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老屋

2020-08-29 落英lcy

老屋坐落於老家的一條小巷內,是父親在八十年代費盡心力與財力建起來的。有四間向陽的正房,四間南房,還有一個不大的小院。

高中畢業後,全家遷進了老屋(當時是新屋)。對於當時的父母來說,終於實現了擁有自己房子的夢想,心裡別提有多麼的開心。

老屋是我們青春的見證,也留給了我們美好的回憶。在老屋哥嫂結婚生子,小侄兒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帶給了家人無窮的歡樂與希望。我也從老屋出嫁,走向了人生另一段旅途。老屋承載了三代人的喜怒哀樂與時代的變遷。

過了幾年,我們兄妹三人去往外地生活,留下父母駐守在老屋裡。父親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每年夏天都在小院種下各種蔬菜,施肥,澆水,拔草。我們抽時間回去,除了吃到新鮮的蔬菜,父親還總會大顯廚藝,亮出他的拿手菜犒勞我們:糖醋鯉魚、現蘑菇燉肉、紅燒肉、五花肉燴菜……尤其我在剛去外地人生地不熟的時候,格外想念老家,想念父母,所以經常帶著女兒回去。在老屋院子裡的陽臺上,父親買來躺椅,晚飯後我們總會在月光下嘮嗑聊天,父親在躺椅上搖來搖去,享受著天倫之樂,老屋帶給我們的是寧靜祥和。

父母退休後,也來到了我們居住的城市。父親不願意置換樓房,所以老屋一直被保留了下來。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我們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與老屋也漸行漸遠,只有在父母回去度夏時,我們才匆忙地回去看一眼,老屋留給我們的是日漸老舊與破敗。

時間飛逝,轉眼三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經是兩鬢斑白的中年人,而父母也已近耄耋之年,每年夏季父母依然會回老家度夏。說是度夏,其實是難捨故鄉情。人無論走的多遠,離開的時間多久,故鄉永遠是難以割捨的情結,人到老年,尤其更甚。而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父母為安全起見,決定今年夏季不再回去。我退休在家,閒來無事,心血來潮想回老家看看。

五月份今年第一次回老家,看著破舊的房屋,熟悉的院落,忽然感覺是那樣的親切。遠離故土三十年,居住在水泥構建的高樓大廈裡,人際關係淡泊,整天忙於工作,忙於生計,人總是處於疲累的狀態。回到老家,一下子變得精神起來,灌溉了小院,買來菜籽,撒播在土地裡,等待開花結果。

八月初又一次踏上了去往故鄉的火車,回到離開不久的小院,滿眼翠綠,各種蔬菜,長勢喜人,豆角、黃瓜、西葫蘆、生菜都已經成熟,這些都是多年的鄰居幫忙澆灌才得以茁壯成長。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吃著經過自己勞動而收穫的果實,分外香甜。

回去第二天上午忽然發現了一些不速之客,給久已不住人的小院增添了生氣。不知道哪裡來的貓在老屋的木板下安了家,五隻出生不久的小喵咪安靜地在小院一角曬太陽,只是有點怕人,人一靠近馬上四處逃散,我只能遠遠的看著,那可愛又驚恐的模樣,讓人憐愛又喜歡。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從南方遷徙到北方的燕子,在我們回去後,也在老屋的屋簷下生根安家,勤勞的燕子每天辛勤捕食,忙碌的身影在空中飛舞,累了就在電線上做短暫停留。每天早上燕子啁啾聲一片,好像在叫:懶蟲,該起床了。

不知不覺中,和老屋告別的時候到了,看著悠閒的小貓和忙碌的燕子,忽然生出一種戀戀不捨的情緒。久居城市,越來越渴望過簡單隨性的田園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多麼浪漫,另人神往。雖然老屋經過年深日久的風雨侵蝕,留下了歲月的痕跡,生活在老屋有很多的不方便,但它依然是我們的夢中田園。

老屋,小貓,燕子讓我產生了一種說不出的感情,就好像我的離去是對它們的拋棄。我實在不忍離開,糾結再三,只能悄然告別:在無人居住的老屋,願那些「外來入侵者」能夠平安無事吧!

