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罕廟是什麼廟?泥包鐵像又是啥像?山西介休張壁古堡等你來揭秘

2020-12-11 跟胡哥看古村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敬請關注、轉發支持。

胡哥圖片文字均為原創,侵權必究,已授權維權騎士全網維權。

在中國傳統古村中,寺廟是不可或缺的公共建築。尤其是在山西古村落裡,村村有廟是常態,多的十幾二十座,少的也有六七座。

在這些眾多的寺廟裡,囊括了釋道儒各家的寺廟,大多數都是大家熟悉的各類廟宇,比如土地廟、關帝廟、觀音廟、玉皇觀、真武觀之類。

然而,在山西介休張壁村裡,卻有著一座罕見的廟可罕廟,也稱可汗廟。聽廟名就覺得有北方遊牧風情,到底怎麼回事呢?請跟隨胡哥的腳步,繼續張壁古堡尋訪之旅。

張壁古堡關帝廟。

一、抱廈獻亭關帝廟

在上一篇文章中,胡哥講述了張壁古堡神廟系統的北片區,北堡門上的幾座寺廟各有其美,尤其是國內唯一的琉璃碑,更是驚豔世人。

在張壁古堡的南堡門及附近城牆上,同樣有著一片宗教建築群,我叫它為神廟系統南片區。這裡有關帝廟、可罕廟、魁星閣以及古戲臺、地道入口等。

我們先來看關帝廟。它位於南堡門外,山門正對南堡門,是一座佔地1200平方米的明代建築群。整體倒座,坐南朝北,這是比較少見的。

張壁古堡關帝廟。

跨山門過廳而入,青磚灰瓦琉璃脊的古樸建築群映入眼帘。一座九脊頂的小巧建築最為搶眼,正遮擋在正殿之前,顯得非常別致。

在它的後面才是獻殿,緊挨著獻殿就是三開間的正殿和垛殿,院落的東西兩側並無常見的廂房配殿。那座別致的小巧建築就是中國古建中的抱廈。

抱廈,顧名思義,建築的樣式就如同摟抱著正屋、廳堂,反過來解釋也說得通。按說,主建築四面接建出來的小型房屋都可以叫做抱廈。

帶抱廈的關帝廟。

抱廈根據方位的不同也有另外的叫法。像只有一面向前突出的在清以前叫做「龜頭屋」,俯瞰圖很像一隻伸頭的烏龜,故有此稱呼。

不過,在有正殿、獻殿的情形下還要再緊接著蓋一座抱廈的做法,還是非常少見的。而且還裝飾九條三色琉璃屋脊,遠比正殿還氣派,這也顯得很別致。

抱廈前的空地上,擺放著一隻圓形石供桌,由三隻小石猴背著,十分有趣。三座緊挨著的建築都在高出地面半米左右的臺基上,雕梁畫棟,十分精美。

關帝廟抱廈前的石供桌。

進入抱廈獻殿和正殿,遊人們除了看塑像就是仰著頭看屋簷下裝飾的各類木雕。尤以龍形雕刻為最多,鬥拱、雀替、闌額等各處,都雕有張牙舞爪的龍形,愈發顯示了關帝廟的不同凡響。

在仰頭上看的視線內,還能看到幾乎每一根大小梁上,都有墨筆寫的一行行文字,上面記載著哪一年,誰誰誰捐獻了此根木料,由此可見村民的崇敬心情多麼旺盛。

關帝廟供奉的關羽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山西運城人。因為忠義仁勇,死後被歷代帝王褒封,直至成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精美的雕飾和題字。

所以,全國各地都有關帝廟,已經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是千萬民眾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託。

二、國內罕見可罕廟

關帝廟在堡門外,堡門內東側有一條長階坡道,可上城牆,城牆上則有一座神廟,與關帝廟南北相望。這就是國內罕見的以可罕王為崇拜對象的廟宇可罕廟。

可罕廟有一個比關帝廟略大的院子,正殿在高臺上,密集分布了三間正殿和耳殿,耳殿前竟然是鐘鼓樓,這種建築樣式還是第一次見,難道是為了應和這北方遊牧風情?

