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這場新展「有顏」更「有礦」,鎮館之寶「金枝玉葉」多年之後再...

2020-12-27 瀟湘晨報

揚子晚報網11月26日訊(記者 張可)時下網友常用「家裡有礦」形容家底殷實且富有,而南京博物院這場新展更是「裝滿了礦」。11月27日起,《晶·華——礦物之至善至美》展在南博特展館亮相,來自世界各地300多件礦物精品集中亮相,不同物質所顯現出的五顏六色,以及億萬年造就的奇異形態,讓觀眾感受到大自然的至美。

從科學、文化到藝術,礦物是人類文明的基石。而那些肉眼可見的,晶瑩剔透、絢麗多姿的礦物晶體是礦物家族中最「耀眼」的成員。《晶·華》展中的礦物晶體展品最奪人眼球的是其變化萬千的色彩和形態。例如一件產地中國的「方解石花」,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鈣,造型猶如漂浮在水面上的多瓣蓮花,「花心」微微發黃、「花瓣」白得純正。再看一件產地為巴西的大型紫水晶,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矽,通體碧紫,仿佛從科幻作品中而來。

方解石花

紫水晶

此次展覽分為3個部分:「璀璨奪目」、「巧工呈美」、「文華生輝」,共展示約350件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精品,以及近百件與礦物相關的珍貴的繪畫作品與工藝品,如青銅器、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瓷器、紫砂器、金銀器、珠寶首飾等。

「礦物是大自然的精華,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廣泛用於醫學、工業、藝術中,是人類科技與文化發展的推動器,也是人類文明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見證。」南京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展覽除了有天然的礦物晶體,更為觀眾展示、解讀了人們如何利用礦物。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的明代「金枝玉葉」。這件工藝品上世紀50年代出土於蘇州,屬於女性裝飾物,已經多年沒有公開展出了,其長度約5釐米,造型為黃金鑄造的知了橫臥在玉雕的一片薄葉片上。知了的觸角、樹葉的莖脈及捲起的造型,通過高超的技藝,整個作品富有真實感,顯得極為生動。

明代「金枝玉葉」

此外,展覽中的牛首山弘覺寺塔地宮出土的銅鎏金喇嘛塔、臥佛造像,明洪武景德鎮官窯釉裡紅壽石花卉紋盤,楊彭年制曼生銘井欄壺,乾隆御筆《淮源記》翡翠冊,明代李士達《桃花源圖卷》……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藝術和礦物使用的密切關係。

