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式溝通》請堅信:「你值得被人深愛」!

2020-11-20 晴蕊

今天有幸讀到這本書《共情式溝通》,感覺受益匪淺,於是想分享給大家,希望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能更愉快,幸福感更高。

《共情式溝通》是由心理學博士、從業20年心理諮詢師的古宮昇撰寫的,他在日美兩國為超過5000人提供心理諮詢,同時是多個頂級大學高校的教授,為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案例。

日常生活中,難免會與人打交道。可能你會發現,有的人好像自帶磁場,特別招人喜歡,人際關係非常融洽,他自己的幸福指數特別高;而有的人好像自帶結界,很難與他交流,而他負能量爆棚的樣子常讓人想離他遠點。

很明顯,我們都想成為第一種人。我們想做到更好的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共情」。

心理學研究發現,「共情」是溝通的靈魂。不是討好迎合,才叫換位思考,不必同病相憐,也能感同身受!

想像一下,我們自己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呢?是不是首先是讓我們感覺放鬆,相處起來輕鬆愉快,我們才願意下次還一起交流。

如果相處起來讓我們感覺心累,無所適從,甚至厭煩,那麼我想我們再也不願和他打交道了。

懂得共情的人,更受歡迎。

那麼怎麼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歡迎呢?可以嘗試做到以下幾點:

1.滿足人們喜歡獲得的心理,適當給予會更受歡迎。

可以送人溫馨的小禮物,給人以真心實意的關心,表達我們希望和他處好關係的訊息。

2.放低的姿態也很美。

發自內心的致謝並接受別人的給予,因為接受也是一種給予,接受也是一種愛。

3.適當示弱會更受歡迎。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弱點,正視並坦誠地說出來,並不丟人。而正因為你說出了自己的弱點,讓別人覺得不比你差,就能夠放鬆。所以擅長閒聊的人都是自嘲的高手。

4.心胸寬廣,習慣諒解。

對別人的錯誤寬容相待,相處起來越能讓人放鬆。我們在指出別人的錯誤之前,可以試著先把這些當作自己的弱點來說,這樣別人更容易接受,從而心甘情願的改正自己的錯誤。

5.換位思考,理解萬歲。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曲解別人的意圖,尤其是在對某人生氣時一定要注意。

6.認可別人也是認可自己。

每一個人都渴望被人認可,被人重視,滿足自己內心的自我價值。

7.做一個正能量的人,開朗樂觀會更受歡迎。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部分人的幸福感是有恆定性的,不因能力而改變。

在日常生活中,請有意識地關注幸福的事物,有意識地回想令人感到幸福的事情。養成這個好的習慣,我們會受益終身,我們的幸福會增多,幸福指數會攀升,與家人、朋友、同事的關係會更融洽。

8.認可自己,自信的微笑特別迷人。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是上天贈送給別人的禮物呢?而且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待人接物方面,堂堂正正就好。

在和他人見面前,不防對自己說:「我值得被他深愛」,並深信不疑,那這次會面你會發現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而當我們覺得自己值得被人深愛時,就真的會被人溫柔相待,是不是很神奇?請把這句話經常的說給自己聽,你會自信到閃閃發光的。

二、良好的溝通是需要技巧的。

1.記住別人的名字。

真誠的交往,從親切的喊出對方的名字開始,「你好,李明先生!」

2.感謝需要真誠的表達出來。

新的一天開始,就有我們需要感謝的事情。感謝父母為我們提供可口的早餐,感謝鄰居善意的提醒,感謝陽光明媚如初,感謝花朵送來芬芳......

