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找到了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美景,上海居然也有

2020-11-16 澎湃新聞

原創 外灘君 外灘TheBund

如果你喜歡韋斯·安德森

你一定模仿過他的風格拍照

在商業大片越來越重視「燒腦」劇情,文藝片被貼上「晦澀」標籤的當下,影迷在大銀幕上找到極致的視覺愉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能從畫面的美感和溫暖的劇情中找到平衡,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名字,是韋斯·安德森。

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太美了。

從他早期成名的《特倫鮑姆一家》《穿越大吉嶺》,到進入全球影迷視野的《月升王國》《布達佩斯大飯店》……

《特倫鮑姆一家》

《穿越大吉嶺》

《月升王國》

《布達佩斯大飯店》

韋斯·安德森極具特色的視覺風格,俘獲了全球大批文藝青年。

對稱構圖、垂直視角、高飽和暖色調,他的這些畫面元素也被影迷們牢記於心,影響了許多攝影師和普通人的拍照方式。

如果你喜歡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你大概率也試圖模仿過他的風格,拍上幾張建築或靜物,發到朋友圈等同好發現。

在Instagram上就有這樣一個帳號「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簡稱AWA),專門收集世界各地韋迷拍攝的照片,和韋斯·安德森「不期而遇」。

這些圖片的拍攝者中,許多人都不是專業攝影師,而是帶著自己對於韋斯·安德森的熱情在這個帳號投稿。

就在今年10月底,AWA發行了第一本同名合集刊物《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精選了200張韋迷作品集結成冊。

在得知影迷們籌備的這份大禮時,韋斯·安德森本人也十分驚喜,並欣然受邀提筆為書作序:

「這本書裡所有照片的拍攝者,和我都未曾謀面,照片裡的所有地方和事物,我也幾乎不曾得見。但我不得不說,這是一本有著豐富有趣畫面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吸引人的旅行指南。」

而對於更多的影迷來說,全世界還有那麼多如同韋斯·安德森電影一般美好的地方,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打卡。這也是「不期而遇韋斯·安德森」這場旅途的意義所在。

01

和韋斯·安德森不期而遇

在AWA帳號的創始人瓦利·科瓦爾眼中,這本《不期而遇韋斯·安德森》就像是把電影中的幻想宇宙擴展到了現實世界中。

藉助世界各地韋迷們的鏡頭,人們得以探索和韋斯·安德森電影美學相似的場景。

其中有些建築、事物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但用韋斯·安德森的風格重新呈現後,仿佛獲得了新的生命。

「我們所收集的作品中,有95%都是出自業餘攝影師之手,這些照片的誕生過程充滿了巧合和奇遇。」科瓦爾說。

其實拍出韋斯·安德森風格的照片,從技術上說並不算太難,用完全正面的視角,把拍攝對象放在畫面中心,形成構圖對稱,後期在手機上調色時上調一下飽和度,基本就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但難的是,找到值得拍的、符合你心中韋斯·安德森審美的風景。

這本書的封面,是瑞士富爾卡山口的Belvédère酒店,拍攝者是年級19歲的瑞士男孩卡爾洛。

「這座酒店建於1882年,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1965年它曾在007電影《金手指》中亮相。但隨著氣候變化,冰川融化,當地的遊客數量銳減,酒店不得不在2016年關閉。」

