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當塗縣發現一東吳大墓!墓主疑為孫權的兒子孫休

2021-02-13 安徽商報

孫休治不好的心病就是孫亮,他的弟弟,前任皇帝。被孫綝廢黜後,貶為會稽王,押送到會稽(今紹興)居住。

這個人就像受了重傷的老虎,但不論如何,他曾是山中王,說不定哪天又威風凜凜地復出呢?

孫亮莫名其妙死了


公元260年,孫休當政後的第3年,會稽郡有一個流言開始四處蔓延,大家說得有鼻子有眼,說孫亮又要到建業做皇帝了。

很巧的是,會稽的地方官接到孫亮家奴的告發,說孫亮妄議朝廷,心懷怨恨,有非分之想。地方官嚇得不輕,立即上報朝廷。於是,孫亮再從會稽王貶為候官(今屬福建)侯,立即遣派去新封地。在押送的路上,孫亮死了,官方給的解釋是自殺。死時僅17歲,所有護送他的人都被逮捕審問、判罪處死。

  

另有傳說孫亮是被毒死的,一切成了謎,也許從頭到尾都是安排好的。幕後的主使是不是孫休,無從考證。

孫休當政只有7年


雖然這件事有非議,但孫休總體來說是不錯的皇帝。他重視教育,鼓勵軍中子弟們認真學習,並且還考試評優劣;推進仁政,加強農桑生產,減輕百姓賦稅,經常派官吏去了解農民的疾苦。

他當政期間,主要是任用了兩個人,張布主要執掌朝政,濮陽興負責軍事。

  

張布是他的老部下,在殺孫綝時又立了大功,對他自是寵信無比。濮陽興少年就有才名,孫權時任縣令,後來步步提拔,出使過蜀國,回朝後任會稽太守。當時琅琊王孫休居住會稽,兩個人的關係就非同一般。等到孫休即位後,徵召濮陽興入朝擔任太常、衛將軍,與張布成左膀右臂。

  

但兩個人都不能算是名臣。甚至是相互勾結,做了一些不法的事,在大臣和老百姓中的名聲並不好。

  

孫休勤奮好學,喜歡讀書,想要和兩個大臣韋曜、盛衝討論學問,這兩個人性格耿直,不畏權貴。張布心虛,擔心兩人在孫休面前揭他的老底。於是花言巧語勸說孫休,不要接近這兩個人。

  

孫休很不痛快,說:我就是跟他們討論學問。你是怕他們舉報你的奸詐邪惡吧,你那些破事我又不是不知道。

  

張布大驚,叩頭認罪。但孫休為了顧全老部下的面子,以後不再召這兩個人進宮。

  

濮陽興名聲也不好,當時朝廷想修建湖田,反對聲一片,因為耗資太多。濮陽興一定要完成這項浩大工程,徵召大量兵士、百姓興修,工程所費人力、財力不可勝計。士卒死的死、逃的逃,還有的自殺,民怨沸騰。

  

但兩個人都不算野心家,沒有做一把手的欲望,所以孫休在任時還是太平的,社會沒有發生劇烈的動蕩。

  

孫休當政時間很短,只有7年。公元264年病逝,才30歲。

  

孫權子女死亡都不正常

  

孫權一共有7個兒子,3個女兒,至此,再梳理一遍這10個人的命運。

  

長子孫登,229年被立為太子,241年病死,活了33歲。

  

二兒子孫慮,早死,活了20歲。

  

三兒子孫和,242年被立為太子,250年被廢,後被孫峻殺死。活了30歲。

  

四兒子孫霸,242年被封為魯王;251年被廢,後被賜死。他生於哪一年難查,死時大約在20多歲。

  

五兒子孫奮,252年被封為齊王,因為是庶出,與太子徹底無緣。他一生鬱郁不得志,心懷怨恨,擅自調兵、誅殺大臣。呂岱勸他,他回答:我就做違法的事,你們能把我怎麼樣?完全一副自暴自棄的無賴樣。等到孫皓即位,有傳言稱他將被立為皇帝。270年,孫皓懷疑他有野心,下詔殺死,五個兒子同時處死。他生年不詳,估計在30多歲。