越多給予別人感謝,讓別人有幸福感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感覺到更多幸福。

3.讚美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舒暢。

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都有我們讚美的地方。善於發現並表達出別人的優點,就會更善於發現自身的優點。我們越接近喜歡的那個自己,就越會成為讓人放鬆的人。

4.把壓力放空。

人們一般不會接近戒備心重的人,以免給自己造成大的壓力。

瑜伽、太極拳、冥想都可以使人變得放鬆。

5.肢體語言正傳達著我們的心聲。

肢體語言會無意識地傳達給對方一些訊息,別人也會根據我們的肢體語言做出對我們的判斷。

從容淡定,大氣得體,才會彰顯出自己的自信,帶給別人好的感受。

6.多微笑,你會發現一切都簡單了。

微笑是最廉價也是最昂貴的通行證。有了她,可以輕啟別人的心扉。

7.溫柔的話語像微風拂面。

與語言相比,說話的方式更重要。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也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請注意自己的說話態度。

8.構建雙贏關係才可長久。

互惠雙贏在人際交往中很重要。什麼是雙贏關係呢?在人際關係中,滿足於雙方價值觀的關係被稱為雙贏關係。

簡單來說,就是雙方都能從人際關係中得到益處,否則,這種人際關係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

9.獨處,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

一個從容淡定的人,相處起來更能讓人放鬆。

有本世界暢銷書《與神對話》,裡面提到「冥想」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放鬆方式。

10.對傷害過你的人說聲:謝謝。

這個確實不太容易做到,他傷害了我,難道還要我一笑而過嗎?不但這樣,還要我感謝他?

是的,確實有點為難。但是感謝是為了我們自己,寬恕也是為了我們自己。

大家試著回憶一下,當我們受不了某人時,受損失最嚴重的是我們自己啊。我們心底的憤怒會讓我們的情緒失控,讓周圍的人感到不快。

我們可以這樣想,我們生命中出現的人,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成長才出現的,是為了給我們成長的機會才出現的。

我們既然成長了,就不妨大度的感謝一下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吧。

共情式溝通,人際關係高手的殺手鐧。

最好的交流竟然是善於傾聽。人們很容易對一個懂自己、體諒自己的人打開心扉,好像找到了知己,願意把自己的心裡話說給他聽。

所謂善於傾聽,是指消除內心的屏障,對對方傾注關心,對別人的痛苦予以共情。就像我們身同感受,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

