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之後如何改過 《了凡四訓》有答案

2021-02-08 大企若愚


改過,首先要客觀認識自己的錯誤,「恥心」「畏心」和「勇心」這三種心態是改過的關鍵前提。如果具足此三心,則過錯就會像「春冰遇日」般消除。過錯萌發於內心而表現於四體,心是善惡的根本所在。內心對過錯有不同的態度,在行為上也會產生改變。

改過者,一要發恥心。

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羞恥之心,是人之為人的根本。有人說,人們討厭的其實不是犯下的錯誤本身而是意識到自己錯了,這種意識其實就是羞恥之心。一個人只有懂得羞恥,才能自省自勉,奮發圖強。有羞恥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錯誤,戰勝自我。


孔子說:「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常懷一顆羞恥之心,不僅可改過可正身,亦可養浩然之氣,而且知進取,成千秋偉業,蓋因知恥近乎勇也。 

改過者,二要發畏心。

古人云:「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於禍。」人一旦沒有敬畏之心,往往就會變得肆無忌憚、為所欲為,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甚至無法無天,最終吞下自釀的苦果。

人要存畏懼之心,不能因為覺得「過在隱微」而肆無忌憚,殊不知,一點小小的過失也會釀成大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知小過而不改,則會養成「積非成是」的習慣,久而久之,就會不知不覺變成自己不想成為的那種人,那種蠅營狗苟、得過且過的人。這實在是一件值得戒慎恐懼的事。

《菜根譚》裡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未有無所畏懼而不亡者也。」一個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個人無所怕是不會成功的。只有心存敬畏,才能保持謹慎態度,才能有戒懼意念,也才能勇於改過,保持內心的謙遜平和。

改過者,三鬚髮勇心。

遇到過錯要發勇心,當機立斷,馬上改正。孔子說 :「過則勿憚改。」不要怕有過失,要有毅力、有決心、有勇氣改過,即使小過錯也要認認真真地改。「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否則,小過養成大過,小錯變成大錯。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何以不能改過?大多是因為「因循退縮」,就是不敢直面自己的弱點缺點。如何才能一鼓作氣、改過自新呢?這就需要振作勇猛之心,不懷疑、不畏懼、不等待,有如壯士斷腕,「無絲毫凝滯」。這是「風雷之所以為益」的原因。風雷相助互長,交相助益,因此風雷卦是有益之卦,取其卦義,應立即改過,雷厲風行,自然得到益處。改過也是如此,如與敵軍對陣,要用風雷之勢,斬將搴旗,勢如破竹,剿滅敵人。

具備這三種改過的心態,過失就如「慧風掃蕩障雲盡,心月孤圓朗中天」。具體而言,「恥辱心是關鍵和前提,畏懼心是核心和靈魂,勇猛心是落實和保障。」

在此基礎上,針對過錯還要實施具體的改過方法。改過的方法有三個層次,不同的方法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改過,要從事上改。顧名思義,從事上改即就事改事,只是強制於外,從表面改過的方法,遇到一個過錯改正一個,雖然收效明顯,但是遇到新問題還會復發,想要徹底改正難度很大。如此則「頗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亦如枝枝而求葉葉而摘」。

為何改過後總是不斷地再犯呢?因為一味的強制改過是有限度的,會達到一個飽和點。有些人自制力比較強,還能克制住,如不發脾氣、不懈怠等。但是,遇到新問題、大逆境,就控制不住而復發,關鍵是「病根」沒有祛除。所以這個方法在袁了凡看來並不是改過的最好方法。

改過,要從理上改。這是從道理和事理上改過,認識到過錯的嚴重性。袁了凡以好怒為例,進行分析論證。常人總是以發怒來面對問題。殊不知,發怒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加深矛盾。再者,他人身上的過錯,與我並無關係,何必用他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呢?況且,自古以來的聖賢,從來不是高傲自大、剛愎自用之人,更沒有教人如何怨天尤人。孔子說他一生「述而不作」,如此的謙虛,毫不自以為是。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聖賢遇到行有不通的境地和困難,總是「反求諸己」,檢討自己是否足夠優秀。因此,絕不會將怒氣施加於人。遇到怒火中燒之際,若能夠克制住,火氣自然而然會熄滅。以此為例,生活中的其他過錯,也可依照此法,先從道理上明了,過錯自然減少。所以,從理上改的方法比從事上改要高明。

改過,要從心上改。「人的過與改皆源於心,把從心提到首要位置,抓住改過的根本」,我們所有的過錯都是由我們的心意、想法產生的,心中存的均是善意的念頭、利益他人的想法,就「如太陽當空」,所有的過錯就會如「魍魎潛消」,即刻煙消雲散。

「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 ;塞水不自其源,必複流 ;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意思是消除禍患要從根基上解決,否則禍患還會再生。改過同樣如此,「過由心造,亦有心改」,只有從根基上改,才可徹底消除過錯。

