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親密關係中學習自愛.

2021-01-18 彬彬有理

在彬彬有理微信中回復【跨年夜】,引爆驚喜!

愛情若被束縛,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愛情若葬入墳墓,旅人就是倒在墳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點是被駕馭著航行,愛情不允許被幽禁,只允許被推向前。愛情紐帶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羈絆。--亦舒


我們通常只接受伴侶的正向讚美與肯定,對於負面的語氣或批評則十分敏感,甚至帶點神經質式的過度反應。心理學家們發現,我們越是能接納人的不足,就越能包容內心的愛恨交織傾向,理解「重要關係人」的善惡反應之原由,如此才能逐漸拓展出成熟的人格。

有些人習慣性地喜歡分析別人或找出別人的缺點,以彰顯自己的高明洞見(不是基於職業上的需要,而是一種不自覺的日常習性),其實這也是源自於深層的自我懷疑或低價值感──某種「自恨」的形式。因此,細微地去體認什麼是「自愛」,便成了轉化怨懟的關鍵點。


在關係中學習「自愛」有十幾項準則,它們分別是:

(一) 切莫太快進入親密關係,以免落入上癮症。


(二) 勿過度理想化對方、隨即又感覺幻滅失落。


(三) 勇於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將需求藏在埋怨的背後。


(四) 學習面對孤獨,克服獨處時的茫然不安,並發展出默觀自省的能力。


(五) 在自我實踐以及對關係的投入之間取得平衡。


(六) 永遠不要為了取悅伴侶而失去自己的生命特質。


(七) 花「過多」的時間在外表上,是一種嚴重的不自愛舉動,因為目的只是為了「取悅」他人。


(八) 要明辨什麼樣的行為是在「物化」自己,譬如藉由伴侶的名望、地位與財富來壯大自己的榮耀感。



(九) 要懂得區分「配合」與「犧牲」的差異,因為前者能帶來雙贏,後者則會製造「相互拖累」的關係。


(十) 要深入體認自我防衛也是一種「自恨的形式」,雖然表面上看來像是「自愛」。


(十一)誠實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感受,乃是提升自尊的重要方式。


(十二)學習有創意、果決而適度地表達憤怒,而非漫無目的地嘮嘮叨叨。


(十三)不再依靠愛情或別人來追求完整的自我;在自己的內在找到陰陽兩面的統合。


(十四)快速釋放掉惱人的記憶以及對未來的幻想,全神貫注地活在當下。


(十五)學會照顧及滿足身心的需求,而且是不假外求的。



深入體會和實踐了上述的十幾項準則之後,才能領略最根本的「自愛」乃是我早已具足的那份信賴感。回顧年少時的生命展現,我們都曾具備過不設防、一派天真敞亮、任人汲取能量的慷慨特質。但這種特質是跟世俗的自保性回然相左的,因此在社會化的過程裡,我們勢必會以驚駭的眼神和情緒反應,被迫深入地去體驗以及薰染人性中的種種恐懼與不足。借著這種深刻化的成長曆程,天真會轉為受創,從受創中自然會生起痛苦與避世的渴望,逐漸地,這些退縮的反應又會借著自我療愈而化為真正的接納,然後你才有能力尊重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繼而發展出悲憫、柔軟與謙馴的精神質量。這一切都是「自愛」成熟化的必經過程,最後你終將發現,「自愛」與「愛人」本是同一種東西。

【文/胡因夢】

【在微信後臺回覆:防偷拍,教女生防止被偷拍,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偷拍者有多變態】