  

六兒子孫休,258年即位,264年去世。死時30歲。

  

七兒子孫亮,252年即位為帝,258年被廢。不明不白地死去,僅17歲。

  

再來看看他的女兒。

  

大女兒叫做孫魯班,小名叫「大虎」,第一任丈夫,是周瑜的兒子周循。周循死得早。第二任丈夫,是衛將軍全琮。全琮謙和待人,平安去世。但孫魯班為人歹毒,害死了親妹妹和太子孫和。惡有惡報,她自己參與謀殺孫綝,事情敗露,被流放外地,後半生悽苦,死於哪年不詳。

  

小女兒叫做孫魯育,小名叫「小虎」,都是步夫人所生。第一任丈夫是朱據,後來嫁給了一個書法家叫劉纂。她是被姐姐害死,老公朱據被孫弘害死,她和朱據的兩個兒子又遭孫魯班陷害,被孫亮捕殺。一家人命運都悲慘之極。

  

還有一個女兒,經歷不詳,但也是死得早。

  

孫權是個長壽的皇帝,然而他的子女們中,孫休、孫登、孫慮是生病去世,但最長的也只有30多歲,不知道得了什麼奇怪的病,為何治不好。其他的人死於流放或被殺。總體概括:所有的子女都不得好死。

 

「悔不該生在帝王家」,這句話放在孫氏家族也是合適的。因為多是相互殘殺而身亡,這與孫權沒有安排好即位人有極大關係。在「二宮之爭」時,孫權已經預感到國家可能陷入大亂,對孫峻說:兄弟間不和睦,大臣們離心,恐怕就要重複袁氏的失敗,為天下人嘲笑!

  

然而他已無力避免這樣的悲劇。更有人認為,他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連袁紹、劉表都不如,屬於昏君中的昏君。

  

兩名大臣改立皇帝

  

孫休去世前,已立了太子,15歲。掌握權力的是濮陽興和張布,卻不願意奉他為帝,他們決定行廢立大事,但選中的是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

  

孫休對這兩個大臣恩重如山,他們為什麼想做出這樣恩將仇報、大逆不道的事呢?還是痛苦抉擇後的無奈之舉?

