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孫悟空在花果山水簾洞「道心開發」,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學一個長生不老,常躲過閻君之難」。第二天他就辭別眾猴,雲遊海角、遠涉天涯,開始了自己的尋仙之旅。
開始,他先在南贍部洲學人禮、學人話、串長城、遊小縣,足足轉了八九年,見識漲了不少,可是神仙卻一個都沒找到。失落的孫悟空行至西洋大海,想著海外肯定有神仙,所以這才「獨自個依前作筏,又飄過西海,直至西牛賀洲地界」在那裡遇見了自己的第一位師父――菩提祖師。
那麼問題來了,佛教四大名山和道教四大名山都在南贍部洲,為什麼孫悟空在這裡轉了八九年一個神仙都沒遇到呢?
先說佛教四大名山:浙江舟山群島東南方向的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山西忻州的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四川樂山的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安徽池州的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
再說道教四大名山:安徽的齊雲山供奉的是廣援普度天尊,湖北的武當山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四川的青城山供奉的是太上老君,江西的龍虎山供奉的是降魔護道天尊。
這八座名山上的神仙菩薩起碼都有八九個,難道孫悟空來南贍部洲拜師學藝這八九年他們都沒在家嗎?
小編推算了一下,孫悟空拜師的時間大概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佛教四大名山中,觀音菩薩是秦朝的時候才在普陀山出現;東漢時期佛教才傳到五臺山;公元3世紀普賢菩薩的名聲開始在峨眉山傳播;唐開元末,金地藏卓錫九華。
道教四大名山中,齊雲山供奉的廣援普度天尊是丘處機,他是元明時期的人;北宋開寶年間,真武大帝才降於武當山;真正奠定青城山道教地位的是張道陵、張天師,他受教於太上老君為表敬意所以在青城山供奉先師;降魔護道天尊是正一真人張天師,他出現在龍虎山最早也要追溯到漢朝。
所以,南贍部洲最早有神仙菩薩也要到秦朝,孫悟空去的時候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怎麼會有神仙?
其實說白了就是他去的太早了,佛教道教那時候還沒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