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搶鄭佩佩男友,33年不認親兒子,她人生比小說還狗血

2020-10-24 李砍柴



上海假名媛事件出現以後,很多人紛紛指責這些女人太虛榮,太功利。


其實換個積極的角度看,她們至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如何做,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不偷不搶,不坑不拐,貌似也無可非議。


要知道曾經有一位暢銷書女作家,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是不惜一切代價,用盡方法去獲取。


她想要愛情,就沒有拿不下的男人;


她想擁有金錢,就沒有賺不到的錢;


她想贏得尊重,必是「你若看不起我,未來我定會讓你高攀不起」的霸氣;


她就是亦舒


假如她不能,她就一定要,假如她一定要,那麼就一定能。



1960年,14歲的亦舒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會因為隨手寫的一篇小說,一炮而紅,日後竟與哥哥倪匡、金庸並稱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


那時,她手頭缺零花錢,想著可以像哥哥倪匡學學,寫點東西,掙些零花錢。於是她就寫了一篇《暑假過去了》,投了出去。



沒有想到,小說在《西點》雜誌發表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亦舒就被報社的編輯們天天追著要稿子。


有人甚至給她的學校打電話,冒充家長,目的就是為了拿到她的文章。亦舒也從此筆耕不輟,一發不可收拾。


但亦舒性格異常潑辣,和編輯溝通時,稍有不慎就翻臉不認人。


所以,當時有位老編輯警告他的屬下:「你們不要得罪亦小姐,她未夠年齡,殺人不用償命的。」


有人以為她脾氣火爆,是因為被編輯們捧得太高。其實不然,她的牛脾氣早在上小學時就有了。


有一次,老師讓亦舒回答問題,因為答不上來,她被罰站。


亦舒一怒之下,將長長的一篇文章都背下,震驚了全班。現在你看不起我,將來一定讓你仰視我的豪氣。



中學時期,亦舒看中了一件襯衣,非常喜歡,可是要37元。


她當時給報社供稿一千字才6元,為了得到這件心愛的衣服,她廢寢忘食寫了一萬字,終於如願所償。


隨著亦舒的作品不斷發表,她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中學剛畢業,就被香港鼎鼎有名的「武林高手」金庸挖走了,成了《明報》的娛記。



金庸果然慧眼識珠,一個亦舒頂好幾個記者,她跑新聞、寫專訪,寫雜文、撰寫專欄,還寫小說,簡直無所不能。


那段時間,對於亦舒來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沒有能難住她的事情,很快她就實現了經濟獨立。



作為一名娛記,亦舒認識了很多明星,有她討厭的,她就想要損一損;也有她喜歡的,她就想要捧一捧。


她對某些女星的挖諷,毫不避諱,李嘉欣就曾撞到她的槍口上。


亦舒在《印度墨》中寫道:小小鵝蛋臉,皮膚白皙,一雙天然細長濃眉像畫出來一般,這個女孩先跟幾個富家公子周旋,後來眼光升級,投向更有錢的富豪中。


但對於自己喜歡的女星,亦舒從不吝嗇自己的文筆,她的小說《星》中的玉女明星林綠霞,主角名字與林青霞只有一字之差:「兩道濃眉,微微下垂的嘴角,秀氣逼人的面孔,慧黠的眼睛」。



胸有文墨,性格豪爽,說的就是亦舒這樣的女人。


她內心怎麼想,就怎麼表現,從不怕得罪人。


相反,她憑藉洞察人性入微的文字,吸引了很多粉絲,林夕、張國榮、蔡瀾、黃偉文等人都是她的粉絲。


林夕說,亦舒的小說是他的枕邊書;


