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自上市以來,憑藉其幾百塊的保費就有上百萬保額的特點,深受大家的喜愛。
但是市場上大多數的百萬醫療險都是一年期的短期醫療險產品,有可能因為身體情況變差之後難以再買百萬醫療險。
即使是保證續保6年的產品,也存在6年後產品停售,而不能再續保的風險。
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變差,消費者的醫療保障需求會逐漸增強,人們對一款真正可以長期甚至終身續保的醫療險的需求越來越旺。
保險監管層也考慮到了這一點,19年11月,銀保監會發布《健康保險管理辦法》,鼓勵保險公司發展長期醫療險,明確對長期醫療險進行費率調整。有不少人預測這意味著長期醫療險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4月2日,銀保監會又發布了《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原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公布了調費細則,今天高高就和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吧。
一、現有的長期醫療險
長期醫療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醫療險。比如我們熟悉的好醫保長期醫療、平安e生保(保證續保版)等。
目前這些保證續保的醫療險,都是在第一年投保時就規定了之後每年要交多少錢,並且在條款中明確,不會在中途漲價,且不會因為被保險人身體情況的變化而不允許續保。
保費不能調整,在醫療通脹嚴重的今天,保證續保的時間越長,保險公司未來賠付率就越高,面臨虧損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目前最長保證續保的期限只有6年。
而「長期醫療險費率可調整」通知的發布,使得開發「十幾年保證續保」、甚至是「終身保證續保」的醫療險,從理論上來說變成了可能。
二、費率可調整的長期醫療險
通過此次《通知》公布的細則,對於費率可調整的長期醫療險,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點:
(一)哪些長期醫療險費率可調?
採用「自然費率」定價的長期醫療險,並要在產品名稱包含「XX醫療保險(費率可調)」,方便消費者辨認。
自然費率:隨著被保險人年齡增長,健康狀況不斷下降,每年的保費也隨之不斷增長。
均衡費率:投保時,保險公司將被保險人在每一個年齡段的風險進行評估,計算出均值的保費。投保之後,未來每年只需按該均值保費繳費即可。
(二)具體怎麼調?
由保險公司自己制定長期醫療險保費調整的辦法,觸發條件、內部決策機制和工作流程要明確,並且要在官網設置專欄進行信息披露。
觸發條件可包括實際賠付情況、醫療通脹情況、國家醫保政策變化等。
(三)費率不能隨便調
費率調整對象應以單個產品或特定人群為單位進行調整,不能針對個人單獨調費。
首次費率調整時間不早於產品上市銷售之日起滿3年,每次費率調整間隔不得短於1年。
規定了3種費率不可調整的情況:
1. 上一年度該產品賠付率低於85%,且低於行業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保險產品平均賠付率10個百分點及以上;
2. 上一年度該產品發生群訪群訴糾紛;
3. 銀保監會要求不得上浮費率的其他情形。
(四)費率調整要公示
一是要在公司網站披露費率調整辦法和相關產品信息,對費率調整情況進行公示。
二是產品條款和產品說明書要對費率調整情況進行詳細說明,案例演示產品保障,以及投保人可能面臨的各年度費率調整情況。
三、費率可調長期醫療險的影響
(一)對消費者來說
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險優勢明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擔心短期醫療險因產品停售等原因無法續保的問題,長期穩定的醫療保障成為可能。
未來在挑選醫療險時,不僅要關注產品的保障責任和價格,保險公司歷年來的費率調整情況也值得注意。
(二)對保險公司來說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健康險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一步發展,但費率調整頻率和幅度需要好好研究。
例如,如果調整的費率使消費者難以接受,可能會使健康體退保選擇其他產品,留下買不了其他產品的非健康體,導致更高的賠付率。
四、終身續保的醫療險馬上就要來了?
《通知》對於調費的規定,對鼓勵保險公司發展長期醫療險有一定的作用,但高高認為保證終身續保產品的出現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因為保險公司需要一定的時間去設計和調整期初價格與調費上限,未來醫療費用上漲、技術進步以及國家社保政策調整等都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保險公司大概率會從10-15年保證續保期間的長期醫療險開始,逐步調整保證續保期間。
但至少可以在做好當下保障的同時,期待一下未來終身續保產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