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給寶寶講故事時,本來是要教寶寶,不害怕做勇敢的寶寶,誰知道在書裡面,出現一個魔鬼的圖像,瞬間嚇得寶寶大聲哭泣,躲在一邊不敢再看一眼!
從那天以後,寶寶聽到有一點聲響異動,她就會害怕的向我跑過來。
寶寶已經害怕了,我們只說一句:「別怕」,通常是無法安撫寶寶脆弱的小心靈的。如果,得不到適當緩解,寶寶可能一直生活在恐懼中。
遇到寶寶害怕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要先了解寶寶害怕的原因,仔細想一想寶寶周圍發生了什麼事,了解寶寶因為什麼害怕。
1、膽子小
大多數寶寶在1-2歲的時候,會有一段時間膽子特別小,怕聲音。
寶寶有時聽到樓下有人抽鞭子的響聲,甚至從樓下路過車的聲音很響,寶寶都會感到害怕,快速的跑到我身邊。之前寶寶沒聽過的異響,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
2、產生心理陰影
我家寶寶之前在書裡看到害怕的圖像後,有一小段時間再看到書,就會揮舞著小手,讓我們拿走。
就是那次不好的體驗,讓寶寶產生了心理陰影。
3、家長感染寶寶害怕
家長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寶寶的情緒。有一次,我母親被嚇一跳,發出「啊」的一聲,寶寶也被感染,覺得很害怕,躲進我懷裡。
如果家長,總是怕這怕那,什麼都不讓寶寶接觸,寶寶對周圍的事物,沒有自己的體會。這樣就容易讓寶寶,不想探索新事物,少了認知事物的機會。很容易以後遇到困難,沒有勇氣面對,變得越來越害怕膽小。
我們如何幫助寶寶克服害怕呢?
1、讓寶寶有安全感
當寶寶害怕跑到我們身邊時,不管你在忙什麼,有什麼事情,只要在寶寶附近,就請放下手邊的事情,把寶寶擁入懷中,輕聲安慰她:「不怕,爸爸媽媽會一直陪在寶寶身邊,保護寶寶。」並輕輕來回撫摸寶寶的頭部。
慢慢寶寶就會從恐懼中走出來,繼續玩耍,不再害怕。
2、從根本解決讓寶寶恐懼的事
像我家寶寶因看書而害怕,以後再給寶寶買書回家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自己先看一下,沒問題後再給寶寶看。
了解寶寶恐懼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寶寶的害怕。
3、提前認識害怕
寶寶本來膽子不是很小,只是對事物的陌生和不了解,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害怕。這就需要我們細心的陪伴。讓寶寶對周圍一切事物,慢慢的認識並熟悉。提前讓寶寶對可能會害怕的事物了解,從而避免寶寶發生恐懼。
因為寶寶聽到沒聽過的聲音會有些害怕,想到過年的鞭炮聲。在過年的前幾天,我特意給寶寶聽放鞭炮的聲音。過年時,當外面真正放鞭炮的聲音傳來,我馬上告訴寶寶這就是鞭炮的聲音,這就是寶寶這幾天總聽的聲音!寶寶就沒有害怕。
家長要正確定對待寶寶的害怕,及時消除寶寶的恐懼,讓影響降到最低,才能更有利於寶寶的心理的健康成長。
說一說,寶寶害怕時,你是怎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