普通人都有過錯,如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等,接觸環境後能做到「吾心不動」,不為外界所誘惑,則過錯就失去生長的土壤。相比從事上和從理上改過,從心上改更根本也更有成效。這在袁了凡身上集中體現,他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敢於從內心進行自我否定,「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袁了凡洗心革面,猶如重生。他用功過格記錄每日的善惡過錯,懺悔改過並立志行善。最終,成功提升了個人的修養和德行,獲得了家庭和事業的成功,改變了命運。

印光大師在《了凡四訓》的序文中補充道 :「其器仗須用顏子之四勿,曾子之三省,蘧伯玉之寡過知非,加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即改過需要用孔子教授顏回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和曾參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結合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的日日反省改過之法,再加上《詩經》中「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防微杜漸、未雨綢繆,則必能幡然改進,獲得功效。



相關焦點

  • 電影《了凡四訓》完整版
    如果有,我們能不能改變既定的命運呢?《了凡四訓》揭示了改造命運的秘訣。日本經營之聖、一手締造兩家世界500強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早年有幸讀到《了凡四訓》並將其作為人生指導。他後來在其著作中說道: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
  • 佛學經典電影《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1533年—1606年),字坤儀,寫給兒子的家訓,是中國一本著名的善書。袁了凡原名袁黃,字坤儀,在考科舉之前由相命之人推測其未來功名,結果都應驗,因此認為命運不可改變,且命運中他將於53歲壽終,且無子嗣。然之後於1569年遇見雲谷禪師,透過雲谷禪師教導準提咒與解說命運(數)其實可以改變之後,積極為善助人,因此改變自身的命運,不僅未於53歲壽終,且生下兒子,並於69歲那年寫下「了凡四訓」。了凡四訓正是袁要給兒子的訓示。
  •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愛反覆讀《了凡四訓》,為什麼?
    《了凡四訓:注音版》《了凡四訓學記》《了凡四訓講記》學習《了凡四訓》,這三本書循序漸進,相輔相成。世知東方書店微店直銷總價:68.00元內容簡介《了凡四訓:注音版》/一心不二堂編  注重讀誦。完全依照印光法師鑑定的《了凡四訓》進行修訂!大字注音,兼顧了古音與今音,並且對於今音的變聲進行了精微的審定。
  • 電影《了凡四訓》
    《了凡四訓》 又名《命自我立》,是一本種德立命、修身治世類教育書籍。是書成於公元1602年,全文分四個部分。作者為明代袁黃,字坤儀,後改名了凡,其以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其後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 假日影視《了凡四訓》《了凡偈語》《了凡能量誦》推薦每天聽讀一遍!(深信因果必修課)隨喜分享!功德無量!
    了凡四訓改造命運 心想事成小編按:《了凡四訓》是改變命運寶典之一;有動畫版、電影版、連續劇版,請點擊本文的視頻播放《了凡四訓》文字版☞《了凡四訓》智者改變命運的寶典☞《了凡四訓》第一訓 立命之學☞《了凡四訓》第二訓 改過之法
  • 【免費結緣】《了凡四訓》講記;《了凡四訓》動漫(兩個版本)《了凡能量誦》每天聽讀一遍!(深信因果必修課)分享者功德無量!
    小編按:《了凡四訓》是改變命運寶典之一;有動畫版、電影版、連續劇版,請點擊本文的視頻播放,或在各視頻網站搜索!或進入【中國彌陀村】學佛網址大全 http://mituocun.org 找到該視頻!《了凡四訓》動漫版(62分鐘版)
  • 《了凡四訓》:苦海皆因心起,福田皆由心造
    意思是說人活著要有敬畏之心,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算是彌天之惡,都可以懺悔改過。即浪子回頭金不換。人的命運真是被天註定的嗎?其實,命運可以通過行為去改變的。這是《了凡四訓》裡所詮釋的道理和智慧。了凡先生勸說世人可以通過行善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提出了改變命運的三劑良藥,即具備三種心:發恥心、發勇心、發畏心。
  • 央視推薦的《了凡四訓》,數百年來,被書香門第奉為「傳家之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了凡四訓》這本書,在傳統國學文化中,《了凡四訓》是一部和其他經典著作非常不一樣的存在,因為它所講述的內容足以使人達到「震撼」的地步,讀完令人拍板叫絕!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寫給兒子的家訓,以此來教戒兒子,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
  • 轉無福為有福,轉病夭為長壽,《了凡四訓》透漏掌握命運的秘密
    《了凡四訓》的第一篇為《立命之學》就是講述的人如何對待天命與自修,讀來大有裨益。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了凡四訓第一訓是「立命之學」。袁了凡說:「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並且他勸人要常常反躬自省。
  • 《了凡四訓》:心念,便是一個人的命運!
    《了凡四訓》,被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它是明代創世之作,百年流傳至今!《了凡四訓》講的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與修養,為了教育自己的子孫而作的家訓,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
  • 《了凡四訓》:人生無定數,厚德者自然多福
