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健康險大地震:花式續保全否,不符合要求2021年5月1日前停售!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13個精算師

2021年1月11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

①條款和宣傳不得含有「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詞句

②停售必須提前披露告知,滿期時提供轉保建議

③不符合通知要求的,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銷售

1

花式續保描述,否!否!否!眾多產品不合要求~

1.短期健康險,不保證續保!

首先,要強調的是此次文件中,提到要規範的是短期健康險產品。

①什麼是「短期」健康險?

是指保險公司向個人銷售的保險期間為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團體保險業務除外。

消費者要注意,短期健康險的保險期間一般是在1年及以下,且不保證續保。

大家熟知的「百萬醫療」中,很多都是屬於短期健康險,是不可以包含保證續保責任的!(後面為大家舉例說明)

②什麼是健康險?

短期的概念解釋完,哪些是健康險呢?剛剛提到的醫療險,肯定是健康保險產品,重疾險也是。

不知道還有哪些算健康保險產品的,可以參見《健康保險管理辦法,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2.條款中明確表述為「不保證續保」

此次的文件要求,保險公司開發的短期健康保險產品,凡是包含續保責任的,必須在條款中明確表述為「不保證續保」條款。

①「不保證續保」條款,至少包含以下內容:

各家險企,需要注意的是,在條款中續保描述部分,要明確說明「不保證續保」,而不是此前的」非保證續保「。

現行的很多條款,還是用的非保證續保,如下圖所示。

②條款和宣傳中,不得含有「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詞句

此外,無論是產品條款還是宣傳材料,保險公司均不得使用,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例如「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

3.眾多產品不合要求!支付寶等線上平臺的產品,大家自己查查~

下面,小編用幾個現在銷售的產品,給大家舉個慄子。

①條款中表述,仍是申請續保~

上圖是某公司的一款醫療保險條款。在條款的第十二條明確列出的續保條款,與文件中要求的「不保證續保」條款表述不同。

其表述為「投保人可向保險人申請續保本合同」,並非「投保人需要重新向保險公司申請投保本產品」。

②使用「自動續保」等詞句

上圖,以一款醫療保險條款為例。

雖然,其在保險條款中明確了為「非保證續保合同」。但是,在投保時仍舊有開通下一年「自動續保」的選項。

雖然,此種方式是為了便捷投保人續保,但是,與文件要求在宣傳中,不得含有「自動投保」等與長期健康險混淆的字樣,還是有衝突的~

還有,上周《網際網路人身險業務》新規徵求意見,其中,提到網際網路人身險產品,一年期及以下專屬產品,要求每期繳費金額應為一致~

參見《可在全國範圍內,不設分支機構銷售:網際網路人身險新規徵求意見,利好來了?》

然而,為了吸引消費者,現在市場上很多網際網路渠道銷售的產品,都有首月保費優惠的政策,如上圖所示。

其實,監管對此已經單獨點名批評了多家公司,指出「首月0元」等內容,實際是首月不收取保費,將全年應交保費均攤至後11個月,屬於虛假宣傳、欺騙投保人。

2

產品停售要提前告知,還要提供轉保建議~

1.停售,提前告知公示!

文件要求無論是保險公司主動停售還是被叫停的產品,都要通過官網和即時通訊等途徑披露,並告知消費者。

①保險公司主動停售

至少在產品停售前30日披露相關信息

②被監管機構責令叫停

停售之日起3日內披露相關信息

③披露的內容

停售的具體原因、具體時間,以及後續服務措施等信

2.提供轉保建議

監管還要求,對於已經停售的保險產品,保險公司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①為已購買產品的保險消費者在保險期間內繼續提供保障服務

②屆滿時提供必要且合理的轉保建議!

3.別說生病不影響續保!能轉保就不錯了~

其實,很多保險公司在宣傳時稱不會因為理賠或者被保險人健康變化而拒絕續保。

然而,據親歷者透露,其在生病之後,曾經報案但由於疾病沒有到達需要理賠的程度,隨後撤銷報案。

但是,在下一年續保的時候,公司稱確實是保證續保,但是他當初投保的產品已經停售了!所以,不能續保!

且不說這是沒有理賠只是報案,就以停售為由拒絕續保,再問更新後的條款可以投保麼?

客服回答稱,很遺憾不符合投保條件!

業內人士都知道,其實一年期的保險產品停售很正常。但是,要做好後續的轉保工作,按照此次文件的要求,保險公司停售一款產品之後,要為消費者提供合理的轉保建議。

所以啊,生病之後即使做不到像承諾的那樣續保,怎麼也要做好轉保工作吧~

3

如何選購健康保險產品?看看監管的建議~

1.不建議重複購買!

以醫療保險為例,其屬於費用補償型的健康保險產品,遵循的是損失補償原則,發生的醫療費用不能重複理賠!

