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原生家庭的陰影裡掙扎嗎?

2020-09-14 女刺客


隨著一天天長大,原生家庭的牽線越來越松,走的也越來越遠,甚至原本以為溫暖的線漸漸消失。但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卻一點點加深。小時候,我們常想假如沒有人管那該多好,而現在又在想假如有人管管我就好了,大到思想方向,小到吃冷吃熱那種。對原生家庭的審視無疑是復盤過往的自己。


電視劇《都挺好》播出的時候有沒有那麼一瞬間戳中你的淚點,和感動無關,好像有些時候寫的就是你。作為女性從一出生就不被家裡人重視,被剝奪資源,成為家庭成員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角色。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時常常說一句話:「女孩子讀書再好不如將來嫁得好」。更有很多家長對孩子說:「不幹點家務活,將來到婆家要挨罵,一個女孩子連飯都不會做.......」長大後結了婚的女性們就活在「靠男人養活,家庭婦女」的標籤下,婚姻不幸的佔絕大多數。


因為她們接受的教育就是幹家務,帶孩子,理所應當的花丈夫的錢。一味地經濟索取和自我價值的喪失讓他們在婚姻生活裡失去了主動權和尊嚴,被拋棄 沒有一個男人喜歡只會做家務的女人。娶這樣女人的男人也不會有多高的質量。換句話說,但凡有錢的男人都想娶個優秀的老婆。


上學的時候,你們宿舍是不是經常有那種每個星期都給家裡打電話,或者家裡打電話過來的室友。又或者隔三差五送湯送飯的家長。而唯獨你,始終孤零零的一個人。就算回到家,父母除了對你進行古板的說教以外,也並無情感上的交流和關心。而你也只是不耐煩的頂回去或者一言不發關起臥室的門。


那些經常和家人通電話,父母噓寒問暖的同學如今的生活一如往常般幸福甜蜜,而你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漂泊。你在成長的時候沒有收到足夠的關心,以至於走向社會你你也不會適度的關心別人,要麼討好型人格,害怕失去,患得患失最終失去自我。要麼自卑到骨子裡,把自己包裹起來,能不和別人交流儘量不和別人交流,甚至計劃著如何避免和別人的交流。原生家庭讓幸福的孩子一直幸福,讓不幸的孩子一直治癒童年。





原生家庭裡父母的婚姻關係是否也在影響著你的婚姻觀?想起一句特別火的話「我不想嫁給一個我爸那樣的人,也不想活成我媽的樣子,再讓我的孩子成為下一個我」。父母的每一次爭吵大戰在你的心裡都是一道疤,時間久了疤會掉,但是痕跡卻格外的明顯。很多父母吵架非但不避開孩子,還恐嚇孩子。


家庭那種長久頻繁的壓抑緊張的氛圍感感讓你無比牴觸。以至於你對婚姻產生了深深地恐懼,你怕你們的生活也是爭吵,也是鍋碗瓢盆的碎一地,也壓抑到不敢吭聲,也有出軌和家暴。小編有一個同學,一提到結婚就莫名其妙的想哭,但是又渴望得到另一半的關愛,她的每一次分手都是到了結婚的最後關頭自己提出。

而她的父母只是認為她挑挑揀揀眼光太高。無數次的責怪他,並一次次說:「你年齡都這麼大了,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我看xxx就挺好,還能配不上你」?而這無疑又是給她心靈的另一痛擊。她曾說婚前不給自己買套房子,不敢結婚。因為不想在吵架的時候被別人指著鼻子罵滾。而這最後一條,不僅是她,也是很多中了原生家庭毒的女孩子們的目標。


重男輕女是原生家庭最大的毒瘤,很多父母窮盡一生攢錢給他們的兒子買套房子,擔心他們的兒子將來娶不到老婆。而他們的女兒也在窮盡一切的攢錢給自己買套房子,讓自己在諾大的城市裡有一方小小的立足之地。小編並不是很贊同父母給孩子買房這一行為。畢竟每個家庭硬性條件都不一樣,畢竟都有雙手雙腳,共同奮鬥來的豈不更香?當然家庭條件好非要買的也不是不可,不要男女區別對待就好。





你的下一個再生家庭,也將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如果你也是那個沒有傘也要奔跑的孩子,那一定要努力打拼,讓他們站在更高的起點。不活在你原生家庭的陰影裡。


小編在此也希望那些活在家庭陰影裡的孩子們,早日解脫出來,獲得新生。當然也可以讓小編用文字治癒你,相信你自己真的很棒了!