蔡瀾說,亦舒的書拿在手裡放不下來;黃偉文直言,愛亦舒,因為她的書有一種看透世情而產生的大智慧。


亦舒從此名利雙收,有了這些,亦舒想要愛情了。



一次機緣巧合,17歲的亦舒認識了放蕩不羈的畫家蔡浩泉,她拿出了寫稿的執著猛勁,對蔡浩泉窮追不捨。


當時,蔡浩泉對她十分冷淡。但亦舒天生就倔強,喜歡啃難啃的骨頭。蔡浩泉越是不理她,她越要引起他的注意。只要她想要,就沒有拿不下的男人。



果然,蔡浩泉抵不住誘惑,兩人開始正式交往。


可是,亦舒的父母根本不同意這樁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為了這份愛情,亦舒冒天下之大不韙,未婚先孕。


最後父母不得不妥協,不久他們就生下了兒子蔡邊村。


當時,亦舒的這段愛情,還成了詩人蔡炎培口中的談資。但這並沒有對她造成阻礙。其實,幸福自己知道就好,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


三年後,亦舒的婚姻走到了盡頭。


一個是行事果敢,衝勁十足的女強人,一個是玩世不恭的窮小子,兩人談戀愛可以轟轟烈烈,談柴米油鹽就是轟然倒塌了。


蔡浩泉在亦舒眼裡變得一文不值,多年後,亦舒寫到,「稍欠人格,他多疑、暴躁、妒忌、憂鬱、自覺受了許多委屈,懷才不遇,要叫所有接近他的人吃苦。」


亦舒愛時斬釘截鐵,不愛時也是剛毅果決。



第一段婚姻結束以後,亦舒又愛上了一個男人,他叫嶽華,閨蜜鄭佩佩的男友。



當時,嶽華和鄭佩佩是一對佳偶,原本都已經快要談婚論嫁了。


亦舒為了得到嶽華,頗費了一番心思。


那時亦舒和鄭佩佩幾乎就是形影不離,嶽華每次晚上送鄭佩佩回去,亦舒自稱有眼盲症,也讓嶽華送自己回家。


久而久之,亦舒成功將閨蜜男友據為己有,這是她一貫雷厲風行的性格。


嶽華成為亦舒的男友後,鄭佩佩遠嫁它國。


亦舒毫不掩飾自己對嶽華的愛,她在《亦舒為什麼愛嶽華》中寫到:亦舒心目中的嶽華,是一個好人,一張好人的臉,好人的性格,在她心中,他的好不要說是電影界罕見的,可能也是這個世界上罕見的例子。


亦舒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不喜歡延遲快樂,新衣要立刻穿、禮物要馬上拆、脾氣要即時發作、愛人要馬上得到,刻不容緩。



亦舒得到的東西,她不允許別人奪走。作為演員,嶽華經常會與其他女性合作,這讓多疑的亦舒,很沒安全感。



有一回,她憤怒之下竟將一把刀直接插在了嶽華的床上,並剪碎了他的西裝。

嶽華一臉驚愕。


正當他驚魂未定,亦舒又拆了鄭佩佩從國外寫給嶽華的信,信中鄭佩佩向嶽華傾訴了國外的孤獨之感,這令亦舒大為惱火。


她根本不顧及曾經的姐妹情深,直接把信件向報紙公開,讓鄭佩佩的婚姻陷入了危機。


俗話說,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哪怕是好男人也是如此。嶽華最終受不了亦舒的偏激,果斷提出分手。


後來,嶽華接受採訪,回顧那段感情時,頗具一番味道,他說,她是否愛我,我不太清楚,因為她的性格比較特別........