所以,不建議大家重複購買。

2.關注價格,更要關注產品的期限!

今天,我們一直提到的是短期健康險,保險期間在一年及以下。

這類產品除了期限短外,價格也存在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提高的特點,如下圖所示。

大家可以看到,60歲的時候保費較30歲,翻了近7倍。

所以,消費者在選擇健康險產品時,不僅要關注價格,還要關注產品的長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

比如,你在30歲的時候,是可以用低價得到一年期的醫療保障,但是,後續一旦身體狀況變化,會有不能續保的風險,前文第二部分說過。

那個時候,再去換別的產品,不僅保費會高,可選擇的產品也會受限制。

4

不能強制搭售,不得無理拒賠,還要披露賠付率

1.保額不能虛高,不得無理拒賠!

此外,文件強調,嚴禁保險公司設定產品拒賠率等考核指標,影響保險消費者正常、合理的理賠訴求。

對於費率、免賠額、賠付比例和保險金額等,要根據醫療費用實際水平、理賠經驗數據合理確定。

不得設定嚴重背離理賠經驗數據基礎的、虛高的保險金額。

2.信息披露:賠付率每半年披露

文件還要求保險公司,每半年披露賠付率,每年披露前三個年度個人短期健康保險產品停售情況及每一款產品的有效保單數量。

3.不得強制搭售!

而且,短期健康險在作為主險銷售時,保險公司不得強制要求購買的同時,必須購買其他產品。

作為附加險銷售時,保險公司不得限制投保人單獨解除附加保險合同的權利。

5

抓緊自查

1.違反通知嚴懲不貸

凡是違反通知規定的,銀保監會將視情節嚴重程度,依法依規追究保險公司和相關責任人責任。

情節嚴重的,會被暫停開展新業務、撤銷相關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等~

2.不符合要求,2021年5月1日前停售!

3.對照關鍵內容自查吧!

