殺病人

  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市「紀念醫療中心」醫生安娜·波烏、護士謝麗·蘭德裡和蘿拉·布多17日晚被捕,逮捕令上說,2005年9月1日前後,現年50歲的波烏、49歲的護士謝麗·蘭德裡和43歲的蘿拉·布多使用致命劑量的嗎啡和鎮靜類藥物「速眠安」,蓄意謀殺了4名住院患者。

  「卡特裡娜」颶風襲擊路易斯安那州後,有傳言說,紐奧良市醫護人員對他們認為病重無法轉移的住院患者實施了「安樂死」。此後,該州司法部長查爾斯·福蒂下令調查了13家養老院和5家醫院,並在去年10月傳喚了「紀念醫療中心」73名員工,調查該院數十名患者突然死亡一事。

  福蒂18日下午在路易斯安那州首府巴吞魯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記者通報案件詳情。「我們在談論的是那些假裝上帝的人,她們做出了那個決定,」他說,「這不是安樂死,這是殺人。」

  過量藥物致死

  「卡特裡娜」颶風去年8月29日襲擊路易斯安那州,受災最重的紐奧良市變成一片汪洋。風災期間和此後一段時間內,洪水切斷了「紀念醫療中心」與外界的聯繫。這家擁有317張床位的醫院電力供應中斷,溫度驟增到38攝氏度,通風系統也完全癱瘓。醫護人員只能藉助手電筒的光亮在悶熱和惡臭的環境中照看病人。

  救援人員9月2日到達「紀念醫療中心」後發現了45具屍體,其中11人死於颶風來襲之前,另外34人多數是醫院大樓7層中長期監護室的病人,包括一名90多歲的老人和兩名60多歲的老人。

  參加救援行動的驗屍官弗蘭克·明亞德說,這些屍體高度腐爛,難以確定死因,以至於只能被列為「卡特裡娜」颶風相關死者。不過,波烏後來告訴向「紀念醫療中心」出租病房的「生命護理」公司一名僱員,她和其他一些醫護人員認為7層許多患者「可能活不下來」,因此決定給這些患者服用致命劑量的藥物。

  善惡眾說紛紜

  這場官司引起人們對道德和法律的爭辯。紐奧良市遭洪水圍困期間,給患者服用致命劑量的藥物究竟是出於人道,還是犯罪,人們對此眾說紛紜。

  紐奧良大學犯罪學專家彼得·沙夫說,對這3名醫護人員的謀殺指控不能充分解釋當時情形下的作案動機,以及複雜的道德問題。

  「這起案件涉及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之間可能發生的衝突,」沙夫說,「州司法部長沒有解釋的問題是:在那種情形下,什麼是你的義務?這是出於良知的行為,還是犯罪行為?」

  「紀念醫療中心」的母公司「特尼特醫療保健公司」發言人哈裡·安德森說:「我們認為,作為有良知的醫護人員,安樂死不得人心,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獲得批准。」史先振(據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相關焦點