微信丨bbylclub

首個女性情感成長社區

借問豔照何處有?女生遙指前男友。點擊↓【閱讀原文】,彬彬告訴你「情到濃時該不該拍照」,拍什麼照?你懂得。

相關焦點

  • 如何學會在戀愛中做一個自愛的人,同時讓親密關係得到維護
    一提起「自愛」這個詞,大家似乎都覺得是女性專用語。什麼和男朋友在一起要矜持啊,不要過於輕浮啊……在很多女生越來越獨立甚至是狂野的今天,我倒是覺得男生更應該學會自愛。我認識的一個男生,對喜歡的女生好到了什麼程度呢?自己的短袖,是淘寶上30塊錢還包郵的那種,一件能穿三年。
  • 親密關係需要終身學習嗎?
    親密關係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終其一生我們都渴望找到一個愛我們,懂我們的伴侶。親密關係是如此重要,可是大部分人對如何經營親密關係卻一無所知。怎樣經營親密關係,真的需要我們終身去學習。我們每個人在親密關係中都有兩種矛盾的心理需求:第一是希望能和別人融洽的相處,建立親密的關係,讓自己不再孤單。為了適應親密關係,我們會讓自我發展出新的品格,就像是為人生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當我們有了一段至關重要的新關係時,我們必須改變自己,來適應這段新關係。越是愛對方,我們獲得的歸屬感就越強烈。
  • 在親密關係裡,你要先學習失望
    在親密關係裡,你要先學習失望有人說婚姻的真相就是:無論和誰結婚,都會後悔。 雖然扎心,但是真實。 我們的後臺就收到過很多「後悔」和這個人在一起的留言: 結婚6年,越來越沒話說了,而且一言不合就吵架。我真的是厭倦了這段婚姻,但是又狠不下心離開,畢竟還有孩子。疫情期間和婆婆一起住了2個月,我才發現兩代人之間的相處真的好難。
  • 親密關係中的愛與秩序
    ♥ 打開親密關係之門,讓愛重生 幫助自己了解對異性、婚姻恐懼、擔心;缺乏異性緣;解決有緣無分、沒法走進親密關係等困擾。♥ 洞察離婚、再婚、婚外情等背後動力 解決因離異、再婚、單親家庭等所帶來的困擾。 ♥ 化解家族中的恨與誤會,將愛帶入其中 解除父母、子女、伴侶、朋友、同事等重要人際關係中發生的衝突、危機、糾纏、抗拒和疏離等紛爭。
  • 在假性親密關係中逃避真的親密感?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的人,也許就是你的父母,甚至就是你自己,一定有那些看似親密,卻總是好像「差點兒什麼」的伴侶。 我們今天要討論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在關係中逃避關係(hiding from relationship in relationship)。這就是我們所說的Irrelationship,假性親密關係。
  • 什麼是自愛?如何進行自愛?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追求浪漫的愛情,但是往往會忽略自我的愛情觀念,什麼是自我的愛情觀念,為什麼他如此重要。這不是自戀,是自愛。自愛的練習可以讓你認識到什麼是愛,更重要的是讓愛進入到你的生活中。我們都非常熟悉自我批評,但自我批評是消極的自我交談,很多次意識都是自己的判斷性主導了你的想法。
  • 什麼是自愛?如何進行自愛?
    我們中的許多人都追求浪漫的愛情,但是往往會忽略自我的愛情觀念,什麼是自我的愛情觀念,為什麼他如此重要。這不是自戀,是自愛。自愛的練習可以讓你認識到什麼是愛,更重要的是讓愛進入到你的生活中。那什麼是自愛?自愛是有不同的組成成分,這些成分包括身體上和感情上的。自愛最險重的一面就是自己滿足自己的身體需求,例如要吃得好睡得好,照顧好自己的心理健康,照顧好自己,有一個保健的好基礎。要保持身體健康,並且保持心理的健康,自我的精神護理要比自我的身體護理重要的多。這也意味著你要對你自己好。以下幾點可以讓你對有更好地理解。
  • 有潔癖的男人,嫌棄女友跟前男友關係親密,認為女友不檢點不自愛
    結婚之前,男方問女方是不是「處」,女方覺得很尷尬,她本就是正經女孩,也不泡吧不去夜店,不會隨意和其他男人有關係。原本兩個人談得好好的,邱瑩瑩大大咧咧,和應勤確定關係後,更是把全身心投入到這段感情裡。兩個人的關係卻終結於應勤突然知道邱瑩瑩不是「處」的那天。
  • 婚戀情感 | 如何解決親密關係中的不同?
    不同很正常,差異的存在並不會真的影響關係,重要的是不同的想法能夠得到尊重,更不會因為想法的不同而受到貶抑和輕視。表達不同難免使關係中的人因為意見不合而產生不舒服,不舒服在初始接受彼此差異中是正常的,而接受這樣的方式是需要學習的,在學習中增進接納彼此差異的能力。
  • 親密關係中的索愛者,後來怎麼樣了?
    原以為《情感勒索》這本書也會為我帶來成長,不曾想過我會因為它無法面對自己的親密關係。這樣說,是因為我發現自己是個情感勒索者,曾經有段時期瘋狂索愛,搞得家裡烏煙瘴氣。蘇珊告訴我們,情感勒索現象一般有六個特徵,分別為要求、抵抗、施壓、威脅、屈服、重啟。我聯想了自己與老公的相處模式,然後對號入座。
  • 自愛的女人更被愛,4個自愛的方法,活出獨立的幸福生命