相關焦點

  • 你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了嗎?
    原生家庭是我們不能選擇的出身,它給我們的影響很大。我們在原生家庭的環境下,學會了最初的情感記憶、肌肉記憶、思維方式記憶,等等。,感到家庭的溫暖,能夠獲得安全感,人格更加開朗,健康。這樣的孩子,更是受夠了家庭的折磨。長大後,只想早點離開家庭,沒有任何留戀,哪怕背上不孝的名義。
  • 《重啟人生》:擺脫原生家庭陰影,活在當下才是智者的謙辭
    《奇葩說》裡,馬東問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很多人把長大以後的所有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理解不了的人情世故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那麼嚴重嗎?"武志紅果斷地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有!"而原生家庭是否給你帶來影響,也有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它卻真實地存在,性格的缺陷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 原生家庭,絕不該成為你的遮羞布
    他看我不肯借給他了,開始寫了很長一段話,講述他的「悲慘」經歷,說他的父親脾氣暴躁,兒時經常打他,童年陰影一直籠罩著他,導致他現在一事無成。我翻看了下他的朋友圈,有很多關於原生家庭的。不可否認,童年對人的一生影響至關重要,有很多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擺脫童年陰影。原生家庭這個話題,這些年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很多人才發現,原來自己性格上的很多缺陷都和它有關。但是,這不該成為一個人墮落的理由。
  • 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在婚姻裡乘風破浪
    小魚的老公從小就備受寵愛,而小魚從小生活在一個沒有溫度的家庭裡,父母都非常理性。 原生家庭的不同讓兩個人養成了不同的思維方式,經常為了一件小事就開始鬧彆扭,現在已經鬧到要離婚的地步了03對於小魚目前狀況,僅僅解決婚姻問題是治標不治本的 一定要克服小魚原生家庭帶來的過度謙讓和討好型人格
  • 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陰影?或許你中了「自證預言」的陷阱
    「原生家庭」原本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新生家庭就是夫妻雙方組成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不包括夫妻雙方的父母。然而在近年來各種犯罪案件深挖家庭背景、各種電視劇關於父母一輩對子女人格影響(負面)的角色塑造,使得「原生家庭」四個字逐漸成為負面詞彙,仿佛自己身上一切不良後果都能從原生家庭中尋得根源。
  • 3本治癒系書籍:帶你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和親密關係的困境
    正如前面所說,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某種不可示人的「傷痕」,它默默生長,直至成年後通過各種途徑爆發了出來,而這些難以描述的感受,正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原生家庭》和有毒的父母說再見《原生家庭》豆瓣評分8.3。
  • 原生家庭對婚姻的影響有多深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需要用一輩子去治癒的童年,是多少人還在經歷,苦苦掙扎的?你的家庭被原生家庭影響有等多深?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還有多少家庭被原生家庭影響呢?1你的父母影響到你的婚姻幸福指數了嗎?
  • 走出原生家庭的烙印
    近年來,原生家庭這個詞頻頻出現在人們視野裡,《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都被認為是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青年女性。所幸,「蘇」還活得不錯,並且在這畸形的原生家庭教育中,堅韌不拔,愈挫愈勇。但要說「蘇」已經擺脫原生家庭的枷鎖了,也不見得。不談電視劇結局,就看她的成就,不也正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嗎?如果她從小就是「貼心小棉襖」,沒準也不會有這樣的成就吧。成也「原生」,敗也「原生」,這是一輩子的烙印,抹不去的。
  • 《都挺好》蘇明玉用一生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3個方法與自己和解
    「我要你生我養我了嗎?你把我生下來就要負責,不是光圖快活!」蘇明玉對著重男輕女的母親含淚一頓大吼,換來的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都挺好》中的蘇明玉,從小被忽視,只因自己是女孩。為了大哥去美國讀書,把她的房子賣了。明成和同學去旅遊,母親爽快出2千元,明玉學習報班要1千元卻沒有。明玉18歲離開家,發誓再也不回去。
  • 豆瓣評分8.3《原生家庭》幫你治癒原生家庭的傷害,走出童年陰影
    這樣的家庭也就成為傷人的家庭。可是對於家庭,對於父母,我們有選擇嗎,沒有!我們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被人生」,然後「被成長」、「被教育」,如果幸運遇到了好的父母,我們就會有個快樂的童年;如果不幸遇到了「有毒」的父母,那種毒後遺症就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那該怎樣擺脫中毒的後遺症呢?