在交流中,通常我們自己說三分,對方說七分。圍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談話。

讓自己的親和力提高,在與人交往中更順利。

與人交往,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我凝視著你的眼睛,感受著你的心跳,在那一刻,我們直抵靈魂,實現了共情!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共情式溝通》從社恐變得廣受歡迎,我們需要學習一下共情式溝通
    對於每個人而言,溝通無處不在,我們每天一睜開眼,就開始了與別人的溝通,無論是同事、家人、朋友,對話、微信、郵件,溝通無處不在,溝通的結果,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工作成果與生活質量。溝通是個辛苦活兒,更是件技術活兒,著實不易做,現在甚至有不少年輕人以「社恐」自封,在日常中儘量避免與人發生接觸,就是為了減少溝通,但逃避並不能解決問題,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 掌握共情式溝通,將提升你的人際關係,讓你變成一個受歡迎的人
    請你試著回想一下人生中的美好時光,那時的你人際關係肯定很好:有相處愉悅的朋友,有暖心的另一半,有相親相愛的家人。反過來,如果你在某段時間裡過的很辛苦,那時你的人際關係一定比較差:被人欺負,被上司苛待,與戀人失和,與家人關係惡化,十分孤獨等等。決定人生是幸福美滿還是不幸失意,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際關係。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討人喜歡呢? 不是討好迎合,才叫換位思考。
  • 《共情式溝通》:比黑科技更有效率的8種溝通思維
    為什麼對方總是曲解你的意思?為什麼你總是無法正確理解對方的點?於是乎,溝通的隔閡產生,人際關係中的溝通機制一旦斷裂,很有可能這個人就會消失在你的關係圈裡。日本籍心理諮詢師古宮昇在《共情式溝通》中指出:我們想做到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一點就是學會&34;。
  • 學會共情式溝通,讓自己成為更受歡迎的人
    共情式溝通,是人際關係高手的殺手鐧。身處好的人際關係中,你會感覺到如沐春風,同事相處融洽,朋友之間真誠,家人相親相愛,孩子暖心;反之如果人際關係比較差,那麼你就會過得很辛苦:被人欺負、被上司苛責、與家人不和、沒有溫暖,感覺自己像生活在一座孤島上。學會共情式溝通,這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共情呢?
  • 共情式溝通:高情商者安慰人從來不講道理,都是在用「共情」策略
    心理學家古宮昇在《共情式溝通》這本書裡說:「在灰心喪氣時,比起被人諄諄教導,更希望有人能夠懂得我們的感受。如果有人真能懂我們,那我們很快就能再次變得幹勁十足。」,建議你一定要看看古宮昇老師的這本《共情式溝通》。
  • 你和高情商之間,就差了本《共情式溝通》
    這幾天,我看到一本書,叫《共情式溝通》,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具備可操作性的建議,教我們如何成為「讓人放鬆的人」。《共情式溝通》是日本心理學博士古宮昇寫的,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的「共情」理論為基礎,非常細緻、實用地對「共情式溝通」進行了說明。書中有共情式溝通的8大基礎,提升溝通技巧的10個小方法,並且有很細節、很實用的實踐操作指導。
  • 共情式溝通:人際關係高手的殺手鐧,擅長閒聊的人都是自嘲的高手
    最近有幸看到《共情式溝通》這本書,這是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所著,作者以自身為案例,從小細節入手,內容通俗易懂,用案例講解能讓人產生共情,感覺就像自己身上發生的事一樣。看他的書,猶如和你話家常,他的文字親切、自然,很有代入感。
  • 《共情式溝通》靠溝通技巧徵服對方的心
    人與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動性,如果你想要與人成為知心朋友,首先得敞開自己的胸懷,要講真話、實話、切記遮遮掩掩、吞吞吐吐、令人懷疑,即使是下屬也不應該把髒話當口頭禪處處用命令式的口氣去溝通,要以你的真誠換取別人的真誠。 《共情式管理》一書中,你可以具體地學習怎麼樣才能成為「讓人放鬆的人」。
  • 《共情式溝通》:走進對方心裡的溝通,才是真正的溝通
    有很多書,教大家如何溝通,在眾多教大家溝通技巧和方法的書籍中,日本學者古宮昇的書《共情式溝通》卻讓我眼前一亮。當了心理諮詢師的古宮昇從一個自卑敏感的人,一個尋找光芒的人,變成一束光,照亮別人。他在這本書裡提出了共情式溝通,共情是指情緒情感相通,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處境考慮問題。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曾說: 共情,一種未被欣賞的存在。共情式的溝通,才能更好地拉近彼此的距離,走進對方的心裡。
  • 《共情式溝通》,學會人際交往,做一個「讓人放鬆的人」
    ——卡爾·羅傑斯記得曾在知乎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問題:「怎麼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其實,要成為受人歡迎的人,最簡單的就是從心裡上理解別人,能與別人產生共情及良好的溝通。人際關係良好的人,生活也會更加美好愉悅。反之,人際關係差的人,與親人朋友同事的相處,必然存在各種問題,人生也會相對孤獨。古宮昇老師指出,在相處中,能讓人感覺放鬆的人,才是最討人喜歡的人。那麼,如何做一個讓人放鬆的人呢?具體的方法,古老師在他的新書《共情式溝通》中,從以下四個方面一一做了相應的闡述。
