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手型對鋼琴演奏的影響深遠!

2021-02-18 學琴記

在教這麼久的鋼琴以來,發現若不是由自己一手啟蒙的學生,有些手指姿勢是錯誤的。

一旦錯誤後要改正就非常非常的困難,手型已經定型,不如更年幼時柔軟,套用時下流行的語詞來說: 需砍掉重練了。

 

因為這類的學生雖然簡單的樂曲沒問題,但開始遇到16分音符等快速音群後,問題就會開始浮現,有些是彈不平均,有些是彈不快。

多半從拜爾80首後就會開始遇到問題,所以錯誤的手型影響的可是非常長遠的,這也是為什麼老師在教初學學生時需要花費比中高程度的學生更多心力的原因之一。

 

由於標準手型的培養是需要老師花時間慢慢雕(所以習琴多半為一對一),因此上課時除了聽曲子有沒有練熟、拍子有沒有正確之外,觀察學生有沒有用正確的姿勢彈琴是老師上課很注重的。

錯誤的彈奏手型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第一指節凹陷- 5歲內的孩子此時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因此手指是很容易凹陷的(因為關節非常軟),這點是跟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無法做到凸出來,老師在一開始認識每一顆音符時就會先讓小朋友知道正確的手指關節應是如何?

 

掌關節凹陷會造成這種情形的有兩個情況:

1、手指肌肉僵硬:有時候小朋友長期使用電子琴練習,造成手部沒有足夠的力氣彈鋼琴,就會以全部的手力氣壓鋼琴,這是不對的,一定要提醒放鬆並讓小朋友甩甩手重新放置鋼琴上。

2、老師沒有提醒手掌保持中空:在我們那個年代學琴時,老師常常會提醒我們彈鋼琴時手中有顆雞蛋,不能壓破雞蛋所以要站好,但更好解決辦法其實是握小球(我都使用紓壓球)。 讓小朋友能實際的感受掌心有東西的感覺,重新放置鋼琴上,多半姿勢就能夠慢慢改正了。

 

彈琴時手指翹起:這也是小朋友彈琴時最常遇到的狀況,多半也是因為太僵硬導致在用其它指頭彈琴時牽連到其它指頭,此時一樣要提醒放鬆並甩甩手重新放置鋼琴位置,並示範讓小朋友知道如何正確的彈琴。

大拇指旋在鍵盤外面:若一開始沒有注意將五根手指頭都放在鍵盤上,久了彈琴的反應速度就會變比較慢,這類的問題發現後往往都是準備要彈快的曲子卻跟不上速度的時候了,所以在學琴一開始就要注意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老師不會提醒大拇指是側擺的。導致學生彈琴時一直無法形成漂亮的手型,且大拇指的虎口應為打開而非內凹,若形成內凹方式彈琴,極容易在彈奏音階等音型時遇到不平均的狀況(大拇指變的不靈活而笨重)。

來源:鋼琴人必讀(ID:gqrbd01)