這就是真實的亦舒,要愛就愛要恨就恨,就連哭,也不願意出聲音。



亦舒想要的,她想辦法得到,她不想要的,堅決不要,即使是親情也不例外。


亦舒四十多歲時,迎來了愛情的第三個春天,那便是香港大學教授梁先生。據說他是一個幽默風趣的中年人。



亦舒很珍惜這段戀情,婚後移民加拿大。她不僅以四十多歲高齡,選擇人工受孕,生了一個女兒。


而且還成了一位賢妻良母,每天5點多起床寫作、做家務,然後送女兒上學。


生活低調,根本不像一個成名的作家。


她非常享受那樣平靜的生活,所以後來兒子蔡邊村去溫哥華拜訪她,亦舒拒絕會面。


於是,蔡邊村在德國柏林電影展上播放了一部紀錄片《母親節》說到:44歲的我,去尋找已65歲的母親,並不算太遲,因為,我有一堆的問題要問她。


對於亦舒從不與兒子聯繫,倪震是這樣評價他姑姑的:姑姑多年來都有陰影,人怕出名豬怕肥,怕小表弟有天會上門要錢。


其實這不過是姑侄兩人互撕罷了,亦舒說倪震是嬌生慣養的環境下橫生出來的少爺。


倪震回擊姑姑「10多歲生下小朋友,不管不顧。40多歲人工受孕,老蚌生珠,疼惜得不得了」。


其實,亦舒早在作品《媽》裡早有答案:你父親耽誤了她的前半生,難道你還要耽誤她的下半生?



她的答案看似絕情,其實更多的是灑脫、理性。很簡單,她不想回憶那段不堪的婚姻,更不想兒子打擾她寧靜的生活。


重新組建家庭的亦舒,她既不和兒子聯繫,也不願和哥哥倪匡聯繫,幾乎不接受採訪,甚至和前男友嶽華同在溫哥華電臺工作,也不跟他打招呼,形同陌路。


對於外界的質疑,她根本不願意理會。她的作品《美麗新世界》,有這樣一句話,是對她行為,最好的註解:


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是的,就算有人愛又怎樣?又不能折現;有人恨自己又怎樣?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


如今的亦舒70多歲,已寫了三百多本小說,但她仍堅持創作。


她用自己的一生都在證明一個觀點:女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狠狠」地取悅自己。


想要的,想辦法努力去得到。不想要的,不要委屈自己,勉強接受。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愛自己能愛的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一生足矣。


. END .


