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餘華的所有書。餘華總是能夠最質樸的語言,抓住讀者的心,讓人能夠跟著他走進不同的時代,感受不同時代下人物的命運。
《兄弟》這個作品是餘華目前為止最為滿意的作品,也是我最為喜愛的作品。
這部作品主角是兩個兄弟,背景是兩個時代。
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後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時代,相當於歐洲的中世紀;
後一個是現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慾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於今天的歐洲。
兩個時代,兩個兄弟與時代的抗爭,最後是不同的命運。
說說書中的人物
本書的人物更為立體:
1、李光頭,一個從小不學無術,沒事和電線桿、木板凳發生關係的小流氓,在文革時代,被誰都看不起,後來還偷看女生上廁所被遊街,結果,進入新時代,卻遊刃有餘,成為當地首富。
2、宋鋼,李光頭的異姓兄弟,因為家庭重組,在舊時代和李光頭一起克服萬難,有一段相互扶持的成長經歷,老實、帥氣、會織毛衣、會幹家務,用李光頭的話說,除了生孩子不會,女人做的事都會做,在之前那個時代,被林紅看上,但進入新時代,卻被時代所拋棄。他的軟弱和對兄弟及家庭的謙讓,讓他成為新時代的悲劇。
3、李蘭,李光頭的媽媽,因丈夫偷看女生上廁所而淹死的經歷,讓她一直抬不起頭來,一直軟弱,直到遇到宋凡平,宋鋼的爸爸,他們經歷過短暫的幸福時光,宋凡平給她無限的能量,以至於後來宋凡平死後,她可以昂起頭,承認自己是宋凡平的妻子,是「地主婆」,她對紅衛兵的一句話:打夠了嗎,打夠了我可以走了。無限強大。宋凡平死後,她17年不洗頭,她用行動表達了對自己第二任丈夫的愛和感恩。
4、宋凡平,宋鋼的爸。那個時代,最牛的男人和最牛的父親。陽光、積極、美麗人生。
在文革被批鬥的情況下,宋凡平用一個個行動讓我們感受什麼是「陽光爸爸」。胳膊被打脫臼,他跟孩子說,是他讓一隻胳膊歇一會;腫了起來,他說,這個胳膊偷懶不幹活造成的;紅衛兵把家砸了,他和孩子們一起打掃;紅衛兵把筷子折了,他送外面找樹枝跟孩子們說,這是古人用的筷子……,他為了對妻子的一個承諾,冒險逃出來去接妻子,路上被活活打死,這個男人,生錯了時代,但是卻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一抹光輝。
5、林紅,劉鎮一枝花,當地最美的女人,被李光頭看了屁股,被李光頭無恥的追求,最後選擇了宋鋼。宋鋼是那個時代,擇婿的理想標準,在工廠上班,老實、無不良嗜好,人高馬大;而李光頭,偷看女廁所,那就基本上是十惡不赦的大流氓了,估計誰家都不會把女兒嫁個他,更何況林紅對李光頭充滿嫌棄。
可是,進入新時代,財富成為衡量一個人的第一標尺,被生活所迫的林紅,動搖了。所以,她才和李光頭有了人生中極其複雜的三個月。
最後兩個在尋歡做愛,而宋鋼卻一個人臥軌自殺。
這就是人世間,有一個人走向死亡,可是無限眷戀晚霞映照下的生活;另兩個人尋歡作樂,可是不知道落日的餘暉有多麼美麗。
從時代背景去理解兄弟
可以說,在兩個時代,兩個兄弟的命運因為一個女人的連接,產生的巨大的扭轉和瓜葛。
從時代跨度看兩個兄弟和一個女人的變化,你也許更能夠理解兄弟,理解時代在每個人身上的烙印和作用。
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歷了。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歷。
聯結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他們的悲喜在爆發中爆發,他們的命運和這兩個時代一樣地天翻地覆,最終他們必須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餘華說,「起初我的構思是一部十萬字左右的小說,可是敘述統治了我的寫作,篇幅超過了四十萬字。」
寫作就是這樣奇妙,從狹窄開始往往寫出寬廣,從寬廣開始反而寫出狹窄。這和人生一模一樣,從一條寬廣大路出發的人常常走投無路,從一條羊腸小道出發的人卻能夠走到遙遠的天邊。
所以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他告誡我們,「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林華說:無論是寫作還是人生,正確的出發都是走進窄門。不要被寬闊的大門所迷惑,那裡面的路沒有多長。
所以,看兄弟這本書,我們可以感受四十年人的變化、時代的變化和社會的變化,基於變化的視角卻理解親情和愛情以及人的價值觀,我們似乎更能理解,作為人,該如何正確地活著。這也許是《兄弟》即《活著》之後,賦予人生的一大意義。
延伸閱讀:
名著金句撈,莎士比亞的《奧賽羅》,「黃先生」可讀讀10大金句
名著金句撈,一生必讀的經典《伊索寓言》,短小的故事蘊含大道理
名著金句撈,用《殺死一隻知更鳥》中的15大金句勸人,句句扎心
名著金句撈,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品讀書中10大金句
名著金句撈,讀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品讀16大實用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