相關焦點

  • 鋼琴常見的錯誤手型及解決辦法!
    有的同學在初學鋼琴的時候,都經歷過手型不標準的問題,確切來說,彈鋼琴的手型並沒有絕對的正確標準,因為每首樂曲的彈奏都有著不同的要求。但在日常的練習中,我們還是需要養成基本正確的彈奏手型,因為一旦形成錯誤的習慣,就會影響到曲子的彈奏質量,而且日後想要糾正過來也比較困難。
  • 關於彈鋼琴的手型,一定看看這幾位鋼琴家的介紹
    【 初學者基本手型 】其實客觀上來說,鋼琴演奏中沒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手型。每—首新的樂曲都會產生新的任務,進而對手的彈奏姿勢有所影響和要求。不同的鋼琴家演奏同—首樂曲時手的姿勢也會是各種各樣的,由此可以說沒有—種絕對的正確手型模式,也沒有—種一成不變的固定手型模式,對適應音樂表現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認為是正確的。
  • 孩子彈鋼琴最忌這幾個錯誤手型,看看你家琴童中了幾個?
    客觀上,鋼琴演奏中沒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手型,每首樂曲都會對手的彈奏姿勢產生新要求。可以說沒有一種絕對正確的手型模式,也沒有一種一成不變的固定手型模式。手型到底有多重要?!手型不僅是「門面」,而且影響到以後的鋼琴學習。正確的手型給人以美的享受,也容易彈奏出集中、有顆粒性、圓潤飽滿的聲音。
  • 鋼琴手型教育指南|學鋼琴,先學好手型,居然錯了?
    2、兩個派別各自的問題嚴格派的問題在於,沒有考慮到——任何技能都是為了演奏聲音而服務的,包括手型。過分強調動作的完美,卻忽視聲音的表達,是一種本末倒置的教學理念;其次,當老師自身水平不足,對手型的樣子的想像有部分的誤解和偏差,會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初學琴該學什麼?
    若一開始直接要求外形非常正確,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當老師自身水平不足,對手型的樣子的想像有部分的誤解和偏差時,副作用會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 部分理解正確卻依然如此嚴格要求的老師,在和學生進行手型拉鋸戰的過程中,出現心力交瘁、浪費時間的情況,同時又會由於過於嚴格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和對音樂的興趣。  手型到底有沒有正確的標準?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郎朗那年方10歲丨格拉夫曼的中國弟子演奏視頻丨嚴厲的教育方式對郎朗是適合的丨但教育方式應因人而異丨彈鋼琴的手型沒那麼重要;終於有人說了:「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鋼琴演奏是一門藝術,是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互相綜合的活動,演奏者必須具備相當高的技術,而手型手指的基本功練習是鋼琴入門階段的基礎,也將貫穿在整個鋼琴學習過程的始終,對學生今後更高層次的鋼琴學習和對鋼琴的理解與態度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視。
  • 討論:手型,彈鋼琴手型那麼重要嗎!
    樂晴2015:我覺得初學鋼琴的孩子應該有規範的彈奏方法和基本手型的,手臂的放鬆,手指的立住,手指第三關節如何發力,彈出來的聲音是否自然動聽,都是鋼琴老師需要注意的問題。墨染九丘:我談彈鋼琴這麼多年就沒注意過手型,但小指習慣性翹起來,不確定是不是練舞蹈蘭花指(掌)練多了。
  • 鋼琴演奏的基本常識與九種基本指法
    鋼琴演奏的基本常識一、鋼琴演奏的姿勢鋼琴的彈奏姿勢為入門者的最初的一門需要注意的地方,往往會對習琴者一輩子的發展造成影響。這樣的話坐勢、腳支點、手支點等可有效保證平衡、協調,讓演奏技巧與藝術表現得以盡情發揮。(三)琴凳的選擇琴凳的高低也為影響彈奏姿勢正確不正確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由於彈奏者為一直變化的人(生長裡的孩子長勢不一樣,成人的等也不一樣),可是鋼琴為固定不變的,所以得按練琴這自己的標準確定琴凳。
  • 關於學鋼琴的四大手型問題,一篇文章幫你搞定!
    尤其是每期節目播出後,姐姐們精彩的演出也必定都會在微博上掀起軒然大波,熱度不斷,真可謂是話題女王們的專屬聚集地。而就在第七期節目中憑藉非洲鼓驚豔四座,一時爭奪上了熱搜寶座的,就當屬我們的張含韻小姐姐了,酷炫的舞技搭配自信的神色讓人一下子回想起她在第一期時的精彩表現,當初的韻韻子不僅憑藉「不拔罐可惜了的後背」成功出圈,而且在鋼琴面前彈奏演唱的優雅身姿也印在了大眾的腦海之中,成功圈回了大批粉絲,令人陶醉在她曼妙的歌聲和仙女的氣質裡,更引得網友集體歡呼:「這氣質真的沒誰了!」
  • 【音樂百科】鋼琴演奏怎樣把握速度?
    演奏速度是鋼琴技術能力的主要體現,鋼琴程度的主要衡量標誌之一。速度是音樂家在創作音樂作品時表達和塑造音樂形象的主要方法之一。由於演奏者只有在技術能力有保證的情況下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來顧及到音樂內容,所以只有達到樂曲要求的演奏速度才能夠完美表現樂曲的音樂內容。一首音樂作品一定有其明確的速度要求,演奏只有在達到或接近要求的速度時,才能更準確的演繹作曲家的創作意圖。
  • 鋼琴八度技巧類型及演奏方法