書中的照片,大部分都和這座酒店一樣,背後有著一個故事,或離奇或恬淡,有的折射出時代印記,有的則是日常街角一瞥。

華盛頓長景劇院,建於1942年,歷經二戰、經濟大蕭條影響,從1950年代至今反覆停業重開。

捷克布拉格的歌劇院酒店,建於1890年,「充分反映了布拉格與時間的非線性關係」。

紐西蘭陶朗加海岸的救生崗,從1910年代至今,當地的海灘救生演變成了一項運動,經常會有專業比賽。

芬蘭破冰船Sampo的室內一角,這艘船造於1960年,開闢了穿越波羅的海北部的小路。

02

韋迷群體的聚集地

2017年,瓦利·科瓦爾創建了「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帳號。

瓦利自己的身份是位住在紐約的作家,一開始他和妻子把AWA作為旅行清單,想在旅行途中尋找世界各地的美妙景象,用韋斯·安德森的風格展示出來。

瓦利和妻子

但隨著志同道合的關注者越來越多,事情的發展越來越超乎瓦利的想像。許多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韋迷主動向帳號投稿,分享自己的難忘所見。

到了今年,「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在Instagram上已經有了125萬粉絲,成了韋斯·安德森最大的影迷聚集地。

瓦利也順勢建起了AWA的官方網站,逐漸把網站變成了結合攝影風格資料庫、旅行目的地坐標、遊記手札等內容的平臺,可以檢索不同的國家、城市,看看當地有沒有「韋斯·安德森」的足跡。

03

上海也有韋斯·安德森

在許多人的印象裡,韋斯·安德森畫面中的建築、景色是非常西方的。

但在「Accidentally Wes Anderson」中,我們也能看到許多熟悉的來自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風景,在韋斯·安德森的「濾鏡」中,毫無違和。

這張照片就來自國內的影迷,用韋斯·安德森的對稱構圖和調色,拍下了上海的網紅打卡地之一「上生新所」。

這部上海街頭老式公用電話,牆壁的綠加上電話的黃,經過調色後意外營造出了韋斯·安德森的夢幻感。

用韋斯·安德森的對稱構圖,有北京的攝影師拍下了這張鳥巢體育場的內部。

這是香港淺水灣的一處老式居民區,新建的籃球場顏色鮮豔,背後的居民樓的外牆色彩也非常有韋斯·安德森的風格。

用韋斯·安德森的「濾鏡」來拍東京街頭,也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這張市政會館,日式漢字+東京計程車,也能營造出電影感。

這張新幹線列車駕駛員也很日本,但是通過對稱構圖和車身顏色,就能一眼看出拍攝者是個韋斯·安德森的影迷。

總而言之,不要在乎你身處何處,如果你熟悉韋斯·安德森的電影,喜愛他的視覺風格,也可以試著用自己的手機、相機,來拍一張韋斯·安德森風格的照片。

如果你已經有過類似嘗試,也歡迎在我們的後臺留言投稿。

文/Cardi C

部分圖片來自AWA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已授權律師對文章版權行為進行追究與維權。