張壁古堡可罕廟。

據廟內的明天啟六年(1626年)重修碑記載:「創自何年殊不可考,延佑元年(1314年)重建」。由此推斷,重建也有700多年了。

現存的大殿琉璃瓦單簷硬山頂,屋瓦的色彩比較暗淡,能感受到一股滄桑的氣息。除了大殿前左右排布的鐘鼓樓顯得有些怪異外,最特殊的就是廟的名稱了。

可罕廟,到底供奉的是哪位神仙呢?他和胡人有什麼關係呢?

五代十國期間,山西一帶正是各路軍閥勢力割據的中心區域。張壁古堡的建立和它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關係,都在各路胡人政權之下艱難求生。

傳說,可罕廟大殿供奉的就是隋末唐初的豪傑劉武周。他曾經起兵反抗隋朝,依附突厥部落,受封「定陽可汗」,勢力席捲山西,後被李世民打敗,最後被突厥所殺。

這麼一座國內僅存的以突厥可汗為供奉對象的廟宇,十分罕見,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古戲臺和魁星樓。

可罕廟正對的是古戲臺,在山西一帶比較常見,能看出屋頂經過了修繕。戲臺兩邊的八字影壁牆也有地方特色,磚雕的仿木構鬥拱、屋脊,別具特色。

就在這個可罕廟院子裡,東廂房內則是著名的地道入口,很隱蔽的裝置,設計非常巧妙,從這裡進入,七繞八繞就可以從西邊山崖出去。

除此以外,院子還有一處特殊的建築值得一看。那就是戲臺東側的魁星樓。

三、泥包鐵佛觀音堂

魁星樓大家都知道,那是供奉魁星的,因其主宰文運,為歷代文人學子所尊崇。根據民間風水學說,東南為巽,主文運,所以,一般的魁星樓都建在建築區域的東南角。張壁古堡這座魁星樓也不例外。

觀音堂和後面的魁星樓。

魁星樓高10米許,是六邊形二層閣樓,一層為磚灰結構,有魁星像。二層為木質結構,有文昌帝君坐像。這同樣是一尊主管考試、助佑讀書撰文的神祇。

魁星樓下其實就是南城牆,城牆下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廟,那就是觀音堂,暗藏玄機,以一尊泥包鐵佛像為遊人所關注。

觀音堂在關帝廟的東側,緊挨著南堡牆而建,是三孔磚窯洞,建於清康熙五十年。原來供奉千手觀音,現在供奉的就是近些年重見天日的泥包鐵像。

觀音堂內泥包鐵像。

泥包鐵像並不大,供奉在中間那孔窯洞後牆上的壁龕內。高不到一米,外部是泥塑彩繪。雙手捧一個圓缽,手部和雙盤的膝蓋處,能看出外露的鐵胎痕跡。

塑像神態安然,彩繪精美。最奇怪的是塑像的服飾,明顯不是佛教樣式,而介於儒道之間,十分罕見。

據介紹,原先窯洞後牆前是磚砌供臺,臺上有三尊千手觀音塑像。上世紀七十年代拆除塑像時,發現後牆內還有一尊泥像,就保護起來沒有拆開。

後來古堡開發時,這泥包鐵像才面世。並且還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研究,但至今未有定論。關於這尊泥包鐵像的一切都成了謎。

張壁古堡南堡門處的神廟建築大致如此,美則美哉,留下的神秘之謎也有不少,這一方面增加了古堡的神秘魅力,一方面成了遊客們十分感興趣的景點。

張壁古堡。

無論如何,一千多年歷史的張壁古堡小巧而精緻,神秘而充滿魅力。那保存完整的歷朝歷代各式建築,以及地上明堡、地下暗道的精巧布局,再加上千百年來積澱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真令人流連忘返。

它曾經封閉而神秘,經歷過戰火的洗禮,也見證著歷史的燦爛文明。而今,它又在旅遊開發中煥發了新的生機,成為了古堡民俗文化的新代表。

山西介休一座千年古堡內,藏著國內唯一的琉璃碑,彌足珍貴

山西晉城一座滿身窟窿眼的明代城堡,卻是中國北方第一的民居瑰寶

山西這個古老山村的清代媧皇廟,何以成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山西介休訪古遇到的遺憾,卻成了一次人生之旅的新感悟