  • 你都幾歲了,還在怪原生家庭?
    所有人際關係都反映了你與父母的關係,所有關係都會真實反映你與父母之間所發生的事。」 或許我們看不見,但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系統成員的影響。那些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為方式、夫妻關係等確確實實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我們將其影響歸納起來,稱為「原生家庭」。
  • 伊能靜談原生家庭,難道窮盡一生也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嗎?
    01 導語伊能靜近日發布長文談《隱秘的角落》,她表示如果不是因為秦昊,她是絕對不看這部劇的,因為這部劇想起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給人這一生帶來的影響,絕不是任何人可以輕易批判的。所以有些人對於自己的原生家庭沒辦法控制,只能逆來順受。原生家庭好的人童年比較幸福,未來可能就很好;原生家庭不好,童年不幸福,這個人可能就會走上歧路。中間可能有一定的因果關係,但是也不是絕對的。
  • 原生家庭|你以為離你很遠的原生家庭,其實就在你的身邊
    「原生家庭」這個詞,這幾年被炒的很火熱,大家也紛紛對比,自己是不是原生家庭。網上流傳的原生家庭故事裡,充滿著各種家庭狗血劇,單親爸媽、壓抑的童年、重男輕女的長輩,還有「扶弟魔」的姐姐。網上的流傳太快,快到我們沒有時間去思考就把這些東西套入了自己的家庭,然後開始對比,自己是不是也處於原生家庭。
  • 所有婚姻的不幸,都能在你的原生家庭裡找到答案
    但有一點,一定起著決定作用的,那就是原生家庭的影響。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擇偶標準是什麼?又是什麼在影響著你的擇偶標準?其實你會喜歡什麼樣的人,會有怎樣的婚姻模式,早已在你的原生家庭和你的童年經歷中種下了種子。
  • 放開原生家庭,成為你自己
    雖然童年對人發展有其重要性,但從另一方面看,原生家庭對個人的影響程度來自於你個人獨立的力量和家庭影響的力量對比:如果你個人獨立的力量越大,那他們的影響越小;如果你個人獨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響越大。有些人將自己留在童年陰影裡
  • 原生家庭,也是你心中走不出的傷痛嗎?
    因為她跟我學習了蠻久,自我安撫的能力還是不錯,所以耐著性子接話說還好,正準備「逃逸」,找個理由掛電話,她爸又說:我也看到你給其中一個學生多講了一些課,你多收錢嗎?這下我朋友真怒了:我收不收錢關你什麼事?我承諾了別人只收一次費用,現在我當然不會收!你這些事情又不懂,管我那麼多幹嘛?她爸有點懵:我也是為你好啊,講課不就是為了賺錢嗎?多講課不就應該多收錢嗎?
  • 新觀點:對原生家庭的苛責是時候放下了
    一個人對於自我的認識往往是與成長同步的,決定一個人對自身看法的因素有很多,而家庭無疑是重要的那一個。原生家庭一詞這幾年比較熱,從電視劇《都挺好》到《安生》。真的存在完美的家庭嗎?也許我們對於完美家庭的執念一直存在,但真正的完美家庭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也困在原生家庭的泥沼裡,那麼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自己你是一個成年人了,把自己的一切不幸都歸咎於原生家庭是不妥的。可能你的童年是不幸的,但你的青春未必不燦爛、戀愛不一定不美好,我們不能時時刻刻都困在陰影裡。
  • 你痛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嗎?
    ​「說句實話,你有被父母刻骨銘心傷害過的經歷嗎?」那種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是旁人沒有辦法理解的 。 小A是個女孩子,文靜不愛說話的姑娘,有一個異常嚴厲的爸爸和喜歡嚼舌根的媽媽。在校讀書的時候,她在放學的路上只是笑著衝一個班級裡的男同學打了招呼,這場面被她的媽媽看到了。媽媽沒有說話轉頭告訴了她的爸爸,於是小A回到家,連解釋的機會也沒有,被爸爸打了幾個耳光。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 你的生活,安得下原生家庭嗎?
    這是《北京女子圖鑑》裡的一個小故事,《你的生活,安得下原生家庭嗎》,每次看到這一段,我就覺得又不可思議,又實在是形象現實。你的婚姻,受制於原生家庭嗎你的生活,安得下原生家庭嗎?生活,似乎從來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不是只有愛的兩個人的。婚姻,是兩個人背後的家庭的結合,有的家庭過於沉重,難以掙扎逃離,最終,只能妥協或分解。
  • 原生家庭:無法抹去的烙印
    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受過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有人說:看到你,就能看到你父母的影子,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折射出家庭的烙印。它影響著你對工作、愛情、為人處世的不同觀點和做法。這就是我們所要說的原生家庭。每個人通常都會有兩個家庭:一個是出生後和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家,一個是長大成年後,和愛人組建的家,與愛人孩子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