【文| 一知半姐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相關焦點

  • 「才女」亦舒:18歲未婚先孕,搶走閨蜜男友,33年不認親兒子
    袁良駿評價:亦舒開創了言情小說的新階段,其小說緊密結合言情與社會批評,把婚戀置於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與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中。亦舒曾在作品《美麗新世界》中表達過自己的觀點:「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如同她自己所說,她的人生確實彪悍,比她的小說還要精彩上幾分。
  • 搶鄭佩佩男友,18歲閃婚生子,30年不認親骨肉,亦舒的人生比小說狗血
    「不喜歡延遲快樂,故新衣要立刻穿,禮物要馬上拆,脾氣要及時發作。」這就是亦舒的「人生信條」,她這一生,就如她筆下的女主角一般,活得恣意、自我,都說藝術源於生活,她的生活卻比經過加工的藝術創作還精彩幾分。
  • 18歲閃婚,棄子33年,搶鄭佩佩男友,亦舒還有什麼不敢的
    搶鄭佩佩男友 離婚後沒多久,她就認識自己心中好人嶽華, 亦舒剛與嶽華認識時,他其實是有女朋友的,就是當紅女星鄭佩佩
  • 18歲閃婚,棄子33年,搶走鄭佩佩男友,「作女」亦舒的彪悍人生
    18歲閃婚,棄子33年,搶走鄭佩佩男友,「作女」亦舒的彪悍人生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而導演則將一部部藝術的著作,拍成影視作品呈現給觀眾。這其中就少不了作家的改編。像我們喜歡的言情劇,瓊瑤的電視劇,顧漫的作品,明曉溪的作品,很多都被拍成了電視劇。
  • 18歲閃婚,33年不認兒,搶閨蜜男友,「作女」亦舒的狗血人生
    兒子曾在44歲時說,想見一見這位33年來都沒有見過一面的親生母親,卻遭拒絕,她就是作家亦舒。 這部影片也側面反應了亦舒的性格,她把自己對婚姻、對愛情、對女性的態度和看法全部寫進小說,表達了她對愛情的理解和看法。
  • 《我的前半生》太狗血?亦舒這一生比她這部小說還精彩!
    亦舒的文字流行了幾十年,而人們對於亦舒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那張黑白照片。照片裡她黑髮及肩,一扇齊劉海下是伶俐而溫柔的目光。生於1946年的亦舒,原名倪亦舒,今年已有71歲高齡。去年,她出版了人生中的第300部小說,講了一個發生在未來的人機之戀。從17歲出版第一部小說算起,每年5-6本的速度,是不是比某些人讀書還快?
  • 狠人亦舒:19歲便未婚先孕,33年不認親生兒子,人生比小說更精彩
    由於各種因素所迫,倪家選擇在1953年逃港大潮中,帶著7歲的亦舒來到香港定居。作為倪家的老六又是小妹,自然被長輩們格外寵溺;這也導致亦舒自小被嬌生慣養,大小姐脾氣,不懂得忍讓。這樣的性格,也成為日後亦舒在感情生活中,曲折離奇的主要因素。被倪匡提點,成為小有名氣的文豪當時只有14歲的亦舒,被四哥(也就是倪匡)發現很有寫作天賦,積極鼓勵並耐心教導她寫作文章。
  • 亦舒,比《我的前半生》更狗血的前半生
    播出結束後,觀眾卻紛紛將矛頭指向原作者亦舒,指責亦舒三觀不正。其實,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和亦舒的原著還真沒有多大關係,亦舒最初不過是想給魯迅的作品《傷逝》中子君的人生一個更加完滿的結局,所以延用了《傷逝》中男主涓生和女主子君的名字,讓他們在新時代裡尋求另一種人生。
  • 作家亦舒的驚世駭俗不止於他的作品,她的情史堪稱狗血劇情
    一生中能夠遇到愛你懂你的人實屬不易,好的婚姻就是好的人生,做一個敢愛敢恨的知性女人其實對生活會有不同的見解。她的一生多姿多彩又具有狗血,像一朵長滿了刺的玫瑰,荊棘叢生中不乏女性代表的特立獨行,她才華橫溢卻也閱男無數。
  • 搶鄭佩佩男友嶽華,並破壞婚姻,比小說更毀三觀的是「狠人」亦舒
    2017年,由亦舒同名小說《我的前半生》改編的電視劇成為當年的收視黑馬,馬伊琍也憑該劇獲得2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電視劇精彩引人入勝,它的原著作者亦舒本人的經歷同樣跌宕起伏,讓人嘆為觀止。亦舒原名倪亦舒,她是香港科幻作家倪匡的妹妹,也是周慧敏丈夫倪震的姑姑。
  • 作家亦舒棄子33年 兒子:媽媽,我們可以見面嗎?
    80分鐘,揭開生母秘密  作為不少女性心目中一度的精神偶像,拋棄兒子33年的作家亦舒的情事一直為外界津津樂道。她年輕時曾有一子的傳聞也不時有人八卦。直到今年4月份紀錄片《母親節》在柏林展出,這個謎底才被揭開。紀錄片長約80分鐘,描述的是蔡邊村尋找生母的親身經歷,取景於柏林、溫哥華、香港三地。
