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問題,共情的重要性

2020-10-03 WeGo戀愛援救

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乾貨。


文|WeGo_Fannie


戀人之間存在溝通問題,嚴重時會落得分手地步。


比起針鋒相對的吵架,無話可說的沉默,才是最可怕的。


溝通,說出口的話語只是表層,裡面包裹著的是各種各樣的情緒。


溝通障礙就是,我聽到了你的話,聽不見你的心。



共情有多重要?


小A向閨蜜小C抱怨男友不在乎自己。


「我說的話他都當耳邊風,從來沒有想過我的感受,我真的受不了了!」


小C把話聽進去了,可能會回:


「哎,我就說他配不上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分了吧,我支持你!」


這句話表達了小C的立場,但並沒有起到安慰作用,也不會讓小A感到舒服。


因為閨蜜只聽到了話語內容,沒聽到小A心裡的苦悶,就急著出謀劃策了。



小A的苦悶是什麼?


是她渴望被重視的心,是感到被冷落的憋屈。


她當然知道分手一了百了,出現問題,直接消滅問題。


可是她做不到,正是心底那份捨不得,才讓她痛苦至此。


她可能討厭自己的懦弱,對現狀不滿卻又改變不能的無力,還有伴隨而來的那種委屈和傷心。


這些閨蜜都聽不到,她只聽到了小A表層的情緒,就是難過。


她不明白,難過和難過是不一樣的,世上有各種不同的難過。



當我們看到某個人因為難過而哭出來的時候,可能我們會想,哭出來就好了,能哭,情緒就得到了宣洩。


這很容易理解,哭出來,情緒發洩了,就舒服了。


但有時候事情沒那麼簡單,眼淚帶走的不過是表層的傷心,讓我們暫時躲到角落,逃離悲傷的情景。


哭過以後,還是要繼續面對問題。


大哭一場,還是沒能觸及心底更深層次的疼痛。


所以當我們想要給某人安慰的時候,不應該只是讓對方好好哭出來,更要鼓勵TA說出心底的委屈。


耐心地、認真地,讓自己代入角色去想像,不深入去體會,你感受不了那種痛,是沒辦法把TA從那種情緒中拉扯出來的。


這就是共情的重要性。


溝通缺乏共情,你的人在聽,魂卻像跑到別的地方去了。


你給出的回應像是敷衍,都是些無關痛癢的、絕對保證安全的話。


是否有人常對你說,你不懂TA?


