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個人而言,溝通無處不在,我們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了與別人的溝通,無論是同事、家人、朋友,對話、微信、郵件,溝通無處不在,溝通的結果,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成果與生活質量。
溝通是個辛苦活兒,更是件技術活兒,著實不易做,現在甚至有不少年輕人以「社恐」自封,在日常中儘量避免與人發生接觸,就是為了減少溝通,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當我們正視總是,認真對待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溝通這件事,也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難。
針對這個問題,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學會共情,掌握共情的思維理念。
《共情式溝通》的作者古宮昇博士是一位資深心理諮詢師。曾任教於密蘇裡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心理學系,是紐西蘭國立奧克蘭理工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大阪經濟大學教授,他在心理學研究工作上真正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20餘年的心理諮詢從業經驗,在日美兩國為逾5000人提供了心理諮詢服務。
曾經也為人際溝通大感頭痛的他在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後,終於成為一位社交達人,並將自己的溝通經驗寫成一本書:《共情式溝通》。
古宮昇認為,要想學會溝通,應該積極培養自己的共情能力,做到懂得給予、懂得示弱、坦誠自身缺點、學會傾聽。在養成這些思維理念後,再運用一些有助於人際溝通的小技巧,你就能提升自己共情能力,成為一個在工作、生活中都能廣受大家歡迎的人。
如何實現共情式溝通,作者給出了8條專家級別的意見建議。
建議1:人們喜歡獲得適當給予會更受歡迎。
有一件小事令作者印象深刻,在參加一次學術會議時候,有一位女士主動買甜甜圈和大家一起分享,受到大家的好評。古宮昇發現,擅長跟大家分享的人,通常會更受到大家的歡迎。
在生活中,越是喜歡和大家分享的人,越能讓大家感到放鬆,別人越希望和你交往。在工作中,日常主動關心別人,為同事提供點什力所能及的幫助,有助於提升你的職場關係,因為如果有人總想著給予對方,所以大家都會喜歡同他相處,也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建議2:人們以自我為中心,放下身段會更受歡迎。
沒有人會喜歡傲慢無禮的同事,所以,作者建議大家不要關心他人對你的看法,而是積極放下身段,去幫助自己身邊的人。當你幫助別人時,你就是在為社會做出貢獻,可以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也能成為更受別人歡迎的人。
建議3:人們有自尊心,學會示弱,會更受歡迎。
為什麼要學會示弱,心理學家古宮昇以個人的專業角度說,越是有缺點的人,越是被人愛。在所有的人際關係中虛榮心強、總喜歡樹立個人完美形象的人,相處起來總是讓人覺得虛偽,容易被大家敬而遠之。
因此,坦誠表現出你的弱點,別人不會覺得你差,反而會覺得你真誠,對待你也會更加親切。擅長閒聊的人通常也都是自黑的高手,原因就在於此。
建議4:人們不喜歡被指責,學會諒解會更受歡迎。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經常要指出別人的錯誤,這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如果想要取得比較好的溝通效果,不妨這樣先說出自己的缺點,或者失敗經歷之後,再指出別人的問題,就能把傷害限制到最低的程度,對方也容易認真聽取你的意見。
想想看,如果你先說說自己有同樣的錯誤,聽眾會更容易聽進去,更容易接受。畢竟,再有能力的資深人士,當年也都是不成熟的新人,所以,在工作中同理心很重要,多體諒對方,才能取得理想結果。
建議5:人們不喜歡被誤解,學會理解會更受歡迎。
有時候,在溝通中我們容易會誤解他人的觀點,這樣就會在後續中造成很多問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與別人溝通時不該只一味表達自己的觀點,先充分理解別人的意圖,搞清對方的想法,更能避免產生誤解,達到良好的溝通效果。
建議6:人們認為自己是對的,認可他人會更受歡迎。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對做出不符合我們自己價值觀的人產生批判的情緒。
但是,每個人都渴望別人的理解和認同,而我們所看到別人那些與我們價值觀相反的言行,其實只是別人的一部分,如果因此便一味批判,只會讓對方離自己越來越遠。還會令我們失去拓展自身見聞,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機會。
所以,我們要全面的看待別人,要從與我們價值觀不同的人身上學習提高,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才是正確的人際交往方式。從不同價值觀的人身上學習,也有助於我們的成長。
建議7:人們不喜歡負能量,開朗樂觀會更受歡迎。
弘揚正能量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也不為過。畢竟,那些日常總是唉聲嘆氣、負能量滿滿的人,相處起來不是一般的讓人心累。
那些總喜歡在工作中抱怨這、抱怨那的同事,總是讓人敬而遠之。畢竟,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了,誰還喜歡天天不停抱怨的同事或者朋友呢。
心理學家們也在研究中發現,有意識的注意有正能量開心的事情可以提高性提升幸福感,越注意關注正能量的事情越容易成為習慣,每天的喜悅也可以增加。很多美好的事物,只有我們關注到了才不會對它視而不見,才能感受到它們的美好。
中國臺灣的著名美學家蔣勳就曾在演講中說過:
我現在不問工程師有沒有去聽音樂、看展覽,反而是問他們:「你們在這裡工作5年了,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公司門口那一排是什麼樹?」但很少人能夠回答的出來。
事實上,他們公司門口那排小葉欖仁的葉子漂亮得不得了,綠色會在陽光裡發亮。
後來我再去,就有一個員工和我說,「謝謝你告訴我這件事,我現在下班時會先看看小葉欖仁再回家,所以比較不會和太太吵架了。」
建議8:人們不喜歡奇怪的人,大方做人會更受歡迎。
所謂的社恐者,總是先入為主的認為別人會拒絕他,攻擊他,所以在社交時總會表現的非常膽怯,他的膽怯又會製造緊張的氛圍傳達給對方,原因的問題所在,歸根結底是因為他不信任人。
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給出的藥方是要相信自己,告訴自己,我值得為周圍的人深愛。努力提升自己的自信,這樣在和他人相處時,緊張感真的會減少,那隻雞湯說的,當我們覺得自己被人值得被人深愛時,就真的會被人溫柔以相待。這並不只是一句雞湯,實際操作後很能產生正面效果,這樣,就能形成一個正向循環,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美好起來。
當然,以上這些專家給出的八條建議雖然看上去簡單易操作,但真正做到,並且做好,還是需要我們積極實踐,付諸行動,認真執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但是,「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想成為更好的自己,還是各方面都需要積極努力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