  • «共情式溝通»|如何成為一個相處起來讓人放鬆的人?
    曾有人對「什麼樣的人才討人喜歡?」做過調查,在許多備選答案中排第一的是「讓人放鬆的人」。想在人際關係中受惠,幸福快樂地生活。你要做一個「相處起來讓人放鬆」的人。而不要做一個讓人和你「相處起來覺得心累」的人。那麼,「相處起來讓人放鬆」的人和「相處起來讓人心累」的人有何不同?怎樣才能成為「相處起來讓人放鬆」的人呢?«共情式溝通»這本書會告訴你答案。
  • 《共情式溝通》:想要提升幸福感,請記住這幾點
    給予別人越多,越能實現夢想;越是努力成為讓人放鬆的人,別人越希望和你交往。你過得幸福嗎?你的幸福感指數有多高?就像我們喝咖啡,第一次喝時,嘴巴裡難受的要吐掉,你再喝第二次時,就沒有第一次苦,慢慢的,你就會覺得咖啡沒有想像的那麼苦,甚至會愛上喝咖啡。還有榴槤,很多人聞到味道就躲的遠遠的,其實強吃下一塊後,那種美味佔滿喉嚨,讓你還想著吃。因此,請你有意識地關注幸福的事物,有意識地回想令你感到幸福的事物。如果養成了這個習慣,人生中幸福會增多,而這將提升幸福的基準。
  • 共情式溝通:如何讓你的人緣越來越好,請記住這十個實用溝通技巧
    她說,當時其實已經在心裏面都與父親和解了,也很愛他,但是都沒有一次說過「爸爸,我愛你」,這成了她一輩子的遺憾。我們想做到更好地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該如何「共情」心理諮詢師古宮昇指出,會共情的人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懂得給予,懂得示弱,坦誠自己的缺點,傾聽別人,等等。
  • 學會共情式溝通,讓你成為一個受人歡迎的人
    你有沒有覺得,在和人相處的過程中,有的人會讓你感到愉快,感到放鬆,而有的人會讓你覺得討厭,相處起來很累?那什麼樣的人才能招人喜歡呢?在與父母、子女、同事、同學的相處中,你是否學會表達學會溝通了呢?我們想做到更好的與人溝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會「共情」。
  • 共情式溝通,快速了解對方和自己
    這也是《共情式溝通》所要闡述的核心觀點。《共情式溝通9》是由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所著,全書基本上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共情」理論為基礎,比較實用地對共情式溝通進行了說明。這是本非常典型的「日式書」、每一個小點說得很細緻,但其實歸結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真誠待人、仔細聆聽、平和表達。這看似簡單的幾句話做起來的確很難,書中列舉了共情式溝通的8大基礎和一些實踐的方法。
  • 《共情式溝通》:提升幸福感的秘訣,教你如何做一個讓人放鬆的人
    那怎麼才能不讓人不心累呢?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在《共情式溝通》中給出了解決方法:做一個讓人放鬆的人。所以從《共情式溝通》這本書中,如果想做一個讓人放鬆的人,我簡單概括以下三點:01 做一個首先給予的人現在人與人之間都流行交換,即使人情往來也是如此,你先付出,對方收到你發出的信息才能給予回應,所以總想得到的人是被動的,不如先給予會更讓你在人際關係中得到主動權
  • 人與人之間,做不到「感同身受」不怕,做到了「共情式溝通」就行
    所以,關於共情的描述和闡釋,很多人都在努力追求,企圖掌握和了解共情。日本的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共情式溝通》,這本書,對於不懂溝通,不會共情的人來說,非常實用。古宮昇在做心理諮詢的20年間,為很多人當時差不多是5000人次,提供了心理諮詢服務。他反覆強調,共情,對於一個人的意義。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分別為基礎篇,和實踐篇。
  • 《共情式溝通》:讓人放鬆的人更容易在人際關係中受惠,更受歡迎
    人和人之間的相處是講究輕鬆的,我們都喜歡和能讓人放鬆的人做朋友,沒人願意和壓抑、負能量爆棚的人做朋友。那我們應該如何做,才會讓人自己在交往中更受別人歡迎?讓人有放鬆的感覺? 《共情式溝通》一書是就講到這個問題:懂共情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容易讓人有放鬆的感覺,從而變得更受其他人的歡迎。
  • 溝通更輕鬆,教育有食慾。共情式溝通,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導讀:一個人要想很好的在社會上行走,工作、生活、和學習,有一項最基本的技能我們必須要掌握,那就是溝通。會說話不等於懂溝通。《共情式溝通》學會感同身受教您學會溝通,助您走出成功第一步。怎樣的溝通才能讓我們放鬆,去敞開心扉,獲取知識,被別人理解和尊重……平時自己也在總結一些方法技巧,但直到讀完吉宮昇的《共情式溝通》,才真正領悟溝通的真諦。
  • 共情式溝通是最高級的善良!學會這樣聊天,你一定會成為人際高手
    20年間,他在日美兩國為逾5000人提供了心理諮詢,曾任教於密蘇裡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心理學系,是紐西蘭國立奧克蘭理工大學心理學系客座教授,大阪經濟大學教授。也是《共情式溝通》一書的作者。心理學研究發現,「共情」是溝通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