若是,你就得考慮溝通中是否沒做到有效共情了。


感謝閱讀,私信,發送「22」,可領取一份挽回愛情資料。

相關焦點

  • 溝通的最高境界就是共情。就是去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想要知道共情式溝通。就要知道什麼是共情!看過《陳情令》,大家都知道魏無羨不僅會鬼道還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就是共情!共情其實是魏無羨通過共情對象的視角看到被共情者所經歷的事情,這也是共情的優點。人必須傾聽,必須以共情的方式體驗,也就是說,人需要進入並且熟悉對方的私人世界,進入對方的生命,感受對方的觀念和體驗。訓練共情式溝通的三個步驟:反思、描述、承認。
  • 共情,讓彼此的溝通更加順暢
    這是一本關於讚揚與責備的心理學書籍,作者將30年的研究成果凝聚於本書中,揭示了讚揚與責備的運轉機制,對我們評判人時使用的讚揚與責備做了深入淺出的分析,讓我們能夠用共情理解人,使誇獎恰到好處,讓批判利人利己。 在每天的溝通中,我們都對周圍人的好與壞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讚揚與責備客觀真實嗎?我們又該如何提升這項能力呢?
  • 共情,讓愛在親子溝通中流動
    在正面管教裡有一個原則,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什麼叫處理情緒?就是共情。 共情,又叫同理心。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這樣定義共情: 「所謂的共情是指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它意味著進入他人的私人認知世界,並完全紮根於此。」
  • 缺乏溝通,異地夫妻鬧離婚,如今甜蜜似熱戀皆因共情
    不是討好迎合,才叫換位思考不必同病相憐,也能感同身受《共情式溝通》是作家、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的新作。介紹了在人際交往中共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共情。那麼,共情是什麼呢?作者說:「共情」是溝通的靈魂。兩個有著不同天性、成長經歷的人,如何能夠擺脫個人局限,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平等交流?
  • 《共情溝通》:如何敏銳的捕捉對方的情緒和反應?5個方法告訴你
    情侶之間女生最常對男生說的話就是「你不懂我」、而男生最常對女生說的話是「你能不能理解理解我」,每當這麼話說出口的時候,關鍵對話就發生了,能夠迅速捕捉對方的情緒和反應,開啟溝通,這樣的對話就可以成為進一步了解彼此的機會,兩人的感情在這樣良性循環的溝通中,會很自然的產生一個較好的結果。
  • 當感情出現矛盾時,如何「共情溝通」?
    只要學會「共情溝通「,很多問題還是能解決的。「,無非就是要懂得先理解,聆聽,共情對方。出現問題的時候,先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一上來就試圖去改變對方。這就是「共情溝通」,它能夠讓你合理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能夠讓對方接受你的需求,引導他站在你的角度感受
  • 《共情式溝通》:懂得共情,能成為人際關係的「高手」
    一,共情式溝通能處理好人際關係一個人的幸福除了取決於自己的家庭事業之外,影響最大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不好人際關係,那麼在生活中也無法獲得快樂。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在《共情式溝通》這本書中就介紹了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並且對人際關係做出了指導,讓很多人受益匪淺。
  • 追求人際關係共情,實現溝通上的輕鬆,贏得更加精彩的人生
    學會溝通,更好的溝通成為一切成功的關鍵,有的讓掌握了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在人際交往中,如魚得水,處理起任何事情遊刃有餘,輕鬆自如的解決了一些看似不可能解決的問題;有的人不懂溝通會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把很小的事情搞砸,日常遇到一些問題就會束手無策,可見溝通對於每個人來說十分重要。
  • 共情式溝通:高情商者安慰人從來不講道理,都是在用「共情」策略
    ,建議你一定要看看古宮昇老師的這本《共情式溝通》。一、比起無關痛癢的安慰,我們更需要的是共情什麼是共情?古宮昇說:「共情」是溝通的靈魂。三、如何成為一個擁有共情能力的人成為一個有「共情」能力的人,首先是要轉變我們的思維理念,再進行培養自己的溝通技巧。為什麼要成為一個有「共情」能力的人,成為這樣的人有什麼好處呢?
  • 職場講理最讓人不爽,唯有共情才能贏得人心
    1二、道理講得太多,不如共情換個立場。「人際關係通常與職位有關。由於個性,風格,修養,外貌,氣質等方面的差異,人們的溝通和溝通位置也完全不同。你的位置決定了可以說和不能說的內容;可以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因為即使是相同的詞和相同的事物也會對處於不同位置的人產生完全不同的感覺,從而導致他們的反應完全不同。就這麼簡單。」
  • 推進關係(2)——用共情打開溝通的門
    那當第一步做成後,就要開始溝通了。老話說:「慢工出細活。」如果我們太急於在初次短短喝奶茶這樣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裡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幽默與智慧,只能說有一些弄巧成拙。尤其在初期製造吸引的時候,切記不可著急,話能少說便不要多說。但大家同樣也很擔心兩人在一起沒有話聊,很尷尬。
  • 《共情式溝通》:成為受歡迎的人,不需口才好,只需共情就夠了
    答案就在《共情式溝通》這本書裡。與其他傳授溝通技巧的書籍不同,這本書不會教你一些高深的訓練口才的技巧,也不會鼓勵你去演講,只是從共情的角度,讓你成為一個更受歡迎的人。那你可能要問了,「共情」?聽起來好像很專業,我能學會嗎?我學會能做到嗎?當然,因為書裡有介紹常見的溝通共情小技巧,還有一些進階的技巧,都是比較容易操作的部分。
  • 《共情式溝通》:如何挽留我們的共情能力?做到平等愉快的交流
    所有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溝通不暢,缺乏共情能力,導致不能繼續一段美好的人際關係。那麼這本《共情式溝通》就能很好得幫助我們提升共情能力,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作者古宮昇是日本心理學博士,心理學諮詢師。20年來,他曾為5000以上日美人士提供過心理諮詢和幫助。他著有《共情式溝通》、《親和力》、《高情商溝通》、《交談小修煉人生大轉變》、《為什麼我們都不說真話》等暢銷書。
  • 如何培養共情能力?
    相信現在很多女生都能通過各種平臺學習的兩性和情感的技巧和知識,在溝通中,除了話術以外,最重要的一項技能就是共情,有了共情,對方會覺得你無比地了解和懂得他;有了共情,能讓對方也更願意傾聽你的心聲。那老師就帶大家走進共情的技巧,教教大家如何培養共情能力?
  •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你心生歡喜,溝通的智慧藏在共情裡
    01心理學研究發現,共情是溝通的靈魂,兩個有著不同天性,家庭環境,成長經歷的人,如果能夠擺脫個人局限,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平等交流,全靠共情!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在我看來,他們沒有做到共情,就是不知道與之說話的人,需要的是什麼,想要聽到什麼。也可以理解為人,他們的溝通是無效溝通,或者說並不能幫到彼此。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有套路的,也可以說是有方法的,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共情。
  • 人人都在說的共情是什麼?揭開共情的神秘面紗——人性本善
    如果說一個人是一個座孤島,那麼「共情」就是連接孤島的有效線路,使我們每一個人擁有感知他人的能力,凝結成一個和諧有效的溝通體系。01共情,最初源於哲學與美學,是我們理解他人的情緒狀態後,產生相似的社會性情緒反應的現象。
  • 高情商的必修課:共情,連接更深的彼此
    擁有一個高情商是很多人的奢望,而在高情商的必修課中,則要求我們必須擁有共情能力,可見共情的重要性。可是共情力究竟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擁有共情能力?今天我們通過《共情的力量》這本書來聊聊共情的話題。;共情讓我們更好地去覺察自己,清楚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共情讓我們敞開心扉去感受各種不同的生活經歷,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共情也讓我們學會寬容和仁慈,相信世界的善良和安全。如何擁有共情能力?
  • 小夫妻鬧離婚,只因學會共情,如今甜蜜似初戀
    不是討好迎合,才叫換位思考不必同病相憐,也能感同身受《共情式溝通》是作家、心理學博士、心理諮詢師古宮昇的新作。介紹了在人際交往中共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共情。那麼,共情是什麼呢?作者說:「共情」是溝通的靈魂。兩個有著不同天性、成長經歷的人,如何能夠擺脫個人局限,真正做到換位思考、平等交流?
  • 夫妻間的親密關係要怎麼溝通?
    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溝通在親密關係裡的重要性。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親密關係裡溝通似乎並不是那麼的容易。有的人在親密關係裡的溝通並不是為了經營好關係,或者說他們的初衷是為了對方好,但卻是不利於親密關係的穩定發展。
  • 《共情提問》:6大技巧、5大提問力,讓你秒變情商高手
    當你在溝通的時候,或者是和別人探討一件事情的時候,或者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說出的話,對方很難聽從你,或者說對方不太認同你的想法,從而會導致你們溝通失敗,甚至是導致你們雙方陷入生氣、不知所措的地步。我想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存在溝通方面的問題,但卻始終找不到原因和解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