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李星 王培霖 太原報導 當清晨第一縷光線乍現時,社區工作人員已經投入到忙碌緊張的防疫工作中了。和所有的一線工作者一樣,太原市萬柏林區南社社區黨支部書記侯力紅早已戴著口罩、手套開始投入戰「疫」。2月20日,記者聯繫到了侯力紅。
喪事從簡 兩天就下葬
2月17日,南社社區一87歲老人因病去世。「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是當地的習俗,在這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如何給老人辦理喪事,可是個大問題。
「現在是防疫的關鍵時期,大規模的人群聚集非常危險,希望你們喪事簡辦,最大限度降低疫情防控風險。」得知村內有老人去世,侯力紅和居委會主任白志勇及時趕到事主家,做家屬勸導工作,爭取理解配合。
「母親為我們這個家操勞了一輩子,87歲,算是喜喪了,本想熱熱鬧鬧送她走……但大家平安健康才最重要。我們一家人商量決定,母親的喪事從簡,防疫要緊。」經過一番思想動員,老人的家人們同意只請幾個鄰居幫忙抬喪,謝絕親戚朋友前來弔唁。兩天後,老人下葬。
返並人員 自我隔離14天
喪事從簡,只是南社社區防控疫情的一個縮影。南社社區是城中村改造後成立的社區,有居民417戶,1625人,加之外來人口,有3000餘戶,近萬餘居民。
同時全面摸排全村4個居民小區人員情況。為克服流動人員較多、租房人員難統計的防控難點,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防疫要求,社區採取封閉式管理。製作、分發通行證,每戶每兩天限一人出行。在得知有位居民從武漢返並,侯力紅、白志勇及時與這戶居民取得聯繫,要求他們一家8口人在家自我隔離,並安排人員每日登記,並定期為他們代購日常生活物資。經過14天的隔離,他們8人的身體狀況均未出現感染情況。
防疫主力軍 一群迷彩服的90後
一身迷彩著裝,一副口罩,一副手套,他們便是南社社區的青年戰「疫」軍。
為守好社區大門,疫情期間,南社社區治保會組織一支由90後青年戰「疫」軍,在社區黨支部帶領下,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
青年戰「疫」軍共有60人,他們以戰鬥姿態投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每5人一組,在4個居民小區輪班值守,8時—14時、14時—22時、22時—次日8時。白天他們測體溫、做記錄、進行消殺、織密道路防控網……夜晚寒風凜冽,雖然出入的居民不多,他們卻依然堅守在值班崗位上,彰顯著青春本色。「不放過任何一輛車、任何一個人是我們的職責。」他們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無死角,全力守護居民們的安全健康。
「非典那會兒,我們還小,那時候也不懂,非典到底是個啥概念,大人們都把我們保護得很好,如今我們長大了,也懂了,該換我們來守護大家了。」這群90後,如今用自己的一臂之力築起了一道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