  • 《喜寶》作者亦舒:18歲早婚、30年不認兒子、搶閨蜜男友
    在倪匡的提點引薦下,1960年,14歲的亦舒開始寫小說。同年,她的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發表在《西點》雜誌。15歲時,就出了自己的短篇小說集《甜囈》。 沒過幾年,亦舒儼然成了香港的「大文豪」。就連倪匡提起自家妹妹也難掩得意,他和金庸等好友調侃:我們家阿妹現在可出息了,很多出版社為了和她約稿都找到我這裡來了。
  • 亦舒拒認親兒 兒子蔡邊村拍紀錄片尋母
    前天是母親節,德國「注意柏林」影展參賽紀錄片《母親節》(Mother’sDay)記錄的故事,在被香港某報以頭條形式報導後,當天再度成為華人世界的頭條八卦,只因紀錄片的主角是愛情小說女王亦舒,和她不願相認的兒子,亦即拍攝紀錄尋母經過的導演。  蔡邊村最後一次見母親是在11歲,寄給對方的信件從未有回音。
  • 亦舒的流金歲月:搶閨蜜男友,拒認兒子,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亦舒的親哥哥倪匡說:「亦舒的創作道路一點不艱辛曲折,小說創作對她來說像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有人稱「臺灣有瓊瑤,香港有亦舒」,亦舒毫不客氣懟回去:「瓊瑤就是多餘,她寫的都是給小女生看的。」亦舒雖然與瓊瑤都是言情小說家,但風格迥異,亦舒筆下的人物更貼近現實生活。
  • 亦舒回應棄子33年:小寶,相信我,我是愛你的
    近日,一則關於倪匡妹妹、香港女作家亦舒拋棄兒子長達33年、無任何來往的報導,在網上引起極大關注。現年44歲的蔡邊村通過紀錄片《母親節》向亦舒喊話:「您好,是我,蔡邊村,您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對於外界近乎一邊倒的「無情」譴責,以及眾多女性網友的「是不是受過很大傷害」的不解,亦舒最初並未回應。
  • 「狠人」亦舒:搶鄭佩佩男友,破壞鄭佩佩婚姻,比小說更毀「三觀」的...
    至於亦舒,是毒舌犀利的才女,是筆耕不止的作家,2017年爆火的都市劇《我的前半生》就是她的作品,這兩人早已到古稀之年,卻依然有作品不時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一個是"武俠影后",一個是 "香港才女",都是香港老一輩的藝術家,然而她們之間卻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兩人都才華橫溢,理應惺惺相惜,為何鬧到"決裂"的地步?
  • 亦舒:拋棄兒子40年,跪求丈夫別離開,她活得到底多激烈
    1979年,亦舒出版小說《喜寶》,之後又相繼出版《玫瑰的故事》《我的前半生》《流金歲月》,開創了獨具特色的言情風格,被讀者譽為「情感師太」。年輕時的亦舒脾氣厲害,說話刻薄,曾說林燕妮偽造生辰,罵張艾嘉裝文化人,嘲笑趙雅芝衣品俗氣,提起同為情感作者的瓊瑤滿是不屑:「臺灣的瓊瑤,提了都多餘。」她講話,從來不給自己留後路,也不顧及別人的情緒。
  • 比起《我的前半生》,18歲倒追閃婚,30年拒不認子的亦舒才是人生如戲!
    14歲發布第一篇小說《暑假過去了》哥哥是著名的小說家倪匡。兄妹倆和金庸,一度被稱頌為「香港文壇三大奇蹟」。非於常人的經歷,鑄就了她特立獨行的性格。越沒人愛,越要愛自己直到30年後已經成名的兒子蔡邊村拍攝《尋母記》上映特別希望亦舒能夠與自己相認,見上自己一面「你父親已經浪費了她的前半生,現在你又要去浪費她的後半生?」
  • 19歲愛上窮畫家,拋棄兒子30多年,搶走鄭佩佩男友,亦舒的前半生!
    七八十年代,亦舒和瓊瑤堪稱那個年代最知名的作家。她們都曾都是言情小說的「祖師」級人物。一個以女性獨立自強為本,一個以悲情戲劇為主。二人雖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但她們的人生,卻有著驚人的相似。瓊瑤當了「第三者」亦舒拋棄兒子30年。提起瓊瑤,亦舒曾說:「那個瓊瑤,提了都多餘」!
  • 《流金歲月》小說作者,為錢分手,搶閨蜜男友,幾十年不見兒子
    2013年,蔡邊村在自編自導的紀錄片《母親節》上喊話母親:「您好,是我,蔡邊村,您的兒子,很久不見,我們可以見面嗎?」 這一年,蔡邊村已經48歲,他的母親就是亦舒,《流金歲月》小說的作者。 世人常說,母愛無疆,可在蔡邊村這裡,只知母親之名,難見母親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