    鋼琴演奏中八度的斷奏是指音的規定時值不保持到底,音是間斷地、單個地彈奏出。學習八度斷奏時,首先就是要注意手腕的運用,為什麼要從手腕的斷奏開始呢?因為在八度音的彈奏中,"一指和五指之間的間隔很寬,手腕的位置容易產生不穩定現象,所以較難。"斷奏的旋律多為輕快、活潑、有力。在彈奏八度時,手型要架住,一指和五指要有抓東西的感覺,手腕也要略低於手掌,這樣才能進行旋律輕快有力的彈奏。
  • 朗朗的花式彈琴,學鋼琴手型是最重要的?
    有些鋼琴老師在教孩子學入門級的課程時,有些長達一兩年時間都在教孩子手型。有個老師,幾乎每一節課都提醒孩子手型、手型、手型。有些孩子很緊張,學了一年多,也沒有完整的歌曲能流暢彈下來。我們看一下鋼琴家朗朗的老師朱雅芬教授是怎麼討論手型:朗朗的鋼琴啟蒙老師就是朱雅芬教授,也是教郎朗教得最久的一位老師。朱雅芬教授認為,手型在孩子學琴的階段很重要,但是不能去過度糾正,每個孩子年齡不一樣、手的大小長短不一樣、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樣。
  • 是時候提升鋼琴即興演奏能力了!
    鋼琴即興演奏能力是在鋼琴演奏中逐漸產生的一項重要技能,如今,人們也重視鋼琴即興演奏能力的培養,以能表現鋼琴演奏真正的魅力。這項技能無疑是需要長期的訓練才能達到的,本文將針對該問題進行詳細分析。鋼琴的即興演奏,即為彈奏者在無任何準備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的思想和當時的情緒以樂曲的形式展現出來,即興演奏能力也成了鋼琴演奏者的重點培養能力之一。如何通過訓練逐步提升鋼琴即興演奏能力,是值得重點分析的一個問題。 鋼琴即興演奏能力的性質,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解析。
  • 手型,真的是「中國鋼琴教育的最大騙局」嗎? 琴童初學琴該學什麼
    可隨著學習的深入,不同的音樂風格還得配以不同的手型,不同音樂家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表現方式。,不可一步到位,若一開始直接要求外形正確,是本末倒置;另一方面當老師自身水平不足,對手型的樣子的想像有部分的誤解和偏差,會直接作用在孩子身上◆ 部分理解正確卻依然如此嚴格要求的老師,在和學生進行手型拉鋸戰的過程中心力交瘁、浪費時間,同時由於過於嚴格影響孩子學琴的積極性和興趣。
  • 如何糾正孩子彈琴中的不良手型 !
    這主要是孩子在初學階段時,沒有把好手型關,久而久之,使錯誤的彈奏姿勢變成了習慣動作,根深蒂固,即使日後經過很努力地糾正而獲得成功,也難免還會在今後的彈奏中無意間再度復發,給日後的繼續學習和提高演奏技巧造成重大障礙,所以這也是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
  • 中國雙流站丨美國鋼琴演奏博士吳易穎『解析型』鋼琴新年音樂會
    鋼琴家吳易穎現場演奏丨梅菲斯特圓舞曲+春舞片段美國鋼琴演奏博士經典解析鋼琴音樂會鋼琴音樂會中國雙流站哇,真的呀@美國演奏博士講演型鋼琴音樂會聆聽您需要點理由2015年獲得鋼琴演奏博士學位,是李斯特獨創的鋼琴練習法的傳承者。
  • 浪漫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研究
    鋼琴演奏技法實際上就是對鋼琴演奏者在進行鋼琴演奏時產生的手部動作,也就是從指尖到肩膀,再到上身和腰部的整體運動的組合,要求演奏者必須能夠靈活掌握節奏,協調性良好。在進入浪漫主義時期後,受音樂作品本身的影響,樂曲開始變得更加豐富化和情感化,顫音也隨之有所變化,其不再是一種裝飾品,而是在低聲部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主要表現出一種陰鬱躁動的情緒情感。所以,雖然是相同的鋼琴演奏技法,但是在不斷地變化發展過程中,受時代和社會風氣的影響,不同的鋼琴音樂作品,使用相同的演奏技法,表達出的音樂情感卻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可以說是全新的音樂作品賦予了演奏技法全新的生命。
  • 彈鋼琴的坐位、坐姿、手型、觸鍵、指法和基本技術訓練
    正確的坐位可以使彈奏者便於對琴鍵的全面控制和駕馭,為雙手雙臂在鍵盤上自由活動提供最大程度的方便,是彈好鋼琴的前提之一。(1)我們要調整好坐位與鋼琴之間的距離,上身坐直,將雙手輕輕放置於鍵盤之上,上臂與前臂形成一個稍大於90度的角。坐得太近,胳膊會有「窩曲感」而坐得太遠,會有「抻直感」,都會影響彈奏效果。(2)找好中心點。
  • 周廣仁教授手把手教你彈鋼琴的手型,利用重量彈奏是最自然和放鬆的方法!
    鋼琴的彈奏法不是一開始就是以「重量彈奏法」為主流的,自1709年發展至今,彈奏演奏的方法也發生了許多的演變,首先是以車尼爾為代表的錘式擊鍵法,在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強調手指的單獨彈奏,並伴以固定的手型與平靜的手腕;第二階段為斯圖加特學院為代表的壓力觸鍵法,主要通過對琴鍵施加壓力來達到控制音色效果
  • 手型到底有沒有標準?正確認識良好手型的運動生理意義
    良好的手型反映了手部具有良好的支撐能力,良好的手部支撐決定了我們在演奏過程中運動結構的穩定,良好的運動結構讓我們演奏過程中手部功能更好。這就是鋼琴演奏及教學中,追求良好手型的運動生理意義。而不是拘泥於握雞蛋還是抓桌球,也不必糾結於是把網球切成兩半放掌心,還是在裡面塞整個橘子。在鋼琴演奏中,我們再把「結構決定功能」的概念延伸一下:「結構決定功能,功能服務技術,技術服從音樂。」