晶瑩剔透、絢麗多姿的礦物晶體

晶瑩剔透、絢麗多姿的礦物晶體

校對 盛媛媛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博物館鎮館之寶」到「新展最期待畫作」 《夜遊者》首次亮相亞洲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告訴記者,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南北戰爭之後」「現代西部」「東方元素」「世界主義」「都市生活」「激進派的探索」「美國景象」「自畫像」和「新的探索」9個板塊,並特別設置了「聚焦惠斯勒」與「聚焦霍普」兩個專題,使觀眾既能以寬闊的視野博覽美國藝術的成就,又能以聚焦的目光洞徹美國藝術的特性。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02故宮博物館鎮館之寶:金甌永固杯「 乾隆爺混搭審美的極致體現「往細裡做」= 再加兩倍珍珠?」金甌永固杯,《國家寶藏》系列的老粉絲們一定不會忘記這件國寶。03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祭侄文稿「 將情緒刻在字裡行間一代忠烈名臣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被譽為繼王羲之《蘭亭集序》之後的「天下第二行書」。
  • 難得一見的南圖"鎮館之寶"長這樣!
    七夕節,曬恩愛是曬得夠齁了,再給大家曬點不一樣的!很多人不知道,七夕這天在我國民間還有著曬書的傳統,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曬書,既指曝曬驅蟲,也有分享書籍的意思,今天給大家曬的這本書,可是國寶級古籍。
  • 省博館長:「寶貝」太多難以割捨,期待看到一票票選出的「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雙十一啟動後,受到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想聽省博館長方勤說說他心目中的十大「鎮館之寶」。11月1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就此採訪方勤,方勤笑稱,「想了好幾天,也沒想明白」,在他心目中,20件候選文物件件都是「鎮館之寶」,實在難以割捨,因此很想聽聽公眾的意見。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主辦方來...
    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通訊員王亮)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啟動省博十大「鎮館之寶」評選以來,在業界及廣大網友中引起廣泛反響,「湖北省博上新啦」等話題成微博熱門話題,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想和館長一起喝咖啡,聊國寶、聊楚文化。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隨州2件「國寶」被評為省博十大「鎮館之寶」,速看!
    其中隨州出土的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被納入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國際博物館日,見識一下這些鎮館之寶
    「鎮水神獸」萌萌噠成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一頭萌萌噠的「鎮水神獸」,它就是2013年出土於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的石犀。石犀長3.3米、寬1.2米、高1.7米,重約8.5噸,由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體態豐滿,壯實可愛,是目前我國出土體量最大的圓雕石刻之一。
  • 赤峰市博物館有個普通的石頭人,別看刻得挺粗糙,卻是鎮館之寶
    歷史長河中有太多珍貴的文物,每一處博物館也有屬於自己的典藏珍品。可在赤峰博物館中,一個看似普普通通、毫無美感的的「石頭人」,居然是館中的「鎮館之寶」,這不禁讓人們思考,它之所以能成為寶貝,是因為它背後有深刻的寓意,還是它本身有厚重的歷史價值呢?
  • "鎮館之寶"塵埃落定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設計者表示,這三種建築線條象徵中華、印度、波斯三種亞洲文明,三種文明的動物象徵龍、象、馬,其形象也不斷出現在南院建築中,契合「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的定位。除了飽含文化氣息,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在27日晚的點燈儀式上特別介紹,南院博物館主體建築設計結合最高等級防震措施,兼具防洪、防旱等功能,堪稱鑽石級「綠色建築」。
  • 了解台州,來看看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台州各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時間來逛逛噢~臺 州 市 博 物 館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太平天國台州郡仙居縣貳營後帥木印,清,長10.5釐米,寬6釐米,厚2.9釐米。兩百多年的光陰流淌,投龍玉璧不知演繹了多少傳奇,幾經輾轉,被趙泊澐所得。水晶璧水晶璧,2016年5月趙泊澐墓出土。扁平圓形,直徑7.5釐米,中間一圓孔,全器光素無紋飾,質地純淨,晶瑩剔透。墓主視這件水晶壁為心愛之物,專配有一根直徑0.55釐米,長270釐米的帶有精美穗頭的編織繩帶。繩帶材質的編織方式與同時出土的配在投龍玉璧上的一致。
  • 渾源犧尊: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
    其中一件渾源犧尊特別引人注目,高33.7釐米,長58.7釐米,是一頭站立的水牛,雙目圓瞪,雙角有力,牛耳豎起,牛腹中空,更奇特的是牛鼻子上穿有一環,證明了至少在春秋時期,中國就已經開始用穿鼻方式來馴牛了。渾源犧尊身上還有華麗繁縟的紋飾,牛頭牛身牛腿上都裝士這盤旋迴繞的龍蛇紋,還有蟠龍和獸面相互纏繞向兩邊延伸。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民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梁婷攝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國博七大鎮館之寶,全都禁止出境展覽,兩件曾被當成雞食盆和馬槽
    不論是大博物館也好,還是小博物館也罷,幾乎每個博物館都有屬於自己的鎮館之寶,當然,雖然同樣是鎮館之寶,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跟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提並論的。比如說縣市級的博物館,能有一件二級文物都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對於那些省級以上的大型博物館來說,能被稱作鎮館之寶的文物,最起碼都是國寶級別的。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之一,是孝感的……
    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共吸引235萬餘人投出268萬餘票,投票頁面訪問總量達821萬餘次。為保證評選的廣泛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本次評選活動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投票權重各佔50%,從20件候選「鎮館之寶」中,最終產生十大「鎮館之寶」。
  • 平遙古城唯一的商號博物館,文物遍地,鎮館之寶是明代的「監控」
    中午時分,平遙古城的南大街上早已摩肩擦踵。擁有2700多年的歷史的平遙古城,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基本風貌。古城內遍布著眾多老宅開闢的博物館,如果想要細細參觀遊覽的話,沒有兩天時間是不夠的。古城的南大街是古城裡人氣最旺的區域,也是博物館「扎堆兒」的地方,今天要去參觀的是天吉祥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