相關焦點

  • 懷念父母 眷戀老屋
    懷念父母 眷戀老屋◇馬保瓜 農曆七月十五,這是一個讓失去爹娘的兒女們,無限緬懷又無比哀思的日子。 上午十時許,我緊跟在大姐身後,看著她從上衣口袋裡掏出鑰匙,用一雙微微顫抖的手打開了娘家街門上的大鎖。冷清的庭院裡,一眼望去,西牆根下那三棵冬青樹依然茂綠。
  • 懷念父母,眷戀老屋
    跪在父母遺像前,淚眼模糊地看著大姐燒香焚紙……恍惚間,又回到父母生前在世的歲月,那些年,每逢特殊的時節,家裡總會祭奠祖先亡靈,爹接過我母親剛從鍋裡舀出來的第一碗餃子,一邊輕輕地往桌子上擺放,一邊告訴我們每個時節祭拜的意義,「清明焚紙是給故人送夏衣,七月十五送秋衣,十月一日送冬衣。」爹的語音猶在耳邊,父母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可辨,怎麼就陰陽兩隔、永生永世再也無法相見了呢?!
  • 在沒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鄉的客人。
    在沒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鄉的客人老家親戚的孩子結婚,邀請他去喝喜酒。他欣然應允。回到了故鄉,從車站走出來,他卻有點恍惚了,喜宴是明天,他不知道是直奔親戚家好,還是該先找個酒店住下,明天再趕過去?這是母親過世後,他第一次返鄉。父親早年就過世了,3年前,母親也走了。辦完母親的喪事,他在縣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幾日。
  • 在沒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鄉的客人
    父母在時,每次回來,不管多晚,我都不擔心,我會打個車,直奔縣城20裡外的家,那個我從小長大的鄉村。有時候,我會提前告訴父母要回來;有時,也會忽然就出現在了家門口,讓父母又驚又喜,嗔怪我搞突然襲擊。也有時候,我並不急於回家,先到縣城的妹妹家歇個腳,然後,再和妹妹全家,一大幫子人,浩浩蕩蕩地回鄉。
  • 散文:懷念父母,眷戀老屋/馬保瓜
    >那天,一起回到老屋時,已是傍晚時分,我們姐妹三人心事重重地打開了門鎖,呈現在眼前的院落,一片沉寂,滿目凋零,幾棵快掉光葉子的椿樹和槐樹木然而立,枯枝敗葉鋪落一地。,永遠不可能再回來了,但我們姐妹幾個就是強烈地想湊在一起,回味有父母在世時「家」的滋味……那個孤冷的夜晚,我們姐妹三人依偎在一起,躺在沒有了父母的土炕上,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我們太想太想爹媽了……夜,已經很深了,還是絲毫沒有睡意,在沒有燈光的黑暗中,你一句她一句,回憶並沉醉於父母和我們兄弟姐妹在一起時的歷歷往事。
  • 家裡的「老屋」
    一直在外讀書,工作後,在城裡購置了房子,勞苦一輩子的父母也先後來到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家裡的老屋隨即空置了,但老屋的一切卻成了我們一家人時時魂牽夢繞、時時念叨回憶的地方。尤其是母親,一說到老屋總是老淚縱橫,那是她靠自己雙手幾十年打拼出來的家園,更是一手把我們兄妹拉扯大的地方。父母剛結婚那會兒,老屋只有一間房子。
  • 老屋...
    (本文作者:向桂珍) 記不清我有多久沒回老屋了,當我走在蜿蜒曲折的通往老屋的鄉村公路上時,目光所及,皆是回憶,兒時的小夥伴一起上學放學的點滴突然湧上心頭!很多感慨!看著老屋裡的擺設,基本沒變樣,還是小時候的樣子,還是那幾樣家具,每一件媽都擦的很乾淨明亮,小心翼翼的愛護著它們,每一件簡單的家具都有它們的故事,我在這裡出生,長大,這個老屋見證我的生活,承載了我的喜怒哀樂!雖然老屋條件很簡陋,有時候狂風暴雨後需要爸爸修修補補,但是它依然像爸爸媽媽那樣為我們遮風避雨!
  • 故鄉的老屋
    在外漂泊的時間長了,近幾日不忙,想起了老屋。記憶中的老屋,修建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四間土坯房子,青磚的廚屋大門,大門還是有拱形地青磚造型,造型想起來已經有些模糊了,但老屋在我的印象裡愈加清晰起來。老屋是山東典型的農村房子,我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蓋的了,小時候常聽父母講起,那時候我已經三歲了,年齡太小,還沒有記事,每每說起這些,母親的眼裡含起了淚花。
  • 老屋,我的鄉愁
    ,那老屋的影子在我的腦際徘徊著,遊弋著。是啊,這老屋是我父親母親像燕子壘窩般付出的心血,是生我養我的搖籃,曾經是我們兄弟姐妹夢想的出發地和受傷回來充電的根據地。記得前些天(清明節),我與大哥到父親的墳地祭奠後就回到老屋收拾了一下準備拆房。