相關焦點

  • 山西介休迴鑾寺、后土廟
    迴鑾寺在山西介休城西南隅興地村,位於綿山腳下。據碑記考證,原名為空王靈溪寺。唐大宗欲登綿山禮佛,至此迴鑾。後僖宗賜名「迴鑾寺」。五代時遭兵毀,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重建,名興國寺,金天會至大定間於故基重建。
  • 山西介休「最奇怪」的村莊,外形像個甕,有進無出,還有萬米地道
    #90後旅行#山西介休「最奇怪」的村莊,外形像個甕,有進無出,還有萬米地道中國有很多的古村,而且這些建築物的存在,就代表了歷史上一些見證,而且因為這些建築見證了發展,所以它們的存在,是保留了很多特有的文化,並且我們看到很多的地方都有一些古鎮,進行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這座小村子,它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堡,叫張壁古堡。
  • 山西歷史悠久的一座千年古堡-張壁古堡
    而這處景區正是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的張壁古堡。雖然說這裡的名氣,無法與平遙古城相比,但是它卻擁有著16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地理位置還非常的優越。也正是因此,所以每天都會有很多遊客,選擇前往當地,畢竟在這裡擁有著很多文物古蹟,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有著"中國星象第一村的稱號"。
  • 曾經門票很貴的一個山西旅遊景區,最近半價優惠,你會去嗎?
    張壁古堡,國家4A旅遊景區,最近幾個月都執行半價票政策。雖然現在疫情期間,但是景區內遊客也不少,而且,大家都自覺戴著口罩,配合景區管理。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又名張壁村,其坐落在中國名山,清明寒食發源地綿山山腳,是我國罕見的保存完好的集軍事、民用、生產、宗教、星象相結合的古代袖珍城堡。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山西十大新銳景區」等桂冠,從影響力來說,還是很厲害的。
  • 晉地寶藏·第七站|介休博物館:造像琉璃映丹青 三賢故裡落彩虹
    ▲介休博物館外景你可能想不到,作為一家縣級博物館,介休博物館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近百年前。介休博物館的前身是介休教育圖書博物館,1921年創建。要知道,山西乃至中國最早的博物館之一——山西教育圖書博物館,才剛剛在1919年創建。
  • 張壁古堡「入泮禮」為多家幼兒園帶來國學文化體驗
    7月29日,介休陽光幼兒園和百靈幼兒園在充滿歷史文化古韻的張壁古堡舉辦了「中華生命禮儀之入泮禮」活動;7月30日,張壁古堡又為張蘭鎮星火幼兒園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畢業典禮。即將升入小學的130名學子受到洗禮。
  • 修廟人:塑像佛與仙-虎嗅網
    修什麼廟,做什麼像,傳什麼名。初至寶地,秦一川思謀著,先把名兒傳出去。傳名,得靠手藝說話。做好仙像,請東家看,滿意了,帶來新的工程。修廟塑像的行業,空口無憑。你說自己手藝好,看不見,摸不著。仙像在神臺上供著,四方百姓交口稱讚,十口傳聲,百口傳名。好不好,自己不說,有人稱道。坡頂,平地,新道觀。塑像九天玄女、女媧等神仙。
  • 地下萬米長城,世上僅有的孔雀藍琉璃碑,山西這個城堡有多神秘?
    張壁村藏著「地下奇蹟」,「萬米長城」成古堡一大亮點。 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落很多,但像張壁古堡這樣充滿著設計理念、範圍廣、長度深度均有一定記錄的還沒見到第2個;張壁古堡的「地下長城」長達萬米,目前開發的、可供人參觀遊覽的大概1500米。
  • 臺灣廟文化盛行!陰廟為最,什麼是陰廟?陰廟又是怎麼來的呢?
    而小賤這次要給大家介紹的廟文化主要集中在臺灣地區。福建,潮汕等地區在文革時期,經過解放與文革的洗禮,陰廟文化已經不強盛了,只有臺灣[好巫尚鬼]的民間文化傳承的最全面。臺灣的廟文化強盛到什麼地步呢?乩童正在佔卜問事要說陰廟,必然會講到的就是陽廟,陽廟很好理解,即被正式冊封為神的正神所蓋的廟宇。像是玉帝,王母,關公等,這些廟宇都屬於陽廟。
