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擺脫逆境,耐性和能力都不重要,懂得處理技巧才是人上人

2020-12-20 客多邦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

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不斷獲得升遷的能力,很多人的身上都具備,可為何有些人不會運用,而且越學越糊塗呢?

這就是技巧問題,在曾國藩的為官實踐中,當他身處逆境,每次快速擺脫時,靠得都不是耐性和能力,而是技巧。懂得處理技巧的人,才是人上人。

下面,我們通過曾國藩剛剛創建湘軍時,在和太平軍作戰的一次重大失敗案例中,看他如何擺脫逆境,獲得升遷。

01遭受重大失敗

曾國藩組建湘軍後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導致他投水自盡3次,但都被身邊的親兵救了起來。由此可以想像,他受到的挫折有多大。

這次失敗,跟曾國藩的盲目自信有關。

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44歲的曾國藩出任湖南團練大臣僅僅一年多時間,就擁有了水陸湘軍萬餘人,這在當時的團練隊伍中,不僅規模大,而且實力也比較雄厚,在取得幾次小小的勝利後,曾國藩信心大增,開始規劃更大的勝利。

這年春天,太平軍的西徵大軍大肆進入湖南,並很快攻下了湘潭和靖港,對長沙虎視眈眈。

太平軍蜂擁而來,湖南官場震動,而曾國藩作為湖南的團練大臣,手中兵強馬壯,守土有責,於是命令手下大將塔齊布帶領湘軍主力,前去收復湘潭,以阻擋太平軍西徵的步伐。

可是,湘軍的主力部隊剛剛離去,長沙城裡的很多鄉紳大戶就找到了曾國藩,並給他提供了一個假消息:靖港的太平軍只有三百人,只要有一支小股部隊,可輕鬆取得靖港。

長沙城裡的鄉紳大戶怕太平軍攻入長沙,將他們的財富掠走。因此,除了給曾國藩資助糧餉外,還四處給湘軍提供情報,都慫恿曾國藩帶兵去攻打靖港。

此時的曾國藩也是躊躇滿志,覺得太平軍都是一些沒有文化的人帶領,根本不懂兵法,也為了穩定長沙城裡老百姓的恐慌,緩解太平軍圍困長沙城的被動局面,決定帶兵去攻打靖港。

靖港之戰,是曾國藩組建湘軍以來,首次親自帶兵出徵,他調集了40艘戰船,800湘軍,悄悄向靖港駛去。

曾國藩的水師戰船才組建幾個月,很多都是新兵,都沒有上陣殺敵的經驗,但曾國藩認為從兵力上,就勝太平軍一籌,加上水師的武器裝備精良,克服靖港,只在彈指之間。(寫作不易,歡迎付費閱讀,支持正版)

