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如果你喜歡韋斯·安德森
你一定模仿過他的風格拍照
在商業大片越來越重視「燒腦」劇情,文藝片被貼上「晦澀」標籤的當下,影迷在大銀幕上找到極致的視覺愉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從畫面的美感和溫暖的劇情中找到平衡,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是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太美了。
從他早期成名的《特倫鮑姆一家》《穿越大吉嶺》,到進入全球影迷視野的《月升王國》《布達佩斯大飯店》……
《特倫鮑姆一家》
《穿越大吉嶺》
《月升王國》
《布達佩斯大飯店》
韋斯·安德森極具特色的視覺風格,俘獲了全球大批文藝青年。
對稱構圖、垂直視角、高飽和暖色調,他的這些畫面元素也被影迷們牢記於心,影響了許多攝影師和普通人的拍照方式。
如果你喜歡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你大概率也試圖模仿過他的風格,拍上幾張建築或靜物,發到朋友圈等同好發現。
在Instagram上就有這樣一個帳號「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簡稱AWA),專門收集世界各地韋迷拍攝的照片,和韋斯·安德森「不期而遇」。
這些圖片的拍攝者中,許多人都不是專業攝影師,而是帶著自己對於韋斯·安德森的熱情在這個帳號投稿。
就在今年10月底,AWA發行了第一本同名合集刊物《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精選了200張韋迷作品集結成冊。
在得知影迷們籌備的這份大禮時,韋斯·安德森本人也十分驚喜,並欣然受邀提筆為書作序:
「這本書裡所有照片的拍攝者,和我都未曾謀面,照片裡的所有地方和事物,我也幾乎不曾得見。但我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有著豐富有趣畫面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吸引人的旅行指南。」
而對於更多的影迷來說,全世界還有那麼多如同韋斯·安德森電影一般美好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打卡。這也是「不期而遇韋斯·安德森」這場旅途的意義所在。
01
和韋斯·安德森不期而遇
在AWA帳號的創始人瓦利·科瓦爾眼中,這本《不期而遇韋斯·安德森》就像是把電影中的幻想宇宙擴展到了現實世界中。
藉助世界各地韋迷們的鏡頭,人們得以探索和韋斯·安德森電影美學相似的場景。
其中有些建築、事物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但用韋斯·安德森的風格重新呈現後,仿佛獲得了新的生命。
「我們所收集的作品中,有95%都是出自業餘攝影師之手,這些照片的誕生過程充滿了巧合和奇遇。」科瓦爾說。
其實拍出韋斯·安德森風格的照片,從技術上說並不算太難,用完全正面的視角,把拍攝對象放在畫面中心,形成構圖對稱,後期在手機上調色時上調一下飽和度,基本就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但難的是,找到值得拍的、符合你心中韋斯·安德森審美的風景。
這本書的封面,是瑞士富爾卡山口的Belvédère酒店,拍攝者是年級19歲的瑞士男孩卡爾洛。
「這座酒店建於1882年,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1965年它曾在007電影《金手指》中亮相。但隨著氣候變化,冰川融化,當地的遊客數量銳減,酒店不得不在2016年關閉。」
書中的照片,大部分都和這座酒店一樣,背後有著一個故事,或離奇或恬淡,有的折射出時代印記,有的則是日常街角一瞥。
華盛頓長景劇院,建於1942年,歷經二戰、經濟大蕭條影響,從1950年代至今反覆停業重開。
捷克布拉格的歌劇院酒店,建於1890年,「充分反映了布拉格與時間的非線性關係」。
紐西蘭陶朗加海岸的救生崗,從1910年代至今,當地的海灘救生演變成了一項運動,經常會有專業比賽。
芬蘭破冰船Sampo的室內一角,這艘船造於1960年,開闢了穿越波羅的海北部的小路。
02
韋迷群體的聚集地
2017年,瓦利·科瓦爾創建了「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帳號。
瓦利自己的身份是位住在紐約的作家,一開始他和妻子把AWA作為旅行清單,想在旅行途中尋找世界各地的美妙景象,用韋斯·安德森的風格展示出來。
瓦利和妻子
但隨著志同道合的關注者越來越多,事情的發展越來越超乎瓦利的想像。許多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韋迷主動向帳號投稿,分享自己的難忘所見。
到了今年,「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在Instagram上已經有了125萬粉絲,成了韋斯·安德森最大的影迷聚集地。
瓦利也順勢建起了AWA的官方網站,逐漸把網站變成了結合攝影風格資料庫、旅行目的地坐標、遊記手札等內容的平臺,可以檢索不同的國家、城市,看看當地有沒有「韋斯·安德森」的足跡。
03
上海也有韋斯·安德森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韋斯·安德森畫面中的建築、景色是非常西方的。
但在「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熟悉的來自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風景,在韋斯·安德森的「濾鏡」中,毫無違和。
這張照片就來自國內的影迷,用韋斯·安德森的對稱構圖和調色,拍下了上海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上生新所」。
這部上海街頭老式公用電話,牆壁的綠加上電話的黃,經過調色後意外營造出了韋斯·安德森的夢幻感。
用韋斯·安德森的對稱構圖,有北京的攝影師拍下了這張鳥巢體育場的內部。
這是香港淺水灣的一處老式居民區,新建的籃球場顏色鮮豔,背後的居民樓的外牆色彩也非常有韋斯·安德森的風格。
用韋斯·安德森的「濾鏡」來拍東京街頭,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這張市政會館,日式漢字+東京計程車,也能營造出電影感。
這張新幹線列車駕駛員也很日本,但是通過對稱構圖和車身顏色,就能一眼看出拍攝者是個韋斯·安德森的影迷。
總而言之,不要在乎你身處何處,如果你熟悉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喜愛他的視覺風格,也可以試著用自己的手機、相機,來拍一張韋斯·安德森風格的照片。
如果你已經有過類似嘗試,也歡迎在我們的後臺留言投稿。
文/Cardi C
部分圖片來自AWA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他們找到了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美景,上海居然也有》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