  • 張壁古堡:1500名祁縣高一新生行走的課堂
    、歡樂的海洋,這是繼張壁古堡斬獲中國文化和旅遊總評榜「2019中國特色研學旅遊目的地」以來接待的最大單次團隊。張壁古堡射箭歷史悠久,在冷兵器時代,無數張壁男兒用弓箭保衛家園。時至今日,射箭已成為一門傳統技藝被完整保留下來。
  • 1500人大團光臨古堡,進來看看他們都幹了些啥?
    、歡樂的海洋,這是繼山西介休張壁古堡斬獲中國文化和旅遊總評榜「2019中國特色研學旅遊目的地」 以來接待的最大單次團隊。利用張壁古地道設置「寶藏」,使學生在「尋寶」的過程中了解地道構造,知悉古人作戰技法,探尋古代戰爭奧妙,領會中國智慧。
  • 張壁古堡最新通知,介休籍遊客和全國醫護人員免費入園!
    關於張壁古堡景區恢復門門票價格的通知 尊敬的遊客朋友: 7月1日起,張壁古堡景區恢復全價門票價格60元/人,半價門票價格30元/人。介休籍遊客及全國醫護人員持身份證、資格證等相關有效證件免費入園。
  • 張壁古堡迎來安徽學子
    日前,張壁古堡迎來今年首批研學旅遊團隊——安徽銅陵技師學院的近50名師生。銅陵技師學院師生的到來,標誌著張壁古堡因疫情中斷8個月之久的研學旅遊重新啟動。自7月21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通知恢復跨省團隊遊以來,張壁古堡研學院積極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制定接待措施,完善防疫制度,配足防疫物資,提升導師接待水平,以最佳狀態迎接各地學子的到來,並確保研學團隊安全有序進行活動。
  • 全職高手藥廟什麼梗什麼意思,我廟壓你藥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導讀】:全職高手中有一個我藥壓你廟,藥廟的梗,不少觀眾沒看原著可能不太懂。全職高手藥廟什麼梗?全職高手我藥壓你廟什麼意思?全職高手藥廟什麼梗藥、廟分別指的是薇草戰隊和藍雨戰隊,藥說的是微草戰隊,因為微草戰隊的帳號都是中藥名稱,網遊內公會名也叫中草堂,比較像藥鋪子,所以戲稱為藥,用來指代微草戰隊。
  • 介休南莊古村,發展自信從哪裡來?
    可在五年前,時間和貧窮還結伴而行,它們像一把雙刃劍,雖然蹉跎了歲月,將南莊曾經的輝煌抹去,但是保留了南莊最初的風骨,整村的建制還完整地存在著,街道上依然是百年前的車轍和千年汗水衝擊的坑坑窪窪。也就是五年前,年輕的張爾峰迴到村裡開始重新認識生於斯長於斯的深情沃土,同龍鳳鄉包村幹部李崇傑愁眉緊鎖。「三門石頭街,南北兩座廟,張家十八堂,陰氏一桿旗。」當地的這首民謠,說的是南莊的歷史,也說的是南莊曾經的輝煌。
  • 清朝官場上,介休縣令舉報欽差大臣,結局又是怎樣呢?
    說起聽令巷,故事就多啦,光這聽令巷名字的由來就有好幾種說法:有的說是當年李世民舉兵反隋,在這個巷裡給尉遲恭下過密令;有的說是尉遲恭給自己手下的兵馬巷在這個巷巷裡下過什麼打仗的手令;但這裡還有另外一個故事——唐王李世民執政後期,在全國修建 了許多廟宇,山西本是唐朝發祥之地,所以比其它地方更加一等。傳說后土廟就是那個時候修建的,修建后土廟總監工就是大名鼎鼎的尉遲恭。
  • 就在山西!這8個古村鎮很少人去,現在都還保留著老味道
    有時候 走一走古村鎮的街道 聞一聞鄉間的鳥語花香 會讓浮躁的心情都平靜下來 山西也有不少古村鎮 村裡的「律呂神祠」屬國家級文保單位,古建築民居院落相對集中,還擁有鳳山書院、關帝廟、明清古民居、古戲臺等眾多人文歷史景觀。
  • 孟姜女廟的一副奇特對聯,有五種讀法,你會幾種?
    孟姜女廟又稱貞女祠,位於河北省山海關城東望夫石村後山崗上。貞女祠始建於宋代以前,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主事張棟重修。孟姜女廟的修建,是民間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的產物,為了紀念孟姜女,廟內有前後兩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1956年,孟姜女廟被公布為河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AAA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