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親母親(2)
今天早飯時問了當年定親的事情,原來是15歲那年,由她的舅舅做媒,與父親訂了婚。訂婚時父親13歲,現在看來,還是個孩子。直到兩人結婚,他們一直都沒有見過面,不知道對方的長相、性格。那時候談不上愛情,屬於包辦婚姻,婚姻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女婚姻大事,一直由父母操辦。這就為後面我們的家庭關係留下了隱患,這個後面再聊。
-
我想回去的童年2
但是母親的話明顯是真情流露的。我不明白母親對於姐姐的感情,更不會去揭開母親的這道傷疤,一切都默默的記在心裡,慢慢消化。世上的人形形色色,應該會有跟我一樣的角色:代替另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雖然心有芥蒂,但還是滿懷感激,讓我能有機會體驗人世間的繽紛萬象,擁有不一樣的童年。
-
母親簡陋的禮物點亮我的童年
\由於家裡大小事情都要母親操心,母親沒怎麼出過遠門,有一次去縣城,還是因為父親生病了,送他去縣醫院住院。都是父親打針用過的。母親說她和醫生說了半天好話才拿出來的。 我們拿著禮物高興極了,因為是第一次見到這些稀奇的玩具,還特意跑去找小夥伴炫耀了一番。後來那支注射器被我珍藏了很久。 還有一次去縣城,是有親戚結婚,父親母親去喝喜酒。回家時為了省錢,父親母親就順著幾十裡山路走了回來。
-
我父親母親的愛情
七夕節又要到了,那天也是母親的生日,借著這個機會,我想講講父親母親的愛情故事。父親和母親的緣份,還得從外婆說起,外婆是個很能說事的女人,生育有兩個女兒,外公是在廣州有工作的人,用以前的話就是吃國家糧的。但外婆和兩個女兒都是農村戶口,老家在邊遠的粵西山區。
-
記錄我的父親,也給新手爸爸們2點建議
我生在農村,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環境裡。母親常常會因為家裡沒有男孩而情緒低落。覺得自己遭到了村裡人的嘲笑和排擠。我小時候她也會嫌棄我,為什麼不是男孩。所以我偶爾也會覺得自己很多餘……但是,有一個人,有一個男人——我的父親。他永遠對我說,我很棒,我很優秀,我很漂亮,我很可愛……他給了我全部的愛和陪伴️,給了我自信陽光樂觀勇敢的品質。
-
今天是父親節,貼一篇舊文,以此懷念我的父親和母親
生出這樣的聯想,是95年2月的一天上午,坐在母親面前的我,似乎真的能剝開纏在歲月之頸上的那首關於父親的無題。我哭了。20多年前,因父親的「所謂問題」的牽扯,使她病弱的身體又雪上加霜。她是帶著不解和要弄清謎底的渴望,領著四個年幼的孩子,撐過了我們家庭歷史上最冰冷最黑暗的日子。我小小的記憶裡,時常閃現著父親黝黑的沉默,母親病痛的呻吟,童年的這種刻心銘骨,這種出身上的困窘,至到今天還讓我血跡斑斑。我的自卑和倔強,自負和堅強,都是大大小小洇血的傷口,一旦結痂,也還疼痛。「你爸會唱歌,別看現在不唱了。」
-
母親的童年:殷殷寸草報春暉
母親和共和國同齡,這是她一生的驕傲。關於她的童年,我知道的並不多,都是她不知什麼時候零零散散講給我的。這些故事,至今都很清晰地印在我的腦海裡,那情景就像一幅畫或曾看過的電視劇,生動而真切。第一次裁剪衣服母親出生在西北的一個山區,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七個弟妹,所以,她早早就擔起生活的重擔。
-
我和我的童年
我作為一個多餘的女孩,被送到了養母家。養母家,有兩個哥哥,大哥大我9歲,2哥大我6歲。小時候的記憶,真的太過模糊,很多都想不起來了……養母和養父,常常說我,小時候很乖,不哭不鬧。養父說我小時候,經常告大哥黑狀,導致大哥常常被責罰;他說,小時候家裡養了一隻大公雞,因為差點咬到我,所以被他一棍子打死了。到現在為止,他們說起我的小時候,笑容都是燦爛的。仿佛我還是那個天天跟在母親身邊跑來跑去的小屁孩,仿佛我還坐在父親懷裡跟他一起看著漫畫書。我的童年是快樂的。
-
2歲父親去世,母親遠嫁,苦水中泡大的兄弟倆選擇了堅強……
我今年25歲,和弟弟是雙胞胎,我們是一對在苦水中泡大的農村孩子。我的老家位置偏僻,交通非常不便,土地貧瘠,祖祖輩輩都在這貧瘠的土地上頑強地活著,我的父母也不例外。在農村,左鄰右舍之間本來就容易因為田邊地界發生矛盾,在偏遠的山區更容易這樣。我的父親和鄰居家因為宅基地問題多次爆發嚴重的衝突,最後內向的父親想不開投河自盡了。
-
就怕孩子沒媽媽了,童年不快樂:一句哭訴,道出離異母親的心酸
而一旦走到離婚的地步,最受打擊的則是孩子,因為離婚就意味著原本完整的家突然破裂,孩子童年的保護傘,也將失去它的作用。面對長輩們的好意,表姐則只有一句哭訴:就怕孩子沒有媽媽,童年不會快樂!聽到表姐這樣說,長輩們也就不好意思再開口了,因為個個都明白這句話裡的辛酸有多重,離異母親是真不好當的。
-
考上大學母親去世,我沒錢讀書,消失多年的父親出現我拒絕相認
我出生在一個困難的家庭。 是母親一個人把我養大的, 我為什麼不提起我的父親? 這件事必須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說起,即使我已經記不清父親的樣子,但我清楚地記得父親給我和母親造成的傷害有多大。記得我五歲的時候,父親很喜歡賭博。 他幾乎從未在家做過事。在家裡母親是主要的勞動力,父親就是吃閒飯的,父親這個人脾氣暴躁,我和母親經常會被他毆打。
-
《我的童年—外婆》
父親是給人家蓋房子的,母親開了家服裝店,為了讓我接受良好的教育,於是舉家搬到平樂,那是我的小學---平樂中心小學,離外婆家只有200米。常常跑到外婆家弄點好吃的。 曾記得秋收時節,父母回家忙著田地,幼小的我跑到外婆家。晚上,外婆幫我洗腳,我說,我自己洗吧。
-
我的父親母親——平淡的陪伴是長情的敬愛
91歲的父親和82歲的母親年事已高,年齡大了脾氣性格卻越來越像孩子,經常是一言不合就要吵架,爭得面紅耳赤,嚇得我不知所措。他們倒好,吵著吵著又笑了。媽媽說:不爭不吵不得到老,我們吵架又不生氣,我就是他肚子裡的蛔蟲,你不用管。原來她心裡有數,控制著節奏的。
-
吃喝嫖賭的極品父親,讓我度過了一個痛苦不堪的童年!