    1、學習自愛,是這個時代女人的自我救贖。這是一篇站在女性視覺的文字。當然,心胸開闊的男性讀了可能也會認同。 時代發展到今天,託付忽然成了親密關係的殺手,男人煩了累了厭倦了轉身就走,理直氣壯地拒絕託付。失去了託付支撐的女人,還活在託付的背景裡任勞任怨。 悲劇排隊上演,經常看到痛苦的女人血淚控訴。學習自愛,是這個時代女人的自我救贖。
  • 親密關係中的融合與危機
    最近曝光了兩條殺人的消息引起了人們廣泛關注,之所以會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大概率是因為這兩起案子都與親密關係有關。一個是丈夫肢解了妻子,另一個是男朋友謀害了自己的女朋友。乍一聽到這樣的消息,會有一股涼氣從脊梁骨中滲出,相信有不少的人會由此事件開始懷疑人生。
  • 親密關係中的「愛恨情仇」
    前些日子,和一位閨蜜探討親密關係中的愛恨情仇然而」死亡期「卻是一段真實、深刻而持久的關係必經的階段在這裡,伴侶不僅需要去直面自身從原生家庭帶來的議題更需要去共同努力處理彼此關係中的議題只有敢於穿越」死亡期「的伴侶才有可能攜手進入更深更穩定的關係中去在系統式治療的視角中,伴侶關係的優先級高於其他任何關係,伴侶的問題被隱藏下來往往是家庭或孩子問題開始的根源,只有伴侶關係被真實、勇敢的直面,才能擁有更靈活、更清晰的家庭系統
  • 爭吵可以讓親密關係中的兩個人更親密
    在我看來這樣的故事在親密關係中是一個常態。很多人都在渴望建立朝夕相處的親密關係。但是我卻發現朝夕相處只是親密關係的第一階段。孩童時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我們心中所形成的看待外在世界的態度,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兒時絕大多數的行為,都以歸屬感和被重視的需求為出發點。但如果我們的行為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我們往往會覺得更孤單、更不被重視。
  • 親密關係中的驚心動魄
    每個人都在渴求親密關係,其實,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小時候與父母,長大了與伴侶,有孩子後與子女之間,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都可以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婚姻一定像影片中描述的那麼殘酷嗎?  我們先來分析為何當初如此甜蜜的一對,會走到這樣的程度?  首先,成熟的愛是彼此尊重,是允許自己的存在,也允許對方的存在,允許彼此做真實的自己。  親密關係中若感覺不合適,不要期待他為你而改變。這樣的概率太低,即使他偶有改善,最後你將發現他還會回歸原形。
  • 在親密關係中,不妨做個「高級」的人
    用通俗的話來說,在我們的生活中,那個最親密的人,他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更好地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內心深處的想法。所以,親密關係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提到「親密關係」,我朋友有句口頭禪:「我高級。「乍一聽這句話像是在炫耀,在自誇,其實並不是這樣。
  • 《親密關係》讀後感
    我是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報名學習的,是想讓自己在一個體系和規則中多讀些書,多聽一些知識,把平時零碎的時間過得有意義一些,果然,不聽不看不知道,一聽一看真受教,對於親密關係這四個字平時還真沒有去體會,就是好唄,但如何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親密關係還是相當有學問的。
  • 親密關係中的這些問題,你遇到了嗎?
    這些問題都是關於親密關係的困惑,本文是根據他的一些金句和我的思考。親密關係中的獨立這部分是針對那些沒有進入婚姻狀態的人,之所以不想進入,一個可能是不想被親密關係改變自己原有的樣子。在親密關係中生存,反而是人的另一種常態。
  • 在爭吵中發展更和諧的親密關係
    我發現在親密關係中,如果我無法掌控大局,又不想感覺自己沒有。什麼安全感?我在解決這種矛盾和爭吵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像我的伴侶證明自己。我只要做的批評。或者努力的證明他是錯的,然後再理直氣壯的火上澆油,等待我自己去過。我感覺自己身上充滿了力量。感覺自己瞬間變成了超人。我現在清晰的記得。我們在吵架的時候。唯一的錯誤給她。到了好久,他媽的我時間越久,我感覺很糟糕。
  • 在親密關係中,敢於吵架才是「真愛」
    文/學乃身之寶心理學家溫格•朱利的《幸福婚姻法則》的封面上印著:「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這說明,在親密關係中,情侶之間有些矛盾、衝突或爭吵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