    被稱「中國第一善書」《了凡四訓》,是明代抗倭援朝名人袁了凡的著作,用來勸誡子孫向善改命。這本書,袁了凡以親身經歷,講述自己努力做好事而改變人生際遇,使人生獲得圓滿的事情。這本書告訴我們命運,天命,都能改變,而能改變命運的人是自己的心念和行為。《了凡四訓》是儒釋道都認可的一部經典,分為4部分,分別是:1、立命之學;2、改過之法;3、積善之方;4、謙德之效。
  • 《了凡四訓》:用這個方法,了凡改變了不好的運勢,福祿壽三全
    《了凡四訓》:用這個方法,了凡改變了不好的運勢,福祿壽三全!這裡是悅讀國學。上一期內容,咱們說到:了凡先生在雲谷禪師的指引下,追思過往,反省自身,找出自己以往的六大過失,這就是他福薄的真正原因。老話講: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可見老一輩人把積陰德看的比讀書都重要。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誰來報?不是人報,而是天報。別人虧欠你的,天會還給你,你為別人付出的,天會補償你。這本身也是一種能量守恆。
  • 《了凡四訓》揭秘4大改命良方:成功不是單靠努力,而是改變命運
    《了凡四訓》是中國「三大善書之一」,被稱為東方第一勵志寶典。他實際上也是一本家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結合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修養,以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以此教育子孫而作的家訓。他一生不僅順利得子還考上進士,不斷升官,一直活到了73歲,這都與他踏實用心行善有關係。他一生所做善事無數,心懷人民,深受百姓愛戴。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也就有了《了凡四訓》,曾國藩也是讀了《了凡四訓》後,奮然振作,精勤砥礪,終成擎天偉器。
  • 央視推薦了凡四訓,知道的人卻不多:人一生的好命,都從這4處來
    曾國藩在讀了《了凡四訓》後,對袁了凡推崇備至,並將這本書列為子侄必讀的"人生智慧書"。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說:我邂逅了袁了凡所寫的《了凡四訓》,得到了頓悟的感覺,原來人生是這樣的。央視更是做了《了凡四訓》的專題節目,同時號召人們學習《了凡四訓》,並稱其為"中國傳統中的家規"。這正說明了即使是在當今社會,這部書仍具有很高的價值。
  • 《了凡四訓》告訴你:什麼人的命是算不準的
    在生活當中,總會有一些人特別喜歡找算命先生幫自己算命,那算命到底算不算得準呢?這個就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關於命運測算的說法,或許在國學經典《了凡四訓》一書中可以給我們揭曉答案。《了凡四訓》是一部類似於家訓的國學經典,書中所闡明的「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旨在勸誡子孫後人怎樣為人處世、立足於世。
  • 讀《了凡四訓》知吉兇禍福
    可見白居易老先生歷經世事,閱盡千帆之後對吉兇禍福也是深有所悟啊。《了凡四訓》有這樣一段話: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憶而談起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大都吉兇之兆,萌乎心而動乎四體。其過於厚者常獲福,過於薄者常近禍,俗眼多翳,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至誠和田。福之將至,觀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禍之將至,觀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今欲獲福而遠禍,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 假日影視《了凡四訓》視頻合集;免費結緣《了凡四訓》講記,淨空教授講述
    時值今日,再遇當代大德 淨空老法師 開解《了凡四訓》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實為我輩之幸甚!請大家摒除雜念,以恭敬感恩之心聆聽,開啟改造命運之旅!《了凡四訓》是袁了凡先生為教育子孫後代所寫的四篇家訓,文理俱暢,豁人心目。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竭力提倡,因而流傳甚廣,成為後人積善累德,改造命運的經典。淨空早年受教於朱鏡宙老人,復即證於印祖畢生奉行,深受利益,實為解救今世眾生劫難之不二法門,又為佛門信解行證入佛境界之大根大本也,願與我同倫共勉之。
  • 從《風雲雄霸天下》到《了凡四訓》:當一個人想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於是,在69歲那年,袁了凡寫了本《了凡四訓》,作為傳給兒子的家訓。這本書後來成中國著名的善書,擁躉甚眾,至今講學研習者無數。《了凡四訓》融會禪學理學,勸人積善改過《了凡四訓》分為四篇,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第一篇主要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論證天命可改,後面三章闡述改命的具體行為路徑:改過、積善和謙卑。且不論事跡真假,方法是否有效,袁了凡的理論,有一點非常具有現代意義,那就是「命隨己造」:命數並非一成不變,完全是可以由個體後天努力改寫的。
  • 《了凡四訓》白話文詳解
    稍有見識的人,一定不肯把自己肚量,弄得很狹窄,而自己拒絕可以得到的福,況且謙虛的人,他還有地方可以受到教導,若人不謙虛,誰肯去教他?  並且謙虛的人,肯學別人的好處,別人有善的行動,就去學他,那麼得到的善行,就沒有窮盡了。尤其是進德修業的人,一定所不可缺少的啊!  【舉頭三尺高呀!
  • 《了凡四訓》:從道理上改過
    從事情上去改正自己的錯誤那就只是就事論事,只是對自己所做出的錯誤的行為的悔悟,只是注重眼前的事情;而從道理上來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的話,那就是屬於在思考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和所造成的影響等多方面的因素之後,理解了事情的根本原因才去改過,這就屬於考慮到長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