今天寫的都是我童年的一些真實經歷,我不是要博大家同情,只是告訴大家,身為一個老公跟父親,必須要擔起你一個男人該有的責任!爺爺在我父親兩歲多得時候就去世了,奶奶第二年就帶著我父親改嫁了。聽說那個假爺爺對我父親不好,經常打我父親,後來父親一怒之下就跟他脫離關係!父親無依無靠,村裡有個廢棄的祠堂,有人辦紅白喜事的時候會用一下。
-
童年的姐姐
姐姐比我大十歲,我還沒有上初中她就出嫁了。我記不得姐姐小時候的任何事情。長大後的姐姐在我眼裡是個愚蠢,勢利,可憐又可悲的女人。我聽家人和外人講述童年的姐姐不是這樣的。童年的姐姐聰明伶俐,善良可愛,尤其是心中有愛,她可心疼兄弟姐妹了。姐姐虛三歲的時候,有一次母親上班去時讓她在家看門。跟她說家裡東西不可以給別人拿,怕她小不記得事。
-
我的童年舊事,父親沒捨得吃的香油,讓我想起鄰村磨香油的大爺
童年裡關於小磨香油的記憶,給我的關鍵詞就是這幾個,我的父親,磨香油的鄰村小老頭兒,還有父親舔手指上那一絲香油的動作。後來,他成家了,又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家裡的日子雖然簡樸卻可以豐衣足食了,所以,他才會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買一瓶麻油回家過年的時候吃,當然了,也不是春節那幾天就能吃完的,母親也是一個節儉過日子的人,這一瓶香油,父親買回家,母親只有在家裡來親戚的時候,或者是在給我開小灶,在早晨給我做的雞蛋面裡,會滴上幾滴的。父親買來的麻油,自己卻是不捨得吃的。
-
我的父親和母親
(2) 小時候,記得從讀小學(二年級)開始,我便跟在父親身邊讀書、打桌球,到五年級爸爸聽取了別人的意見,說女孩子若取不了冠軍,就不要再打桌球了,便決定讓我回學校全力去讀書,去備考初中。他找人專門幫我輔導了半年,經過他的不停鼓勵我從2千多人中考上了只錄取100名學生的學校,這是他給我人生做的第一個決定。
-
蘇童:我從來不敢誇耀我的童年
我從來不敢誇耀童年的幸福,事實上我的童年有點孤獨,有點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擁有四個孩子之外基本上一無所有,父親在市裡的一個機關上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來去匆匆,母親在附近的水泥廠當工人,她年輕時曾經美麗的臉到了中年以後經常是浮腫著的,因為疲累過度,也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多少年來父母親靠八十多元錢的收入支撐一個六口之家,可以想像那樣的生活多麼艱辛。
-
我想回去的童年4
7歲,是我灰暗人生的轉折點也是童年結束的開端。我愣了幾秒,然後幾近瘋狂的朝母親撲過去一陣猛親,大腦不聽使喚的叫喊,開心的同時也宣洩著曾經的不快。果然7歲沒有負我。 接下來的日子我天天盼著開學,數著時間,催他快走。殊不知上學就意味著童年就要結束了。 開學的日子近了,我還是獨寵那個粉色的小書包,還有包了花布的小板凳。我保護的很好,沒有一點損壞。
-
蘇童:我從來不敢誇耀童年的幸福
,事實上我的童年有點孤獨,有點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擁有四個孩子之外基本上一無所有。父親在市裡的一個機關上班,每天騎著一輛破舊的自行車來去匆匆;母親在附近的水泥廠當工人,她年輕時曾經美麗的臉到了中年以後經常是浮腫著的,因為疲累過度,也因為身患多種疾病。多少年來,父母親靠80多元收入支撐一個六口之家,可以想像那樣的生活多麼艱辛。我母親現在已長眠於九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