相關焦點

  • 面對逆境和繁榮,曾國藩告訴我們如何應對,這樣一切都可以做到
    經歷了起起落落,曾國藩學會了一切都必須隨形勢而變化,無論環境如何,首先要保持力量是最重要,這也是與人打交道並為智慧做貢獻的方式。如何面對逆境和順境,曾國藩說:順境不偷懶,逆境不氣餒,用心去控制局面,一切都可以做到。
  • 在面對順境和逆境時,曾國藩告訴我們應對的方法,這樣做萬事可成
    晚晴四大名臣之一曾國藩,在為官時修身律己,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建功立業,得到人們廣泛的尊重和好評。但是曾國藩早年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成功的背後伴隨著坎坷曲折,就像海裡漂浮的船隻,順境和逆境一直交替變化,他曾感慨人生的無常。
  • 人生逆境時,用這3種方法自救,天不渡人,人自渡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們又該如何「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呢?處世奇書《菜根譚》中總結了三句話告訴我們:人生逆境時,用這3種方法自救,早晚能時來運轉。天不渡人,人自渡,我們越是身處逆境,越要懂得用這三種辦法自救!第一、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菜根譚》釋義:老天使我福分淺薄,我便厚積我的品德修養來正確面對命運。
  • 曾國藩的頂級智慧,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
    如果怕麻煩,臨陣退縮,那麼這個事就理不順了。畢竟,麻煩的事人人都會遇到,而能夠耐煩處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不過,無論你是處於順境,還是逆境,都希望能遇事耐煩。因為,耐煩可以澆滅一個人順境中的火氣,耐煩可以恢復一個人逆境中的從容。順境中耐煩盡顯淡然,逆境中耐煩頗有境界。
  • 曾國藩:本事越大的人,越懂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
    作者:國文 《周易》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人活著,就應該拼搏奮鬥,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優秀。人要像那「躍龍門的鯉魚」一樣,不畏艱險,迎難而上,跳過挫折和苦難。
  • 曾國藩: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因為笨人知道自己在才智上不佔優勢,所以他若是想拉近自己跟別人的差距甚至超過別人,就只能在勤快上下功夫;因為拙,就能自覺地去勤。正是因為勤,在修身上曾國藩才做得到每天做完早起、讀書等12條日課,而一點一點磨掉自己的習氣;在做事上曾國藩才做得到帶兵時那樣的「結硬寨,打呆仗」,天天挖壕溝防死敵人或者圍城困死敵人,而一點一點蹭到自己的目標。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往往能做到「五忍」,人生會越來越順
    歷史上有一位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他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多次科舉考試都失敗了,但是他最終卻成為了晚清的重臣,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就是曾國藩,其中他的成功一定離不開他隱忍的性格,他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
  • 曾國藩識人術: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敬而遠之才是上上策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第一功臣,雖然他天資平庸,但最終位極人臣,除了他的個人奮鬥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項能力,那就是善於識人和廣交益友。曾國藩認為交友要「推誠守正,委曲含宏,而無肆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佔人半點便宜。不可輕取人財」。曾國藩給子孫的家書中,告誡子孫這九種人不可深交,應斷絕來往,否則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害了自己。
  • 曾國藩: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
    他的秘訣只有一個:男人想要成大事,金錢和能力不重要,重點是要做到這3戒1、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很多人都聽說過曾國藩告誡男人的一句話:40歲以後,不想要招災引禍那就別去兩個地方!3、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這句話告誡我們,想要成大事,成大器,一定是識人最重要,才華是輔助,就像這句話說的一樣: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並不是智商和能力,而是情商,一定程度來講,我們識人,抬頭看路的智商就是自己情商的體現,有時候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思維!
  • 當我們身處逆境之時,不妨讀讀曾國藩的這3副對聯
    這副對聯也是曾國藩在晚上三更時刻睡不著的時候想出來的,表達了他內心的志向和心境。這副對聯對我們有何借鑑意義呢?我們遭遇人生不順利或者逆境時候,首先要挺住,並積極調整心態,不會灰心喪氣,因為事情壓不垮我們,消極負面情緒可以壓垮我們。
  • 曾國藩:不成熟的人,身上往往都有這三種特徵,不改一輩子沒出息