相關焦點

  • 一文盤點孫權的孫子:皇孫們自相殘殺,東吳末代天子變同胞絞肉機
    回到主題,孫權的孫子們,既然要盤點,為了方便,我們以孫權不同兒子為單個主題。一:孫登我們都知道孫登是孫權的長子,也是最得意的太子。孫權封吳王的時候就立他為太子,同時給他安排了一豪華的輔助陣容。比如諸葛恪,張休,顧譚,陳表等。孫權稱帝孫登被封為皇太子。
  • 孫氏源流:東吳孫氏族人源流
    其五子孫恢為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太守。這一家族的分布面相當分散。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記載:「永安六年(公元263年),交趾郡吏呂興反,殺太守孫諝 ,先是科郡上手工千餘人送建業……。」此時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地區)已入東吳政權的版圖,太守孫諝科役千餘名當地的手工工匠赴都城建業,為孫氏統治集團進行營造。
  • 東吳第三位皇帝孫休,你知道嗎?
    東吳這邊,孫權從合肥戰場再次鎩羽而歸。此時,一個孩子的誕生,或許能夠衝淡一下孫權失利後鬱悶的心情。  這個降生的孩子,便是孫權的第六子孫休。由於在孫休之前,孫權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子,所以他的誕生,也只是讓父親高興了一下而已。按這個排序,孫休與帝王之位,是沒有多大關係的,甚至差著很大的距離。況且,孫權疼愛的兒子,也不是孫休。然而,孫休卻在皇室權力爭鬥中,成為了那個幸運兒。
  • 「千裡駒」之墓橫空出世,揭開「曹操墓」的神秘面紗(上篇)
    東漢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誅殺宦官不成,反被宦官所殺,而後董卓進京,廢立皇帝,倒行逆施。
  • 東吳出了八位「驃騎將軍」:第一位是孫權,後面分別是誰?
    不過,大將軍作為武將的最高官職,自然是萬中無一的存在。在漢末三國時期,僅次於大將軍的武將官職,就是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始置,以霍去病為之,金印紫綬,位同三公。東漢沿置後,有時加『大』,可稱「驃騎大將軍」。驃騎將軍為二品或從一品,一般低於大將軍,(西漢霍去病任驃騎將軍,俸祿與大將軍等)。在三國時期,不僅蜀漢和曹魏設立了大將軍一職,對於東吳來說,同樣出了多位驃騎將軍。
  • 曹操墓文物首度海外揭秘!中日全新「三國志大展」,170件文物還原真三國
    此外,還將展出南京江寧上坊孫吳墓1號墓的出土文物——該墓為目前我國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為複雜的東吳墓葬,曾有學者推測墓主為東漢末年諸侯將領孫堅及其兩位夫人。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兒子曹丕(文帝)奪取東漢皇位。蜀國劉備和東吳孫權對此表示反對,互相主張正統性。這一章裡列舉了東漢至三國的武器與著名的交戰,可從中感受那個時代的氛圍。
  • 安徽挖出清朝大內侍衛墓,專家剛開挖,墓主後人趕來怒斥:快住手
    在安徽阜陽的太和縣就發生過這樣一件類似的事,讓開發商頭疼不已,但是對於文物工作者和文物愛好者們來說,這確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那麼開發商在開發土地的時候到底遇到了什麼文物或者歷史遺蹟呢?一、發現古墓說起文物,就不得不說兩個地方。陝西的西安和河南開封都是我國的文物出土「重鎮」,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誇張的話:「在我們這裡,隨便一鋤頭下去就能挖到古代寶貝。」
  • 孫權死後十八年,他的七個兒子為何一個不剩?
    一、孫權七子公元252年4月,孫權薨,孫亮嗣。其時孫亮還是十歲的孩子,他是孫權最小的兒子。孫亮之前的太子是孫和,兩年前的改嗣引發了一場地震,廢立之際,孫權已將孫和幽閉在宮內,驃騎將軍朱據等率大批官員連日赴宮門叩首請願,孫權從宮裡親睹這情形,心裡發怒,也有些發毛。先是殺了幾個諫諍的官員,又將為首的朱據拽入宮內杖笞。朱據是孫權的小女婿,竟未能得免,後來更被「追賜死」。其實,東吳立嗣不止鬧出這一場風波。
  • 東吳四大權臣:諸葛恪不算啥,其中一個比董卓還殘暴!
    我想說的是東吳不但有權臣,而且東吳的權臣玩的比司馬懿、曹爽這樣的權臣還誇張,甚至一度比董卓都要殘暴!東吳和蜀漢曹魏一樣,在開國大帝孫權還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敢當權臣,這是要命的事情,但是等孫權一死,年幼的新帝孫亮繼位的時候,東吳可以說權臣誕生的頻率和數量都是三國時期最高的。
  • 秦始皇祖墳現中形大墓 墓主或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其主角羋月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宣太后(秦始皇曾祖父的母親),其墓可能就在秦始皇的祖墳秦東陵。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專家公布了秦東陵一項重要考古發現,在秦東陵四號陵園內發現了一「中」字形陪葬墓,根據該墓的禮制建築,墓主應該與宣太后關係密切。