原標題:《他們找到了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美景,上海居然也有》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術館」都吃進嘴裡,來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都是驚喜
    在超級繁榮的新天地商場裡面,居然有一座布達佩斯大飯店,這裡專門是一家甜品店,在各式各樣的法式甜點。外形特別好看,每款都像藝術品一樣,這裡還定期會有藝術家快閃陳列,還可以喝到法撻專供酒,這個寶藏地方值得一去呀!
  • 《布達佩斯大飯店》-童話VS現實
    我們都知道,在一部電影中,色彩作為一個構成影片的重要元素,有著非同一般的作用,好的色彩運用總是在第一眼就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奠定影片的成功的基礎,在《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中,瑰麗奇幻的色彩運用無疑是它的亮點之一。
  • 重慶版「布達佩斯大飯店」,夏日打卡好去處!
    黃白相間的建築外觀,朱紅的門楣,青灰色的屋頂,拱形的門窗,法式的廊柱,復古而浪漫,猶如穿越到了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稱為重慶版「布達佩斯大飯店」也是有所依據的,除了外觀相似之外,同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時代背景也有所相同。
  • 從視覺到空間設計,完全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
    整間餐廳無論從視覺還是空間設計,都充滿了濃濃的「布達佩斯味」,就連菜單都是由專門的插畫設計師打造。粉色成為構建餐廳整體氛圍的主色調,在官方發布的宣傳照中,「藏身於」 餐廳漢堡盒的堆砌中的模特,乍一看,真的很像導演韋斯安德森,就連風格都很《布達佩斯大飯店》。
  • 下一站,《布達佩斯大飯店》
    故事要從一位無名作家說起,為了專心創作,他來到了名為「布達佩斯」的飯店,在這裡,作家遇見了飯店的主人穆斯塔法,穆斯塔法邀請作家共進晚餐,席間,他向作家講述了這座飽經風雨的大飯店的前世今生。   飯店曾經的主人名叫古斯塔夫,而年輕的穆斯塔法在當時不過是追隨著他的一介小小門童。
  • 藏在新天地的現實版《布達佩斯大飯店》,把「美術館」吃進嘴裡!
    在超繁華地段的新天地廣場,竟然藏著一座布達佩斯大飯店,專賣以撻類呈現的法式甜品……
  • 《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這座童話般美好的粉色飯店中發生了什麼?
    《布達佩斯大飯店》:在這座童話般美好的粉色飯店中發生了什麼?每個年少的女孩都曾經幻想過自己是一個公主,整日生活在大大的粉色城堡中,《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一個建立在山上的粉色大飯店,它的樣子就是少女們心中的夢,那麼這座童話般夢幻的飯店中又發生了哪些事呢?
  • Art Nouveau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哈爾濱
    但無論如何,重新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心裡覺得出彩的是建築。日版《布達佩斯大飯店海報》《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桌子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牆上掛著,同樣是克林姆特的風景畫。哈爾濱老火車站在《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結尾,這棟優雅妙曼的Art Nouveau建築被軍事機構徵用。在槍聲中,布達佩斯大飯店被打得彈痕累累,滿目瘡痍。
  • 視·界丨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故事裡也有一段懸疑和一段越獄,並且沒有避開那些血腥的殺人場景。但是這裡面的懸疑和越獄都帶有幽默色彩,你會輕鬆跟著電影一步步尋找答案。 Zero是個因為戰爭流離失所的難民,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打工,由此便與M.Gustave結下了深刻的交情。
  • 《布達佩斯大飯店》故事一般,卻獲獎無數,真實原因居然是這樣
    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是一部講述著歐洲傳統文明衰亡主題,卻將童話夢幻的視覺感受貫穿始終的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友誼的故事。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是韋斯·安德森的第八部電影長片系列作品。說起韋斯·安德森,你一定不陌生。美國電影導演、編劇。由於他全面介入了自己電影製作的各個環節,編劇,攝影,美術設計,配樂選曲等,也被稱作是「作者導演」。他的電影極具辨識度,比如韋斯·安德森式配色、韋斯·安德森式對稱,往往一個畫面出來,我們就知道這是韋斯·安德森的作品。
  • 布達佩斯沒有大飯店,卻有這些被《福布斯指南》推薦的豪華酒店