  • 香港化工大王之父被「安樂死」 兩女兒涉案(圖)
    院方檢查發現氧氣喉管鬆脫並不尋常,懷疑是被人蓄意鬆脫,經商議後認為事態嚴重,於是致電報警及通知病人家屬。警方經初步調查,懷疑涉案兩女兒到醫院探望時,發現父親情況沒有好轉跡象,不忍他繼續受苦,有人提議施行「安樂死」,並將氧氣喉管扯脫,再逗留一會兒,然後離開醫院。由於病人所住的是私家病房,當有親友探病時,病房內的私家看護的醫護人員均退出病房,故事發後才被人發現。
  • 熱詞:備受爭議的「安樂死」
    熱詞:備受爭議的「安樂死」[ 2006-11-21 15:58 ] 下面這則新聞讓人毛骨悚然。德國一名護士被指控工作期間謀殺了28位病人,法庭最終判定他犯有12宗謀殺罪、15宗過失殺人罪和通過安樂死致人死亡罪。此案被認為是德國二戰後最嚴重的連環謀殺案。
  • 自殺診所:20年間,幫助1905名患者進行了安樂死
    自願安樂死的意思是指病人本人要求採取安樂死,非自願安樂死是指對那些無行為能力的病人施行安樂死,這些病人無法表達自己的願望,只能由家屬提出安樂死的建議。除了在全國最高立法機關進行呼籲外,許多人士還在民間為安樂死合法化進行努力。但到目前為止,我國尚無安樂死合法化的法律出臺。反對的一方主要認為,安樂死會被人利用,從而以安樂死為名逃避故意謀殺的制裁。
  • 荷蘭安樂死合法化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
    託萊爾淌著眼淚,關上燈,同時點起蠟燭,播放了她母親愛聽的音樂,醫生則用他顫抖的手給老太太注射了致命的藥物,一會兒,老太太走了,但她是在輕鬆的氛圍而不是病痛的記憶中離去,是含笑走的……合法安樂死引發爭論自「安樂死」概念被提出以來,全世界圍繞安樂死的爭論就從沒有停止過。贊成者稱之為「安詳的解脫」;反對者責之為「合理謀殺」。
  • 實用英語表達:備受爭議的「安樂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表達:備受爭議的「安樂死」 2006-11-21 18:10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寵物安樂死,對還是錯?
    當自己的親人處於病痛折磨而無法解脫時,很多人想過安樂死,但目前在大多數國家,安樂死並不合法,因此只能苦苦掙扎,但寵物安樂死並沒有法律的限制,因此,是否對病重的寵物實施安樂死,就在主人的一念之間。安樂死通常是在寵物前腿靜脈注射過量麻醉劑,通常在注射結束前幾秒鐘內寵物就會出現無意識狀態,這種注射會使寵物的心臟停止跳動。
  • 安樂死,這對貧困家庭來說其實是一種解脫,中國為何禁止?
    得了不治之症有條件的可以出國安樂死,沒條件的自己早作準備,因為親人誰也不敢幫你。我們這幾年前就有個老人痛得難受也不告訴兒女,趁節日兒女來齊前準備好了,一家子其樂融融度過一天,第二天上午兒女們起來後看到的是遺書和冰冷的父親。安樂死對人來說是件好事,人終有死的那天。在痛苦中活著不如安樂死。
  • 屈原到底怎麼死的?是悲憤的愛國之舉還是一場蓄意的謀殺?
    但是小珏生於嶽陽,在這一代確實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屈子是被謀殺的,即使是謀殺,也改變不了屈子是愛國詩人的本質。屈原少年得志,詩歌獨步天下。可能我們生逢盛世,又以白話文為主的,無法體驗他那種真情流露和辭藻華美。李白曾直接讚美:「屈平詞賦懸日月」,而蘇軾直接說:「吾文終其身企幕而不能及萬一者,推屈子一人耳。」這可是唐、宋文壇首屈一指人物的評價。
  • 安樂死合法化之爭:我們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
    在近日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有學者曾做出解讀,認為該規定中的「生命尊嚴」不僅強調「生的尊嚴」,同樣也包括「死的尊嚴」。在生命的瀕危狀態下,如果不希望進行無謂而痛苦的搶救,而希望有尊嚴地離開世界,這種權利應當得到尊重。雖然許多觀點認為,中國實行「安樂死」合法化的條件尚不成熟,最終「安樂死」也並未被寫入正式頒布的《民法典》中,但「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的爭論卻在當今世界各國持續上演。
  • 安樂死在我國合法嗎?回顧中國安樂死第一案
    01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安樂死分為積極(主動地)安樂死和消極(被動的)安樂死。總的來說,王明成和醫生無罪釋放的理由有兩點:一是安樂死並非其母死亡的直接原因;第二是根據刑法規定,對社會危害小的行為雖違法但不構成犯罪,不適用刑罰。也就是說,該案的無罪釋放具有一定的偶發性。在當今實施安樂死,除非同時滿足了安樂死並非直接死因和社會危害極小兩點,否則極有可能犯罪獲刑。
  • 對話羅點點:「尊嚴死」與「安樂死」,爭議的焦點是什麼?
    你發表了《尊嚴死不是安樂死》商榷文,沈德詠作出了回復,你怎麼看回覆中的觀點?羅點點:沈先生的回覆有非常良好的溝通意願,表現了很好的寬容心。就我們商榷的最核心的內容,沈主任回復,他們現在有一個專題組,就安樂死的立法進行各方面的學術研究。他認為,他們會在安樂死的立法過程中創立出一個新的空間。
  • 中國首例"安樂死":為母安樂死被抓,19年後自己安樂死被拒!