    墨子曰:「蛙與蠅,日夜恆鳴,口乾舌擗,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子禽請教老師墨子:「多說話和少說話,哪個更有好處?」墨子回答:「蒼蠅、青蛙每天不停地亂叫,叫到口乾舌燥,然而沒有人願意去聽,你看那雄雞,每天雖然只是在黎明時啼叫,但卻天下震動,多說話有什麼好處?重要的是說話要切合時機!」
  •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
    曾國藩提醒:越是有出息的人,越懂得戒掉這兩個「惡習」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提醒我們,有了過錯要及時改,不然就真成過錯了。國學大師曾仕強說,之所以每個人生來身上或多或少都帶有惡習,就是需要你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改掉的。
  • 曾國藩告誡:人的一生,如果想受人敬重,需要做到這三「不」
    不貪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有著更加廣泛的重要性。不貪婪的人,勇於抓住機遇,也懂得適可而止;掉入陷阱,不慌張,懂得及時擺脫。而貪婪的人,抓住了機遇,只會變得更貪婪,忘記潛在的風險;一旦掉入陷阱,只會越陷越深,難以掙脫。
  • 曾國藩:身處逆境中,你得掌握這四點智慧,助你早日解脫
    引語人生路從來都不只是一帆風順的,還會遭遇許多風浪,面臨許多挫折和挑戰,這也是上天給人們的考驗,看有多少人能經受逆境的折磨,正如孟子所言,只有經受過挫折和逆境的人,才能承擔起做大事的責任。曾國藩也是如此,他在年少時就經歷許多挫折,出身平凡,被他人嘲笑考取不了功名,但是他通過自己的智慧克服了那些挫折,最終成為晚清重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曾國藩在身處逆境時的智慧。一、接受事實,自立自強大部分人遇到挫折和困難後都會很痛苦,痛苦的情緒讓他們不想去面對已經發生的事,於是他們開始逃避。
  • 人生不順時怎麼辦?曾國藩三招輕鬆化解,每個人都可以試一試
    在人的一生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點困難。如果人生不順時怎麼辦?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解決方法。晚清名臣曾國藩不僅是理論家,也是實踐者,他30歲入朝為官,從翰林院一名從七品檢討開始,一直做到封侯拜相的位置。靠什麼呢?除了他的學識和能力外,還和他善於應對人生不順有很大關係。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愛說這3句話,希望你一句都沒說過
    曾國藩由一介布衣變成晚清「千古第一完人」,從官十年載,展現出剛柔並濟、言方行圓的處世之道做人哲學,這都是曾國藩自我追求和磨礪的結果。曾國藩的一生,七次科考,七次落榜,十年七遷,官升十級,至二品。曾國藩一生節約樸素,在官場也是如此。他的修身齊家之道被眾多的名人奉為真理,終生推崇。常言道:官場如戰場,福禍旦夕。但好像曾國藩在官場上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那麼為什麼曾國藩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呢?這跟他說話的方式有極大的關係。曾國藩說過:「行事不可任心,說話不可任口。」
  • 懂得感恩的人,命都不會太差(晨讀)
    更重要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一個善良的人。時時對自己的現狀心存感激,同時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恩之情。所以說,表達感恩的能力不僅是社交禮貌,也是一種核心競爭力。一個人心存多少善良,就能承載多大的能力;一個人心存多少感恩,就會獲得多大的福報。懂得感恩的人,命運都不會太差。
  • 擺脫惡性循環的逆境重生法則
    擺脫惡性循環的逆境重生法則昨天的文章發完之後,有不少讀者都分享了自己的憾事,有人後悔當初沒有跟一個人表白、有人後悔當時沒行動而錯過某個機會,類似的留言收到不少。當你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行動來進行迴避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會傾向躲回自己的「舒適區」之後,當這種情況是偶爾或短期時,可能還沒什麼問題,但這種行為經常出來,變成長期行為之後,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反應,會讓壓力慢慢增加,工作的充實感和幸福感也會慢慢減少,達到一定階段之後就會覺得運氣越來越差。
  • 曾國藩:「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這樣一句話說的就是曾國藩。從一介布衣到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可謂是男人成大器的楷模,曾國藩身上方圓兼備、剛柔並濟的大智慧,為眾多名人所推崇,很多人都在學習。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曾國藩的4句名言,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曾國藩的這6句話,少走彎路,早晚飛黃騰達。
  • 曾國藩: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克勤小物」
    那麼,曾國藩經常說要「克勤小物」,具體又是要做好哪些小事情呢?讀曾國藩的家書和日記,我們會發現他一輩子都在努力做好這些小事:早起,每日練字,寫日記,堅持讀書等等。早起可以養成勤勞的品德,練字可以靜心,寫日記可以反思自己得失,讀書可以保持思想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