    現實中的「布達佩斯大飯店」,這些是福布斯指南推薦的豪華酒店如果暫時無法實現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心願,不如在家重溫一下這部經典口碑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吧!它被多瑙河一分為二,西岸為布達老城,東岸為佩斯新城,8座美麗的橋梁將他們相連,但又保持著各自的風貌,構成一幅奇特又壯闊的景象,使得布達佩斯成為世界上少有的美麗的雙子城市,也是多瑙河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布達佩斯大飯店》:套娃式結構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柏林電影節) 美國 導演:韋斯安德森黑色幽默 劇情 冒險 他用超凡的魅力維持了這種假象一旦為利益而爭人類的貪戀就像毒藥般在血液裡擴散人們恐懼無法得到所想只要最為可怕、不討人喜愛的人被愛他們便會像花兒般綻放
  • 布達佩斯大飯店的美
    總有一部畫面美麗復古,故事戲劇幽默的好電影會給你帶來驚喜並讚嘆不已,而《布達佩斯大飯店》就是這樣一部可以給人別樣感受的一部電影。它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的著名飯店看門人葛斯塔夫先生和和他最信任的門童的友誼羈絆之間的故事。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等重要獎項。故事的開頭由一個作家對一個沉默老人的好奇展開,並以兩人共進晚餐的開始解決作家心中的疑惑而引申。
  • 布達佩斯大飯店 | 最美麗的優雅世界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每個畫面都美得可以做壁紙的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由美國導演韋斯·安德森編劇、導演兼製片的電影,上映於2014年。故事通過一位酒店門房和他的門生的種種遭遇,為觀眾講述了一個荒誕而又令人唏噓的故事。  導演韋斯安德森,是一個極具個人風格的導演。他非常注重畫面的美感,甚至到了一種強迫症的地步。
  • 為什麼說布達佩斯大飯店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酒店?
    本文的梳理,則是一次對《布達佩斯大飯店》在其後電影時代的開發,作一次梳理。也提供給未來的電影IP開發者做一個概念參考和索引。而這個登山纜車的原型則來自布達佩斯城堡的登山纜車。這也許是真正從現實的布達佩斯中找到的現實世界。更多的現場場景,取自德國小鎮Görlitz和捷克的Spa小鎮Karlovy Vary(卡羅維發利),而影片中虛構的「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也有一個基本的外形參照,那就是位於卡羅維發利的Grandhotel Pupp(普普大飯店)。
  • 【焦點影評】《布達佩斯大飯店》》:滿懷對世界的愛
    如果你不認識,或許聽聞過茨威格和妻子在巴西雙雙自殺,那時正是1942年,德國法西斯肆虐歐洲。茨威格因為歐洲的淪陷而離開,因為舊世界和人類文明的隕落和毀滅而絕望。《布達佩斯大飯店》便是借一名作家(他)的口吻來講述故事,主人公古斯塔夫更是在外形上與他有相仿神似。
  • 解讀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布達佩斯大飯店》是我很喜歡的韋斯安德森導演在2014年的一部優秀力作,沿襲了他一貫的畫面美學風格,對稱構圖、色彩鮮豔、人物個性鮮明,敘事幽默又諷刺,視覺效果美的如同夢境的成人童話卻飽含深意讓人回味無窮。
  • 《布達佩斯大飯店》:虛構的飯店 真實的戰前歐洲
    《布達佩斯大飯店》劇照片名:《布達佩斯大飯店》(美國) 導演: 韋斯-安德森編劇: 韋斯-安德森主演: 拉爾夫-費因斯/ 蒂爾達-斯文頓/ 威廉-達福/ 裘德-洛/ 艾德裡安傑夫-高布倫/ 哈威-凱特爾類型: 劇情/喜劇評分:7 觀影反應:熟悉導演作品的影迷,繼續為那些熟悉的風格和話嘮式臺詞叫好,時不時發出歡笑預測:最佳編劇、最佳藝術貢獻獎「野牛草伏特加共和國(Zubrowka Republic)熱忱歡迎您的劇組來選景拍攝」,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 布達佩斯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但有極度對稱雄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
    《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一定荼毒了很多的文藝青年,和每個朋友聊起我要去布達佩斯,他們都提醒我一定要去看看布達佩斯大飯店。可現實是,那是虛構的啊。布達佩斯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 但是布達佩斯有雄偉壯觀的匈牙利國會大廈,與布達佩斯大飯店異曲同工的是,它也是結構程式完全對稱。
  • 《布達佩斯大飯店》:關於色彩和構圖之外的
    除了敘事結構和拍攝手法,有時候我也會想,那些有好的作品的導演,他們的想法都是從哪裡來的。能在一部電影中找到對其他創作者的「致敬」,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所以對於安德森的作品,我也這樣做了。Grand Budapest如果你不熟悉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無疑是最容易入門的電影,在這裡你可以充分了解他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