    當時他的媽媽夏素文因為身患絕症,痛苦不堪,被醫生實施「安樂死」,成為全國第一例「安樂死」事件。隨後,他和執行「安樂死」的醫生蒲連升被公安機關以涉嫌故意殺人罪逮捕。王明成被關押了1年零3個月。2000年11月,王明成被查出患有胃癌並做了手術,2002年11月,癌細胞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而安樂死不是在生命處置方式這一層面上去選擇是挽救還是終結生命。它僅僅是在已無法挽救生命的前提下去選擇採用何種最佳方式去終結生命。因此安樂死的實質是「生命終結的處置行為」,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優死」行為。  安樂死的本質是死亡過程的文明化,科學化,主張「安樂死」是對於醫學無法挽救的瀕臨死亡者的死亡過程進行科學調節以減輕或消除死亡的痛苦,使死亡狀態安樂化。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不是解決生還是死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死的質量。不是從生向死的轉化,而是從痛苦向安樂的轉化。
  • 安樂死是否合法?
    安樂死安樂死(英文:Euthanasia)這一名詞自出現以後關於它的合法性就一直被世界各國所議論。到目前為止,除極少數國家外,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還沒有把實施安樂死作為一種合法的醫療行為。什麼是安樂死?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自然狀態下痛苦的死去,選擇在安樂的狀態下結束生命。
  • 快評丨「安樂死」合法化被重提,網友為何針鋒相對-安樂死,合法化...
    新聞報導稱,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安樂死」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欺詐、利誘、脅迫自然人實施安樂死……」  「安樂死」這個敏感詞再次觸動了公眾的神經。
  • 沈德詠:推進安樂死立法 才能減少濫用風險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定義安樂死,它和安寧療護、尊嚴死亡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沈德詠:首先,我贊成羅點點的觀點,尊嚴死亡不是安樂死。我認為,安樂死是一種死亡方式,尊嚴死亡是對死亡狀況的一種描述。無疑,安寧療護是一種重要的醫學措施,但從線性的觀點而言,安樂死是終極選擇。總有一部分人,哪怕在安寧療護中,也無法安詳尊嚴地死亡。他們的最終選擇,只能是安樂死。  因此,安寧療護和安樂死是並行不悖的兩條線,但它們所指向的死亡都應稱之為尊嚴死亡。  《中國新聞周刊》:你提出的安樂死立法,是否包括安寧療護?
  • 天津男子普吉島「殺妻騙保」案開庭 否認蓄意謀殺稱激情殺人
    原標題:天津男子普吉島「殺妻騙保」案開庭 否認蓄意謀殺稱激情殺人7月5日上午,天津男子涉嫌「普吉島殺妻騙保」案在普吉府法院第一次開庭。普吉府檢察院當庭指控,犯罪嫌疑人張某凡觸犯泰國法律,涉嫌蓄意謀殺,應判處死刑。
  • 在中國為什麼不能實行安樂死?
    在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太多因病痛的折磨而生不如死的人了。安樂死對於那些苦不堪言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非常體面的歸宿。但是在中國,甚至是全世界範圍內對於安樂死的爭議都是非常大的。目前為止,只有少數的歐美國家才可以實行安樂死,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對於安樂死都是非法的。
  • 安樂死的法律程序的研究
    死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經歷的過程。假如死是很舒服的事,我們這裡就沒有必要討論了。這個問題仿佛沒有法律專家們關注。一,國內主張安樂死的帶頭人物 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熱心公益,陳小魯是國內大力推廣尊嚴死的公益人士之一,對投身於此項公益事業,他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那就是他父親的死。
  • 如今死刑已經能選「安樂死」,但為何很多犯人還是執行「槍決」?
    如今死刑已經能選「安樂死」,但為何很多犯人還是執行「槍決」?人總要為自己的事情所做的事情負責,所以做錯事也是需要承擔後果的。因此,監獄就是給人提供改過自新的機會,有的人因為犯罪情節惡劣,會被執行死刑。現在國內的死刑主要有安樂死和槍決,雖然安樂死看似很好,但是很多罪犯在選擇的時候還是會選擇槍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通過了解情況,來為大家解答一下。首先,其實很多的罪犯之所以會執行死刑,都是因為生前所做的事情太過於惡劣,對別人和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而經過在監獄的服刑和受教育,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對於自己的行為會產生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