  • 記憶中的老屋
    當時,我的心著實緊了一下,也許最後老屋無論如何也不能保住了,我內心不禁一陣酸澀,那來自對老屋的深深難忘和不舍。雖然幾年了不曾回去老屋,不曾回去輕輕觸摸每一片角落,不曾和她悄悄地對話,但是老屋卻如一座城,堅固地屹立在我的心上,許我一份踏實和安穩,和著清清淡淡的甜。
  • 老屋今猶在
    一對兒女,更是長期吃住在父母家。前幾天回家了,直奔父親的新家,兒子、女兒、侄兒老遠笑臉相迎,零食到手,喜形於色,連平時很黏我的女兒,也顧吃不顧我了。放下包裹,向著自己的家那邊走去,因為二老在坡上地裡鋤草,去地裡找他們是多年的習慣。沒有鑰匙,自家屋裡進不去,繞過院壩,就是老屋的位置,春節後才拆的。
  • 久別的老屋
    夢裡又回到了那久別的老屋,沒有回憶中那麼美 ,反而多了幾分悽涼。 老屋經歷了很多滄桑,也見證了 好多人的夢想。再見老屋,已經找不到 曾經爺爺奶奶慈祥的面孔,還有我們掛滿泥土的天真的臉。如今的老屋 只剩下殘垣斷壁,空空噹噹。 黃黃的土坯牆,黑黑的屋頂瓦,坑抱不平的地面,這就是老屋。現在就算是在農村,估計也找不到那樣的老房子了,不過這樣破舊的老屋卻養育了幾代兒女 。
  • 夕陽,老屋,爸爸的電影
    在這樣的靜謐和黑暗裡,回憶往事,剛剛好…彼時,還是為一顆糖和一個玩具就笑的天真無邪的年紀,那時的我們一家人住在老屋裡,老屋是一座坐落在村子中央的四合院,有正屋,四個方向都有屋子,老屋的歷史很悠久了,從它雕花的窗欞,和屋頂雕有花鳥蟲魚的瓦片就能知道,它並不是屬於我父母那個年代,甚至我爺爺那個年代的產物,老屋像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靜靜的站在那裡,經歷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住在老屋裡的還有我二媽他們一家人,和另一家不知道什麼關係的人家,那時候最大的樂趣就是院子裡有六個女孩玩耍嬉鬧,一點也不無趣寂寞,吃飯的時候,每一餐都能品嘗到三種不同的食物
  • 《老屋》~蔡鑫
    一棵高大的蘋棵樹,時常縈繞在夢裡老屋老了,但在我的心裡和眼裡是永遠年輕的。老屋的每一片瓦,每一棵草,都有心的牽掛,情的沐浴。老屋門前的院壩旁,有一棵我爺爺小時候栽的蘋果樹,掛滿了一串串紅紅的蘋果,滿院充溢著甜蜜的芬芳。
  • 鄉村的老屋
    路遇一間老屋,好像家鄉的那個老屋。家鄉的老屋,不知現在是否還像當年那樣。也許沒有人的打理,現在也早已經荒蕪,也許早已經長滿了雜草,鐵門也已經鏽跡斑斑了吧。家鄉的老屋,童年那個溫馨的家。陪伴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突然間的想念,成了那猝不及防的依戀。不知何時還會再見那個老屋。
  • 老屋的燈光
    老屋的燈光文/呂立華奶奶一直獨自居住在那斑駁逼仄的老屋。走進去的一剎那,什麼都沉浸在陰暗模糊中,依稀可辨的,只有牆角那隻黑乎乎的大水缸,和缸蓋上倒扣的葫蘆瓢。「奶啊,怎麼不開燈?」奶奶聞聲從裡屋走出:「開什麼燈?大白天的,浪費電。」奶奶總是把捨不得開燈。
  • 鄉情散文:我掛念的老屋
    文:河南雪兒圖:來源網絡老屋,像鳥兒的鳥巢,是歸宿,是家,是疲憊時棲息的窩。老屋,是牽掛,是溫暖,是遠離家鄉的遊子心靈的安放點。老屋,凝聚著時光深處的愛和關懷,鑲刻著歲月賦予的陽光和笑臉。老屋,更像母親的手,父親的雙肩,耕耘的,擔起的,是歲月,是時光,是子女們的幸福。
  • 奶奶和老屋
    那天下班回家,我突然就無心做飯,要求老公開車帶我回老屋看奶奶。進門看到她依舊躺在床上,三姑說她剛要了兩片鈣奶餅乾沾水吃下。我趴在奶奶的臉上感受她微弱的氣息,用臉頰摩挲著她的額頭,喚一聲「奶奶」,她就咧開了嘴,露出滿口的牙花子,費勁地「哎」。三姑說她昨天一天沒說話,今天上午也沒說,就是你叫她才應了聲。
  • 你還記得故鄉的老屋的模樣嗎?
    老屋 逸翛 近來幾天,總是不時想起以前家中的老屋,我不明白它為何消失了這麼久,現在卻又在我腦中徘徊。 我對老屋的記憶也就幾年的時間。我小時候父母一直在外打工,自記事起我就一直在外婆家生活,我家離外婆家十分遙遠,而且那時交通十分不便,所以在外婆家的幾年沒回過家。
  • 鄉情散文:坐落在歲月拐角的老屋
    文:輕語晨曦圖:來自網絡又到年末了,那坐落在歲月拐角的老屋是否又在空中拼命的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讓自己的生命延續地更加長,就是為了等待著我們回去看它的身影,它是否依然還在時光中找尋著那曾經我們與之存在的一抹氣息,找尋我們之間曾經相處的美麗情景。離開老屋已經有了七年了,七年的光陰不算長,也不短,七年我已長大成人,陪伴我的老屋越來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