  • 英國3座北洋水師水兵墓倒塌:其一墓主為安徽籍
    2016年5月7日,一名留學英國的攝影系博士生發現紐卡斯爾市聖約翰墓地裡的3座北洋水師水兵墓碑倒塌。網絡資料近日,一名留學英國的攝影系博士生反映,英國紐卡斯爾市聖約翰墓地裡的3座清朝北洋水師水兵墓碑倒塌。  據了解,該墓地共有5座水兵墓,墓主皆為光緒年間北洋水師的水兵,當時為了接回清政府購買的軍艦赴英,但因水土不服,客死他鄉,距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
  • 西安長安區發現北宋孟氏家族墓 墓主人均未過三十而亡
    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發現北宋家族墓,出土一批精美的耀州窯青釉瓷器,部分器型極為罕見,為研究北宋耀州窯器物類型、燒造工藝以及瓷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繼呂氏家族墓發現以來,宋代考古又一重要新發現11月17日上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長安杜回北宋孟氏家族墓地的考古發掘情況。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胡松梅介紹,杜回墓地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郭杜街道杜回村南部,地處高陽原南緣、潏河西岸。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那是1995年6月份,山東長清的雙乳山村村民在附近雙乳山開採石頭時,意外發現了人工開鑿的石壁,於是立即上報了當地文物局。當地文物局得到消息後,立即派出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保護,考古專家到達現場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座大墓,而且墓道還被村民炸開了。在上報國家文物局批准後,山東文物部門立即組織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
  • 2016年,關羽墓被打開,專家發現了兩具女屍,她們是誰?
    孫權知道後,暗中派人誘使糜芳、施仁,命呂蒙為主帥偷襲荊州,自己為後援軍。糜芳、石人因對關羽懷恨在心,不戰而降,呂蒙兵至荊州城下。荊州失守,關羽失去了後方,再加上與徐晃的戰鬥失利,進退兩難,最終兵敗被殺。據說,在北伐前,關羽夢見一隻豬在咬他的腳。他知道這是個不祥的徵兆,就告訴兒子今年可能會倒黴,回不了江陵了。
  • 關羽墓被盜,墓中驚現兩具女骸,有人懷疑是貂蟬,專家:是盜賊
    關於去世後,孫權將關羽的頭部,送給了曹操,曹操以諸侯禮葬於洛陽,孫權將他的身軀葬在了當陽,成為了古代真正的戰神刑天。關羽義字當頭的情誼,被後人所敬仰,因此歷代的皇帝,都會為他加封,並且修繕陵墓。到明朝的時候,已經成為了極為宏偉的建築。宏偉的建築,也就代表,歷代人們都給關羽放置了大量的陪葬品。
  • 大同北魏墓被盜嚴重,但墓中有樣「詭異」的寶貝卻揭示墓主身份
    其中有一座墓葬被盜掘嚴重,基本上已經找不到任何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文物。可是,考古人員卻還是從盜墓者遺留下來的「寶貝」,找到了揭示墓主人身份的線索。那麼,這件被盜墓者遺忘的「詭異」的寶貝,到底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它又如何提示墓主人的身份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三國時期的東吳為什麼會發生二宮之爭?是孫權老年昏聵還是蓄意為之?
    眾所周知,孫權最喜愛的長子孫登被立為太子寄予厚望,吳赤烏四年(241年),太子孫登逝世,這讓東吳政權的接班人一位空虛,難免大家都有些想法。
  • 雜誌精選|| 南京上坊孫吳大墓覆頂石紋飾
    2005 年南京江寧區上坊發現的大型六朝磚室墓,經過搶救性考古發掘和研究,推測其為孫吳晚期墓葬,墓主身份等級可能是宗室中王這一級別。墓室分為前、後室,墓頂均為四隅券進式穹窿頂。前室頂部有一塊覆頂石,覆頂石內側中央雕刻有方框,方框內有紋飾,但在發掘前已被破壞,已不能得知紋飾面部具體樣貌。通過辨識殘存部位,考古簡報認為是某種神獸紋,但筆者觀察後認為其並非某種神獸紋。
  • 看看孫權的7個老婆,就知道孫權晚年為什麼昏聵無道了
    王皇后(夫人)王夫人為孫權生了兩個兒子,孫和與孫霸,在孫登英年早逝之後,孫和就成了下一任太子。這個王夫人也是天生麗質,加上為孫權生了兩個兒子,自然是深受孫權的喜愛。等到步夫人、袁夫人相繼去世之後,孫權便將王夫人立為了皇后,這一次大臣們不但沒有反對,還很配合,因為當時王夫人的兒子孫和已經是太子了。所以,這位王夫人是東吳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