小編整理了表格,大家自行對照吧

相關焦點

  • 短期健康險新規劃重點,你買的健康險「中槍」了嗎?
    2021年5月1日之前,承諾消費者「保證續保」、「自動續保」的短期健康險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近日,銀保監會《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規定,嚴禁保險公司通過把短期健康險「短險長做」來誤導消費者。短期健康險作為醫保體系的有效補充,在近兩年國務院和銀保監會的政策中被反覆加以肯定。
  • 拆解百萬醫療險套路,銀保監會嚴禁保證續保
    來源:慧保天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在國務院例行政策吹風會上關於短期健康險「期限短、保額高、理賠少」的「吐槽」言猶在耳,相關新規已經正式出爐。1月11日,銀保監會正式下發《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銀保監辦發〔2021〕7號,以下簡稱「《通知》」),對短期健康險業務(不含團體保險)進行全面規範。
  • 百萬醫療險套路多 能否「保證續保」重不重要?
    百萬醫療險套路多,能否「保證續保」重不重要?| 專家答疑   經歷長達一年時間的徵求意見,短期健康險新規已於1月11日正式出爐。  近年來,行業健康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30%,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以「百萬醫療險」為代表的短期健康險尤為突出。據艾瑞預測,2020年中國百萬醫療險的用戶規模或突破9000萬。
  • 短期健康險被念緊箍咒 百萬醫療險不能「自動續保」了!
    經濟導報記者 段海濤快速發展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將迎來新規範。1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短期健康保險不得保證續保,嚴禁「短險長做」誤導消費者,嚴禁捆綁強制搭售等。
  • 買的保險停售了,我該怎麼辦?
    如果一款產品沒有性價比優勢,或者跟同類型產品相比差距過大,自然會被市場淘汰。舊產品停售,升級新產品,屬於正常的產品更新迭代。(5)營銷手段保險產品也有許多的銷售手段。短期險1年及1年以下的保障期,我們稱之為短期險,比如醫療險、意外險等。如果短期險停售,需要查看合同中的續保條款——大部分情況下,是「產品停售無法續保」,只能重新購買其他產品。
  • 健康險產品怎麼買最合適?銀保監會負責人這樣說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張文婷)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健康險產品不斷走俏,備受關注。銀保監會數據顯示,健康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30%。那麼,健康險產品應該如何選擇才能滿足人們的保障需求呢?
  • 銀保監會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 嚴禁「短險長做」誤導消費者
    來源:人民網作者:屈信明、歐陽潔近年來,短期健康保險業務發展較快,但也存在部分產品缺乏定價基礎、保額虛高,銷售行為、核保理賠不規範,部分公司無序競爭等問題。為規範短期健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出臺《關於規範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短期健康保險不得保證續保,不得使用「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易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嚴禁「短險長做」誤導消費者。
  • 「停售營銷」又來襲 4月1日前搶投保是什麼梗?別信!
    保監會76號文件要求「不符合監管的產品今年4月1日前停售」的通知又成為部分保險經紀的營銷手段。究竟76號文所說的「產品停售」與「第三套生命表」的使用,會不會導致後續產品的價格大漲?作為消費者,是要及時搶購,還是等待後續新產品?
  • 騰訊微保上線「終身保證續保」癌症醫療險 70歲高齡、三高人群均可...
    12月21日,騰訊微保聯合平安健康推出微保首款保障終身的醫療險「微醫保·終身癌症醫療險」。這款產品可保證終身續保,解決了慢性病人群「無保可投」的痛點,進一步滿足了用戶對長期醫療保障的需求。此外,該產品支持多位家庭成員同時投保,2人及以上家庭成員投保享5%投保優惠費率。  今年4月,銀保監會明確了長期醫療險費率可調的政策細則,給國內更長期限的醫療險誕生創造了條件。12月9日,國常會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健發展的措施,鼓勵保險公司將醫保目錄外的合理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
  • 早知道·財訊熱搜榜TOP10(1月12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早知道·財訊熱搜榜TOP10】運用新華睿思大數據平臺,從各媒體信源數據抓取最近24小時財經新聞、事件、話題傳播熱度排行。1.豬肉價格止跌回升 CPI同比漲幅由負轉正國家統計局1月11日數據顯示,2020年12月,豬肉價格止跌回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環比和同比均由降轉漲。從環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6%轉為上漲0.7%;從同比看,CPI由上月下降0.5%轉為上漲0.2%。2020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2.5%,維持在「2」時代,遠低於3.5%的通脹控制目標。
  • 保證續保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有哪些?
    我看海報上寫著「可逐年續保,最高到99歲」。如果大家是這樣理解的話,那就中了醫療險的十大誤區之一了!要注意,這裡的宣傳說的是可以連續續保,而不是保證續保。也就是說我們可以買到99歲,但是有兩個前提:①經營前提:也就是產品不停售,如果停售了就不能繼續買了。舉個例子,要想續保到99歲,前提是我們98歲的時候這款產品還在售。
  • 眾安大健康生態再添「殺手鐧」!短期重疾險如何可選責任&多次賠付?
    近日,眾安試水創新短期重疾險,遵循重疾新定義,實現客戶投保可選責任,並在連續續保後可以獲得最高5次重疾賠付,創下業內短期重疾險的先河。一年期重疾險也能多次賠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能保幾十年甚至終身的重疾險看著雖好,但一年大幾千甚至過萬元的保費,著實令許多人高攀不起。
  • 保證續保15年的百萬醫療險來了!別著急買,讓子彈飛一會兒
    在七夕節的當天,太平洋人壽官宣了一款保證續保15年的長期醫療險這是自2019年12月1日施行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以來,首款「費率可調」的長期百萬醫療險。在今年5月中旬的時候,支付寶就首發了可終身續保的《長期防癌醫療險》防癌險因為保險責任較為單一,只管癌症的住院醫療,風險控制相對簡單,所以成為第一個費率可調的長期醫療險產品。
  • 平安健康險推出平安i康保·終身防癌醫療 享受最高30%續保費率優惠
    ①不保證續保,醫療險最需要關注的重點,就是保障的連續性。  很多醫療險都是一年一保,對於已經理賠過的症狀,可能會在新的保單年度被列為除外責任  而且有停售風險。一般患癌後,癌症有一定的復發率,續保條件非常重要,一定要選擇理賠後還能續保的醫療險。
  • 可終身續保的醫療險就要來了?
    但是市場上大多數的百萬醫療險都是一年期的短期醫療險產品,有可能因為身體情況變差之後難以再買百萬醫療險。即使是保證續保6年的產品,也存在6年後產品停售,而不能再續保的風險。4月2日,銀保監會又發布了《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原文可點擊文末「閱讀全文」)公布了調費細則,今天高高就和大家一起來解讀一下吧。一、現有的長期醫療險長期醫療險是指保險期間超過一年或者保險期間雖不超過一年但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醫療險。
  • 地震專家:唐山5.1級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短期內再次發生...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活動進行專題研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孟令媛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震的斷層就是在唐山斷裂和灤縣樂亭斷裂的交匯附近。我們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裡面。實際上就是餘震區的一次正常的強餘震起伏活動。」孟令媛表示,根據目前的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 深度丨從1000萬到10000億,中國健康險38年與33項政策
    13部委聯合發文中,要求到2025年要實現2萬億的保費。  瑞士再保險2019年的研究報告中則說,中國面臨8000億美元的健康保障缺口。  2020年的大疫下,健康險儼然C位王者,尤其是對比其他險種黯然失色的增速,健康險2020年1、2月,連續超越市場躋身市場第二大險種,令之成為2020承接保險缺口的主力險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